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王军正,今年38岁,单身,初中文凭。我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务农,除了种庄稼以外没有其他的任何收入,平时一家人的生活非常的拮据。在我20岁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广东省深圳市这边一个电子厂里打工,月薪4500元,厂里是包吃包住的,每个月发工资除了自己留点在身上,其他的全部打在父母的卡上,父母在家劳累苦了一辈子,所以把钱打在他们卡上,希望他们在老家平时有钱可以买点水果吃。
在2020年的3月份,因为国家要修建高速公路,因此我家有三块土地和老家的房子被征收,赔了有200多万。父母说就我一个儿子,这赔偿的200多万我拿120万打在自己的卡里,找媳妇儿结婚用的,剩下的除了在老家重新建立新房子以外,就当做他们二老作为养老用。在2020年9月份,我就用100万买了舍得酒业,持有了一年左右赚了有500多万,后来我把钱全部取出来当做成本回到老家养牛,后来在市区开餐饮店,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本人的亲身经历,希望股民朋友们在股票市场赚到钱要及时的退出,不然你会亏回去的。
< class="pgc-img">老家被征收的房子
>我知道白酒这种大消费是永远都不会被淘汰的。当父母把这120万打在我的卡上以后,在2020年9月2日当天,我就以每股价位为37.99元买入舍得酒业股票,当时我只买入了10000股,买入以后后来股价连续下跌了好几天,在9月22日,舍得酒业股票变为ST舍得,股价连续四个跌停。
在2020年9月28日,我以每股28元的价位买入ST舍得20000股。就这样成本也降低到了31.33元每股,总共持有了3万股。当时也挺害怕的,因为我怕会把娶媳妇儿的本钱给亏没啦。
可能这也是我人生中该有的财运,而这份财运又恰恰被我稳稳的抓住了,在股票市场里,有很多的ST股票股价都是大跌,而ST舍得的股价却是一直往上走。后来在2021年的五月份,ST舍得这个股票成功摘帽,证券名称变为了舍得酒业。
在2021年的6月11日,我把持有舍得酒业这个股票30000股全部以每股206元的价位卖出。赚了有500多万。
< class="pgc-img">卖出舍得酒业赚的钱
>我清醒的认识到这笔钱只是我的人生中把握住的一次财运。我相信很多股民朋友在他们的炒股人生中也有看好的股票,只是没有买入,后来看好的股票涨了很多倍,只能说这份财运你没有抓住而已。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和我说,他在2019年的时候特别的看好中潜股份,当时的股价只有16块钱,但是他犹豫了很久没有买入,加上身边的朋友对这个股票都不看好,从而误导他的判断,后来这个股票的股价从16元每股涨到了200多元每股,每次他和我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都替他难过。我相信不仅仅是他,可能有很多的股民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都怪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的财运。
我也清楚的认识到在股票市场长时间交易是不可取的,不管你前期赚多少钱,可能到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别这个市场。于是我把股票账户里的钱全部提取出来当做本金,回到老家搭建大棚,开始了做起养殖养牛。
< class="pgc-img">这是我养的牛
>这么多牛我一个人也照看不过来,还好父母现在身体都比较健康,他们和我一起照看着这些牛。牛肉的价格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牛肉一般在秋季和冬季会食用得比较多,牛肉的季节性消费同时也在增加,所以一般在秋季冬季的季节牛价上涨得会比较厉害。
我把老家的土地离家近的,在马路边的比较方便运输的土地全部种植草,蔬菜。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我会把牛全部放在山上让他们活动活动,这样的牛肉才比较好卖,而是根据很多餐饮店的老板说,如果是只喂食蔬菜,草的牛肉比起喂饲料的更加好吃。
而我通过养牛第一年的时间就赚了40多万,因为自己刚刚开始接触养牛,经验各方面很多都有所欠缺,也不敢多养。现在我的经验也提升了不少,未来我还要继续扩大搭建大棚,还要多买进一些牛来养殖。
现在加上国内疫情获得控制后民众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强,餐饮业消费逐步恢复,居民类家庭对牛肉的需求也是显著增加,促使牛肉消费需求阶段性增加,多种因素叠加起来,让牛肉市场需求呈现强劲态势,导致价格在某一个时间段有一些波动上涨。
后来我还在贵阳市开了两家牛肉火锅店,蔬菜自家种,牛自家养,还请了两名店长和十多位服务员。
< class="pgc-img">牛肉火锅店图片
>店里的生意特别好,我在开业的前五个月两家牛肉火锅店就营收了130多万。
今年4月份我在贵阳市全款买了房子,我和父母说让他们搬在贵阳生活,父母和我说,城市里的空气哪有农村新鲜,等我以后结婚了,在搬去市区顺便帮我照看孩子读书。
父母的年龄慢慢的也大了,我不想让他们这么劳累,我也计划着让他们二老出去旅游一下。以后我会从店里叫几个服务员下来帮我在老家和我一起打理养殖场。
至于结婚娶老婆这件事情我是一点也不着急,这种事情还是要讲究缘分。而且最近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夫妻之间出轨的短视频,这让我对婚姻有了一种恐惧感。我个人觉得,我宁愿一个人单身一辈子也不会花钱去娶一个对婚姻不忠诚的伴侣。
虽然我现在也还是在做股票,但是我就是几十万随便玩玩而已。未来我会把重点放在事业上面。这样的生活才会让我感觉到踏实。
口述:王军正
整理人:那些树的叶子
#头条创作挑战赛#
< class="pgc-img">>/ 李惠琳 编辑/ 谭璐
一则招聘信息将万科送上了热搜。
5月7日晚间,万科在官方招聘平台上发布了5个社招岗位,包括猪场拓展经理、聚落化猪场总经理、开发报建专员(养猪场)、兽医(猪场)、预结算专业经理(养猪场)。这些岗位均与“猪”有关,工作地点在深圳,要求拥有本科学历,以及2年或3年工作经验。
< class="pgc-img">>招募信息中透露,万科于2020年3月正式成立了食品事业部(BU),初期主要布局生猪养殖、蔬菜种植及企业餐饮。根据万科官网“团队介绍”显示,集团合伙人谭华杰任兼任食品事业部(BU)首席合伙人。
< class="pgc-img">>万科将食品业务单设一个事业部,说明相关业务已具备独立的条件。目前,万科包括五大事业集团(BG,四大区域+物业)和7个BU(食品、物流、商业、长租公寓、冰雪度假、海外及梅沙教育)。
以房地产为主的万科为何打起了养猪的算盘,养猪是门好生意吗?
房企跨界的尝试
在猪肉价格接连高涨之下,近年来养猪这个传统行业已吸引了诸多“跨界者”,除了阿里、网易、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碧桂园、恒大等房企龙头,也早早进军养猪行业。
万科跨界养猪早有迹可循。2018年7月,万科创始人王石一行到陕西洛川县考察生猪种养结合、果畜循环等涉农项目。当年,万科便谋划种养循环产业园项目,打造饲草种植、种猪繁育、商品猪育肥和屠宰、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随着万科将定位从 “城市配套服务商”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农业就成为其中一个部分。
而万科旗下的农业公司广州第六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涉及猪、羊、鸡、鸭等饲养,稻谷、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农产品加工、零售等。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认为,万科等类似企业近期的转型,和房地产业务的发展态势有关, “总体上看,当前传统房地产业务的发展面临很多压力,尤其是限价等政策下,企业的盈利指标推进相对困难。”
严跃进表示,从此次招聘的情况来看,万科将持续把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力点,而类似猪场经营的业务,与当前城市运营和社区运营等业务挂钩,有很强的业务发展机会。尤其是2019年猪肉价格大涨的情况下,猪场经营等业务可以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后续预计还会有房企参与此类业务,进而形成更好的产业链,也有助于房企借此积极进行转型。”
过去几年,万科一直基于地产主业进行多元化转型,开拓了包括物业服务、物流、冰雪度假、商业地产、长租公寓以及教育等新业务,不过,除了物业服务、物流仓储、商业地产,其他新业务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比如,2017年万科推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万村计划”,就遭受颇多阻碍,之后暂停扩张。
2018年开始,万科提出“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的战略,先稳固房地产的根基,再开支散叶。
< class="pgc-img">>目前,万科的收入来源依然是房地产及相关业务。2019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 3678.9 亿元,同比增长 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88.7 亿,同比增长15.1%,收入及利润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其中房地产及相关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95.9%,物业业务收入为127.0亿元,占比3.5%。
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使一众房企遭受较大冲击,也刺激了房企加速寻找新增长点。
万科在招募信息中如此解释进军新领域的初衷:2019年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给万科客户购置食品带来不便,万科认识到,以服务现有客户为起点,在“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上,与行业伙伴努力,争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价格,为大众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
业内猜测,万科食品事业部将借助旗下的物业、物流参与“从农场到餐桌”的重要环节。比如,万科旗下的万纬物流已进驻44个城市,获取138个项目,其中高标库123个,包括9个高标库与冷库一体化综合物流园,冷库15个,拥有1000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面积,这为万科食品业务的物流运营提供了便利条件。
养猪是门好生意吗?
作为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及猪肉消费国,中国生猪的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比重均在50%以上。
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产能下降较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同比下降27.5%,全年生猪出栏54419万头,同比下降21.6%。市场供给不足直接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成为最大的风口。
其中,“养猪第一股”牧原股份的股价全年暴涨209.05%,创始人秦英林家族身家暴涨至1173.8亿元,位列2019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9名,排在字节跳动张一鸣、顺丰控股王卫的之前。
即便2020年生猪生产持续恢复,猪肉价格涨幅有所缓,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养猪企业依旧处于红利期。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猪肉平均价格为43.02元/公斤。
受益于猪肉价格上涨,养猪企业业绩大增。以牧原股份为例,2019年实现营收202.21亿元,同比增长51.04%,净利润达61.14亿元,同比增长1075.37%。
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牧原股份的业绩更为喜人,收入同比增长164.75%至80.70亿元,净利润41.31亿元,同比增长863.75%。
养猪的毛利率甚至高于卖房。2019年牧原股份的生猪毛利率为37.05%,相比之下,万科的房地产和相关业务结算毛利率为27.2%。
饲料及养殖行业资深人士余际新分析,牧原股份保持高利润的核心因素在于三点:一是生物安全做得较好,有效防控非瘟疫情,保证生猪的生物安全;二是年出栏量大;三是“自繁自养”模式保证利润最大化。
不过,养猪这个行业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做起来并不容易。余际新告诉记者,养猪行业的门槛,一方面在于资金;另一方面在于管理。从建猪场的早期投资,到母猪、小猪、商品大猪等过程,需要不断投入饲料、疫苗和人工,是很大一笔投资。以饲料为例,每头母猪一年的饲料费用超3000元,而小猪的生产周期则长达6个月 ,在出栏前每头猪也至少花费1000元左右的饲料、疫苗和药品费用。
他认为大企业跨界养猪有多方面优势:一是资金实力雄厚,搞风险能力强;二是硬件和技术设施更强,“企业跨界养猪,多半会新建猪栏,经专业设计,栏舍的结构布局会更合理,通风、保温降温等效果会更好,自动化程度会更高,相比原来的老厂房,对生物安全防控,猪场生产成绩的提升等都会有帮助。 ” 三是可以打造全新的经营管理团队。
而风险主要在于管理,企业跨界养猪,多数会从外部招聘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但管理团队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人员的专业性也会存在一定风险。
方正证券的研报预计,随着多地陆续组织开学,餐饮业逐步恢复正常,将带来大体重猪的逐步消化和消费端的回暖,生猪价格仍将维持较高的水平。
余际新也对市场行情持乐观态度,他表示,目前生猪存栏量尽管有所恢复,但整体仍比非洲猪瘟发生前少很多,行业内企业都在加强扩充母猪群,包括增加三元母猪数,同时把肥猪养成牛猪,来增加出栏体重。目前猪价仍给养猪户每头提供可观的利润,这种高利润驱使市场存栏和出肉量不断增长,单头利润不断下降,当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后,生猪才会进入到以前的正常猪周期。而好行情,普遍认为会持续到明年。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化养殖水平仍有待提高,发展空间也很大。这对于跨界的地产公司来说,正是机会。
创业精神,与餐饮为事业,上进心强,不怕吃苦的年轻人,男女都可以,有投资方,你只出技术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