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部等9部门今天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也就是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从原料准入、供应链和末端监管方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支持餐饮技能培训,从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劳务品牌、技能竞赛等方面加强餐饮领域人才培养。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完善餐饮标准体系。
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方面,提出优化餐饮结构,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服务,促进业态融合创新。通过促进餐饮企业下沉、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完善配套产业和设施等支持发展乡村休闲餐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镇”。
在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方面,发展“数字+餐饮”,营造平台与商户共生发展的良性生态。培育知名餐饮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小吃企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和发展基地。
在促进餐饮业绿色发展方面,加强反食品浪费监管执法和行业自律,推动餐饮企业和外卖平台减少餐饮浪费。支持节能环保改造和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倡导健康营养膳食。
《指导意见》还提出,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规范清理涉企收费、健全融资渠道;维护经营秩序,依法查处餐饮领域不公平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违规行为。(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徐宁宁、王佳林)
务部等9部门今天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也就是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从原料准入、供应链和末端监管方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支持餐饮技能培训,从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劳务品牌、技能竞赛等方面加强餐饮领域人才培养。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完善餐饮标准体系。
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方面,提出优化餐饮结构,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服务,促进业态融合创新。通过促进餐饮企业下沉、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完善配套产业和设施等支持发展乡村休闲餐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镇”。
在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方面,发展“数字+餐饮”,营造平台与商户共生发展的良性生态。培育知名餐饮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小吃企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和发展基地。
在促进餐饮业绿色发展方面,加强反食品浪费监管执法和行业自律,推动餐饮企业和外卖平台减少餐饮浪费。支持节能环保改造和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倡导健康营养膳食。
《指导意见》还提出,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规范清理涉企收费、健全融资渠道;维护经营秩序,依法查处餐饮领域不公平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违规行为。(总台央视记者 徐宁宁 王佳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特约记者方宇杰
“最难以忘怀的是红烧鳗鱼,鲜嫩可口,别的地方很难吃到。”近日,来自辽宁省的游客刘伟和家人、朋友,前来东方市俄贤岭景区游玩。临近中午,在景区人员推荐下,他们一行人来到“灞上人家”农家乐吃午饭,品尝到了当地特色美食,回味良久。
当日,刘伟等人围坐在一起,点了红烧鳗鱼、炸小鱼小虾、红烧五脚猪、本地鸡炒山捞叶、特色肉茶、清炒山竹笋等美食。“这些食材都是当地特有的,听说鱼和虾是村民在河里打捞的,菜是村民自家种植的,猪和鸡也是村民养殖的,非常新鲜、健康。”刘伟说,“这是我第一次过来,就冲这些美味,下次还得再来!”
“灞上人家”农家乐位于东方东河镇广坝村,靠近东方大广坝水库、俄贤岭景区和海南黄花梨山庄,且距离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约2公里。今年3月,东河镇西方村、冲南村、广坝村等3个村利用各自村集体资金,共出资约120万元成立了东方三月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建设“灞上人家”集体产业项目,其中就发展了“灞上人家”农家乐等餐饮产业。
“这3个村庄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但是区位优势突出,距离俄贤岭景区较近,有一定人流量。而且经过考察,俄贤岭景区及周边缺少餐饮店,所以在镇里的推动下,3个村庄‘抱团’发展餐饮产业,也是全镇首家第三产集体产业。”东河镇常务副镇长麦名卫说,经过开发建设,“灞上人家”农家乐于今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含有凉亭、包厢等设施。
“来这里吃饭的除了游客,还有在周边上班的人员等,目前农家乐一次最多可以容纳约300人,现在平均每天有10至15桌,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国庆假期期间每天大概有30多桌。”“灞上人家”农家乐负责人符兴能对海南日报记者说,自10月以来,该农家乐营业额累计达36.8万元,带动村民务工增收约6.5万元,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12余万元,已吸纳了7名村民固定就业。
“灞上人家”农家乐配菜员吉友正忙着在厨房切菜、剁肉,对这份工作非常珍惜。吉友今年22岁,是东河镇金炳村人,此前一直没有工作,在家务农。在朋友介绍下,他来到这里就业,为家里增添了一笔收入。“每月有4100元稳定收入,离家也近,挺好的。”吉友说。
“我们主打当地特色菜,从村民手中收购新鲜食材以及糯米酒、米酒等产品,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风味,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村民增加收入。”符兴能说。
“以往,我们自家产的蔬菜、鸡和猪,吃不完的话,要拉到镇上去卖,现在有了这家农家乐,他们直接收购和订购,对我们来说,很方便了。”东河镇广坝村村民周海兰说。
“农家乐所获收益,每年按照入股比例,分红给这3个村庄,壮大村集体经济。”麦名卫说,下一步,镇里计划在农家乐周边打造一个农事体验的研学基地,并进一步扩大餐饮规模,打造集“吃行游乐购”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打卡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