OGO大师整理编辑(ID:logods)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
< class="pgc-img">>8
1
要说今年最热的综艺
莫过于这个吧
< class="pgc-img">>甚至连孙红雷都忍不住酸了
啥时候能有个乘风破浪的哥哥们
< class="pgc-img">>万茜在线喊PK,看下姐姐跳舞的感觉
< class="pgc-img">>现在,终于有哥哥版本了
元气满满的哥哥们开播了
@孙红雷,怎么没看到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但是呢!大大君我最关心的
还是LOGO长啥样~
< class="pgc-img">>(快点说我优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整个LOGO设计采用了“二次元”漫画风格
中文字体以倾斜向上的立体字去呈现
并融入了“元气罐”的角色
颜色的处理上用代表夏天的蓝色和渐变黄色
使得LOGO整体比较有活力
当这个LOGO融合10位“元气满哥”向远方跑去的插画
利用透视的设计手法营造了画面的张力
也表现出节目的“游戏感”题材
来,看个预告片
what???玩游戏呀~
害,还以为是像这样呢
< class="pgc-img">>所以这是哥哥们准备集体“玩游戏”了??
来看下官宣的海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海报设计采用了丝带的元素
根据每个角色的服装和动作
匹配了不同颜色丝带和飘动的走势
▼
王彦霖
Real正经自成一派
快乐源泉无处不在
铁门槛、他最行
欢迎我们颜艺在线的元气小哥
绿色的丝带和衣服的元素相呼应
形成了视觉上的平衡,整张海报很有动感
王鹤棣
他是潮酷直率的四川boy
也是霸道帅气的道明寺
有冲劲、讲义气
欢迎我们敢拼敢闯的元气小哥
黄明昊
敢想敢为热血活力
热诚洋溢快乐满格
知世故、不世故
欢迎我们可盐可甜的元气小哥黄明昊
陈学冬
笑容阳光贴心温暖
直言不讳勇于挑战
情商高、有爱心
欢迎我们无所不能的元气小哥
杨洋
稳重帅气不失可爱
谦虚低调坚持自我
敢尝试、不设限
欢迎我们赤诚无畏的元气小哥
王耀庆
霸道总裁“专业户”尬起舞来挡不住有点萌、有点酷欢迎我们温文儒雅的元气大哥
< class="pgc-img">>吴奇隆
是颇有魅力的英气男神也是低调前行的实力演员逢挑战、必突破欢迎我们文武双全的元气大哥
< class="pgc-img">>李维嘉
控场一流风趣幽默温柔细心坚定优秀懂生活、能接梗欢迎我们沉稳得体的元气大哥
< class="pgc-img">>蔡国庆
内心丰盛收放自如温情善意纯粹干净敢突破、敢颠覆欢迎我们青春不老的元气大哥
< class="pgc-img">>胡军
荧屏上霸气铁血
生活中细腻柔情
正直又通透 深情且坦荡
欢迎我们温柔醇厚的元气大哥
这其中
还乱入了一个乘风破浪的姐姐??
元气大小姐吴昕
一直跌跌撞撞
依然乘风破浪
有韧劲 敢突破
怎么说呢?
感觉元气满满的哥哥们会通过这个节目
绽放出自己小男孩的那一面
(大大君这个30+的设计师,是不是也可以元气满满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然这个夏天,综艺和下饭最配
让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有意思的综艺
哦不综艺LOGO吧
▼
中餐厅LOGO
< class="pgc-img">>中餐厅三个字做成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玉石质感
底部是充满中国味的青山绿水的画面
映在青花瓷的盘子里
金丝漆筷被祥云托起漂浮在空中
表达了美食、美景、美丽中国的概念
< class="pgc-img">>契合这季回归国内
体验中国美食美景的节目特点
还出了一个创意满满的宣传片
这组以食物为元素组成了各种有意思的景色
看着都饿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向往的生活
< class="pgc-img">>延续《向往的生活》经典LOGO框架
添加云南特色元素:孔雀、热带植物水果等
和云南当地特有的屋顶元素
共同组合成“彩云篇”节目LOGO
运动吧少年
< class="pgc-img">>主视觉中主要突出“S1”的这个核心概念
以红蓝两色作为主色调
配合硬朗机械感元素与结构的结合
传达出运动硬核少年激烈对抗的概念
笑起来真好看
< class="pgc-img">>以节目名字拼装成一台“快乐永动机”装置
三位快乐玩家围聚在一起,共同制造快乐
LOGO采用湖南卫视频道颜色
更显青春活力与欢乐
鲜厨100
< class="pgc-img">>主视觉采用风趣明快的孟菲斯风格
利用直线与平面的组合形式、拼凑概念化的食物图形元素
从线条上展现阳光魅力的同时
也在色彩上将美食的诱惑力充分体现
摇啊笑啊桥
< class="pgc-img">>主视觉利用了水下的特殊视角
展现摇桥者们落水后的情境和欢乐搞笑的状态
感受夏日在水中的清凉爽快
叮咚上线老师好
< class="pgc-img">>主视觉以问题解答机的形式
将网络云端上线教学的概念图形化
空间中漂浮的问题球
承载着代表各类知识的元素
讲真,看完这么多综艺节目的LOGO
发现其设计风格都是用大字体来突出节目名称
周围用插画或其他视觉的元素来突出节目内容
为了抢占用户视觉,还真的是下足了功夫呀
那么问题来了——
今日话题:
你最喜欢哪个综艺?
欢迎留言评论~
“只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艺节目《中餐厅》第三季落下帷幕,中餐出海的努力远远不止发生在银幕上,而且历史也久远的多。“土气”餐厅店名背后是什么?什么样的中餐在海外受欢迎?中餐出海这么久有什么新变化?一个城市中能拥有多少类型的中餐厅?记者爬取了国际点评网站Yelp上全球各地区2万家海外中餐厅和1.5万道在美推荐的中餐菜品,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海外中餐厅的名字都有点“土”
漫步秘鲁首都利马街头,随处可见写有“CHIFA”的餐馆,这是秘鲁中餐馆特有的招牌,取意于中文“吃饭”的谐音。
华盛顿邮报记者Roberto A. Ferdman也曾揶揄美国人受过训练,总以为诸如金龙自助餐(Golden Dragon Buffet)才是个像样中餐馆的名字。
与中国国内五花八门甚至颇有网感的名字不同,海外中餐厅的名字实在有点“土”。除了直译的中餐厅(Chinese/China Restaurant),从炒锅到饺子,从熊猫到竹子,从金色到北京,无一不在提醒食客,这是一家来自遥远东方神秘国度的餐厅。
炒锅(Wok),历史始于秦汉,中餐制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炒锅内部深,适合煎转。而且锅的内壁经过锻打,食物在翻勺时从锅体自然内翻,不会产生外抛。这些特点推动成就了中国人的爆炒技法。
熊猫(Panda),既是憨态可拘的中国国宝,也是商业化扩张的见证。1973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中国向美国送出首对大熊猫。也在这一年,25岁的程正昌筹措资金盘下了一家餐厅。手下侍者建议,既然美国人喜欢熊猫,不妨给餐厅取名“熊猫”(Panda Inn)。后来,这家餐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美式中餐连锁企业“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在我们的统计中,超过四分之三的熊猫(Panda)词频即来源于此。
金色(Golden),中餐厅店名最爱提及的颜色。这种喜好可能发轫于上百年之前。据《From Canton Restaurant to Panda Express》一书所写,早年开在美国的中餐厅不约而同地挂起了三角形的黄绸丝带作为招旗。在清代,黄色绸缎尚属皇家御用之物,很少能被用作饭店的商业标志。这种禁忌在海外被打破。在先辈创业之初,象征皇权的东方颜色、召唤顾客的锣声、高挂的大红灯笼,一起组成了中餐出海的文化符号。
除了酸甜辣咸,还有哪些新滋味?
在传统中式烹饪中,中国人习惯用酸、甜、苦、辣、咸进行调味。除了苦味,海外中餐厅基本延续了传统调味习惯。
提鲜解腻的酸甜味,在国内并不算特别主流的烹调口味。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已成为大部分外国人对于中餐的基本共识。在美国的中餐界,酸甜味差不多占到了半壁江山。
有些在海外盛行的酸甜味在中国并不流行,比如美国最热销的中餐“橙味鸡”,大多数中国人都没吃过。有人认为,这道菜最初的渊源是四川一带的名菜陈皮鸡。不过,美国橙味鸡里尝不出陈皮微苦的味道,从原料来看,陈皮也被新鲜橙子皮取代,一些餐厅甚至连橙皮也不使用,酸甜酱就能调配出“橙味”。
一些发源于中国本土的酸甜菜肴,也广受好评。广东名菜咕咾肉,在很多海外中餐厅都能觅得踪影。咕咾肉可以简单使用糖和醋来调配酸甜味,也可以用番茄酱、泡菜、菠萝、酸果增添口感层次。
中餐里最受欢迎的辣味,在海外也有不俗表现。不过辣味走红主要依托于酸辣汤这样的小吃。这款汤羹千家千味,酸辣框架下,可以与笋、冬菇、肉丝、蛋花、木耳、豆腐、黑醋、胡椒粉、干辣椒等食材灵活搭配。而来自川湘的香辣口味接受度不算太高。诸如红油抄手、麻辣香锅这些在国内稀松平常的食物并不常见。
除了传统五味外,在美国中餐馆里,还有非常丰富的混搭调味。印尼的沙嗲、南印度的黑胡椒、泰国的香茅和罗勒,这些风味或因引入异域经典菜品被完整保留,或与传统中式调味搭配融合。
单是复合调味料咖喱,至少能在美国中餐厅品尝到三种。其一是,东南亚的红咖喱,它的红色源于红辣椒和红葱头,辣度很高,可以搭配牛羊肉。其二是,最为常见的印度黄咖喱。酸中带辣,适合制作咖喱鸡、咖喱海鲜。其三是,来自泰国的绿咖喱。绿色源于绿胡椒、罗勒的染色,绿咖喱还融入了香茅、青柠、椰浆,层次更为丰富,适合搭配蔬菜。
各色中餐厅,菜品、选址有何不同?
百年之间,中餐伴随华人迁徙,逐渐在海外落地生根。变化和流转之中,产生了大量不同于中国的新业态、新餐品。
国际都市纽约拥有4万多家中餐厅,曼哈顿下城和法拉盛的唐人街自然吸引了不少餐厅落址,但从NYC的公开数据来看,中餐厅早已散布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中餐厅。
这些餐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社区店;二是诸如熊猫快餐的连锁店;三是相对昂贵但更尊重中式味道的高价店。
这三类店铺,从装修、餐品、价位到经营方式,可以被明显区分开。
社区店可能只有几张桌子,以夫妻店或家庭店的形式居多,“女的做跑堂,男的做厨房”可以说是社区店的惯例。连锁店数量也不可小觑,店内就餐环境大多整洁统一,提供价格适中、迎合当地口味的标准化餐品。
在纽约,有90%以上的中餐馆都是社区店和连锁店,这些消费不高的平价餐馆构成了外国人对中餐的基本认知。这两类中餐厅提供的菜色大同小异,诸如“橙味鸡”这些广受欢迎的连锁店菜品,也被社区店争相模仿,充分的“内部”传播后,在每个美国大城市的每个社区里都能找到这些菜。
近年来,眉州东坡、大董烤鸭、大龙燚火锅这些国人熟悉的餐饮品牌也开到了美国。在这些相对昂贵但更尊重中国味道的高价中餐厅里,你能品尝到更地道的北京烤鸭、清汤猪蹄、清蒸海鲈鱼、木须肉,一解思乡之情。诸如麻辣鸭舌这些当地人不食用的下水也有了上桌的机会。
在落地过程中,高价店也做出了一些本地化的改变。2018年,北京烤鸭品牌大董开业之际,《纽约时报》的食评人PETE WELLS赶去尝鲜,他发现大董将碳烧烤炉换成了天然气烤炉,食用的鸭子来自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农场。在食用方法上,除了鸭皮蘸白糖、鸭肉大葱甜面酱卷面皮这些常规中国吃法外,还有更本地化的吃法——42美元10克的卡露伽黑鱼子成为烤鸭新搭档。
不同于社区店和连锁店,高价店的选址更聚焦。一是,亚裔聚集区。在纽约,曼哈顿下城、皇后区法拉盛(Flushing)和布鲁克林日落公园(Sunset Park)都是热门之选。二是,支付能力强、发展成熟的白人聚居区。上文提到过的大董就选址于曼哈顿中城,一方面能承接核心商务区的日常宴饮需求,二来能辐射到时代广场、布莱恩特公园这类核心景点,吸引游客前往就餐。
19世纪40年代,第一家中餐厅在旧金山开张营业。百年之间,人来人往,历史更替、风味融合、菜色创新不断刷新着海外中餐的定义。不过,吃一顿妥帖的中餐,说一句谢谢招待,这种食物带来的简单幸福与百年之前别无二致,并将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