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之圣洁,也体现于佛教中,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
到处可见莲花的形象。
均体现出自浊尘而洁净不染的意境。
心清净,形清净。
然红尘奔波,我们如何清净,
取一朵莲花放入杯中,以沸水冲之,
莲花在杯中绽放,茶汤金黄透亮,犹如佛光。
呷一口茶水,入口初味质朴,中味清香,
余味甘甜绵长,最能清心养性。
莲花的别名也叫芙蕖、菡萏、芰荷、水芝、芙蓉、水华、水芸、水旦、水芙蓉、泽芝、玉环、草芙蓉、六月春、中国莲,根据数据统计,荷花的品种种类大概有两百余种,分别都有青毛节、小舞妃、粉喜、古浪小红等,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主角是——香水莲花。
香莲花,有时也叫九品香莲、香水莲花、香睡莲。因为它引自台湾,又因花开九品,有九种颜色,故称九品。
相信大家喝过红茶、绿茶、玫瑰茶、菊花茶、水果茶,可你们喝过莲花茶吗?莲花茶是以莲花为原料,将未现蕾的莲花进行速冻、冷藏、消毒,在特定温度、时间下循环热控脱水,经科学工艺精制加工而成,是一种保持鲜花本色的高级天然饮品。
这种保鲜的莲花茶,饮用还是采用一般传统茶叶的冲泡方式,只是喝到最后,花瓣也可食用。泡这种整株的莲花茶,最好用肚子大的玻璃杯,开水冲进去以后,喝饱水的莲花就会重新打开,漂浮在水中。
专业泡法:
1、请先去掉花萼。
2、用纯净水从花瓣开始冲洗一遍,请不要冲洗花心,那里有最香的花粉。
3、洗净后用95度以上开水冲泡2至3分钟后,莲花的香味尽情释放,方可慢慢享用,一般可连续冲泡3次。
4、如果放几片柠檬或小橘子,配上冰糖、蜂蜜,非常清新爽口、滋润。
闻之,芳香浓郁。品之,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口感独特。
莲花的营养价值
(1) 内含丰富的植物胎盘素(调节人体脑垂体的荷尔蒙使人体能够长期保持年轻)。
(2) 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粗蛋白(降压、化瘀) 。
(3) 富含总黄酮(调节身体机能)。
(4) 富含粗多糖(增加免疫力)。
(5) 富含生物碱(具有生物活性,能调和体液、改善人体酸性体质。)
(6) 富含低聚糖和粗纤维(降血脂、排毒和解便泌,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者、等特殊人群的食品)。
(7) 富含维生素E 、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和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及古氨酸、赖氨酸等近20种氨基酸。
(8) 富含莲花碱、莲花粉、莲花蜜、以及抗坏血酸、古胱甘汰、异槲皮、山奈酚、胚乳及柔质。
莲花的食用价值
1、药用价值。莲花茶具有清火、解毒、镇心安神、益肝健脾、止血利耳目、除口臭之功效,还有防癌、抗癌、防结石的作用。
2、美容价值。莲花茶根部有植物胎盘素,长期使用,能改善皮肤暗沉,使面部肌肤紧致细腻,减少皱纹,光滑肌肤。泡完莲花茶,挤出花托,也就是花心深处,有丰富的植物胶原蛋白,可以马上做面膜敷脸。
莲花与佛教关系密切,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就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
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各种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坐在莲花之上,也称莲台。
根据修行的不同,最高品的莲台有九层,所以,九品香莲象征着最高的修为,是最高品。现实中的确如此,九品香莲种植难度大,想要品质好的香莲需要高温高湿的环境,才能花开九品、绽放如生。
海南是种植高品质莲花的最优产地,地处我国热带气候地区地区,全年雨量充足,湿地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得天独厚的热带地区条件,让莲花能充分生长,聚集天赐的养分,凝聚独特的香气,达到最高品质。而我们的香水莲花茶就是产自海南三亚的崖州区抱龙村的,品质绝对有保障。
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关注三亚资讯,喜欢的可以关注我们哦!
温馨提示:购买海南莲花茶可下载"三亚农产品"APP,亦可前往实体店购买:
1、三亚市扶贫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明珠广场店)(地址:三亚市解放路国税大厦旁公益性平价市场)
2、三亚市大小洞天旅游区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地址:三亚市大小洞天旅游区内)
3、三亚市政府菜篮子保基本蔬菜平价专营区(回新店)(地址:三亚市回新村清真南寺附近)
4、三亚市供销社藤桥扶贫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地址:三亚市藤桥镇海棠湾综合市场旁)
5、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地址:三亚蜈支洲岛旅游景区内)
6、三亚天涯海角旅游区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三亚天涯海角旅游景区内)
>几天网络上最火的梗莫过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社交网络上大家纷纷晒出奶(hong)茶(bao)照(jie)片(tu),暗暗秀了一波恩爱或感情。
这年头,奶茶仿佛社交货币一般,话题热度不减:比如周姓男歌手十分热爱奶茶,因此衍生出各种奶茶表情包;比如某奶茶品牌转发抽奖抽到另一奶茶品牌的粉丝,也是很戏剧化了。
“珍珠”是珍珠奶茶的灵魂。图 | 张洋
>如今奶茶新品频出,但最经典的莫过于珍珠奶茶,黑色的“珍珠”正是其中的灵魂。用粗吸管吸一口,Q弹软糯的“珍珠”和香甜的奶茶一同涌上来,边吸边嚼,满足感100分。
不过,珍珠奶茶饱腹感很强,这可少不了“珍珠”的功劳。那么“珍珠”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制成的?听植物学家史军为你一一道来。
文|史军
在马来西亚的菜市场看到一种特别的蔬菜:红色的茎秆,像小伞一样的绿色叶片,断面上涌出乳白色汁液。这就是木薯。看到木薯叶与黄瓜、番茄摆在一起,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这种植物是有毒的。
木薯 图 | 陈莉
>在后面的行程中,我还真的吃到了木薯的叶子,只不过餐盘中的木薯叶早已被厨师搞得面目全非。这些叶子应该进行了深度的汆烫和漂洗,沥干水分,剁成了菜泥,拌上调味汁和煮熟的鹰嘴豆一起吃,倒也别有风味。只是在这种状态下,我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判别这些菜泥到底是木薯叶还是菠菜叶了。
危险的主食作物
木薯是大戟科植物,它的老家在南美洲巴西。有专家认为4000多年前当地人就开始食用木薯,但是这种植物在随后的3000多年时间里都没有被驯化栽培,距今1000多年前人类才真正开始驯化栽培木薯。虽然在南美洲的诸多遗迹中也发现了木薯形象的陶器,但更有趣的是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毗邻巴西的墨西哥区域居然没有木薯栽培的痕迹,反而是远道而来的欧洲人把木薯带到了墨西哥。同玉米、马铃薯相比,木薯的形象并没有那么高大。没办法,它在亚洲的表亲大戟、黑面神之类都是可以取人性命的毒草,它也不是好对付的家伙。
16世纪,随着殖民浪潮的涌动,大量黑人被送到美洲当奴隶,如何解决食物供给成了殖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抗病虫、产量大又好种植的木薯成了不二之选,其种植量陡然上升。葡萄牙人把木薯连同玉米一起送到了非洲,竟然毫无悬念地击垮了当地的主食作物,创造出了特有的非洲木薯菜肴。19世纪20年代,木薯传入我国,迅速遍及广西、云南、广东等省,不禁让人感慨木薯在饮食界的传播同样强悍。
客家菜的圆子经常会用到木薯。图 | 彭剑恒
>木薯的毒性来自体内的氰化物——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这倒是与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极为相似。氰化物是什么?我们在谍战剧中经常会看到这种桥段:间谍被发现之后,吞服了一粒药丸,即刻毙命,那药丸里装的通常就是氰化物(氰化钾)。
更要命的是,木薯的毒性不会让人轻易察觉。因为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都没有直接毒性,其中的氰化物基团被其他化学基团包裹在一起。一旦进入胃部,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会在胃酸的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大量的氢氰酸,人体中毒就在所难免了。木薯的这种化学防御手段不能不说极其高明。还好,在长期的吃木薯活动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木薯皮上的氰化物含量最高,只要在去皮后浸泡一段时间(以往的做法都是浸泡6天以上),就能去掉70%以上的氰化物;再经过高温蒸煮,就能安全食用。如今,通过品种改良,木薯的毒性也在慢慢降低,口感品质越来越好了。
皮实是个大优点
既然木薯有如此大毒性,吃木薯也有这么多风险,为什么人类还会继续栽种木薯?因为木薯实在太皮实了。
所谓皮实就是易于种植,这种特别适合热带环境的作物想让人不爱都很难。南北纬30°以内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都是木薯能够生活的区域,它们对生活的地方不挑不拣,从海边一直到海拔2000米的山地都可以成为家园。与此同时,木薯还兼具耐旱和耐涝的特性。不管是年降水量只有50毫米还是年降水量超过5000毫米,木薯都能存活下来。
此外,木薯的栽种方法特别简单。只要把木薯的一段茎秆插在土壤里,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收获了。在木薯的生长过程中,几乎用不着给它们施用农药。木薯是自带杀虫剂的好粮食,不仅仅块根有毒,茎秆和叶子中的毒素也不少。在自然界,除了人类,很少有动物敢于挑战木薯。
“珍珠”是摇出来的。 图 | 张洋
>其实,自带毒素已经成为人类选育农作物的一个方向。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类转基因作物就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在传统作物中添加了可以制造毒素的基因——Bt蛋白基因。这种特别的蛋白质最早发现于一种叫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微生物体内,这是人类最早规模化使用的生物农药之一。因为这种蛋白质可以有效地破坏昆虫的消化道,最终杀灭害虫,同时又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堪称人类对付农作物害虫的利器。
在应用多年之后,科学家们有了新的想法,既然Bt蛋白是生物产生的,那么能不能把产生Bt蛋白的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让农作物自行生产对付虫害的武器?于是就得到拥有抗虫特性的大豆、玉米和马铃薯等转基因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出现一方面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大量用于除虫的人力、物力,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木薯的毒素生产和分配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抗虫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行特征。未来,科学家培育出在生长阶段大量积累毒素、但收获之后毒素很快降解的农产品,看来也并非不可能。
淀粉棒也有营养缺陷
木薯产量高,容易种植,还自带抗虫“药物“,简直就是完美的农作物,但是木薯也有天然的缺陷,它们可以为人类提供的营养物质并不均衡。通常来说,100克新鲜木薯里面有38克碳水化合物,但是蛋白质只有1.4克,至于脂肪可以忽略不计,其他营养素中也只有维生素C可圈可点(100克鲜木薯含有的维生素C能满足人体一天25%的需求量)。
通俗地说,木薯就是一根加了维生素C的淀粉棒。与同时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马铃薯相比,木薯的营养组成可以说是剑走偏锋。
煮好的“珍珠”是甜的。 图 | 张洋
>在各种食物能够合理搭配的地方,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吃上一份煎蛋或者一份牛排,就能把人体一天所需的蛋白质补充回来。在以木薯为主食的区域,人们根本就没有条件获得足够的肉类食物,也缺乏其他种类的蛋白质供给,因此在非洲很多以木薯为主食的地方存在大量低蛋白血症病人。长期缺乏蛋白质不仅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引发大脑萎缩。
于是在基因工程日益发达的今天,科学家们开始探索用生物工程的方法来改造木薯,希望能得到富含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新木薯,为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供应问题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生物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当然,木薯的蛋白质含量低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个特点让木薯恰恰符合乙醇(酒精)生产商的需求。作为目前最火热的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大多是基于植物产物来进行。除了甘蔗出产大国巴西可以用蔗糖直接当原料生产乙醇之外,其他国家通常都是用淀粉类作物来生产乙醇。
要成为乙醇生产的原料,通常需要满足两个要点,一是要有尽可能高的淀粉含量;二是不能与粮食安全发生冲突。在这两点上,木薯都有不错的表现。
虽然玉米也是重要的乙醇生产原料,但在玉米的籽粒中还是含有相当数量的蛋白质(占干籽粒的5%左右)。在发酵过程中,这些蛋白质会成为影响酒精生产的因素。相对来说,蛋白质含量比较低的木薯倒是更合适的原料。
另外,木薯可以在很多贫瘠干旱的地方栽培,也就可以避免与水稻、小麦这样的主要粮食作物争抢耕地。再加上它们本身带有生物农药,可以极大降低管理养护的成本,这让木薯成为潜在的生物能源新星。
喝着奶茶吃火锅,快乐似神仙。图 | 褚宏辚
>苦味?危险!
苦味并不是一种友善的味道。这通常意味着有毒或者强刺激性等对机体有危害的物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对苦味的判别能力也比对酸、甜、咸这些味道要强得多。一般人只能尝出浓度在0.5%以上的糖水,但是对苦味的奎宁水的分辨率却可以达到0.0016%,有些超级味觉者甚至可以辨别出一杯水中以分子计数的苦味物质。
植物性来源的苦味物质主要是生物碱、苦味肽、萜类化合物。经过漫长的吃苦过程,人类知道了很多苦味物质的用途。很多生物碱都已经开始被人利用,如黄连素被弄去抗菌止泻(杀伤性,不局限于细菌),苦杏仁苷被用来镇咳平喘。
总之,这些苦味东西都是双刃剑,少了可以治愈病痛,多了可是要取人性命。苦瓜中含的苦瓜素也是这样一种生物碱,奇怪的是,这种物质在没有明确效用的时候却被我们赋予了一些诸如消暑、抗癌之类的作用。这样的苦又值不值得吃呢?
作为防御物质的苦瓜素会让那些偷嘴的动物低血糖,然后在苦瓜藤下一坐不起,这算得上是妙招了。不过,苦瓜可替代不了降糖药。相关的研究也表示,大量食用苦瓜并不能达到针对性摄入降糖物质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因其他物质摄入过量产生副作用。
以上内容节选自《中国烹饪》2020年4月刊,欢迎转发。本头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责编|江梅娟
一儿童食品曝光!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吃
一说到孩子的饮食问题,老母亲真是操碎了心。
最近有一种儿童零食火了,号称“健康零食”,“无糖”又能“补钙”。这种零食也被很多家长称为“哄娃神器”,能“瞬间安抚哭泣的娃”、“娃吃到停不下来”。
到底是啥这么神奇,孩子一哭吃这个就好使?
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就是小时候吃过的奶片,有的孩子一口气能吃一板,含在嘴里满满的奶香味,吃过的没有不喜欢的。
但别太天真了,什么无糖、补钙、健康其实都是假的!
有专家找了8款现在比较火的奶片做了测评,从含糖量、含钙量、蛋白质含量三个维度检测,发现:
每款奶片都含糖,WHO建议儿童每天糖的摄入量应在25g以下,孩子吃完一板就相当于吃了一半糖的量即12.5克;
而且钙的含量也不高,不如直接喝一盒牛奶来得快;
蛋白质的含量更是少得可怜,商家所谓的3个奶片还原一盒牛奶, 简直是天方夜谭,10个都不见得能还原一盒牛奶!
著名儿科医生张思莱也在微博反对过:
对于“儿童食品”,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3名受访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84.8%的受访家长更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有“儿童食品”字样的产品。
但这种打着“儿童食品”旗号,专为孩子准备的食品,不但价格更贵、不一定能达到给儿童额外补充营养物质的目的,还多了很多添加剂,基本都不靠谱!
“儿童食品”真的更适合孩子吗?
像这样的“伪”儿童食品还有很多,如: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香肠、儿童奶酪、儿童榨菜等,很多家长都被这些噱头蒙蔽了。
01 儿童牛奶“更营养”?
奶片不行,儿童牛奶总可以吧?很多儿童牛奶也添加了DHA、益生菌等,虽然价格贵点,但能给孩子补充营养啊。
真不是那么回事!看看儿童牛奶与纯牛奶的营养成分对比:
为了更迎合孩子的口感,儿童牛奶中会加各种糖和香精,吃多了孩子会变得挑食,对健康也有危害。
有些还主打补VD。成分表中一盒190ml的牛奶VD含量也就3微克,而孩子的VD每日摄入标准至少应为10微克,要满足这个标准,每天需要喝3~4盒。
而声称添加了能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DHA,含量也是少得可怜,还不如让宝宝多吃一口深海鱼来得营养。
02 儿童酱油“减盐”?
记者探访南京某超市发现,一款儿童酱油特别受欢迎,虽然比普通酱油贵了3倍,但常卖到脱销。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它是减盐的,6个月宝宝都可以吃。”
减盐?相信你就输了!
1岁以下婴幼儿不宜吃盐,1岁到3岁,每日钠摄入量不能超过700毫克,4岁到7岁,每日摄量不能超过900毫克。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而这款号称减盐的酱油里,外包装上可以看到10毫升里面含有523毫克的钠,相当于1.33g盐,普通酱油的盐含量一般是1.66g,儿童酱油中盐的含量并不低。
盲目相信儿童酱油,给孩子食用过多,会让孩子摄入过多的钠,影响消化功能甚至肾脏功能。
03 儿童面条“补钙”?
还有一种儿童面条,号称加入猪骨头汤,能给孩子补钙。
早有专家辟谣,“猪骨头汤添加的目的,是为了调味,而不是补钙。添加钙的来源是里面的一个食品添加剂碳酸钙,跟天然的钙还是有区别的。”
还有胡萝卜粉能补充胡萝卜素,都是一个道理,含量微乎其微,根本达不到更营养的效果。
由此可见,“儿童食品”真的不一定更适合孩子。
3岁以上的儿童食品和成人的食品没有差别,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3岁以上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国内没有儿童食品这样的定义,所以“儿童食品”更多的是一种概念的宣传。
那给孩子选择食品,怎么防止“踩坑”?
给孩子选购食品要注意什么?
01 认真阅读配料表
爸爸妈妈们在挑选儿童食品的时候,不要单纯地看包装,要仔细地看配料表,配料表中的内容才是我们真正要买的东西。
按照规定,配料表中的成分排列越靠前,在食物中含量就越高。
(*某品牌食品配料表)
比如我们上面说的儿童牛奶,如果配料表中只有一种成分“生牛乳”,它就是牛奶;如果配料表中是“水、生牛乳、糖类”,它的真实身份则是“牛奶饮品”,比牛奶要差很多倍,根本不是健康的儿童食品。
选购儿童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前几位是天然原料的,比如牛奶、鸡蛋、水果、水等,而不是添加剂排在前面的加工食品。
02 查看营养成分表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营养成分表主要包括五个项目和两个数值。
五个项目:4大核心营养素和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能量 两个数值:5个项目每100克/每袋的含量+营养素参考百分比(NRV)
(*某食品营养成分表)
我们应优先选择蛋白质含量高、低能量、低脂肪、低钠含量的食品。钠的含量越低越好,建议每100克食物中不超过300毫克。
尽量选择数值低的碳水化合物,现在的营养成分表中没有专门标明添加糖含量,都统一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了。
03 识别几种食品添加剂
如果配料中含有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香精、甜味剂、色素等,家长们也要注意,特别是下面这几种:
人工香精:香兰素、乙基麦芽酚等;
人工色素: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亮蓝等;
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钠、丙酸钙、脱氢乙酸等。
看见含有这些添加剂的食品,能扔多远就扔多远,尽量选择添加剂种类少的食品。
所以,家长们没必要特意给孩子买儿童食品,噱头远大于价值,只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吃的食物足够新鲜、种类足够丰富就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没必要费钱费时又费力!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妈妈图鉴(ID:newmomstyle )
本文审稿顾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医师张峰。
文章仅作科普,不能代替专业医师的诊断和治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