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内,一场荟萃全球食饮食材的行业盛宴——中食展·广州暨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Food2China Expo、Wine To China 酒展和广州(江南)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下文简称中食展(广州))隆重开幕。
据悉,这场规模4.5万平方米的行业盛会,汇聚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优质展商,预计更将吸引超5万人次的专业采购商和行业人士到现场采购、交流和洽谈。
展会为何首次南下广东?“五展合一”究竟为这次展会注入了怎样的澎湃活力?记者走访现场发现,民以食为天。几千年的探索与传承,早已让“食在广州”成为广州对外开放的世界名片,而透过展会现场的人头攒动,也足见广州消费市场和会展经济的强大“引力”。
羊城风味飘香四海,实力顶流组团亮相
广东味,香世界。作为中国食品饮品发展风向标,中食展(广州)自然聚集了广东众多头部知名品牌前来“坐镇”。
记者在越秀集团展位上看到,皇上皇腊味、风行乳品、五羊雪糕、趣香等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备受现场观众热捧;而广州轻工集团携广氏、亚洲汽水、红棉、鹰金钱等远近驰名的品牌亮相;以新一代中国茶引领着全球饮茶风尚的茶里集团,以创新的多形态茶产品,为展会带来一抹亮眼的清新;岭南商旅集团则携手麾下7家知名企业亮相本届中食展。“红牡丹”“穗粮定制”系列大米、精制面粉,“白云制面”、“五羊”牌花生油,致美斋天顶头抽、酱油新品、复合调味料新品,广州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广州东方宾馆、爱群酒店系列月饼、酥饼,羊城食品公司的“岭粮酱香”系列白酒、“黄金谷”系列红酒等品类以及广百物流南天精选鸡蛋和蛋液等食品资源、名优新品纷纷亮相,为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观众上演了一场“舌尖上”的创新。
“早上我们就迎来了几拨客户,都来自不同的渠道,有些是餐饮渠道的,还有养生馆之类的,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特别,我们以前对接得少,是文旅板块的,接下来我们会做更加深入的交流对接”,宝生园运营经理陈培莹告诉记者,为了刺激消费,他们正各出奇招,“过去我们以线下为主阵地,而今也积极开拓各种线上渠道,包括出来跑展拓展更多合作机会,同时还尝试更多的跨界合作,包括文旅甚至慈善服务行业等”。在她看来,市场机会永远都会留给敢闯敢试的人。
除了“自带流量”,广东企业还积极借助本地市场优势助力更多优质的外地产品“引流”。“这次我们受广州市供销社邀请,保质保量地做好供应服务,让我们最好的洛川苹果带给广州人民尝一尝”,洛川供销社有关负责人雷张锋告诉记者,他们当前正积极研发有关产业链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也期待通过展会等渠道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来把当地的产品推向更广的市场。
“今年我们将正式打开与洛川合作的供应链,借着更多渠道把当地的苹果等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大湾区来”,广州市供销社农产品公司有关负责人杜平平表示,此次参展广州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系统农产品流通的优势,展出洛川苹果、红枣等一批原汁原味的陕北高原特色农副产品,丰富广州市民的味蕾体验。据介绍,除了自身的销售渠道,市供销社还可以帮助当地优质农产品推广到更多广州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四川省、陕西省、河南省、龙岩市、宁波市、韶关市、珠海市、汕头市等国内展团也不甘示弱、霸气登场。其中,山东文化热情好客,因“吃”结缘天下,以东阿阿胶、德州扒鸡等山东老字号、非遗及三品一标品牌,为羊城人民带来了齐鲁大地厚植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匠心匠品。而由十几家食品展商组成的福建省龙岩展团在开幕日推介会上,更是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交汇融合的独特魅力。
精品化、年轻化、国际化,从展品看“食代”升级
以不到全国 1/1000 的土地面积,产生全国近1/50的餐饮消费总量,广州,这座“中华美食之都”“国际美食之都”的招牌,是由每一位爱吃懂吃的市民、每一家“卷”在食品赛道上的企业共同擦亮的。
对人们美食品鉴能力和消费能力的升级,骏德酒业广州公司负责人谭兆麟深有体会。他介绍,公司从1996年开始便从事进口葡萄酒商业流通及运营。“过去,人们购买葡萄酒大多认准大品牌,而现在不少人会精准到哪个国家、哪个产区、甚至哪个葡萄品种,精品化、年轻化、国际化趋势明显,消费力升级带动了公司业务升级。最近一两年,公司也在推动国内产区的葡萄酒走向国际,表现亮眼。”
法国的勃艮第、德国的雷司令、新西兰的长相思……在骏德展区,可以一站式网罗全球葡萄酒热门精品。有趣的是,这里还有精品咖啡品鉴区。“因为咖啡和葡萄酒品鉴非常相像,同样讲究咖啡豆产自什么国家、产区、海拔,不同种类的咖啡豆由不同的味道。年轻人中流行着‘早C晚A’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开拓这个新板块,来推广在快节奏工作后品鉴美食美酒咖啡的慢生活方式。”谭兆麟说。
在谭兆麟看来,中食展(广州)选择落户广州,非常恰当,正逢其时。“在中国想到美食,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广州。这里也是全球会展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我们前期在朋友圈做宣传时,已经不少对食品行业感兴趣的朋友和客户发来垂询。我们也希望通过中食展来了解更多优质的国外食品,推动‘引进来’‘走出去’。”
另一家从事“引进来”“走出去”的广州企业华新集团,带来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骆驼奶奶粉和印度尼西亚的低温真空冻干燕窝,以及国家原产地地理标示产品增荔增城丝苗米。“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是千年商都,是中国的‘南大门’。基于城市地理和贸易优势,我们会更致力于把国外好的产品引入到国内,把国内优良产品输送到国外。”集团董事长助理韦聪表示。
“舌尖云游四方”,国际展商把中食展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第一站
想用“舌尖云游四方”?想一站式解决国际食品商贸交流需求?来中食展(广州)就对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参展商将展示超过一百万种热门产品和品牌。”新加坡星域展览集团展会总裁李建伟在开幕仪式上表示,中国是世界食品和农产品商品贸易的前沿,中食展(广州)的推出顺应时势,为国际企业探索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其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
“本次参展荟萃了全球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采购商,由来自海内外的采购商、强势传媒、权威专家携手打造,可以说是中国食材行业的一次高规格的展销、评价和贸易推广活动”,据广州江楠农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灿江介绍,展会精心打造了精品展馆,吸引了全球各地数万个高口碑、高复购率、特色化精品美食重磅亮相。
多元文化的传统使加拿大孕育出得天独厚的食品加工业,本次来自加拿大的11家展商带来了近百件“枫”味十足的展品,进一步满足国内市场的多样需求;马来西亚展团的咖啡、特色酱料、燕窝、糕点等展品是不可错过的南洋风味;澳大利亚的食饮产品安全、健康、优质且味道鲜美可口,享誉国际,除了大家熟知的牛肉与海产品,这次还带来了多种优质麦片、蜂蜜、乳制品、酒水饮料、休闲食品等;意大利美食远近闻名,意式咖啡、意大利面、精酿啤酒、高品质蜂蜜等各色产品尽显风采,看点十足。
加拿大一家精酿啤酒商把中食展(广州)作为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第一站。“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内地!”Kirk Zembal兴奋地看到,广州的城市人口几乎有加拿大整个国家人口的一半,展会现场的观众人潮也印证着这个市场的庞大和活跃,这正是国际参展商所希望的。实际上在来到中食展(广州)前,他已与内地经销商有过初步接洽,并借来穗机会举办了试饮会,获得了更多业内关注。
“我19年前从中国移民加拿大,这次参展也是回乡,看到家乡人特别亲切,粤菜也特别美味。”周雁鹏告诉记者,这次加拿大盛大企业集团带来的产品不仅有葡萄酒,还有亚麻籽油、亚麻籽粉等健康食品,产品线的变化呼应着中国消费者的观念变迁。“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看重高品质、高营养的食品,对农产品的产地也有要求,过去中低端的产品不好卖了,所以更多引进中高端的产品。”
广州日报记者观察到,国际食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马来西亚展馆,一个个抖音码醒目地贴在商品展位前,让观众看中就能“码上买”。除了咖啡、榴莲等耳熟能详的马来西亚食品,现场也有健康粮油、冰棒等不大常见的当地食品。
“活跃的电子商务是中国食品市场的特色,让我们的企业可以‘小单试水’,探索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调整产品口味和包装,用最小成本撬动最大市场。”启业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区域总监谢绩俊告诉记者,传统食品贸易往往是大型生产商对接大型经销商,在马来西亚许多食品生产商是中小企业。他所在公司受马来西亚联邦农业销售局和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发展局委托,致力成为当地中小企业和农产品打通中国市场的“桥梁”。
另一种“桥梁”来自中外食品商在长年贸易间结下的深厚情谊。正在为自己研发的新产品——采用全新冷藏技术的泰国榴莲开拓销路的泰国商人Dan Viravong,上个月收到意外之喜,他不仅从“老朋友”宗珅处了解到中食展(广州)的信息,也得到了他免费分享的半个展位。宗珅甚至离开了自己的饮料展位,变身推销员替朋友向广州日报记者介绍这款榴莲产品的卖点:更低的热量、更长的保鲜时间、更高的性价比和更便利的“撕开即食”方式。
“咨询火热程度超过想象,我们的试食品没有带够。”Dan Viravong既兴奋又遗憾地说道。 “这款产品可以在1度至6度冷藏3到6个月依然保持新鲜,也有中国消费者喜欢的柔软口感。”这是Dan Viravong相隔10年再次来到广州。在他看来,广州是国际食品进入中国广袤市场的“中转站”,开幕2小时已经有7家公司前来咨询了。他把中食展(广州)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一站,并对此充满信心。
科技元素助力,商户提质增效“不是梦”
一块看似简单的牛排背后,所含的科技元素或超乎想象。来自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智能算法研究团队和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菌群研究团队,为干式熟成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食品加工方式,开启了量产新时代。
“公司2020年成立后,前3年一直在研发产品,投入接近3000万元的研发资金,光买肉做实验就用了60吨牛肉。”味燃食品生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罗本元告诉广州日报记者,干式熟成是时间的艺术,更是精准的科学。作为一家专注于食品生物科技和智能生态算法研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味燃在益生菌群开发、干式熟成技术、烹饪设备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已拥有20多项温控算法发明专利、多项微生物技术专利,研究团队发表多篇顶尖刊物论文。
在展位现场,不仅有让参观者“食指大动”的各类干式熟成牛排、猪肉,更展示了成排的干式熟成柜,这是行业首创的变频全智能微生态调控、远程监控、变频控温、湿度控制、环形风速和无损杀菌系统的聚合成果。
来到精品果蔬馆,记者发现,现场不仅有国内外的水果、蔬菜及农产品,还有包括智能分选机器、生鲜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有关的“技术感满满”的产业链展商。
其中,一台巨大的选果机器摆在展厅的正中间,十分引人注目。据绿盟科技销售总监陈绍骅介绍,他们是一家总部在江西的企业,致力于将机器视觉、高光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装备领域,研制世界一流的果蔬采后处理装备,“今天我们带来了一款分选设备作为展示,设备主要能够根据水果蔬菜的大小、外观品质和内部品质进行分选”。
据介绍,他们研发出了视觉检测系统和内部品质无损检测技术,不仅能够从外观检测出腐烂、沙皮、开裂、麻点等,精准实现瑕疵分级,而且还能在不破坏水果的情况下检测出其内部品质,比如糖度、枯水情况、黑心等。
“之前有一批新平的冰糖橙因为气候原因出现大量的内裂,我们帮厂商升级了最新的视觉检测系统后,内裂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9%,很好地帮他们解决了产品品质把控问题和生产效率问题”,陈绍骅告诉记者,他们希望能够以先进技术改变我国果蔬采后高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以科技创新推动世界果蔬采后技术进步,促进果蔬产业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对于此次参加展会的期待,陈绍骅笑道,“一方面是跟老朋友见面,因为水果展会有很多老朋友会过来。另一方面就是在展会上寻找一些商机,看看更多意向客户”。他表示,广东目前对农业产业非常支持,也建立了很多省级和国家级产业园,有很多产业园里面也使用了其设备,所以广东广州现在也是其重点开拓的市场。
除了线下技术升级,现场还有企业致力于推动农产品“上云”,使其更高效地完成采购和销售工作。比如生鲜供应链服务平台江楠鲜品就致力于搜罗来自全球各地优质安全的生鲜食品,供给客户进行线上采购并提供高效的物流配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帮助全国千万家商户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我们善于对传统批发市场和产地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升级线上线下交易流程。通过线上平台,客户能以最快速度了解到海外商品信息和价格,将交易更加前置,有利于国内客户提前规划销售计划;同时也能加快海外供应商的信息反馈,利用线上传播优势提高品牌曝光率,提升产品价值,加快流通”,江楠鲜品科技副总经理刘珈郡告诉记者,其发展离不开广州江南市场强大的货源优势。
大咖云集共话创新,精准服务配对供需
据广州市贸促会主任杨勇介绍,“中食展(广州)以展促产、以展聚势、以展兴市,营造‘食品+消费’的新场景、新模式,全方位促消费、扩内需、畅循环,在助力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提升广州国际影响力上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下一步,中食展(广州)将继续深耕华南,把展会打造成引领行业新趋势、新风向的羊城新‘IP’,与全球展商和观众一起共享行业硕果,共赢美好‘食代’”。
据悉,深耕行业二十多年,中食展(广州)从展览展示、交流合作两大功能出发,聚合多方资源,邀请行业协会领导、大咖等,精心打造近30场行业论坛、活动赛事。
开幕首日,由广东省进口食品协会主办的大型行业交流论坛2023进口食品发展论坛就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为行业带来了前瞻性的见解——加拿大、土耳其、智利等驻华机构现场分享海外食品进驻中国市场的策略与愿景;广州海关和进口食品协会对最新食品进口法规政策逐一解读……精彩的演讲,掀起了一场思想变革的风暴。
据主办方透露,在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中食展(广州)还将带来更多重磅主题论坛和精彩赛事。
而作为中国与世界食品食饮经贸互通的稳固桥梁之一,此次展会切实为中国特色食饮品牌搭建了贸易互通平台,促进产销上下游的畅通。比如,为帮助食品饮品企业最大化拓展人脉与商机,有效搭建国际性、高端化的食饮商贸沟通平台,中食展(广州)针对展商、观众推出的一对一式的VIP卖家计划服务,组织高质量的买家团参观,按采购需求与展商精准配对,双向促进贸易订单的迅速缔结,成为专业展会细分化服务的先行模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许晓芳、方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王燕
[ 编辑: 佘湘娥 ]
月25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31届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如期开幕,展期持续至8月28日。丰富多彩的展会活动,简化便捷的入场程序,使得首日观展的人流量较往年明显提升。
今年的广博会以“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融合”为主题,规模进一步扩大,9大展馆展览面积约9万平方米,包括3个综合展、4个专业展。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大型企业,据统计,国内有约45个省市代表团组团参展,其中30个省市代表团设特装展位,并有26家驻穗领事馆携企业参展,外企参展数量创近年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广博会继续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落实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除了以乡村振兴展全景展示相关成果,更以广州博览会为平台,集中展示对口帮扶协作(合作)地区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的发展成果,来自绿美乡村和海上牧场的数百款生态农产品,引得观众流连忘返。
8月25日上午,在乡村振兴展展馆,来自绿美乡村和海上牧场的数百款生态农产品,引得观众流连忘返。
9大展馆兼具传统与创新活动
广州博览会作为从未间断过的大型综合展会,已风雨兼程走过30年,是发挥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加强城市合作交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展贸交流平台。
每年的广博会都追求升级创新,今年也如此。据了解,本届广博会扩大展会规模、吸引更多大型企业参展,着力为参展城市提供展现城市魅力、宣传营商环境,促进人文交流、招商引资的重要舞台,也为参展企业提供提升品牌形象、分享行业信息、抢抓市场机遇的经贸交流平台。
今年的9大展馆如何设置?3个综合展分为广州城市展、国内城市展、第3届广州乡村振兴展,共3个展馆,展览面积3.5万平方米;4个专业展分为第7届广州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广州生鲜供应链及冷链技术装备博览会、第12届广州餐饮连锁加盟展,共6个展馆,展览面积5.5万平方米。
其中,第7届广州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展览面积最大,共计2万平方米,规划养老服务、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辅助器具、康复护理、康养机构、老年用品产品和健康管理八大展区,覆盖养老健康全产业链。同时,重点展示广州在推动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及智慧养老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展现广州市大城养老的最新成效。据悉,本届广州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为期3天,将围绕12大热点话题精心策划组织近30场主题论坛活动,并将首次举办中国养老掌门人大会。
熟悉广博会的展商与观众能够发现,其中有不少展览都是广博会延续多年的“重头戏”。
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副主任陈震表示,本届广博会各综合展、专展都将组织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既有招商推介、产品品鉴、沉浸式体验等传统活动,又有紧跟行业发展、聚焦技术前沿、引领行业创新的高峰论坛,技能比赛、高新技术展示等创新活动。“广州将把广博会打造为行业发展、抢占先机、优势集群的商业发展盛会,充分展现广州‘千年商都’的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
特色山海产品呈现“大食物观”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广东省委于2022年底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省各地市快速落实有关部署要求。
广州也在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本届广博会不仅通过乡村振兴展全景展示广州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以及省内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成效,更以整个博览会为平台,集中展示对口帮扶协作(合作)地区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向陆地要食物,向海洋要食物的发展成果。来自绿美乡村和海上牧场的数百款生态农产品集中亮相,成为展馆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为广大观展市民带来了更多优质绿色农特产品,丰富家庭餐桌,品尝健康美食。
走进展馆A区3.1馆,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2023年广州市品牌农产品博览会十分热闹,人头攒动的展位里传出阵阵香气,有酒香、茶香、肉香……
据了解,此次展览面积约1400平方米,75家广州本地知名农业企业和19家梅州、清远、湛江等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的农业企业应邀参展,广州的天河、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从化、增城等区也分别独立设置了特色展区,销售当地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广州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农业经贸交流合作的突出成效。
湛江展区的特色海鲜产品,吸引不少市民品尝。
梅州的蕉岭冬笋、湛江的海鲜鱼丸、清远的英德红茶……现做现品的试吃展位颇受欢迎。
在英德市国畅茶业有限公司的展位,“滴”的一声响起,意味着又有观展市民“忍不住”扫码买单。今年,茶叙外交让英德红茶进一步打响了知名度,国畅茶业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地方政府也在加强对英德红茶的推广力度,加之今年能更多地外出参展,从上到下都传递着发展信心。“我今年就参加了几场展会,市场效果比预期好,今天就有不少采购商来咨询,江浙一带客商居多”,她说。
工作人员吴嘉敏正一手各捧着一个硕大的番石榴,对着手机进行直播带货。
广州的多个特色展区也忙得不亦乐乎。在花都区俊丰果园的展位,工作人员吴嘉敏正一手各捧着一个硕大的番石榴,对着货架上立起的手机,略显生疏地开启直播首秀。
“我手上拿着的一种是水晶番石榴,一种是珍珠番石榴,大家喜欢的可以在直播间的购买链接下单,记得备注哦!”说着,吴嘉敏又将镜头扫到展会现场,“你们看,展览现场很多人。大家有机会可以来广州,来我们花都的果园,有农家乐可以现场采摘!”
吴嘉敏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在前方现场直播,后方基地负责接单,尽管直播间的观众还不多,但已有观众下单购买。
身着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的小姐姐对着屏幕直播带货。
在广博会现场,现场搭起“直播间”的展位不少,一个比一个热闹。
广州农业秀出品牌“硬实力”
一大批集中展出的广州名优特新农产品背后,是众多越来越为市场熟知的广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如增城丝苗米、从化荔枝蜜、南沙青蟹等。
这得益于近年来,广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就在前几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推荐增城荔枝、增城丝苗米、增城迟菜心、从化荔枝进入全国农业品牌目录系统,并结合农业农村部重点培育32个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再次推荐南沙青蟹、南沙鲜鲩参评全国农业品牌精品。
在乡村振兴展展馆的广州南沙展区,敞开的玻璃展柜里装着十来只“活泼好动”的南沙青蟹,吸引了不少展商和市民驻足拍照。据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个头小的青蟹重几两,大的青蟹能有一斤以上,市场售价在每斤200元左右,主要供应高端酒店。“今天上午已经有几位餐饮商前来咨询,其中一位是广州本地的,其他都是外地的。”该工作人员说。
在南沙展区,工作人员正在推介南沙青蟹。
参观现场,有展商对南沙青蟹是否定价过高,容易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提出疑问。现场有关展位负责人表示,从近年销售情况看,南沙青蟹在市场中发展势头良好。南都记者了解到,这得益于“南沙青蟹”品牌持续打响。2022年1月,“南沙青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同年5月,南沙青蟹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使得“南沙青蟹”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广州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据统计,目前广州已有“粤字号”农业品牌346个,总量居全省首位,约占全省总数的六分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注册商标14个、省级名特优新区域公用品牌24个。同时,累计建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州荔枝)1个、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个、粤字号品牌示范基地13家。
龙岩“组团参展”深化对口合作
2022年5月,根据国家工作部署,广州市与龙岩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今年年初,广州11个区与龙岩7个县(市、区)建立了区县结对合作关系。
本届广博会,龙岩市也组团参展,以“深化广州·龙岩对口合作——龙岩‘福品’进广州”为主题,布展500平方米,集中展示龙岩革命老区整体形象,围绕当地一、二、三产特色产业产品,组织全市农特产品、工业企业产品、文化旅游特色产品、老字号及名优特产品为主的代表性企业入馆。
其中,农特产品主要展示龙岩“八大干”“八大珍”,工业企业产品主要组织有与广州对口合作意向的龙岩市“2+4”主导产业企业参展,文化旅游特色主要展示“古田红色游、永定土楼游、长汀古城游、丹霞温泉游、休闲生态游”五大文旅品牌及“百万老广游龙岩”活动,老字号及名优特产品主要展示漳平水仙茶(福建老字号)、上杭锡雕等福建老字号、龙岩老字号产品。
在龙岩市特色展区,雕版印刷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力带来了多块亲手雕刻的印刷雕版,免费向市民赠送印好的福字。马力是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第十六代传承人,而他所来自的连城县四堡镇,乃中国明清时期的四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的唯一“幸存者”。连城雕版印刷技艺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希望能通过广州博览会,将龙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他说。
而在广州城市展展馆,白云区将今年的展馆主题设为“广州白云·龙岩长汀对口合作地区特色文化和商品展”,组织了长汀县15家企业参展,展出100余款特色产品,不仅有河田鸡、槟榔芋、豆腐干、米粉、米酒等各种优质农产品,还有制氧机等医疗器械,条码打印机及配套的打印耗材等科技创新产品,以及长汀红色文化旅游路线推荐。
白云区展区展示的龙岩市长汀县酒文化产品。
观展市民正在了解长汀豆腐干。
白云区对口帮扶办有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介绍,今年2月,白云区与长汀县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后,积极探索“4+”合作模式,即白云市场+长汀产品、白云销售+长汀制造、白云总部+长汀基地、白云企业+长汀资源。
其中,产业合作是对口合作的重要内容,白云投资集团与长汀国投集团签订战略协议,成立“长汀县云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开展“反向飞地”合作投资模式。目前已引导2家广州化妆品行业公司落户长汀县医疗器械产业园,多个广州企业项目落户长汀,预计投资总额达13.85亿元。
“长汀县与白云区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后,从县到镇都积极为我们提供更多与广州乃至大湾区交流的机会。”展区内,龙岩市乡下香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曾漫妮告诉南都记者,这是公司首次参加省外展销会。
长汀豆腐干是福建客家文化的美食代表,乡下香主营豆腐制品,近几年也做起豆腐干加工生意,但受限于公司生产设备水平,日均产量在1000斤左右,主要在福建省内销售。“今年,我们升级了生产设备,产量有了较大提升。希望能在广博会上开拓广东市场,让我们的特色产品走出福建,走向大湾区。”曾漫妮说。
入场指引:
普通观众请提前通过“广博会观众预约”小程序预约观展,现场凭身份证和预约二维码入场。
普通观众入场时间为:2023年8月25日11:00-28日12:00。(展会期间开放时间为9:00-17:00)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莫郅骅 实习生 邓婉滔 詹梓豪
024年9月,中食展等六大渔业、食品饮料展会将在广州实现“合体”。
记者在12月7日举办的2024中食展?(广州)FOOD2CHINA EXPO暨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广州(江南)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第10届广州国际渔博会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六展合璧”后,预计将吸引全球40国超2000家企业参展,同步举办高质量专题论坛等活动。
广东省进口食品协会会长綦宜龙介绍,中食展已历经20余年发展,2023年首次南下入穗,与Food2CHINA EXPO、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览会、Wine to China、广州(江南)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四大展会联袂合作,开创了华南食品食材专业展览会新高峰。3天的展会共聚集来自30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团,参展商总数量超过千家,吸引专业采购商人数高达5万人次,成长为华南地区不可错过的行业盛事。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分析,广东巨大的食品消费市场为大型食品展会提供了发展沃土,而广东同时拥有发达的外贸进出口、规模庞大的水产品养殖行业及大力发展预制菜等政策利好,多重机遇叠加,培养出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等大型水产展览会。这也成为本次“六展合璧”的契机,2024年中食展将焕新升级,携第10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联袂登场,展会规模升级至10万平方米,共同打造华南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最具专业性的国际食品食材盛会。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商业发展中心会展处处长马建平认为,中食展(广州)本次全面升级,通过链接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这一国内一年一度的全球水产贸易盛会,将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至全品类水产,为企业及贸易商打造集采购交易、产品展示、技术论坛为一体,便于全球渔业高端产品企业、加工企业、贸易商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最佳平台。
记者了解到,明年9月举办的中食展会不仅延续了品牌食品馆、精品果蔬馆、进口食品馆、餐饮食材馆四大主题馆,还新增渔业及水产品馆和食品设备馆,强化了食品产业链的互补性。其中,渔业及水产品馆由成功举办了九届的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组委会强强联手打造,旨在构建国际渔业交流与商贸平台,推动渔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同时,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的同期举办,将打造超10万平方米的食材供应链平台,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商协会及企业凝聚力,共同打造以广州为中心、链接全球、辐射全国的国际食品展览会。”马建平说。
展会由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商业发展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广州星域世展展览公司、广州江楠农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广东省进口食品协会、广东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广州环球博毅展览公司、上海合河会展集团联合主办。
广东省渔业协会、广东省冷藏行业协会、广东省燕窝产业协会、广州市海珠区科工商信局、满帮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嘉宾以及来自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伊朗、柬埔寨、秘鲁、厄瓜多尔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领事馆代表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南方+记者 邵一弘
【作者】 邵一弘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