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网络餐饮专项检查行动。
一是警示约谈,压实平台责任。召开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警示约谈会,会议集中学习了《山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内容,要求网络食品第三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入网餐饮单位的审查,规范入网经营行为,督促落实食安封签制度。
二是全面排查,织密监管网络。执法人员全面排查入网餐饮单位经营地址信息与实际门店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是否如实公示证照信息,是否实行食品外卖封签制度等,坚决清除无证、无照和卫生条件脏乱差的入网餐饮单位,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三是聚焦重点,消除风险隐患。采取网上检查与实体门店相结合的形式,对网络订餐好评前十及差评前十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经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存在进货查验不严、环境卫生不达标、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等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督促入网餐饮单位及时整改,并将开展“回头查”行动,确保整改到位,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加大宣传,提升安全意识。兰陵县市场监管局利用科技宣传周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倡节约用餐,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外卖骑手的食品安全培训,切实发挥外卖骑手食品安全监督员的作用,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稿件:李丹丹,白晓玉
编辑:张大大
校对:张菁菁
餐八大菜系里,如果论知名度、江湖地位、受欢迎程度,粤菜当之无愧是“老大哥”。
但如果论到连锁化率和地域分布,粤菜却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中国餐饮业总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大关,同时,餐饮业的连锁化率达到21%,同居“八大菜系”的川菜、湘菜,纷纷跑马圈地,加速扩张。在头部品牌的马太效应之下 ,盈利和抗风险能力,成为卓越品牌的基本功之一。
船到江心,不进则退。
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堪称“敢为天下先”的粤菜,如何在这轮餐饮加速连锁化发展的浪潮中,破局变革?
6月18日,广顺兴·首届粤菜产业变革与发展论坛暨2024年度投资人大会首在上海举办,千人赴约,共商粤菜产业的变革、发展。
< class="pgc-img">>餐饮加速进入“万店时代”,粤菜连锁化亟待破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餐饮业的总收入同比增长20.4%,达到5.29万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大关。与之相对应的,是餐饮业的连锁化率达到21%,比上一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一批餐饮企业率先进入千店、万店俱乐部。
万店时代预示着一个新的节点,餐饮行业步入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加速度阶段,这是一个未来不可逆的大趋势。
< class="pgc-img">>而5万亿市场的背后,各个餐饮品牌的悲欢并不相通:2023年,是餐饮行业开店数量和闭店注销数量均达到百万峰值的一年,大家普遍感觉盈利更难了,投射到资本市场上,抗风险能力成为卓越品牌的基本功之一,不断进击的头部餐饮品牌依靠马太效应持续虹吸,加速了各个细分赛道淘汰出清的速度。
< class="pgc-img">>本次粤菜产业变革大会上,美团发布了一组行业数据:餐饮品类中,连锁化率最高的饮品已达到44%,火锅处于20%,最近5年,八大菜系的连锁化速度稳步提升,达到了17%。这其中,粤菜连锁化率仅7%,在地域分布上,粤菜“大本营”广东遥遥领先,其次是江浙沪等南方省市,北方大部分地区门店均不超过1000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菜系的连锁化程度和工艺复杂程度成反比,和菜系的大众化程度以及跨区域渗透能力成正比。
与粤菜连锁化率偏低的状态相反的,是它在八大菜系中极高的受欢迎程度。按照美团数据热度排名,川菜、粤菜、湘菜,是线上总交易额排名前三的地方菜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烹饪协会2022年统计数据,湘菜、粤菜、川菜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6%、16.2%、16.1%。
这几年,湘菜追川逐粤,后来居上,发展势头凶猛,靠的就是在头部品牌带领下,攻城略地,迅速扩张。
龙争虎斗、厮杀激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与粤菜一贯的“低调”“务实”的风格一样,粤菜企业也更多是脚踏实地、稳打稳扎。在这场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广顺兴从2017年创立至今,经历了疫情黑天鹅的三年,门店数量却突飞猛进,已经开到了600家,堪称粤菜界的“黑马”。
< class="pgc-img">>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谭海城说,目前能够在全国开拓600家以上门店的粤菜企业只有广顺兴。“可以说,广顺兴为粤菜的连锁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期待未来广顺兴能够在品牌化、连锁化、数智化,甚至时尚化、健康化、资本化等领域,成为粤菜的一面旗帜。”
“川”“湘”跑马圈地,粤菜怎样靠头部带动“加大步伐”?
粤菜以其丰富精细、淡中求鲜的特点,名扬四海,享誉世界。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始,粤菜火遍全国,为各地餐饮市场带去了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创新菜品等元素。不过,在随后的发展中,川湘菜、杭帮菜、西北菜等菜系异军突起,尤其是近些年的连锁模式,更是不断颠覆着各个菜系的江湖地位。以湘菜为例,仅仅在2022~2023年2月一年间,新开门店数就达到3万家。
< class="pgc-img">>本次粤菜产业变革大会上,广顺兴获得了国际权威机构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颁布的“2023中国粤菜餐厅第一品牌(按门店数量计)”“2023年粤菜餐厅全国门店数量第一”“中国连锁餐厅豆豉鲮鱼煲仔饭首创者”的三项认证,认证中也明确表示:新一代粤菜连锁再次带动了行业走势发展新阶段,头部品牌的拉动效应,显著提升了粤菜餐厅的发展潜力。
纵观广顺兴的发展路径,和近几年成功占领市场的企业一样,无不包含着以下几个底层逻辑:
其一,挖掘单品,以点突破。前几年单品、爆品概念兴起,全国各地,以一个爆款单品带火一个品牌,甚至是一家企业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从川渝菜系里细分出来的麻辣烫、麻辣火锅、串串香、酸菜鱼等,湘菜的辣椒炒肉、小炒黄牛肉等,广顺兴以粤菜中最为知名的猪肚鸡、广式烧腊、广式茶点、煲仔饭为核心菜品,走出特色,走出爆款,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二,走平民化、大众化路线。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觉得与粤菜有一定距离,提起粤菜,代名词好像就是“高端”、“贵”。事实上,与粤菜的“高端”同时伴随的,是粤菜的精致和烟火气。纵观市场,走平民化、大众化路线的品牌,才是更大的蓝海,以川菜、湘菜为例,一致选择了二三线城市和下沉市场。而广顺兴,主打的也是平民百姓也消费得起的粤菜,强调“质价比”。
其三,产品标准化。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说过:“21世纪不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毫无疑问,品牌要想往外走,标准化之路是必不可少的。供应链决定了一个连锁餐饮品牌能走多远,供应链的触达能力有多强,你才能开好多少店。
粤菜对食材的新鲜度要求极高,保证新鲜、高品质的食材供应是重中之重。在此情况下,广顺兴搭建了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构建了品牌护城河。
< class="pgc-img">>向上,广顺兴通过和联合利华、温氏股份、丹麦皇冠、皇上皇、益海嘉里、王家渡等头部优质供应商合作,在食材确定的整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全链条的标准化流程,获得了更好的产品标准和成本优势。
向下,广顺兴专门定制打造了“四温一体”高标准、现代化冷库,由全球知名供应链服务公司设计,可以为更大范围内的终端门店提供保障,确保出品的质量、安全和口感,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数字化和标准化加持,粤菜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 class="pgc-img">>本次粤菜产业变革大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北大副校长的张国有教授提出,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均有利于餐饮业。
比如,城镇化率的持续提升,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带来的均是消费的拉动,以及对餐饮的品质要求。
另外,全球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我们需要考虑以研制智能化软件为方向,构建数字能力。
具体到餐饮行业,已进入智能4.0时代,全面数字化是企业触达消费者、提高运营效益和上下游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未来3至5年,促消费注定是经济的重头戏,而牵引消费进化的一大动力源,是今年以来被高频提及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含能带来产业传导作用的新制造,能提高传统行业附加值的新服务,以及把单点发展转化成网络发展的新业态。从这个层面来看,餐饮连锁化正是“新质生产力”。
具体到口味上,依照美团统计的消费者最爱口味数据显示,辣(41.7%)、清淡/本味(23.7%)和鲜(20.3%)是消费者最喜欢的 3 个口味。
在后疫情时代下,人们的饮食健康养生意识前所未有地提升。粤菜同时占据清淡/本味(23.7%)和鲜(20.3%)的特色,未来的发展,仍有无限可能。
< class="pgc-img">>正如广顺兴品牌创始人趙朋所说,粤菜这个千亿级大赛道,是永不落幕的风口。在过去的三年,广顺兴逆势增长,靠的是“不割韭菜,不做快招,不卖地图”。未来,希望广顺兴能够成为一个平台,裂变出更多商业模式,让投资人和追随者享受更长久的品牌红利。
(作者:红餐编辑部)
源:【云新闻】
为不断提高网络餐饮平台反对食品浪费自律性,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近期,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行政提醒、专项行动和信息监测,全面推进网络餐饮平台规范化管理。
为督促平台落实主体责任,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其他部门召开网络平台行政提醒会,对美团、饿了么等17家重点网络交易平台进行行政提醒,督促指导网络餐饮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外卖点餐消费提示、消费教育引导、优化商家管理服务等制度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发挥头部平台示范效应,目前美团在点餐页面和订单完成页设置“适量点餐”和“请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提示,并推出“小份餐食专区”。截至2023年12月底,美团在云南区域上线小份菜商户、菜品和销量均有显著增长,其中全年销售小份菜近520万份,同比增长68%。饿了么在平台提交订单页提示“点餐请适量、避免浪费”,订单详情页提示“厉行节俭、避免浪费”,为用户选择品质一人食、小份餐食提供专门入口。
省市场监管局还鼓励外卖平台加强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引导,持续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倡导绿色节约消费风尚。将节约食物、反对浪费纳入平台商家培训内容。提醒商家在醒目位置放置反浪费标识,引导顾客适量点餐,并推送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提醒商户引以为戒。
为强化信息监测监管,省市场监管局还联合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等13个部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经营者资质审核、网络营销和集中促销行为、落实反餐饮浪费措施、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保障等领域开展监测检查,发现并处理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围绕制止餐饮浪费点餐消费提示等进行监测检查,监测省内外平台、自营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对发现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线索,责令整改。
下一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将督促指导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压实主体责任,通过常态化监测,督促网络餐饮经营者和平台经营者自觉积极规范从业行为,聚焦社会餐饮浪费突出问题,依法查处网络餐饮经营者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平台管理、经营者自治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制止餐饮浪费的良好氛围。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朱丹
责编:张晓橙
审核:王剑钊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