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徐雨阳
近日,一条关于"深圳一奶茶店一杯饮料1000元"的微博火爆全网,引起了1.3亿人的关注与讨论…
一杯饮料竟然要1000元?
想喝还要特意跑过去排队买?
到底什么来头?
“天价”饮料,想喝还要提前预约?
近日,有网友到深圳一家饮品店,发现这里推出了售价1000元一杯的橄榄汁,不仅这样,还需顾客提前预约或者等三小时才能买到。
据该奶茶店店员表示,之所以卖得那么贵,一是因为原料贵,产自潮汕的橄榄,价格高达约800元/斤!二是因为耗费的原料多,会用到一斤左右!最后加上运输成本和人工其实算起来不贵…
根据相关介绍,这款售价1000元的饮品为金玉三捻橄榄汁,选材为原产潮汕地区的橄榄之王“金玉三捻”橄榄,树种珍贵,产量稀少,每杯产品需经历清洗、手工去核、分切冷萃等多道工序,约2-3小时的制作流程才能产出一杯。
原料天价橄榄,售价680块一斤
这橄榄真的像品牌方介绍的这么“神奇”吗?
小时新闻记者特意到网上搜索了一下金玉三捻橄榄。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没想到这种产自潮汕的橄榄,每斤零售价从380元到高达680元不等。
如果按照店员的说法,一杯要用到一斤多天价橄榄,那这杯奶茶的成本确实很惊人。
不过也有很多网友表示疑惑,“这是不是商家故意搞出来的营销方式?”
热搜引发热议,网友各执一词
热搜词条下,网友们展开了激烈讨论。
有网友表示:明码标价,嫌贵不喝就得了。
也有网友说,这价格看着太离谱了。
还有部分的网友表示,“受众群体不一样还是会有人喝的。”
看完了深圳这杯天价奶茶,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不禁开始好奇:在杭州能喝到最贵的奶茶是哪一杯呢?
经过初轮筛选,目标锁定喜茶、奈雪和乐乐茶三个品牌。从品牌小程序下单,选择自提的取货方式,刨除满减优惠和配送费这些干扰项,把能加的小料都加上,得出每个品牌最贵的一杯“顶配奶茶”。
喜茶
雪被子大草莓+替换零卡糖=37元
奈雪的茶
霸气芝士草莓+零卡糖+燃爆菌+Q弹脆脆珠=40元
乐乐茶
车厘子炸弹+大甘露料料+葡萄波波冻+双倍草莓+芋圆料料+桂花冻+胶原蛋白爆爆珠=58元
所以,经过实际摸排,杭州最贵的一杯顶配奶茶要58元。
虽然距离1000元的价格差距还是很大,但对于小时新闻记者来说也是下不去手的辣手价了。
你喝过最贵的一杯奶茶是啥?有机会的话你会去拔草1000元一杯的奶茶吗?来互动区聊聊呗。
新闻、深圳大件事、微博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知道大家最近几年有没有发现,奶茶、水果、面包越来越贵了,一杯奶茶随随便便就20多块钱起步,这年头物价这么离谱的吗?随便买点水果五六十块钱,面包也是随随便便就五六十块钱,大家都贵吗?
我现在都不敢随随便便走进奶茶店,因为我觉得价格太高了,害怕成为价格刺客,我一般都只喝点蜜雪的[笑哭]。
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成本不到五块的奶茶,在店里要卖至少25块钱一杯?
< class="pgc-img">>?可能北京的物价比较高吧,云南也就3块钱一只鸡爪,但是北京得6、7块一只
< class="pgc-img">>?其实我也会这样,只有出去玩才会在外面吃饭,不然平时基本很少去外面吃
< class="pgc-img">>?杨枝甘露我很喜欢喝,但是一杯20真的有点贵了[笑哭]
< class="pgc-img">>?我去蜜雪我也才喝4块钱的柠檬水,经济实惠[赞]
< class="pgc-img">>?不感兴趣其实是最好的,不然钱袋子装不住钱
< class="pgc-img">>?我现在一两个月都不喝一杯奶茶了,养生又健康
< class="pgc-img">>?王小卤的鸡爪我觉得也不好吃,但是说实话 我觉得不便宜
< class="pgc-img">>?这个老板人还挺好的,不然别人不会允许你退货的
< class="pgc-img">>?奶茶8、9块可以勉强接受,但是20块我觉得贵了好几倍了
< class="pgc-img">>?我老家也是10块左右,我觉得农村10块钱的奶茶不便宜吧
< class="pgc-img">>?赞同,现在快消品真的真的很贵,我现在只是偶尔买点尝尝
< class="pgc-img">>?路边摊一杯柠檬水18块我也觉得挺贵的[流泪][捂脸]
< class="pgc-img">>?总之是凑了整数了还好[呲牙]
< class="pgc-img">>?站在那骂街,没有这种人吧[捂脸]
< class="pgc-img">>所以买水果这些能去集市就去集市,新鲜又便宜?
< class="pgc-img">>?拼夕夕价格还是挺实惠的,质量其实也还行
< class="pgc-img">>?搞活动的时候我也会囤点[爱慕]
< class="pgc-img">>?我也不敢说,我怕被喷[捂脸]
< class="pgc-img">>?我对奶茶一般般吧,不能说很爱,但是也还行[耶]
< class="pgc-img">>?蛋挞6块钱一个我也无法理解
< class="pgc-img">>?我也只配喝蜜雪[吃瓜群众]
< class="pgc-img">>?写在最后:
虽然我们听习惯了什么东西只是一杯奶茶钱,但是其实真的是很多钱不知不觉之间就花出去了,所以大家不要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呀,一定要手里攥紧钱,有钱才是王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近朋友圈“涨声一片”。
开年涨价,饮品人早已司空见惯,但涨得这么“生猛”的,还是头一回。
这次大范围的涨价,会对饮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采访了多个供应商、品牌,一起来看——
< class="pgc-img">>作者 | 国君
十余种原料全涨价,涨幅最高超500%
2月的茶饮圈,简直是开始了一场大型涨价接力赛。
春节过后,一则则无奈涨价的公告,让行业人唏嘘不已。
“单个原材料价格的起起伏伏很正常,每年都有,但像这么多原料一起涨的,还是头一回。” 诺道夫茶饮设备创始人印水松表示。
据印水松介绍,今年春节过后,铜、不锈钢、铝、PC、塑料粒子等材料,受到国际货币政策的影响,开始轮番涨价——这些都是茶饮设备、杯子、外卖包装的重要原料。
“其中涨的最离谱的就是铜,作为设备中最常用到的铜线,去年约3万/吨,最近飙升到6万/吨,其次是不锈钢和PC杯涨幅超过30%。”广州祈和电器销售总监张国防说。
茶饮店使用的纸杯和注塑杯,因为塑料粒子、纸张、PE膜的涨价,“单个杯子的成本至少上升2分钱。” 沪金实业总经理刘伟测算。
除了物料和设备,印刷单页、手提袋、杯套、杯托也都在涨价,以手提袋常用的白卡纸举例,去年一吨纸的成本4000多元,现在价格已经上升到了9000元/吨,而且还很缺货。其次是制作杯托、杯套的彩色瓦楞纸,一吨也上涨了3000多元。
而设备和物料的涨价,对茶饮店的影响还相对滞后,因为茶饮店可以用物料存货,也可以先将就着使用老设备,还能撑上3~5个月。
但每日必须消耗的水果涨价,已经让很多品牌扛不住了。
水果也迎来涨价
>继香水柠檬价格翻了4~5倍后,金桔的价格也因为减产一度飙升到了25~30元/斤。
最近,西柚、凤梨也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涨价,其中,“一箱西柚的价格已经从去年的90元上下,涨到了近400元。”眷茶联合创始人惠海丰说。
算笔细帐,今年开店成本要高多少?
先从比较贵的设备说起:
“成本上涨得厉害,令人心痛。”水精灵销售负责人王春玺感叹。
以祈和的吧台搅拌机为例,在众多原料上涨的情况下,生产一台沙冰机的成本平价要增加100多元。
“一般情况下,设备生产商的毛利维持在25%~35%之间,是可以有微利的,如今在金属价格全面上调之后,有些产品的毛利已经跌倒了20%左右。”张国防分析。
而对于制冰机这样的大型设备,影响更大,益致制冰机创始人王亚雷告诉我:“一台设备成本上涨10%~15%,按照制冰机3000~100000元不等的售价来看,最高一台制冰机成本要上升15000元。”
其次是日常使用的物料:
注塑杯和纸杯按照目前2分/个的价格核算,做10万个杯子的成本上涨了2000元。
除此之外,杯套、杯托、外卖塑料袋、外卖保温袋、牛皮纸袋等成本均出现了大幅上涨,而这还没算年前刚刚“吐血”换上的PLA吸管。
PLA吸管
>“让品牌觉得最痛的,还是每日必用原料的涨价。”惠海丰告诉我。
据悉,眷茶使用的进口芝士,因为国际贸易的不稳定,5公斤大包装常常缺货,只能使用1公斤小包装,尽管供应商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已经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价,但小包装还是要贵出35%的价格,合到一杯奶盖茶上,成本要上升0.6-0.7元。
更痛的是水果价格上涨,对于水果茶出杯量高的品牌,柠檬、金桔、凤梨、西柚等常用水果的大幅涨价,让利润本就不高的水果茶,已经到了毛利的报警线。
平均一杯产品成本最高要增加0.72元,图片来自小红书
>据惠海丰测算,在进口原料、水果、奶制、包材都十多种常用品都涨价后,目前眷茶平均单杯成本要上涨3%~4%,以眷茶大众点评上显示的18元单杯价格计算,平均一杯产品成本最高要增加0.72元。
虽然品牌可以采取产品架构调整、主推款更换的方式,让原料上涨的品类减少单量,但这种调整的弹性是有极限的,幅度太大会伤害到消费者。
涨价已经是很多品牌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头部供应商暂不考虑涨价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企业的实力、降本增效的能力、以及现金流实力,我们在短时期内,不管是萃茶机还是开水机,是不考虑涨价的。” 印水松表示。
祈和、水精灵、益致制冰机都纷纷表示,短期内会把这些成本的上升内部消化,不会转嫁给客户。
刘伟的杯子工厂,也预计在今年把产能从6亿个,扩展到10亿个,用规模降低成本,同时引进更先进的生产线提升效率,所以暂时也没有涨价的打算。
大型供应商,目前因为工厂有存货,或有部分原料储备,或现金流充裕,尽管有些产品毛利已经跌到了盈亏线上,但大部分都表示“暂时不会涨价”。
但如果原料持续、长期上涨,未来并不好预测。
对于成立晚,实力弱的供应商来说,本身依靠价格优势还能抢到一些市场份额,如今成本上升后,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自身没有消化风险的能力,不少供应商表示,此次涨价,很可能是一次供应商的洗牌。
像很多老板在朋友圈感慨的那样,一定时期内,原料涨价是必然的,下半年持续涨价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会更明显地映射到终端品牌身上,“真正的涨价还没开始”。
毛利被严重挤压,新茶饮能扛得住吗?
上个月在1点点看到,目前1点点的全线产品都提价了1元,据其门店负责人表示:“提价的原因是原料上涨”。
作为单杯10~20元价格带的代表,1点点的茶叶、乳制品、小料都使用的是品质相对较好的,面对原料的上涨,涨价也在情理之中。
而新茶饮消费者,不少是价格敏感性顾客,一款产品1~2元的价格上涨,很可能就会把一些顾客劝退。
目前,大部分品牌均未出现涨价情况。
可以预见,在短期内,茶饮行业会呈现“倒挂现象”——一方面,供应链端价格上涨,另一方面,饮品价格涨幅不明显。
而原料、物料价格的长期看涨,受伤最深的一定是外卖。因为相比堂食,外卖的毛利更低,利润结构更脆弱。
低客单价品牌迎来洗牌,图片来自小红书
>其次是低客单价品牌的洗牌。会对依靠低成本运作模式的品牌造成很大打击。当原料上涨,各方面成本都升高时,这些品牌不得不依靠涨价来维持成本,也因此丧失了自己最有力的低价优势。
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这次涨价,对于20元以上价格带的品牌来说,影响没有那么大,其实影响最大的是区域小品牌,比如有3~10家店的小型品牌,本身他们一杯水果也也就卖10块左右,毛利本身就不高,抗风险能力也弱。”
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价格在波动中上升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原料涨价是周期性会发生的事情,是饮品品牌们必然要面临的一次大考。
不管是供应端还是品牌端,不要自乱阵脚,必须要重视这次涨价,重视精益生产、精益管理,以及对门店的深耕、对内功的修炼、对新的利润空间的探索。
适当“倒逼”自己,也是一种求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