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王萍)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7亿元,同比增长2.7%。餐饮收入4403亿元,同比增长3.0%。中国烹饪协会(简称“中国烹协”)近日发布7月中国餐饮业表现指数,指数显示,7月餐饮业表现指数为54.75,高出中性水平4.75个百分点,说明餐饮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8月餐饮业预期指数明显高于中性水平,表明随着暑假旅游旺季的到来,餐饮业经营者对假期餐饮业表现持乐观态度。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按消费类型分,7月商品零售额33354亿元,同比增长2.7%;餐饮收入4403亿元,同比增长3.0%。1-7月,商品零售额243079亿元,同比增长3.1%;餐饮收入30647亿元,同比增长7.1%。
新京报记者在中国烹饪协会近日发布的7月中国餐饮业表现指数报告中看到,7月餐饮业表现指数为54.75。其中,现状指数为50.14,预期指数为59.35。这显示出餐饮业在7月的经营状况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状态,同时餐饮业经营者对于未来的经营情况持乐观态度。根据指数判断标准,50为中性水平,当指数值高于50时,表示餐饮业处于增长和扩张状态;当指数值低于50时,表示行业处于下降和收缩状态。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认为,7月餐饮业现状指数值高于中性水平0.14个百分点,结合门店销售额、门店盈利单项指数情况,表明7月餐饮业在销售额和盈利方面面临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者需求变化、季节性因素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而用工和客流量的相对乐观表现,预示着行业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当前的变化,比如通过增加员工来提高服务质量,或者通过营销活动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针对8月餐饮业经营预期,中国烹饪协会认为,8月餐饮业预期指数为59.35,高于中性水平9.35个百分点,结合其他单项指数情况,可以看出餐饮业对未来一个月的经营预期普遍乐观。伴随暑假旅游旺季的到来,餐饮业经营者预计销售额和盈利将显著提升,对增加投资和用工也持积极态度。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
吴证券研究团队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前两个月的社会零售餐饮收入受益于春节消费热潮,在高基数背景下仍实现了12.5%的同比增长,而清明假期旅游消费支出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增速超越出游人次11.5%的同比增长,标志着服务消费正加速恢复。2023年餐饮行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经营节奏,预计2024年将是前低后高的发展趋势。报告认为,在经济复苏顺周期下,头部餐饮企业不仅在客流量上有望持续增长,提价空间也逐步显现,经营弹性颇具期待。目前部分餐饮相关个股估值回归至历史低位,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具有良好成长性且兑现度较高的投资标的。
东吴证券着重推荐海底捞(06862)、颐海国际(01579)、九毛九(09922)三家餐饮企业。报告分析,近年来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突出,收入增速快于行业整体,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品牌集中。餐饮及供应链公司方面,2023年业绩表现强劲,翻台率企稳回升,同时通过分红提升股东回报。头部品牌通过优化菜单结构、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以及加强门店运营管理,成功应对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客流稳定增长和客单价合理调整。成本控制方面,人工和租金费用占比呈下降趋势,企业通过改进人员配置、灵活用工、优化店面模型等方式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经营效益。
此外,东吴证券还就食品饮料板块提出投资建议,强调2024年板块估值稳健,看好具有较强复苏弹性和中长期增长确定性的白酒和大众消费品企业。在白酒板块推荐关注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等,同时提及珍酒李渡、伊力特的关注价值;在大众消费品领域推荐千味央厨、盐津铺子、劲仔食品、颐海国际、天味食品等,并建议关注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养元饮品等高股息个股以及安井食品、洽洽食品、中炬高新等低位企稳的企业。此外,啤酒板块推荐青岛啤酒和华润啤酒。
风险提示:复苏进程缓慢、业务拓展不达预期、产品销售下滑、食品安全问题等。
本文源自金融界
源:环球时报
彭博社7月16日报道,原题:湘菜崛起标志着精致餐饮没落奢侈品行业进军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对精明的中国年轻专业人士来说,这些作为精致美学代名词的产品已令人生厌。例如,精致餐饮正败下阵来。在北京的高端意大利菜餐厅Opera BOMBANA已关闭,人均消费近2000元的上海玉芝兰暂时歇业。
在价格光谱另一端,来自中国内陆省份湖南的连锁餐厅正蓬勃发展。出售该地区特色美食臭豆腐的连锁品牌“黑色经典”在全中国开设1800多家门店。湘菜连锁餐厅“费大厨辣椒炒肉”受到通常不吃辣的广东人欢迎……
相比豪华餐厅,在湘菜馆吃一顿饭通常不到100元。但节俭并非唯一因素。最近热门网站的一篇文章解释了高端餐饮在中国失去魅力的原因。不少食客吐槽高档餐厅,比如,打着毕加索画作《公鸡》的名头推销鸡翅;还有些令消费者困惑的菜据说来自主厨的灵感,比如“纪念自己的奶奶”。
如今,中国消费者不愿再将这些噱头视为创新,甚至不愿为它们花钱。与此同时,价格实惠的餐饮越发受追捧。因为年轻人对拍摄社交媒体照片的重视不亚于对美食的喜好,此类餐厅还推出取悦年轻人的小创意。外出就餐只是思考中国消费趋势的一种方式。吸引中国人消费的门槛已经提高。别再对他们耍花招了。(作者Shuli 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