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孕期可以喝的孕妇奶茶。
·星巴克焦糖玛奇朵可以喝,推荐换成低因,更加适合孕期奶可以换成脱脂奶,但是千万不要换成燕麦奶。
·喜茶芝芝莓莓可以喝,推荐去茶底换代茶。不能去茶底可以换成绿茶,但是千万不要选择红茶,因为红茶是全发酵茶,咖啡因的含量会更高。
< class="pgc-img">>·茶百道黄金椰椰乌龙可以喝,换成冷味鲜牛乳,不含植脂末,健康又好喝。coco鲜百香果双响炮可以喝,绿茶茶底咖啡因浓度不高,茶味较淡,果味浓郁。
< class="pgc-img">>·百香果酸爽解腻,还可以缓解孕吐,一点点芋圆牛乳加椰奶冻可以喝,不含茶底纯牛乳,奶香浓郁,少糖少冰yyds,孕期放心冲!
<>天来了,喝一杯热热的玛奇朵或是英式奶茶,温暖又惬意,还有点小浪漫。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奶茶店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奶茶成为了时下最火的饮品,有时候不排队你都喝不到!
然而,健康君看到了一则热门报道称,奶茶中的一种成分——反式脂肪酸会让人生不出孩子......吓得健康君扔掉了手里的奶茶......
? 微博截图
插播科普:反式脂肪酸(TFA)指加工中产生的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和,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特点。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反式脂肪酸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能超过2克。
不过健康君也产生了一些疑问:这种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奶茶里的主要成分是否健康?健康君赶紧咨询了营养学方面的权威专家,如果你是个“奶茶控”,更得好好看看,了解一下奶茶里面的“小秘密”吧。
答疑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秘密解读
· 秘密1 · 一些奶茶里添加的是“假奶”
解密:范志红表示,部分甜奶茶可能并未加入真正的牛奶或奶油,而是添加了植脂末(俗称奶精),一种食品原料,可以代替牛奶。奶精中的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TFA)的主要来源。
2012年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指出,在检测出的53份样本中,奶茶的反式脂肪酸最高,达到了0.41g/100g,大大超过其他固体饮料。
? 《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原文
近期,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27家奶茶店的51件“网红”奶茶进行了调查,发布了“奶茶比较试验”情况通报。试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一杯奶茶的反式脂肪酸,就超过了三天的量! 也就是说,这些奶茶的原料没用“真材实料”。↓↓↓
?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范志红认为,虽然这个标准是给预包装食品用的,现场制作食品没有这个要求。但是,既然其中含有相当可观的反式脂肪酸,希望未来这类食物也能纳入管理,让消费者知道自己喝的饮料中含有这种应当严格控制的成分。不能因为消费者不知情,商家就钻法规漏洞,随意添加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配料。
· 秘密2 · “0反”奶茶可能是商家“声称”
解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规定,如某食品营养成分含量低微,或其摄入量对人体营养健康的影响微不足道时,则允许标示“0”的数值。因此,当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时,可标示为0。这也就是为什么奶茶配料表里明明有植脂末、氢化油,但是标签中标注“0反”的原因。
· 秘密3 · 奶茶喝多了真能得“心病”
解密:“奶茶种类五花八门,其配料和添加成分也有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范志红说。但配料奶精中所包含的反式脂肪酸,如果摄入过多甚至长久食用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奶茶中大量的糖分也会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一些大杯奶茶居然含有几百毫克咖啡因,这个数量也绝非人人能够承受。
上海市消保委的试验表明,一些奶茶里的咖啡因含量,甚至相当于8罐红牛,非常容易引起人心脏不适。
?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 秘密4 · 奶茶里的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生不出孩子,有可能但并不确凿
解密:范志红表示,在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的前提下,可能会降低年轻人的生育能力。男性会减少荷尔蒙的分泌,抑制精子活力,对精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2014年的一项小型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从总能量的0.37%升高到1.03%,还没有达到膳食热量2%的限量,就会对精子数量产生降低三分之一的负面影响。但在大规模人群中还有没有这样的效应,这种说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 秘密5 · 奶茶是减肥天敌,“无糖”奶茶也含糖
解密:范志红还告诉健康君,一些商家为了提高奶茶口感、降低成本,在制作奶茶的过程中会把糖和甜味剂 (如阿斯巴甜、木糖醇等)混合在一起使用,以增加奶茶的甜度,其含糖量是下降了,但其中添加的甜味剂品种也应当告知消费者。此外,一些奶茶所标榜的“无糖”,往往是指不含蔗糖、果糖。但其中如果添加了牛奶,其中含有乳糖,也是糖的一种。
在上海市消保委检测的51杯奶茶中,含糖量介于11g/杯至62g/杯之间,平均含糖量为34g/杯。另外,奶茶样品中能量最多达到了2780kJ/杯,想消耗掉这么多能量,需要跑14公里。
?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按国标规定,声称“无糖”则其中糖含量应当低于0.5g/100毫升。但在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中,全都有糖分测出,平均糖含量2.4g/100ml,最低也有1.2g/100ml。有些无糖奶茶甚至比正常甜度奶茶的含糖量高。
?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 秘密6 · “珍珠奶茶”里的“珍珠”绝不是塑料
解密:范志红提醒大家,正规“珍珠”的原料就是木薯淀粉,不易煮烂可能是经过变性处理或添加了食用增稠剂,但均是食品级原料,并不是网传的塑料、橡胶或是“高分子聚合物”,对人体并无危害。
奶茶究竟该怎么喝?
看到专家的解读和实打实的检测数据,你可能会对喝奶茶望而却步了吧?不过,这里也有权威专家的一些小提示,来让你买对奶茶哦:
1. 购买奶茶时多留意一下配料表,购买来源正规、标识清晰的奶茶。
2. 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很高。儿童、孕妇和哺乳妈妈、胃病、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失眠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3. “奶盖”虽然会提升奶茶的口感,但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体重、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应适当饮用。
4. 注意“珍珠”的质量,如果外烂内硬、发粘或是有异味,很可能是隔夜的或者品质差的“珍珠”,需要消费者注意鉴别。
寂寂秋风中,喝杯奶茶也要注意健康呢!最后,健康君提醒各位“奶茶控”们,奶茶虽香,也不能多喝哦~为了你的身体健康,平常还是多喝水吧!
编辑 刘兰若
部分参考 上海市消保委
><>天来了,喝一杯热热的玛奇朵或是英式奶茶,温暖又惬意,还有点小浪漫。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奶茶店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奶茶成为了时下最火的饮品,有时候不排队你都喝不到!
然而,健康君看到了一则热门报道称,奶茶中的一种成分——反式脂肪酸会让人生不出孩子......吓得健康君扔掉了手里的奶茶......
? 微博截图
插播科普:反式脂肪酸(TFA)指加工中产生的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和,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特点。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反式脂肪酸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能超过2克。
不过健康君也产生了一些疑问:这种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奶茶里的主要成分是否健康?健康君赶紧咨询了营养学方面的权威专家,如果你是个“奶茶控”,更得好好看看,了解一下奶茶里面的“小秘密”吧。
答疑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秘密解读
· 秘密1 · 一些奶茶里添加的是“假奶”
解密:范志红表示,部分甜奶茶可能并未加入真正的牛奶或奶油,而是添加了植脂末(俗称奶精),一种食品原料,可以代替牛奶。奶精中的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TFA)的主要来源。
2012年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指出,在检测出的53份样本中,奶茶的反式脂肪酸最高,达到了0.41g/100g,大大超过其他固体饮料。
? 《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原文
近期,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27家奶茶店的51件“网红”奶茶进行了调查,发布了“奶茶比较试验”情况通报。试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一杯奶茶的反式脂肪酸,就超过了三天的量! 也就是说,这些奶茶的原料没用“真材实料”。↓↓↓
?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范志红认为,虽然这个标准是给预包装食品用的,现场制作食品没有这个要求。但是,既然其中含有相当可观的反式脂肪酸,希望未来这类食物也能纳入管理,让消费者知道自己喝的饮料中含有这种应当严格控制的成分。不能因为消费者不知情,商家就钻法规漏洞,随意添加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配料。
· 秘密2 · “0反”奶茶可能是商家“声称”
解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规定,如某食品营养成分含量低微,或其摄入量对人体营养健康的影响微不足道时,则允许标示“0”的数值。因此,当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时,可标示为0。这也就是为什么奶茶配料表里明明有植脂末、氢化油,但是标签中标注“0反”的原因。
· 秘密3 · 奶茶喝多了真能得“心病”
解密:“奶茶种类五花八门,其配料和添加成分也有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范志红说。但配料奶精中所包含的反式脂肪酸,如果摄入过多甚至长久食用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奶茶中大量的糖分也会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一些大杯奶茶居然含有几百毫克咖啡因,这个数量也绝非人人能够承受。
上海市消保委的试验表明,一些奶茶里的咖啡因含量,甚至相当于8罐红牛,非常容易引起人心脏不适。
?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 秘密4 · 奶茶里的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生不出孩子,有可能但并不确凿
解密:范志红表示,在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的前提下,可能会降低年轻人的生育能力。男性会减少荷尔蒙的分泌,抑制精子活力,对精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2014年的一项小型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从总能量的0.37%升高到1.03%,还没有达到膳食热量2%的限量,就会对精子数量产生降低三分之一的负面影响。但在大规模人群中还有没有这样的效应,这种说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 秘密5 · 奶茶是减肥天敌,“无糖”奶茶也含糖
解密:范志红还告诉健康君,一些商家为了提高奶茶口感、降低成本,在制作奶茶的过程中会把糖和甜味剂 (如阿斯巴甜、木糖醇等)混合在一起使用,以增加奶茶的甜度,其含糖量是下降了,但其中添加的甜味剂品种也应当告知消费者。此外,一些奶茶所标榜的“无糖”,往往是指不含蔗糖、果糖。但其中如果添加了牛奶,其中含有乳糖,也是糖的一种。
在上海市消保委检测的51杯奶茶中,含糖量介于11g/杯至62g/杯之间,平均含糖量为34g/杯。另外,奶茶样品中能量最多达到了2780kJ/杯,想消耗掉这么多能量,需要跑14公里。
?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按国标规定,声称“无糖”则其中糖含量应当低于0.5g/100毫升。但在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中,全都有糖分测出,平均糖含量2.4g/100ml,最低也有1.2g/100ml。有些无糖奶茶甚至比正常甜度奶茶的含糖量高。
?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 秘密6 · “珍珠奶茶”里的“珍珠”绝不是塑料
解密:范志红提醒大家,正规“珍珠”的原料就是木薯淀粉,不易煮烂可能是经过变性处理或添加了食用增稠剂,但均是食品级原料,并不是网传的塑料、橡胶或是“高分子聚合物”,对人体并无危害。
奶茶究竟该怎么喝?
看到专家的解读和实打实的检测数据,你可能会对喝奶茶望而却步了吧?不过,这里也有权威专家的一些小提示,来让你买对奶茶哦:
1. 购买奶茶时多留意一下配料表,购买来源正规、标识清晰的奶茶。
2. 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很高。儿童、孕妇和哺乳妈妈、胃病、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失眠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3. “奶盖”虽然会提升奶茶的口感,但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体重、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应适当饮用。
4. 注意“珍珠”的质量,如果外烂内硬、发粘或是有异味,很可能是隔夜的或者品质差的“珍珠”,需要消费者注意鉴别。
寂寂秋风中,喝杯奶茶也要注意健康呢!最后,健康君提醒各位“奶茶控”们,奶茶虽香,也不能多喝哦~为了你的身体健康,平常还是多喝水吧!
编辑 刘兰若
部分参考 上海市消保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