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谁都不愿意失败,但不可否认失败的力量要远比成功大得多,总结自己的、他人的失败教训,就能与成功尽早邂逅。作为餐饮人,“倒闭”是时刻悬在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那么是什么让餐厅走向倒闭呢?概括说来有以下几条规律。
第一条:丢掉配方就是丢了自己的“命根子”
近年来,餐饮行业发展势头凶猛,很多老板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但自己本身并不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开了一家餐厅却疏于管理,结果就是店内的经营好坏全看后厨的厨师,一旦被厨师反炒自己的鱿鱼,餐厅自然就没办法再经营下去了。所以店里的招牌菜要做成规范化与量化,配方要做成程序化,配方掌握在老板手上,规避这种问题的发生。
第二条:没有特色,淹没在价格战里
在开餐厅之前要明白,有些投资必须要花,很多人脑子一热开了餐厅,却舍不得花钱请好厨师,舍不得买好配方好技术,导致店内的菜品没有特色。再加上没有能力去创新菜品,自己能做的别人都能做,别人能做他都没办法做好,就只能跟同行去比价格,一旦沦落到价格战的层次,可以说餐厅已经算是黔驴技穷了。
第三条:形而上学的管理,忽略顾客感受
当今有很多餐饮老板将自己的职能定性为高层管理,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很多老扳将管理放在第一位,愿意用几千元去听一场管理演讲,却不愿意用一点本钱去购买新的调味产品,相信管理出效益的“道理”,却不追求客人品味的管理,使得自己的餐厅管理上井井有条,但在菜品上却缺乏创新突破,导致顾客不断流失。
第四条:“甩手掌柜”经营不善是必然
随着现在投资行业与餐饮行业的联合发展,很多餐厅都是由投资方出资,雇佣专业经理人来经营,投资人只需要藏身幕后做“甩手掌柜”即可。这种方法看似简单易行,实则暗藏隐患,职业经理人对于管理是称职的,但是对于菜品开发研究却不一定在意,久而久之餐厅也必将面临毫无新意而被消费者抛弃的局面。而且有句话叫做“花谁的钱谁心疼”,雇员毕竟是雇员,花帐、黑账等情况投资人绝不可能知道,店内经营不善的情况时常发生,即使最后被发现,也顶多让雇员卷铺盖走人,亏损却难以追回了。所以作为老板,自己的餐厅还要自己多多上心,有老板使用如天财商龙、双子星等知名餐饮软件对店运营进行管理,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更有甚者使用微餐谋APP,在手机上实时查看自己的店内运营详细数据,即使不特意腾出时间到店内时差或者收取报表,也可以做到明察秋毫。
第五条:墨守成规,不接收新鲜事物
自古以来,我国做餐饮的人都是骄傲的,这导致直到今天很多老板依然很固执,不喜欢上网也不接受网络带来的巨大改变,在自己的餐厅内则是不愿意去接受一种新生事物,一种新的调味料,一种新的烹饪方式,一种新的风味与品味,墨守成规,认为自己有的才是最好的。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这种行为叫做“闭关锁国”,结果如何,想来大家心里已经知道了。
最后总结一句话,经营餐厅要成功,第一要有特色可口的菜品,第二要完善自己的管理,第三要求自己的服务,同时餐厅老板也要不断汲取知识,接收新鲜事物,多接地气儿,不要丢了餐饮本身为老百姓服务的本质,才能越走越远。
-----------------------------------
微餐谋APP:餐饮人必备的营销管理工具。
手机点餐、外卖堂食、在线支付、餐厅营销、店员管理,一个手机全部搞定。
了解更多餐饮行业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微餐谋(ID:vcanmou)
>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餐饮创业之前,先看下其他餐饮门店倒闭的最常见理由,这样自己经营餐厅时,规避掉这些问题,餐厅就没那么容易倒闭了。
< class="pgc-img">>理由一:选址错误
选址定生死,这话一点也不假。很多门店倒闭就是因为没有选对位置,要么是周边客群与目标受众不匹配,要么是附近客流量少。有一家知名的火锅品牌,选址在了一个僻静位置,结果一样没做起来,选址至关重要,不能轻视。
理由二:老板做甩手掌柜
真的想把餐厅做起来,一定是老板全心全力去想策略,做方案的,如果觉得店面开张了,交给下面人去打理,自己一天什么都不干,只知道游山玩水,这样的店注定做不起来。一个餐企的性格和老板的性格是一致的。
理由三:自我式经营
许多餐饮老板在经营门店时,最常犯的错误是自嗨,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想产品。最常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要改掉这个口头禅,变成用户觉得怎么样。从用户需求出发做餐厅,绝对错不了。
理由四:服务意识差
大家在做餐饮服务时,天天喊着服务要好,要把顾客当上帝。但是实际落地时,板着脸的服务员、怎么叫都没回应、错上漏上菜品的情况比比皆是,餐厅有这些情况,生意岂能做的起来?
理由五:迷信空降兵
有些老板觉得自己管理水平不行,就花重金在知名餐企挖了个高管过来,以为万事大吉了。各位老板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人在知名餐企,未必实力与职位相匹配,越是大的餐企,越到高层,也许拼的就不是专业能力了。
理由六:人工成本高
人工成本高说到底还是效率的问题,别人门店10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你们需要15个人,人工成本自然就上去了。如何提高效率的同时精简人手拼的是SOP规范化作业,这块大家有想过吗?
以上餐饮会导致餐饮倒闭的六个理由,你们有吗?如果有,赶紧的改掉,这样餐企经营就能转危为安了。
天周末,我的一个小老乡李老板来我家喝茶聊天,与往日的满面愁容不同,面上满是轻松愉快。
之所以是小老乡,是因为李老板比我小4岁。但实际上,李老板的社会阅历比我多,比我成熟。[灵光一闪]
< class="pgc-img">>李老板微微有些兴奋的跟我说:哥,我最近可能要去上班了,我之前认识的一个私人老板让我去给他当助手,保底30万/每年,干的好还有奖金。我衷心的为李老板高兴,平常滴酒不沾的我,开了罐从江西老家带过来的米酒,与李老板喝的很尽兴。我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李老板最近几年实在颇为困顿。
李老板在广州奋斗了20年,自己开公司14年,曾经有过年赚数百万的辉煌,但此后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三年的疫情下来,20年的努力全部归零。
现实真的很残酷,这里分享下李老板的故事,稍稍有点长,请友友们耐心些看。
一、曾经的高光时刻
2002年,李老板初中毕业,考上了普通高中,但李老板家里条件不好,同时也觉得上普通高中没什么前途,还不如早早去打工,既积累工作经验,又可以赚钱。于是,那一年夏天,李老板便和他们同村的2个同龄人南下广州打工。
据李老板回忆,在广州的头2年,进厂拧过螺丝、做过工地小工、做过餐馆服务员、做过推销员等8个工作,经历丰富。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这么频繁的换工作,李老板告诉我,这些工作既赚不了什么钱,也积累不了对他长远发展有用的东西,所以,他就不停的换。
直到他干上了推销员的工作,李老板终于觉得,这工作,天生就适合他干,是啊,谁让李老板从小就是他们村的孩子王呢,从小就是出主意、拿方案、组织实施的多面手,所以,李老板从此与营销结下了不解之缘。
通过多年的奋斗和积累,2008年,李老板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广告传媒公司,主营大型营销、推广、展销活动的方案策划与组织实施,凭借此前积累的一点客户资源,搭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李老板的公司也是蒸蒸日上,业务量持续增加,公司人员规模持续扩大,最高时有近100人(虽然很短暂),2010-2015年期间,他公司的盈利都在300-400万元左右,那是李老板人生的高光时刻。
< class="pgc-img">>二、生意突然难做了
2015年以后,李老板的生意慢慢开始走下坡路。
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李老板相识于2016年初,李老板多次邀请我去他公司喝喝茶、坐一坐。2016年中,我应邀去到了他的公司,大概100平的办公室,有十几个工位,粗略一扫,看到了七八个人在办公的样子。
于是,我们边喝茶、边抽烟的聊了起来。聊着聊着,李老板就吐起了苦水。
从2015年开始,他公司的业务便突然难做了,原来有部分政府方面的订单直接没了,其他的大部分订单虽然还在,但不少订单的利润被严重压缩,所以,为节约开支,他的公司就一直在减员,到现在包括他只有十四个人了.
目前公司还有利润,但辛苦一年下来也就赚个小几十万,以后还不知道公司往哪里走。
< class="pgc-img">>我是不懂做生意的,只是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看问题,所以我跟李老板说的是,现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只会是中高速甚至中低速增长,这种情况下,增量的市场没有了,只有存量博弈,所以,生意会难做一些。
李老板头一次听说这种说法,显得有些惊讶,也觉得我挺有学问的,从此,有事没事经常会电话或见面聊上一聊。
自从我与李老板认识以后,从与李老板的聊天中,我知道了他公司的业务订单情况越来越不好,但营销费用、人工成本却在上涨,进一步侵蚀了利润,为了节约开支,又不断进行了减员,到19年的时候,包括他这个老板在内,整个公司就有7个人了,剩下的都是跟随他多年的骨干,是维持他公司业务开展所必要的最低限度人员数量。
三、疫情的重重一击
2019年一整年下来,李老板的公司已经不仅不赚钱,还亏了10万,那一年春节前聚会的时候,李老板说不想干了,但又实在不甘心,毕竟这公司是他一手创立、一手做起来的,所以,李老板当时跟我说,他还会再撑一撑。
我知道他还有些底子,所以我只是跟李老板说,如果压力实在太大,千万不要勉强。我说的有些隐晦,没有直接跟李老板说及时止损。只是希望李老板在新的一年能够有好运。
< class="pgc-img">>但疫情的到来,摧垮了李老板所有的幻想。
2020年,疫情来的猝不及防。
疫情爆发后,李老板公司的很多老客户不再下单,各项业务基本停摆,但工资、部分营销费用、房租还是要支出,公司一下入不敷出。
李老板过去成功的经验让他相信,撑过去就会好的,所以一直咬牙坚持,期间到处跟人借钱,甚至我这个日子过的紧巴巴的都陆续借了将近2万给他,我知道这钱很难再回来,但李老板这个人值得。
疫情的持续时间,大大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料,一来就三年,改变了很多人,改变了很多事。
2021年上半年,我就多次明确建议李老板要止损了,要避免现金流持续流出带来的不可挽回的伤害。
李老板很纠结,很纠结,想止损又不忍,一直拖到今年上半年,他的公司不得不停业,含泪与其公司的6名骨干员工分手,20年的努力全部归零,还欠了一屁股债。
在关掉公司后的某一天深夜,李老板找我吃夜宵,就在路边的那种。喝到一半,李老板突然崩溃了,趴在桌子上痛哭流涕,嘴里一直嘟囔着他败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应该听我建议早止损的。
我只得拍了拍李老板的肩,继续陪他喝酒。
我知道,作为局外人,看问题可能清楚一点,但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是无法体会做决策的艰难,我理解李老板。
那一晚,我也喝吐了。
四、一点想法
通往成功的道路成千上万,但走向失败的路往往就那么几条。
回顾我与李老板这几年的接触经历,略总结下李老板20年努力归零的一些原因,这里并不是说李老板的不好,只是纯粹的总结一下原因,这点李老板本人也是深表赞同。
1.没有储蓄
李老板曾经有过年赚数百万的辉煌,而且是连续6年,按理来说应该是有些家底,在将其公司员工减员至6人之后,人工成本的固定支出实际已经不是太多,理论上不至于这么快撑不下去,甚至还欠了一屁股债。
究其原因,是李老板顺风顺水惯了,在赚到钱后,并没有好好的储蓄,没有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困境做好资金储备,所以,在困难降临并持续的时候,根本撑不了多久。
2.没有不动产
为什么要说这一条。其实,2010-2015年期间,李老板年赚300-400万的时候,想一想那时的广州房价,如果能拿出一部分钱在广州买房,那李老板现在无论如何也不会如此憋屈。
李老板后来跟我说,他当时根本就没这个概念,所以,错过了他人生中最好的一波投资机会。
其实,没有不动产对李老板影响挺大的。
一方面,因为没有自己的物业,他都是租办公室,每个月都是一笔固定开支,而如果当年他买一套,这块租金能够省下不说,还有房产增值的收益;
另一方面,没有不动产,就没有抵押品,李老板及其公司从未能够申请成功过银行贷款。
3.虚荣爱场面
据李老板自己说,当年他赚钱后,觉得自己很牛逼,所以,很喜欢显摆,每次回乡下老家都要请很多人吃饭、唱歌,呼朋引伴,颇为威风,甚至连他当地乡镇的书记、乡长都会请他吃饭,让他在当地乡下很有名气,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但自古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出名,各种人就上门了,很多人就跟李老板借钱。
那会李老板的确赚了不少钱,所以,对于亲戚朋友或者其他的什么朋友以各种理由跟他借钱的时候,只要金额不是太大,李老板大多时候都是很豪爽的,于是,慢慢的就借出去好多钱。
直到现在,李老板还跟我说他外面还有近130万的私人借款没有回来。如果能回来,也能让他还掉大半的债了。可惜,这些钱大概率是回不来了。
4.不会管理
李老板赚到钱后,追求更高的营收和利润,大量招聘员工,员工队伍在巅峰时达到了将近100人。
扩大再生产这当然没有问题。可问题是,新招的人很多是他的七大姑八大姨,这帮人说白了就是来白吃白喝的,不仅产生不了效益,反而对公司是严重的拖累。
这一点,李老板说开始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多一个两个亲戚拿工资也无所谓,但有一就有二,来的亲戚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李老板说公司有起码三分之一的人是这些亲戚朋友。
李老板架不住了,一狠心得罪了一批亲戚,在半年的时间里将这些人清退。直到现在,他的很多亲戚还在当地说他的不好。
做企业很难,踩错一步可能就万劫不复。
李老板的公司虽然失败了,但他曾经努力过、奋斗过、辉煌过,无愧于他的人生,在这里我必须要为李老板点赞。
李老板虽然如今马上也要给别人打工了,祝福他一切顺利!我也相信他能做的很好!李老板这个人太会来事了。[呲牙]
最后,愿世间的所有努力,都能收获美好![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