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相信在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就是好的产品,它的质量会更好,这个相信很好理解。在产品差异化的提取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别的产品所没有的特性。
笔者认为当别人看到你这个观点的时候最想知道的还是怎么提炼差异化,结果找了一大圈愣是没有说的很明白的文章。机缘巧合下看到了刘剑锋老师分享的视频,关于如何提炼企业产品差异化的,在这笔者整理下来,希望能够帮到各位企业营销人员!
方法一、做发明者
案例:怕上火,喝王老吉!
王老吉在推出市场之时,没有一家做的比较好的凉茶企业,很巧的是当时正好发生汶川地震,捐款一亿元,名声大噪,成了当之无愧的凉茶行业NO.1。然后在成为第一之后立马扩大优势,对外宣传是凉茶的始祖,人们对于发明人是很认可的,认为这款产品发明人做的是同行业最好的。这个发明者并不仅仅是指某一产品的创造者,而且可以指针对某一产品进行深入挖掘之后,找到的产品特性,根据特性来找卖点,这也是发明。都是卖牛奶的,为什么特伦苏可以销量那么多,单价那么高,就是它把自己独立出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其实它的品质或是味道和别的牛奶也没有很大区别!
方法二、做领导者
案例:奶茶领导者香飘飘奶茶提醒您.......
人们相信在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就是好的产品,它的质量会更好,这个相信很好理解。而且,这个更大的好处在于,他可以帮你细分领域,当有别人已经推出了和你同性质的产品之后,那他就是发明者,你就是山寨货,那么你就可以说你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比如说加多宝广告语:每卖出十罐凉茶就有九罐加多宝,就很好的突出了他是凉茶市场的领导者,人的本性是同情弱者,但是在购买时都会选择强者。当然,如果这个领导地位能用“量”来概括,那效果会更好,例如香飘飘奶茶每年销量3亿杯,能绕地球两圈。很形象的说出了它的销量和市场领导地位,那笔者想和奶茶的时候就会先想到香飘飘。
方法三、产品的特性
案例:去屑,就用海飞丝
在产品差异化的提取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别的产品所没有的特性。推广一款洗头膏,如果你还是以去屑作为卖点,那肯定会很失败,因为海飞丝去屑的功能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深深的扎根了,而且效果还不错,所以很少会有人会尝试你的新产品。既然海飞丝主打的是去屑,那么你就可以说你的产品可以柔顺丝滑,保养发质等,这样会吸引一大批的女性顾客尝试,提炼差异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产品特性。
方法四、制造的方法
案例:八百万人体曲线数据.......一百零八道工序,造就一条九牧王西裤。
这是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播的一条广告,相信很多人现在都还记得这些广告词,可以说,当时这条广告语在各大电台的播放,直接造就了九牧王西裤的领导地位。当然,广告里还有其他内容,都是在阐述它的制作过程多么严格多么精细的。如果我们能把制作工序用一些顺口的语句提炼出来,别人会认为我们非常专业,至于多少研究过多少数据,多少道工序不要太较真,感觉怎么说出来能让人信服就怎么说,毕竟是广告。
方法五、权威
案例:中华健齿白,中华牙科协会推荐的牙膏
对于权威,人们还是普遍信服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做营销时都想先树立自己在行业的权威地位,说的话更易让别人信服,能更好的推出自己的产品。其实中华牙科协会并不是很正规的组织,但是加上中华两个字,就让人感觉很权威,正规。既然是权威推荐的,那我就试用下看吧,很多人都会抱有这个心理。还有很多广告都是某某专家证明,某某组织鉴定等等,有些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客户无从打听,也懒的打听,所以一些权威的机构来为产品出证明,是一直很好的手段!
方法六、聚焦
案例:尊贵,上无止境;巅峰,从此入境——路虎。
提到路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它是高端车,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反应,因为路虎只做一种类型的车,那就是越野,人们相信持续在一个领域专注的人就是专家,所以路虎车的价格相对较高。中国也有一家汽车和路虎做的是一样的事情,生产SUV汽车,但是就是因为他不够专注,所以导致市场占有份额较低!再比如海澜之家,就是专注于男装,口号是男人的衣柜,所以当笔者想买衣服的时候,可能就会先去它的店里瞧瞧。
方法七、历史
案例:国窖1573
不管它的酒是不是1573年就开始存在,人们不会关心,很多人喝的是历史,只要你广告语的噱头足够,人们是不会管它的真假的,也是一个人的惯性思维,他们认为历史越久的,品质肯定是越好的,因为既然那么长的历史都没能把他埋没掉,那它的品质肯定过的去。当然,商品历史越久远越好,企业也是一样,人们愿意相信有历史的企业是好企业!
方法八、新一代
案例:新一代康师傅方便面,加量不加价
对于有所更新的产品,老客户会认为它的功能会更强大,比如说新一代的奇强,汰渍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销量,虽然不能忽视它原来的客户基数,但是笔者认为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于那个“新”字。手机的更新换代频率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尤其是苹果,几乎每半年就是一次更新,但是每次更新还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所以企业可以把产品包装一下之后再重新推出市场,效果会不错!
方法九、热销
这个没什么特别的,企业可以以较小的利润来获取产品的热销,从而打造品牌,推广产品。
写在最后:
企业的营销和网络营销有许多共同点,比如说都需要有好的策略,好的推广或是营销渠道,都必须找到自身的优势,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差异化。其实这些都是表象,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你有好的产品,就像好的用户体验之于网站,如果产品不好,那么就不会形成二次销售,那么说的再多都是没用的!
点读机女孩”的新闻大家听说了吗?
还不知道的宝子们来和羊一起吃个瓜!
90后、00后的童年顶流,大概都是这位“哪里不会点哪里”的点读机女孩高君雨。
成年之后的高君雨同样优秀,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大学期间还拿到了一等奖学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奖学金……
日常拍照也是富家千金风,撞脸李兰迪,身材也是真的好,俨然一副宋智雅+孟羽童的学霸千金讨喜人设。
结果,高君雨突然发视频声称自己患上罕见的脑瘤!
之后的自媒体账号上,以高君雨父母的口吻更新了数条手术过程的视频,得到了一众网友的关心和支持,不少网友为大小姐的乐观精神打动。
突然,反转来了!
网友突然发现视频中的穿短袖的情景也和当下季节不符,IP定位也太不对,紧接着又被爆出视频均为库存,目前高君雨已经康复,目前已被官媒证实,高君雨背后的MCN股东之一是真千金——香飘飘老板之女。
可是,无论是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MCN利用病情炒作,亦或当事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病好了但是想起来圈波钱、“吃自己人血馒头”的某爽行为都深深寒了一众网友的心……
观众以为自己在雪中送炭,实则是为人锦上添花???
而且,也许是因为高君雨平时打扮就很有“富贵感”,不少网友觉得这种举动是她本人趁机捞钱,一开始还有网友认为,视频中穿短袖是因为“贵族医院暖气足”。
羊也查询了相关资料,更多显示这个女孩就是普通家庭出身,给人“富人印象”真的就是会穿而已,连千金感都和宋智雅一样是“装”出来的。
现在这个事件还没有定论,今天羊更想以“穿着显贵”这点来谈谈。
关于这点,做得最好的莫过于韩剧中的“财阀穿搭”,不少韩国演员像高君雨一样出身普通,但在韩剧中就自带“财阀光环”,给人一种天生贵感,近些年的爆火韩剧,更是塑造了无数经典富人形象。
《爱的迫降》剧照
· 为何老钱风的本质就是极简主义?
· 孟宴臣身上的韩味儿源自哪里?
· 同样穿着大牌,郑书意的古驰为什么有“地摊货”感?
今天就来从底层深扒,一解这种莫名其妙的“富贵财阀感”。
财阀感本质:精简元素
穿得越简单,看起来越贵。
这句话不无道理,富人穿搭上的“极简主义”,几乎是每个国家财阀剧目中打造“奢侈感”的共同点。
《安娜》剧照
精简穿搭成因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其原因在于财阀选择服装的第一标准,往往是舒适而非设计感。而除去品牌附加价值,舒适感衣物的价格中占比更大的是服装的面料和裁剪成本。
比如章小蕙和一众老钱喜欢的Brunello Cucinelli,其成本在于品牌只选择羊喉和羊肚子区域的“精华”羊绒以及天然的植物染料,加之意大利本土昂贵的手工费用。
而且,对于天然的面料,后期的设计空间其实非常有限。
我们还是以羊绒举例,略微了解羊绒的宝子们应该知道,市面上目前的羊绒织物中通常是羊绒和涤纶的混纺产品。
涤纶占比越高,上色空间越大,花色越繁复。反之,越昂贵的羊绒织物,往往只有白、灰色系,以及条纹、拼色一些简单的图案。
这也间接导致了我们对老钱风“精简”的印象。
精简穿搭元素
注意的是,羊这里说的“精简”指的是穿搭中所体现的元素,你的发型、配饰、服装所体现的亮点都是元素。
羊以被诟病许久的《以爱为营》穿搭,来给大家解释下“元素”的含义。其实白鹿所饰演的郑书意经常穿着价格四、五位数的套装,可是依然会给观众一种唯品会大促销的即视感。
图源 小红书@ChicStyle明星同款
可见,颜值、品牌、价格、套装都不是显贵的要素。
比如,在这张图片中,我们反而觉得左侧的女配看起来“更贵”。
《以爱为营》剧照
左侧的女配一席格纹修身裙,利落的短发凸显出服装的领口设计,廓形硬挺的包包又中和了整套LOOK的柔软质感,非常干净利落。
右侧的女主角身上的元素有:拼色、花纹锁边、金属纽扣、垫肩设计、暗纹和褶皱布料……元素真的太多了,堪称“廉价感”小香风的典范。
解释完之后,大家再回看《眼泪女王》的穿搭,是不是发现,虽然看起来更浮夸了,可元素实际上是减少的。
《眼泪女王》剧照
精简穿搭误区
很多人的误区是,浮夸图案、密集logo与精简相斥,只有黑白灰才是老钱风。
但是羊想说,两者并不冲突,例如,假设穿搭中只有花纹一个元素,那么同样符合精简定义,同样显贵。
《安娜》剧照
先说真假安娜,在韩国这个只穿黑白灰的国家,真安娜的穿搭往往色彩鲜艳、跳脱,像五彩斑斓的灯带,夺目也冰冷。
假安娜从底层出身,即便后期跨越阶级,穿着仍以淡色为主,因为她的角色目的是“融入”而非“突出”。
《安娜》剧照
再说《黑暗荣耀》中的两位男性角色,河道因是精英阶层培养出的管理者,他的服装往往修身而厚重,面料有一定的金丝绒的光泽感。
全在俊这类纨绔子弟则更加张扬,服装多为范思哲、芬迪,穿搭经常可以总结为logo人形牌。
《黑暗荣耀》剧照
而且,韩剧中也贡献了不少极繁主义显贵造型,不过这类穿搭非常考验功底!建议时尚小白不要轻易尝试~
《德鲁纳酒店》剧照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适合极简还是极繁?一般来说,清丽的水、木系美人适合极简,明丽的金、火、土美人适合极繁~
财阀感加持:修身剪裁
接着,我们来谈一谈羊刚刚也提了几次的“剪裁”~
如果说服装质感还不错,但是穿着依然有廉价感,那大致就是剪裁的锅了。
要想区分剪裁的好坏,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剪裁的合身度
优质的剪裁是合身而不紧绷的,既能体现出身体曲线,又不影响自由活动。
还是拿《以爱为营》举例,对不起!白鹿!
《以爱为营》剧照
郑书意的穿搭给人一种极其不合身的视觉感,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演员过瘦,导致像是随便拿了一件别人的衣服套在身上。
我们拿类似版型的《顶楼》中的造型来对比,就明显能看出裁剪的合身感区别。
《顶楼》剧照
大家在挑选着装时,可以把肩线和腰线作为考量合身度的重点,尽量去线下店铺试穿,体验穿着效果。
线条的流畅度
好的剪裁的整体线条应该自然流畅,没有突兀或扭曲的地方。
显贵的要点之一就是减少褶皱,所以日常熨烫、多选择针织服装,有时候就是作弊的小诀窍!
细节的处理度
最后!衣服的细节部分,如口袋、袖口、领口,应该处理的精细,无杂乱线头和翻边现象。
《鬼怪》剧照
同样,大家在平时打理服装时,善用毛球修剪器、剪刀进行保养,也能让服装“越穿越贵”。
图源 小红书@Leean
挺拔而松弛:财阀姿态
其实韩剧中的很多造型,并不是用我们所认为的大牌去打造的,很多都是韩国本土性价比较高的一些小众品牌。
比如均价500+的香奈儿平替The Laurent、Celine风的金智秀同款Dunst、Jessica爱逛的法式品牌BLANCECLARE。
图源 小红书@知闲闲
那么,为什么韩剧中的财阀角色还是能塑造的如此鲜明?
羊认为,除了穿搭之外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姿态。韩剧中的财阀,姿态总是挺拔而松弛的。
《夏娃》剧照
这两点并不冲突,挺拔自然体现在身体姿态上,坐立挺直脊背、体态舒展是基本的要求。
富人非常注重健康管理,《黑暗荣耀》中河道英就因为饭团是碳水化合物而拒绝接受。
《黑暗荣耀》剧照
在体态管理上他们也相当严格,精准把控站姿和坐姿。
比如,明星中给人以富家女气质的Jessica、朱珠、林志玲……节目中的体态都非常板正,坐椅子不靠椅背、肩膀保持舒展……
所以EXO中的吴世勋经常因为体态过于板正而被夸“天生贵气感”。
松弛既是一种动作上的速度,又是一种状态。
细心观察财阀们的行为举止,总是不疾不徐的,哪怕在用餐中,也一定会先将手中的茶杯轻轻放下,再拿起别的食物,鲜少出现狼吞虎咽、举措慌乱的情况。
因为他们比起普通民众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失误的底气。
《唐顿庄园》剧照
国内当然也有塑造得比较好的角色,比如孟宴臣就兼具了以上挺拔又松弛的两个要点,才会让人觉得这样的气质源于习以为常的、殷实的物质生活,角色才会落地而立体。
《我的人间烟火》剧照
最后的最后,羊想说,财阀感只是我们讨论的一种穿搭类别、审美现象。生活中,显贵并不是我们穿衣的第一要义。
财阀感或者贵族感到底是什么?羊认为《唐顿庄园》或许能展现的更充分一些,因为它还展现了更精准的贵族之下的贵族精神——
庄园主人对仆人尊重,支持仆人的梦想。贵族一致认为日常生活中要正直而不偏私,社会需要他们时,可以为了身上的责任牺牲自己。
真正的贵族、被认可的财阀是富有自制力、能驾驭自己的才能并且不利用其优势伤害他人的人。到了今天,贵族精神不在于身份,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贵族精神。
也许财阀感穿搭中最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在于是不为了向其他人展示什么而穿,而是要穿得舒服,活得自在。
感到自在从容,就是最显贵的穿搭。
说更新换代的速度能比得上手机的产品,可就非奶茶莫属了。奶茶不仅成为了饮料界的“流量担当”,更成为了当代青年的“生活必需品”。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现制饮品门店数已经超过45万家,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
显然,奶茶饮品业已然成为消费红海。以目前来看,新中式茶饮为奶茶业最受关注的品类。而推及奶茶行业的发展历程,有分析指出,我国的奶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粉末阶段、街头阶段以及新中式茶饮阶段。
■策划 新快报记者 罗韵
■统筹 新快报记者 梁彧
■采写 新快报记者 刘韵 许轩语 实习生 罗晓凡
■制图 廖木兴
奶茶快速更新迭代 背后是技术升级
具体看,粉末阶段的代表有香飘飘、统一奶茶等杯装及瓶装奶茶品牌。当时的奶茶产品的呈现方式较为“原始”,即用粉末冲调,因此既不含茶也不含奶成为“粉末阶段”奶茶标配;到了“街头阶段”,奶茶代表也有我们熟悉的品牌,如,CoCo都可奶茶、快乐柠檬、1点点等奶茶连锁店。这些奶茶以茶末和茶渣做基底茶,还添加了鲜奶,改善了口味因而受到广泛追捧。
至于“新中式茶饮”则伴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流行而兴起,据悉,这一阶段的茶饮行业是用专业设备精萃上等茶叶,并配以奶盖或水果为主的奶茶。此外,这类主打健康的新式茶饮也博得资本青睐。如,2018年3月,奈雪の茶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4月,喜茶完成了4亿元B 轮融资。
奶茶快速更新迭代的背后是技术的升级。奶茶的升级绕不开“奶”与“茶”二字。牛奶从纯奶,变为鲜奶。奶油从最初的植物奶,变成了动物奶。如今的新式茶饮店不仅只用动物奶油,还从常温动物奶油演化成了低温动物奶油。茶叶作为奶茶原材料中最重要的一项,也不能被忽视。茶叶的价格从几十元一斤飙升到了几百元一斤,茶叶的形态也从碎茶,到茶包,再到如今完整的原叶茶。自然,随着茶叶的升级,制茶工艺也向更健康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不容置疑的是,新技术总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与引擎,各路奶茶品牌应当从原材料供应链、茶艺技术以及生产自动化等方面大力推动技术的发展,加快奶茶行业的升级。在奶茶界众多玩家中,如何成为常青树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爆品,是每个奶茶品牌都需思索的难题。
新中式茶饮日渐兴起 果汁茶市场发酵
快速膨胀壮大的奶茶市场如虎添翼,在占领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资本市场拼得一席之地。以杯装奶茶龙头——香飘飘为例,其于2017年11月A股上市后稳坐“中国奶茶行业第一股”宝座。据其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2.51亿元,同比增长23.13%;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17.53%,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据了解,香飘飘已形成固体奶茶系列、果汁茶、兰芳园系列的产品矩阵。据2018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香飘飘前9个月期液体奶茶的收入仅为1.59亿元,没有完成预期销售目标的三分之一。不过,其2018年仍实现了业绩双增长,归及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其果汁茶产品的热卖。对此,国信证券指出,公司新品果汁茶自2018年7月推出,市场反应良好,预计2018年果汁茶营收2亿元左右。
而果汁茶产品的畅销极大得益于新中式茶饮的日渐兴盛。自2016年起,随着网红奶茶“喜茶”、“奈雪的茶”、“8波茶”等奶茶品牌走入大众视野,奶茶发展正式进入了新中式茶饮阶段。在此背景下,定位新型茶饮的果汁茶类产品有了全新发展空间。
在新中式茶饮中,水果可谓是“点睛之笔”。因此水果奶茶中果味的来源已从浓缩酱完成了到100%果汁的新鲜水果的进化。如,喜茶推出莓莓芒芒家族、满杯水果家族等由新鲜水果制成的饮品。据艾媒咨询数据,当前奶茶消费中有22.3%消费者最常选购水果茶。
值得一提的是,奶茶原材料的全面升级不足以撑起新中式茶饮的到来。除了在原材料及制茶工艺方面入手,奶茶店铺的面貌也进行了大改造。以前的奶茶店只在类似“小吃一条街”等高量低质的人流地扎堆选址,现在则更靠拢星巴克的地理位置,往核心商业区落户。此外,奶茶店的装修也更大气高级,让顾客享受和星巴克类似的“奢侈”待遇。而且在这个奶茶口味同质化的年代,装修精致的店面往往更具人气。譬如,喜茶PINK店打造了粉色空间,并在产品中添加粉色元素,让整家店充满少女气息。
山寨茶饮越发猖狂 侵权问题却无法解决
金尚喜茶、垚燚一点点、真假难辨的山寨鹿角巷……在整个餐饮界,“被模仿”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运营生态,网红品牌尤甚。在大众点评搜索“垚燚一点点”,记者发现在广州地区竟有约25家分店,且店内装修、菜单、价格与正牌“一点点”相比,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位于海珠区的某家“山寨”分店甚至在店面招牌上没有注明“垚燚”,而是以正品“一点点”自居。不少上当市民在评论区吐槽“直到埋单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用料廉价口味差”、“服务员的水平和素质都不高”。对此一点点还发布声明称,广州地区开设山寨垚燚一点点的行为误导消费者,严重影响消费者权益,除请工商部门立案处理外,还将追诉违法行为。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茶饮品牌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但行业的规范化程度却未能及时跟上。因此,近两年随着知名茶饮品牌门店暴增,山寨品牌也越来越猖狂。再加上行业商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一些商家为了在创业之初打响名气,增加销售量,往往会选择与现有品牌相似的名称以期蹭其热度,却忽视了这其中存在的侵权问题。
对于一些商标还未注册成功、品牌知名度已经打响的主体,一不小心商标权可能就被占用。“喜茶”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家网红新式茶饮品牌最初的名字正是叫“皇茶”,由聂云宸在广东江门创立,但由于该品牌名无法获得注册,在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下,山寨店泛滥却无法可施。之后,创始人聂云宸不得不花费70万元购买“喜茶”商标,启用了全新品牌名。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其商标侵权诉讼多达30余起。
由于山寨知名品牌入行门槛低,能够让他们用最少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切入茶饮行业,所以资金较为不足的创业新手往往会选择这种方式。小黄是刚从大学毕业两年的奶茶店创业者,正是因为看好茶饮行业的发展前景所以选择了这一行,但是苦于资金不够,无法加盟风头正盛的品牌店,只好打“擦边球”选择了一个名字与某“网红奶茶”极其相似的品牌。“如今所在的这个商场,光是奶茶店就有十多家,其中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品牌,所以这个店的经营情况不太乐观”。小黄坦言。记者也曾到店走访,尽管小店装修较为简单,但单从口味上来说,的确与市面大多数奶茶店无太大差异。
在“李鬼店”泛滥的背后,暴露出来的是市面上产品及配方同质化严重和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缺失等问题,对品牌而言,除了积极打假,还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供应链和经营模式的优化上。只有保持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及上进心,才能通过不断创新得到长足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茶饮行业进入3.0甚至4.0时代。
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杯!
半糖还是七分甜,你最偏好哪种搭配呢?
■数据来源:艾媒《2018-2019中国奶茶行业品牌感知与消费群画像分析报告》、阿里口碑奶茶行业数据、极光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