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能源报】
据媒体报道,7月25日,针对有网友称其购买的古茗奶茶中发现疑似“血痰”一事,古茗方面表示,经查验,门店全体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调饮标准出杯,不存在违规操作,也没有异物进入的情况。
据了解,该消费者称当时在古茗买了3杯奶茶,喝了一大半,孩子在其中一杯内发现红色漂浮物,细看疑似黏液“血痰”。自己在医院上班,让同事帮忙用显微镜查看,显示大量红细胞。
7月25日,“古茗监控视频曝光”一词条登上微博热搜,该视频中,所有古茗店员在制作产品时均佩戴了口罩。古茗方面称,第一时间核查了安徽池州相关门店的监控视频,对投诉所涉饮品的备料、调饮及出杯全过程进行了仔细核查。核查发现,并无违规操作,也没有异物进入的情况。
【责任编辑:李扬子 】
本文来自【中国能源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源:贵池市场监管
情况通报
2024年7月21日,接到市民陈某通过12315平台反映关于“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的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现场检查、调取监控、询问相关人员等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经现场检查,涉诉饮品店证照齐全,涉诉饮品“百香双重奏”的主要原料为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浆、青橘,以上四种原料由总部配送,票证齐全,未见混有异物或感官性状异常,贮存条件符合要求。冲泡用水为水净化设备处理后的直饮水。加工场所环境卫生清洁,符合规范。店内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未见皮肤破损、出血情况。
经询问市民陈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28分通过手机下单订购3杯饮品,其中一杯为涉诉饮品。通过调取店内监控录像,发现陈某网上订购的饮品系店员苏某从7月21日13时31分41秒开始加工制作,至13时39分46秒封口,店内工作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工帽,加工过程未发现人员咳嗽。
经询问外卖员姚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30分接单,13时50分出单配送,14时05分送达陈某。陈某和外卖员姚某均确认饮品包装封签完整无损。
经查阅陈某在某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同事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和询问相关人员,7月21日17点31分,陈某发微信请王某某帮忙查看疑似“血痰”是否有红细胞,并于18时左右,将塑料吸管送至王某某处。王某某表示,只是简单通过显微镜看了一下,并不确定吸管上黏连物为血液结痂且含有红细胞,在陈某再三要求下才用手机透过显微镜目镜拍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陈某,同时告知手机拍摄的照片与显微镜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经询问陈某单位物业管理人员,涉诉塑料吸管被作为废弃物处理。
经多方查证,且陈某不能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饮品等实物,无法进一步检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无法认定陈某所诉的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将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依法依规处置食品安全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26日
岛记者 赵亚斐
近年来,奶茶消费持续升温,深受年轻人群追捧,新品牌不断涌现。近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福州海关技术中心对福州市现制现售奶茶开展比较试验。结果显示,29款奶茶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不达标,14款标称“无糖”奶茶均不符合规定,还有5款样品检出含有反式脂肪酸。
此次比较试验的样品由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福州市部分大型综合商贸体、校园周边、旅游景点、城乡接合部等区域购买,共购买20家现制现售奶茶店40款样品,价格每杯7元至25元不等,品牌涵盖“喜茶”“奈雪の茶”“一点点”“85℃”等,产品类型包含“无糖”“少糖”“微糖”等,其中实体店购买26款,网络购买14款。
鉴于目前现制现售奶茶尚无国家标准,比较试验综合参考GB 2760-2014《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T 21733-2008《茶饮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等相关规定,对样品的蛋白质、脂肪、反式脂肪酸、总糖、果糖、咖啡因、茶多酚、塑化剂、脱氢乙酸、糖精钠、山梨酸、苯甲酸、柠檬黄、苋菜红、日落黄、二氧化钛18个项目进行测试。
奶茶由茶汤中加入了奶或奶制品调味而成,40款现制奶茶中,蛋白质含量达标的仅有标称为奈雪の茶、喜茶、小确茶、木森茶、KOI等5个品牌的样品。有29款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低于0.5g/100g,不达标率为72.5%。标称为都可、快乐番薯两个品牌的4款样品蛋白质检测低于0.08g/100g的仪器检出低限,未能检出蛋白质含量,也就是说一滴奶都没有,叫奶茶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在糖含量方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20款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在21-48克之间,有16款样品的含糖量超过了25克,不符合膳食指南建议每日糖摄入量。此次比较试验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日糖摄入量25克的奶茶品牌有吃茶三千、涨茶、teall、喜茶。此次比较试验也专门针对果糖进行测试,40款样品中,22款未检出果糖,果糖含量较高的样品品牌涉及舔杯、沈茶、一点点、85℃。还有20款样品声称不加糖类,但检测发现,其中14款样品含糖量在1.1-5.8克/100克之间,均不符合国家无糖标志规定。
脂肪能带来良好的风味和口感,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引发肥胖。按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不超过60克进行对照,40款样品的脂肪含量在3.77-40.63克之间,脂肪含量较高的样品有85℃珍珠奶茶-超级杯(无糖)、贡茶格雷奶茶(无糖)、85℃珍珠奶茶-超级杯(正常糖)、古茗奶茶(正常糖)。此外,检测还发现,有5款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但未超过建议摄入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