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宁粤菜品牌,“好友缘”必然榜上有名。广西好友缘餐饮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友缘”)成立于1999年,因创始人与好朋友的合作而得名。公司立足南宁,布局广西,致力于粤菜文化的挖掘及粤菜的创新研发,先后荣获了“中国餐饮30年优秀企业奖”、“南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放心餐饮示范单位”、“南宁市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基地”等荣誉,以健康、安全的美食以及精湛的餐饮服务品质跃居广西餐饮领导品牌。
< class="pgc-img">>食品安全是餐饮业链条的核心,也是好友缘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源头品控,好友缘会选择在行业有影响力及标准资质的源头厂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在每日收货时,公司先将所有的食材外包装进行消杀,确保无污染后方可带入。同时,还会对其进行抽样送检至好友缘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完成后将每日质检报告上传至南宁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且有保障的食材。
< class="pgc-img">>据了解,好友缘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成立于2015年,中心引进了高通量干式色谱分析仪以及ATP荧光检测仪,用于对农药蔬菜残留、食用油、肉类以及水产品等进行快速定量测量。每日对抽样进行检测后,做好数据记录储存,便于第一时间进行源头溯源。
< class="pgc-img">>目前,好友缘已在广西3个城市共有7家社会餐饮门店,各门店均设置了透明厨房并安装监控,可让公司餐饮总部、监管部门、堂食客户实时查看,达到三方监督的效果。在设备方面,所有门店均使用全自动洗碗机,从清洗、消毒、烘干一条流水线完成,并做登记。并且所有餐具均在店内清洗完毕,杜绝外包清洗途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时还会定期开展餐具清洁度的抽检。此外,好友缘管理中心也会对各门店每月进行2次食品安全管理稽核,除例行检查外,每周还会执行不定时的交叉检查、突击检查,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 class="pgc-img">>要想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最重要的是管好“人”。在强化人员管理及安全意识方面,好友缘对各门店实行每月1次自行培训、一年2次全员集中培训的模式,伴随每日、每周的例行与非例行检查,将食品安全意识落实到个人。“背靠系统面对人”,只有在规范的管控和指导之下,才能保证“人”执行层面的稳定与合规。为此,好友缘设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并针对每个档口制定操作规范以及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责任人以及规范化处理。
22年来,好友缘始终秉持着“让食客满意”的品牌宗旨,坚持对食材的精益求精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以粤式匠作的精神深挖广西名优食材的更多可能,将本地特色与粤式技艺相结合呈现至餐桌,让广大食客能够品尝到更安全、更精美的美食。今年,为了对出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品质提升,好友缘还与长江天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成农业”)开展深度合作,选用了天成农业定制的四种有机种植苗菜,以“包厢堂做”的呈现方式,从温度、口感等多方面保证了出餐品质,备受食客青睐。
< class="pgc-img">>经过多年的发展,好友缘已经延伸出了好友缘酒家、好友缘·国宴、好友缘·食堂、好友缘零售系列产品4条主力业务(品类)线的“一牌多品”品牌布局。下一步,公司将围绕顾客关注的用餐场景,不断优化服务体验,同时也会介入科学的信息技术,用互联网数据赋能人性化服务。(陈皆锜)
,
我投资的第三个企业,是做餐饮连锁的——唯独这次失败,让我至今耿耿于怀。
在这次失败中,问题最大的,责任最重的,居然是我自己。
首先,做个餐饮品牌,一直是我的执念。
2008年底,我跟两位表姐合伙,在深圳龙华开了家四百多平米的火锅店。
火锅店的马路对面,是龙华当年的地王小区锦绣江南;火锅店的旁边,是四星级酒店皇庭大酒店和皇庭水疗会。
因为管理不善,定位不清晰,没有特色菜品等原因,两年后关门了。
2010年,郑大师弟侯玉生,找了我表弟做合伙人,要在新郑大西门的祥营村开米线店,同时针对郑大学生,探索校园外卖项目,找我要投资。
我在新郑大开店的时候,他帮我站过柜台,发过传单,我表弟又是他的合伙人,有这两个情分在,加上我自己对餐饮行业的执念,我就把仅剩的七万元钱,全部投给了他。
祥营拆迁,导致他不得不关了米线店,算算账,我又赔进去了两万块。
我是个喜欢跟自己较劲的人,在餐饮投资上的两次失败,让我萌生了一定要做成一家餐饮企业的执念。
这个执念,在我投完刘总与谢超东之后,变得更为强烈。
我结合自己做顾问的多年经验,围绕餐饮行业,设计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打法。
这个创新与试错,让我再次亏损两百多万。
< class="pgc-img">>2,
传统的餐饮行业,最多有四种打法。
第一种打法,是夫妻店模型。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大多是这种模型。
这些店铺的经营者,是农村出来的,不会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成本,只要有钱赚,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他们可以一直营业。
每个月的营收,减去房租水电,还有物料成本,他们就全部算做了盈利。
比如投资10万元,当月产生30000元的营业额,扣除材料成本后,毛利润50%,就剩下了15000元;他们减去5000元房租,再减去1000元的水电杂费,就认为自己当月赚了9000元,一年赚10万,比起自己种地的收入,非常不错,也非常满足了。
夫妻店的生存能力很强,但是品牌意识不够,产品研发和服务升级的空间有限,就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温水煮青蛙,逐渐被市场淘汰。
第二种是直营模式。投资开一个饭店,然后聘请职业经理人,聘请员工;单店盈利后,自己再出资开第二家店,第三家店……
因为个人的资金有限,管理张力也有限,直营模式比较稳,但扩张速度慢。
直营店的员工,都是打工人身份,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不可能将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
同样按照投资10万元,月薪6000元雇佣1个店长或者经理,月薪3000元雇佣1个员工,月营业额30000元,毛利润50%——这个账算下来,15000元减去5000元房租,再减去1000元水电杂费,再减去6000元+3000元的工资,老板没有任何利润!
他投资10万元,一年到头,一分钱本钱没有收回来,这个生意就很糟糕,他绝对不会再干下去的。
做直营店连锁的,开上50家店,雇佣200人,遇到这几次疫情,除非能融资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能扛得住的:数月没有任何收入,但50家店的房租要交(50万/月),200人的工资要发(100万/月),社保等费用要续……
我顾问过的一家企业,员工1000人左右,公司资金链紧张到发不出工资时,想裁人,但裁人就要补偿给员工N+1的过渡费,需要一次性拿出更多资金才能合法裁人——这让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发不起工资了,才想着裁人;想要裁人,就要一次性发出更多工资和补偿款。
被裁的员工,本就会对企业主心怀怨气,再加上拖欠补偿费用或者工资,大多会把企业主告上法庭,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企业主想通过我们融资,我们通过企查查一看,企业主近期遇到这么多诉讼,便也选择明哲保身,不敢再雪中送炭了!
好吧,也扯远了,这个话题也收一收。
夫妻店的生存能力,在所有的餐饮模型中,是最强悍的。看看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不管是穷乡僻壤的乡镇上,还是北上广深的市中心,他们都能顽强地存活下来。
我想到的主要原因有四个:(1),他们的期望低。他们对比的收入参照物,是做农民时的种地收入。(2)他们最能吃苦。他们对比的辛苦不辛苦的参照物,是做农民时的风吹日晒雨淋,所以最能熬得住苦。(3)赚钱全部算自己的,积极性最高。(4)亏钱也全部是自己的,而且可能是自己的全部家产,所以压力最大,心思精力就全部押在了单店经营上,不会三心二意。
雇佣经理人做的饭店,碰到这种不要命干活的夫妻店,跟你做同质竞争的话,九成是死路一条——他们可以不计算夫妻二人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对抗下去,我们聘请的员工,三个月不发工资,就会散伙,还会投诉你。
第三种模式,是加盟连锁。自己开几家样板店,探索出盈利模型后,向外输出模型,吸引准备创业的“夫妻”、“兄弟”,把品牌方的品牌公信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与夫妻店的顽强生存能力,结合起来。
加盟模型也分为两种:(1)自营店赚钱的,但是管理能力和资金储备有限,所以采用加盟模式,输出盈利模型,让加盟客户赚大头,自己赚取加盟费或者流水抽成,这是正常的商业模型。
(2)自营店也不赚钱,但却通过各种手段,将自营店的人气做起来,对外宣传是盈利的,忽悠别人加盟,收取加盟费和流水抽成,这就是纯粹的做局了,绝对称得上诈骗——入局的加盟店,百分之九十都会赔钱。
我了解的就有一家餐饮连锁品牌,开店之后,疯狂做活动,充500元送500元,充1000元送1000元,但是给你限定时间消费。
客户看到这么实惠,都纷纷充值,然后排着队消费,变相帮助企业制造了生意兴隆、人满为患的单店运营假象。
看了他们的广告,到总部考察的加盟客户,到店铺前观察了几天,看到这些店铺天天爆满,就确认这个模式是肯定赚钱的,于是迫不及待地交了加盟费,最后赔掉一生的积蓄。
做得更绝的,号称不收加盟费用,只收取1-3个点的店铺流水。加盟客户看了这个宣传,就觉得遇到了良心企业家,更加愿意加盟了!
选择加盟之后,总部会要求你统一装修,然后指定一个装修公司——10万能装修好的,收你15万乃至20万,等于变相收了加盟费。
两年时间,他们开了两百多加盟店,通过装修公司就赚了上千万!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他们销售的火锅底料,成本15元,卖给加盟商25元,每锅底料赚取10元的差价,能赚多少呢?
两百多家加盟店,都跟着总部学习营销,充500元送500元,每个店铺每天要卖出100锅!
也就是,每店每天给总部供应了1000元的底料利润,一年贡献36.5万!
200多家店呢?
200乘以36.5万,自己算算吧。
加盟商运营一年后,算算账,几乎没赚到一分钱,甚至还亏钱了!百分之九十的加盟商都亏钱,这不是诈骗,是什么?!
话题又说远了,算是给关注我的朋友们提个醒,收回到正常的加盟连锁模型吧。
加盟商交了钱,总部教的管理运营经验,能学到多少,全看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遇到精英,加盟后做得好的,就想自立门户,独立出来,最终成为品牌企业的竞争对手。
做不好的,也可能是没学好的,就到处骂娘,诋毁企业品牌。
所以,走加盟连锁模型的,前期走得越快,后期溃败的可能就越大。
郑州某品牌土豆粉,加盟店扩张到近千家之后,管理跟不上,加盟店的出品质量和服务跟不上,严重影响到品牌方的根本利益。
这时候就考验操盘手的人品和魄力了!
缺乏德行的,就破罐子破摔,干脆放开加盟速度,半年之内,再搞500家甚至更多的加盟店,每个店的加盟费和装修费、流水抽成,赚个10万元,就能再赚5000万。
赚完加盟费之后,直接把品牌做烂、做死,然后换个品牌,重新注册个公司,还是原来的那帮人马,继续收割市场。
餐饮市场,教育培训行业,都不乏这样的收割者。
这样的操盘手,90年前后的,居然有每年赚上千万的,可以想象,他们赚钱的背后,有多少家庭倾家荡产!
这个土豆粉的操盘手,还是很有德行和魄力的!
他们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对所有加盟店进行整顿和升级,不服从的,一律收回品牌使用权——宁肯放弃流水抽成,放弃每年的加盟费收入这些短期利益,也要保证单店的出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这种壮士断腕的魄力和行动,挽救了这个品牌:据说,整顿之后,留下来的直营店和加盟商,不到200家。
但是,顾客对这个品牌的满意度和好评率,却越来越高了。
第四种模式,是托管店模式,类似于半直营+半加盟的模式。
加盟商只负责单店的投资,不负责单店的管理和运营,也只拥有单店50%左右的股权和分红权。
品牌方对所有加盟店铺,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门头,统一派出店长,统一招聘员工,统一营销政策,统一货品陈列等等。
品牌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产品研发,以及人才培养,重点是培养合格的店长。
我给一家连锁企业,设计出5:3:2模式,就是投资方占股51%,合格的店长占股30%,品牌方占股19%。
店长除了工资和提成,还拥有店铺30%的股份,是这个店铺的二股东,他就不只是个打工的,还有了夫妻店的“老板”身份,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一样了。
这个模式在刚开始,对于解放店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有价值的,但后期也发现了新的问题。
比如投资人和优秀的店长联合起来,直接另立山头了。
这个新问题的出现,却让我看到了更大的商业机会,倒逼我设计出了更加有战斗力、也更加有约束力的商业模式!
3,
我信心满满地投出200多万,按照我设计的这套商业模式,在餐饮行业,发起了第三次实验。
结局我已经讲过了,赔掉了200万,只留了零头。
今天有工作安排,只能写到这里,这个模式的原理和实践,我留在下一篇文章中讲吧。
但是,这次失败,却让我更加坚信,这个模式的价值,值得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次投资500万到1000万,重打一遍!
最后:感谢朋友们的信任,今天有人打赏500元,向我咨询了三十多分钟。
< class="pgc-img">>还有一位朋友,不知道是否开玩笑,要支付50000元,买我100个小时,我拒绝了,因为我现在只有碎片时间,没有整片的时间。
< class="pgc-img">>因为,我跟广州奥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内最顶尖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咨询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咨询服务协议(在没有外资背景的专利大数据库和专利分析工具中,他们耗资过亿、历时数年开发的壹专利,其数据完备性,数据更新的及时性,以及市场知名度方面,应该都是排名第一的),协议到期之前,我的时间和精力,首先要对雇主负责。
我力争将我知道的原理,都结合案例,讲述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借鉴这些案例,自己学会分析问题,自己去做选择,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才是我想教给大家的。
教书的最大成就,是让每个人都比我强,都能教我点什么,我们教学相长,互为老师,互为学生,共同加持,一起进步,而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我的学生。
我也是个普通人,与大多数人一样,农村出身,一点点摸爬滚打,走到今天。
我太清楚不过,任何人,终其一生,只要肯在一个方向上坚持学习,坚持反省自己,坚持升级自己,都会走向优秀,走向成功——原因很简单,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坚持不到最后。
我是个懒人,没有你们勤奋,行动远少于思考,只是我从未停止过反省自己,从未停止过分析我遇到的任何问题,这个日复一日的坚持,尚且能造就我这个不上不下的生活水平,你们若是运用我这个思考模型,借鉴我的经验教训,必然会比我更有成就。
前两天,在我说了200元每小时的价格后,排队的几个,真心要咨询的,可以按照当时约定的200元/小时的价格,约定我的时间。
今天往后,凡是想私信我的,都按照500元/小时收费。
最省钱的方式,就是把我的文章都看一遍,能讲给大家的道理,经验,还有见识,我都会讲给大家的,这是共性的东西,我讲一次,有几百个人获益,几千个人获益,乃至有些文章,20多万的阅读量,获益的人更多。
但针对个人的咨询,我讲过一次,只有你一个人获益了,这个时间我就不能写出故事,让其他人获益了,这就是对某个人提供咨询的机会成本:就像那个要12天时间的朋友,这12天我至少要少写3到5个故事吧?
敬请转发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让他们避免以上的坑。
吃不了苦的人千万不要干餐饮,同样的找餐饮合伙人也避免喝这些人合作,我们做餐饮到底要不要找合伙人呢?找和不找有什么利弊呢,如果必须要找合伙人的话,找什么样的人合适呢,最后我们找到合伙人以后又该如何进行合作分配利益呢,今天锦当鲜牛肉饼和大家一起讨论下:
那很多人会问?从那些方面判断要不要找合伙人呢?第一点 看你的创业资金 如果你没钱的话肯定需要找合伙人 第二点 是技术 第三点 餐饮管理,根据创业者的身份和需求不同,有的人却资金有的人却技术有的人需要管理经验等,餐饮创业初期的你看下这三点你是否有需求,有的话你就找合伙人,如果都不缺的就不必要找合伙人。
< class="pgc-img">>餐饮合伙人在很多人的眼里估计只是一个承担风险的合伙人,这边锦当鲜牛肉饼建议大家餐饮创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有多大能力就开多大的店,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如果一开始就是定位大型餐饮的话肯定是需要找合伙人的。要要找什么样的合伙人呢?那肯定是要找专业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了,而不是考虑只有钱的,这样才能最大的保障你的创业成功。
这里也要提醒大家,餐饮创业初期,创业者自身也要努力,不能全部靠别人,如果你全部指望别人的话你干不成也干不下去,后期要自己懂前期不会的自己亲力亲为,现如今餐饮行业竞争这么大,你不付出的话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打败,想挣钱的话,就一定要自己亲力亲为。
< class="pgc-img">>我们要找什么样的合伙人呢?这边有个问题,干餐饮最重要的是什么,很多人说选址,也有人说是服务和菜品,当然这些说法对也不对,站在大部分的立场上来说是对的,但是你是老板是决策者,后期很多东西都是需要人去落实执行的,那么对于你来说人才肯定是最重要的,没有对应的人才的话你没人你靠谁去帮你去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做餐饮的模仿这个模仿那个有的人 成功了有的人失败的原因,因为你选址装修菜品啥的可以模仿,但是人才和老板的思维是模仿不来的,所以人才才是最主要的。
一般餐饮创业3个管理人才是很重要的,一个是厨房人才另一个是管理人才,最后一个就是营销管理,推广引流这块是小的餐饮店的生存之道,所以餐饮找合伙人要么找懂技术的要么找懂管理的要么找懂营销的,如果你找的合伙人和你一样这几个方面都是不懂的,那后果是可以预料到的。
最后餐饮合伙人怎么合作呢?第一点一定要让合伙人投钱,即便他有技术,比如何一个厨师合伙,送他一些干股,但是你要知道送的东西是不值钱的,一旦后期有利益冲突或者生意不好的时候肯定会离开你,第二点餐饮老板一定要有绝对的控股权,一定要拿到绝对的67%而不是51%,这样才能在一些大事上有决定权,最后一点就是管理权,两人千万不能五五开,三人平均开,这样后面遇到事情的话没有一定的主导权,这样很多情况下就避免了意见分歧。这样的餐饮店才会走的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