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国邮政成立奶茶店”的话题冲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榜,银行跨界卖奶茶,让很多网友们热议不停。
众所周知,中国邮政有不少的业务,其中最让大家熟悉的,就是遍布全国各大乡镇的邮政银行,还有邮局,也就是现在的邮政快递。
邮政妥妥的一家国企,如今又要跨行卖奶茶了,这不得不让网友们兴奋不已,国企奶茶店,你喝过吗?
< class="pgc-img">>跨界开奶茶
这次爆料出来的这家奶茶店,位于福建省福州一中旁边的中邮大药房,跟邮政银行属于不同的部门,虽然都是国企,都属于邮政集团旗下,但还是有点不一样。
对于网友所说的:“银行跨界卖奶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但不管如何都是属于邮政旗下,笼统地讲也没多大毛病。
这家奶茶店叫做“邮氧的茶”,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取得很文艺,很适合现在的奶茶店取名风格,据悉,这个商标在2020年就已经被邮政注册成功了。
< class="pgc-img">>所以说这次人家开奶茶店是有备而来,早就筹划好了。
作为一家奶茶店,最重要的自然是价格和口味。
根据网友们的反馈,这家奶茶店价格并不贵,最便宜的奶茶只需7块钱一杯,网友们看到价格后表示:“蜜雪冰城最强劲对手现身,家里有银行,最强富二代奶茶现身!”
也有网友表示:“开眼了,邮政天天想着搞副业,家里有银行了,又搞快递,如今还要开奶茶,国企奶茶店,改天有空得去尝尝!”
< class="pgc-img">>看完这家奶茶店的价格后,其实跟蜜雪冰城的价格定位不一样,跟一点点和古茗比较类似,但也不排除后期价格下调,变成和蜜雪冰城一样的价格定位。
毕竟邮政银行可是深入到各个乡镇市场的银行,走大众服务市场,本身就是邮政集团的强项,10万块钱以下的奶茶店才能够一统农村下沉市场。
< class="pgc-img">>火热的奶茶行业
这些年来,餐饮业最火热的行业,非奶茶莫属了。
根据2020年奶茶协会的数据统计,2020年奶茶消费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奶茶门店数量超50万家,其中有85%的消费者在一周内至少消费一次,每天消费一杯奶茶的顾客占比达到12%。
由此可见,奶茶市场的火热,在消费端同样如此,“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春天的奶茶”等等关于奶茶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
如今的这次邮政开奶茶店也是如此,“奶茶”两个字已经成为了热搜体,奶茶的受欢迎程度已经全面超越了咖啡火锅等餐饮品类。
< class="pgc-img">>高毛利,高热度,大市场,于是不少人选择跨行开奶茶店。
对于邮政而言,各个集团业务都可以自主延伸,面对奶茶店的火热和高毛利市场,邮政自然也心动了。
如今实体店生意被电商冲击得体无完肤,这家中邮大药房也是如此,如今随着社区团购,电商,外卖平台的不断渗透,药店的生意被互联网巨头们撕开了一道口子。
如今的线下药店生意并不好做,而奶茶店却更加有市场,更加刚需,特别是在学校门口,开一家奶茶店,自然比开药店更受欢迎。
< class="pgc-img">>对于很多学生消费群体而言,每天喝一杯奶茶成为了很多学生的新生活方式,隔两三天喝一杯奶茶的学生更多。
面对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奶茶无疑是一门好生意,能够标准化,能够快速出餐,而且属于刚需,上午喝完了一杯,下午放学再来一杯,晚上同学请客还可以来一杯。
熟知大众消费群体特征的邮政,显然考虑到了这些市场因素,而这家奶茶店可以说就是邮政的一次试水,如果经营情况很不错,那么家里有银行的邮政,显然能够快速复制,最后说不定还能够在走出一家上市企业。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饮下沉市场又跑出一匹黑马——7000家签约门店的甜啦啦,已经死死盯住了“万店俱乐部”。
< class="pgc-img">图源:甜啦啦
>在北京工作的于欢第一次知道甜啦啦,是今年去安徽蚌埠男朋友家,喝了10元一桶的“一桶水果茶”。她告诉亿欧新消费,这桶满是新鲜水果的果茶足足有1000ml,同等分量和口感的果茶在北京大概要20块起步。
相比一、二线城市动辄15元起步的产品价格,单杯价格大多低于10元的甜啦啦,极大地满足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撇开品牌声量,从门店数量和产品价格来讲,甜啦啦或许已有成为下一个蜜雪冰城的势头。
不仅如此,甜啦啦还远赴重洋,到印尼布局海外首店。根据其创始人王伟的计划,2024年甜啦啦全国门店将破万,也将成为茶饮上市后备军中的一员。
7000家门店的甜啦啦,究竟什么来头?
安徽跑出一个茶饮巨头
已有9年历史的甜啦啦,并不是茶饮圈里的新面孔。
2015年,奶茶界还流行着CoCo都可的“奶茶三兄弟”、一点点的“四季奶青”,广东的喜茶还叫做“皇茶ROYALTEA”,茶颜悦色也只是长沙步行街上的一家小店。在安徽的三线小城市蚌埠,诞生了鲜果茶品牌甜啦啦。
甜啦啦创始人王伟是餐饮行业老兵,一直看好茶饮生意,创立甜啦啦前,他自己也经营着多家奶茶店。火热的奶茶生意让王伟意识到,在像蚌埠一样的三四线城市,茶饮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于是他便萌生了做茶饮连锁品牌的想法。
凭借多年来开奶茶店的经验,王伟判断,下沉市场消费者需要的是“好喝、平价、高质”的奶茶。
要做平价奶茶,供应链是命脉。于是品牌创立的第一年,甜啦啦就开始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在蚌埠逐步建立起一个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厂房基地,用来生产加工固体饮料、果酱、茶叶等原料。
王伟认为,建仓是“优质平价”的必要途径。“保障原料新鲜这件事,没有捷径,就是真金白银的硬投入。自建原料工厂、自建配送体系,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升了门店货物运送效率,避免了偏远地区门店囤货问题,保障了产品原料的新鲜度。”
< class="pgc-img">甜啦啦产业园内,图源:甜啦啦
>重资产投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为大规模开店提供了有力支撑。创立后的第一个三年,甜啦啦就实现了1000家门店的突破。
2018年,甜啦啦开始走向全国,一面布局饮品上下游全产业链建设,开设长沙、天津分仓,一面自购办公大楼形成集办公、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化的综合办公区,布局信息化产业建设,打造线上运营板块。到2019年底,甜啦啦门店进一步增加到1800家。
正是有了这些铺垫,即便在餐饮业的至暗三年,甜啦啦依然保持了较快的拓店速度。
2020年初,甜啦啦的门店数已经达到2000家,尽管遇上疫情,甜啦啦也没有放慢拓张的步伐,最多时每月新增200家门店。到2022年底,甜啦啦的签约门店已有6000家,覆盖27个省及自治区、4个直辖市、261个地级市、563个县及县级市,年销售额达到了16亿元。
< class="pgc-img">>截至2023年9月,甜啦啦的签约门店数已达到7000家,已成为下沉市场当之无愧的茶饮巨头。官方透露,预计今年总门店数将超过8000家,销售额逾25亿元。
在供应链顶端,甜啦啦也有更大的突破,目前拥有三家原物料、包材公司,在蚌埠、长沙、天津、郑州、长春、石家庄、哈尔滨、沈阳、海口分别建立了9个分仓。“当日报货,隔天送达”是总部给加盟商的保证。
10元实现果茶自由
要征服下沉市场,产品必须务实。
客单价不超过10元的甜啦啦,就是靠“质价比”取胜。比如2021年5月,甜啦啦推出“一桶水果茶”,里面有西瓜、百香果、苹果、橙子、小金橘等多种新鲜水果,足有1升的大桶售价仅10元,迅速成为席卷下沉市场的爆品。
< class="pgc-img">一桶水果茶,图源:甜啦啦
>抖音粉丝千万级博主“种草大户萌叔Joey”曾专门做过一期夏日水果茶测评视频,对比了不同品牌桶装水果茶的口味、价格、分量,发现在这三个指标颇为接近的情况下,甜啦啦的价格几乎是别家的一半,其它品牌同款产品价格为18-22元。
据其研发负责人介绍,“一桶水果茶”源自甜啦啦在2017年推出的鲜果茶“四季果园”。2020年底,团队在“四季果园”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他们结合市场趋势,经过数月的尝试调配,决定使用纯鲜果来制作。
在包装设计上,王伟提出使用“桶”这个元素。“桶”的造型,视觉上给人超值感和满足感,又适合作为拍照、打卡的素材,能够带动消费者自发分享、安利;更多年轻人在社交平台种草,再相约去线下打卡“一桶水果茶”。
这款爆品让甜啦啦着实火了一把。数据显示,“一桶水果茶”抖音关联话题累计曝光6亿次,小红书相关笔记有超过1W篇。官方透露,“一桶水果茶”在推出后的15个月时间里卖出了1.2亿桶。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截图
>“一桶水果茶”出圈的底层逻辑在于“新鲜水果+超值价格+桶元素”三项叠加,凸显了极高的“质价比”。这背后依旧是甜啦啦扎实的供应链能力,在源头上节省了物料成本,即便对手能够复刻出类似产品,也未必能卖更低的价格。
擅长打“质价比”战役的甜啦啦,最近又推出了售价12元的牛油果饮品“超牛牛油果”。
牛油果可谓是目前茶饮里最热门的元素之一,但由于原料成本较高,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品牌的牛油果饮品,售价都在20元左右。不久前饱受非议的茉酸奶,一杯牛油果奶昔更是卖到29-34元。
甜啦啦的“超牛牛油果”使用半颗哈斯牛油果制作,底料添加了柚子粒、西米露。在“雪糕刺客”、“酸奶刺客”横行的当下,12元就能买到这样一款好喝好看的牛油果产品,足以抚慰年轻人“受伤”的钱包和心灵。
< class="pgc-img">超牛牛油果,图源:甜啦啦
>王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款售价12元的牛油果产品,原料成本就占到了7元。按茶饮行业平均60%-70%的毛利率计算,甜啦啦本可以将价格定得更高,最终只卖12元不仅是为了让利加盟商,也是在践行以“质价比”为首的创业初心。
除了售价10元左右的桶装水果茶、牛油果,甜啦啦还有2元一支的酸奶冰淇淋、4元一杯的冰鲜柠檬水……
这些高质价比产品,让甜啦啦在下沉市场站稳脚跟,成为蜜雪冰城的一大竞争对手。根据窄门餐眼数据,甜啦啦的客单价为人均9.43元,在茶饮品牌中仅次于蜜雪冰城的7.59元;其门店超过80%都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而蜜雪冰城的这一数据为57.3%,甜啦啦更为“下沉”。
< class="pgc-img">>卷到海外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越来越多茶饮品牌的入局,下沉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一些品牌开始去到海外找增量。
甜啦啦也跃跃欲试,将出海第一站选在了印尼,首店预计在10月正式开业。王伟透露:“从今年初开始,我们就派遣了公司的核心高管去开拓市场,下半年正在增加更多人手。”
在王伟看来,东南亚市场潜力巨大。从气候和地理位置层面,东南亚离中国很近,而且地处热带、盛产新鲜水果,几乎不存在中国茶饮普遍面临的“淡季”。
从消费习惯层面,东南亚人群偏好甜饮,水果茶也很符合当地的饮食习惯。据外卖服务平台GrabFood的数据显示,东南亚市场消费者平均每人每月要购买4杯珍珠奶茶;其中,菲律宾消费者平均每人每月喝5杯奶茶,泰国消费者平均每人每月喝6杯。
国内茶饮进军东南亚,一定程度上是“降维打击”。
相比欧美市场,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运营成本更低,因为其店面租金、人力成本相对不高。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东南亚共有近7亿人,大量华人聚居,其中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50%,这样高度年轻化的人口比例在消费力和用工方面均有优势。
布局较早的“蜜雪冰城们”,已经摘下了出海的胜利果实。据公开报道,蜜雪在印尼、越南市场已经实现盈利;根据霸王茶姬今年2月官方披露的数据,其在马来西亚的门店平均每月能卖到1.2万杯,单店月收入最高达到90多万元人民币。
< class="pgc-img">蜜雪冰城印尼店,图源:网络
>但对甜啦啦而言,万事开头难,走出去的第一步还面临许多挑战。
据王伟介绍,在开店细节上,首先要攻克的就是原物料的合法合规难题,由于印尼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有进驻国内的产品必须通过“Halal认证”(清真认证),因此国内的供应商要将产品送到指定机构检测并获得资质,这样一来增加了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门店的装修进程非常慢,当地人的工作效率远不及国内,这也给快速拓店增加了难度。另外,由于语言、宗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在管理运营上也会更加困难。”
对甜啦啦和蜜雪冰城和这类靠供应链赚钱的品牌来讲,最高效的办法是在当地投资建厂,但不稳定的宏观局势让大家放不开手脚,如近年来的俄乌冲突、汇率波动、海运费增长等,这也是茶饮品牌们在海外面临的共同难题。
虽有挑战,但甜啦啦已经箭在弦上。
据王伟介绍,今年甜啦啦会在印尼开出60家门店,保守估计2024年会在海外开出500家门店,并鼓励国内的加盟商伙伴一起携手开拓。王伟还透露,正在和券商公司沟通,计划2025年实现港股上市。
他坦言:“虽然目前甜啦啦已签约7000家门店,整体销售额超过20亿元,但我们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大。未来两年我们会从品牌发展、人才培养、投资等多个维度发力,推进上市的计划,预计到2024年突破万家门店。”
(文:江晶,编辑:顾彦)
<>< class="pgc-img">>些年,茶饮店似乎已成了网红打卡的必去地点。据统计,去年国内的茶饮市场规模达到537亿元,在这背后诞生出许多知名的茶饮品牌,包括喜茶、coco、蜜雪冰城等巨头,它们在各地疯狂开店形成大混战。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奈雪的茶脱颖而出,以60亿元估值,成为了现制茶饮行业的首家独角兽企业。
< class="pgc-img">>公开资料显示:成立四年时间的奈雪,目前已覆盖华南、华中、华东、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拥有200多家直营门店。品牌主打“茶+软欧包”的形式,现已推出的产品品类包括茶、软欧包、茶礼盒、蛋糕等,以20-35岁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中,仅次于喜茶位居第二位。
其创始人彭心,原先是在香港一家上市公司做品牌总监。和许多职场白领一样,她也怀揣着一个浪漫的梦想,就是自己开一家面包店或者饮品店。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是敢想敢干,并开始四处寻求合作者。后来辗转多人,终于找到了在餐饮界打拼多年的赵林。
结果两人不仅在商业上一拍即合,半年后还选择步入爱情的殿堂。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两人的“爱情结晶”——奈雪的茶在一年后成功诞生。当时彭心的网名叫奈雪,于是便有了这个如今耳熟能详的品牌名。
他们还确定了产品方向:“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在奈雪遇到特别美好”。周围的朋友听完之后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让顾客记住一个产品就行了,让大家记住两样东西的想法太贪心了。但彭心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而是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她心里明白,奈雪要服务的是和自己有同样需求的一群人。她始终把自己当作原型顾客,而不是简单地以产品定位理论来思考用户。
< class="pgc-img">>最初,店里主打的是珍珠奶茶和奶盖茶。经过一番摸索和尝试后,决定另辟蹊径推出鲜果茶,并采用昂贵的名优茶制作茶底,使其与竞品在口味和品质上形成明显差异。为了迎合年轻人追求新鲜的特征,他们的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每个月都会将茶和水果搭配出不同的系列。
“坐在自己的店里,泡上一壶茶,吃着自己烘烤的面包,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是彭心浪漫的梦想。为此奈雪特别重视门店的设计,从第一家店起就是两三百平方以上,还专门邀请不同的设计师参与打造。通过简约、明亮的空间格调,给顾客传递一种温暖和放松的感觉。
< class="pgc-img">>单店营业额超过星巴克
两年前,奈雪的茶还只是个区域品牌,所有门店均在深圳和广州。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他们开始尝试走出广东地区,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拓展。去年底踏进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目前扩张步伐仍未停止,预计今年底门店数量将达到400家。
有意思的是在深圳,奈雪门店几乎都在星巴克的旁边或对面。据彭心自己透露,现在单店营业额比星巴克高,有的店月营业额甚至能高出五六倍。今年以来,他们还试着涉足酒水领域,目前已在北京、深圳等地开设了三家“Bla Bla Bar”,想通过酒水来布局年轻人的夜生活的社交场景,补全场景。
可以看到,这几年新茶饮市场愈发热闹。就在两个月前,瑞幸咖啡推出了小鹿茶系列,试图从中抢分一杯羹。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激烈的竞争背后,实则是对生活场景和消费群体的争夺。面对潮流迭代迅速的年轻人,以奈雪为首的各大品牌不得不通过频繁的产品更新来吸引顾客。目前国内的茶饮店超过了40万家,要想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