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全糖超大杯,珍珠芝士加奶盖,是不少人的快乐源泉。因为疫情,许多人更是在家里自制起了各式奶茶。但是,在购买奶茶制作原料时,一不小心,你可能就入了侵权产品的“坑”。近日,广州白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侵权奶茶品牌的案件。
“一点点”蹭上“1點點”
记者了解到,生根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餐饮服务及以特许经营方式从事商业活动的外商投资企业。2012年9月,其经核准注册取得商标,广泛用于遍布各地的“1點點”奶茶店。
在国内奶茶饮品市场,“1點點”具有广泛影响,颇具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
但是,某茶坊商行未经许可,以生根公司的商誉为其商品质量做背书,在其网络店铺产品网页上大量使用带有商标标识的奶茶产品进行宣传。
生根公司认为,这家茶坊存在明显“搭便车”和“傍名牌”的故意,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和商业道德,给自家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于是,生根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某茶坊商行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6.08万元。
被控侵权标识网络截图
法院认定属于侵权
某茶坊商行认为,其销售的产品为植脂末,是制造奶茶的关键原料,不属于“1點點”注册商标核定使用范围,且产品上的链接及标签上使用的是“一点点”字样,并非注册商标“1點點”,因此生根公司主张的经济损失并不存在,不同意生根公司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茶坊商行销售的植脂末产品虽然不是奶茶,但属于制造奶茶的原料,以普通公众的一般判断力,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范围中的奶茶、奶昔类别在用途、功能上密切相关,消费对象上也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属于类似商品。
而这家茶坊商行在产品宣传页面使用带有“1點點”标识的图片,该标识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在产品包装、产品链接及宣传图片中,其使用的简体汉字“一点点”,与注册商标在读音、含义等方面构成近似,也容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
这些因素,已构成对上述注册商标的侵犯,茶坊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审理过程中,经法官耐心释法明理,茶坊商行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正当性,与生根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主动删除产品网页上的“1點點”标识,并主动赔偿了生根公司一定的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网上消费是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网络中,众多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利用知名品牌的商标或其他与商誉有关的关键词作为其宣传工具,让消费者产生误认或混淆,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因此,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要仔细审查商家的资质和拟购产品的相关信息,比如商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许可证号等,一旦遇到“货不对板”的情况,也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记者】陈伊纯
【通讯员】云法宣
【作者】 陈伊纯
【来源】 南方法治南方号
名奶茶「一点点」大量门店关闭!让排队买的人心生疑惑
副标题:奶茶市场现状揭秘,「一点点」面临困境,原因究竟何在?
< class="pgc-img">>引言:
在过去的几年里,奶茶行业一直火爆,各种品牌迅速兴起,其中「一点点」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创意的产品包装,成为了众多年轻人心目中的首选。
< class="pgc-img">>然而近日,让人惊讶的消息传来,「一点点」大量门店关闭,许多曾排队购买的忠实顾客感到困惑。本文将从奶茶市场现状、「一点点」面临的困境以及原因分析三个方面,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 class="pgc-img">>一、奶茶市场现状
1. 奶茶行业的兴起
奶茶行业自2000年代初在台湾兴起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 class="pgc-img">>其特色的口感和多样的口味选择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在中国,奶茶成为了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奶茶品牌随之纷纷登陆。
2. 激烈的竞争环境
由于奶茶市场前景广阔,各个品牌争相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异常激烈。
< class="pgc-img">>消费者对于奶茶的喜好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各个品牌都力图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产品和口味,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3. 隐患逐渐暴露
即使奶茶市场迅速扩张,但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
< class="pgc-img">>例如,奶茶的高糖、高咖啡因等成分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产品的健康性;此外,过度的商业化宣传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 class="pgc-img">>这些问题加大了奶茶行业的竞争压力,其中「一点点」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二、「一点点」面临困境
1. 大量门店关闭的现象
最近的数据显示,「一点点」关停了大量门店,让人不禁感到吃惊。
< class="pgc-img">>很多曾经排队购买的顾客开始怀疑该品牌的可靠性和持续发展能力,开始转向其他品牌。
2. 单品过于局限
「一点点」作为奶茶行业的领军者之一,一度凭借其特色的单品茶饮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 class="pgc-img">>然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同质化的单一产品开始失去吸引力,「一点点」未能及时推陈出新。
3. 品质与服务的问题
在「一点点」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些门店的品质和服务标准出现了问题。
< class="pgc-img">>换言之,品牌发展速度过快,却未能保持良好的运营管理,使得部分顾客体验流失,对品牌产生了负面印象。
三、原因分析
1. 市场饱和竞争加剧
奶茶市场的快速扩张已导致市场饱和,竞争加剧,许多品牌纷纷倒闭或调整战略。
< class="pgc-img">>在这种情况下,「一点点」在经营上遭遇了困难,难以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
2. 过度的商业化策略
「一点点」在发展过程中,曾采用一些过度的商业化宣传手段,这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一定的疑虑。
< class="pgc-img">>消费者在追求时尚潮流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产品的健康性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3. 运营管理不善
「一点点」的快速扩张未能得到有效的运营管理,导致一些门店的品质下降,服务水平下滑。
< class="pgc-img">>这进一步加重了品牌形象受损的程度,引发了顾客的流失。
结语:
尽管「一点点」面临大量门店关闭的困境,但它所面临的并非致命性问题。
< class="pgc-img">>奶茶市场的竞争环境确实十分激烈,品牌们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经营策略,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于「一点点」来说,重振旗鼓,改善品质和服务是重要的任务。
< class="pgc-img">>信心、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将是「一点点」重新获取顾客信任和支持的关键所在。我们期待着「一点点」能够重新崛起,再创辉煌。
星资本局11月9日消息,11月5日,四川省南充市姚女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其所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一点点”奶茶店倒闭了。同城其他“一点点”门店告诉红星资本局,这家门店销售情况不佳。
近日,“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届了”登上小红书热搜榜第一。在网友对一点点是否还受欢迎的争论下,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说明了一点点的困境:近三年门店数持续减少,尤其是新增门店数。
“一点点品牌太老了。”某百货上市公司招商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其表示,现在商场不怎么考虑开一点点了,在一点点和霸王茶姬之间,优选后者。
资料图 据IC photo
门店减少、新增门店持续收缩
多地一点点出现闭店情况
姚女士提到的已关闭的一点点门店,位于南充市顺庆区的核心商业区蓝光1227。“那块生意竞争大。”姚女士称。据了解,闭店的一点点门店旁边,开着古茗、茶百道等茶饮品牌,瑞幸也在打围建设中。
红星资本局致电姚女士提到的门店,但被告知该电话已停止使用,红星资本局随后又致电咨询同城市其他“一点点”门店,对方表示,该门店因合同到期,同时销售情况不佳,“入不敷出”,已经在10月底闭店。
社交媒体上,大连、苏州、青岛、合肥等地均有网友发帖称,当地有一点点门店关闭。红星资本局在大众点评查阅网友提到的闭店门店信息,青岛莱西商业街店显示“歇业关闭”,其他店均未能查到门店信息。
“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届了”也登上了热搜。在相关帖子的评论中,有网友表示,自己大学时很爱喝,现在一年没点过一点点的外卖。不再点的原因包括“菜单不更新”“喝了睡不着觉”等。也有网友捍卫“一点点”,称其有很多死忠粉,并说出自己最爱的产品。
一点点是否还受欢迎虽有争议,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点点的门店数确实在变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的门店超过4000家。据窄门餐眼,截至2023年11月2日,一点点门店数为3018家。
一点点的新增门店数也在减少。2019年其开店886家,月均开店超70家。但自2020年至今,一点点每年开店数量均呈下滑趋势。2020年至2022年,其开店数量分别为764、497、287家。截至2023年10月,一点点新开门店数仅55家。
一点点近几年的开店数量 图自窄门餐眼
成也奶茶,败也奶茶
网红奶茶鼻祖出现“年龄焦虑”
2011年,一点点以上海为起点进入市场,因其免费加料、台式奶茶味浓等特点受到大量欢迎。
2015-2016年,一点点开始走红,台式奶茶品牌、口味纯正、免费加小料、隐藏菜单等元素都让其成为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焦点。
因门店数较少、排队人数较多,职业奶茶代购也出现了。一点点、贡茶、COCO均在代购之列。在记者2018年进入的代购群里,出现得最频繁的品牌,还是一点点。
据窄门餐眼,也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一点点门店增长加快,2016年开始每月平均近30家新店开业。此后至2019年,一点点门店增速均在加快。2019年其开店886家,月均开店超70家。
在一点点高速拓店的同时,“果茶”出现了,代表品牌有喜茶、奈雪的茶。排队两小时的“盛况”出现在了喜茶门店,奶茶代购群里,喜茶也开始与一点点分庭抗礼。不少奶茶品牌纷纷加入果茶品类,有的甚至进行品牌升级后主打果茶产品。
如今,奶油顶、不加小料、讲究茶底的“鲜奶茶”获得追捧,代表品牌霸王茶姬来势汹汹。
在奶茶不断迭代更新的近十年,一点点虽然也拓展了果茶品类,推出了数款新品,但仍被不少消费者评论为“不更新”。其目前热销产品依然是十年前的四季奶青、波霸奶茶、红茶玛奇朵……
截图自一点点某门店外卖销量情况
也许,让消费者感受到“不更新”的不是菜单,而是整个品牌。
某百货上市公司招商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商场在考虑奶茶店招商时,目前已经不太考虑开一点点了。“2016年、2017年一点点是个不错的招商项目,但现在一点点太老了,品牌有所退化。在一点点和霸王茶姬之间,会优选霸王茶姬。”该招商人员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张露曦 俞瑶
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