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王春玲
“儿童餐饮,正在成为购物中心最后的杀手锏!”
比起女人的钱,孩子的钱更好赚。
数据显示,中国0岁至14岁人口达到2.6亿,儿童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5万亿元,与儿童玩具、零食跑步入场相比,儿童餐饮仍处于滞后状态。
尽管是一个肉眼可见的百亿级市场,想要做好却并不容易,多少品牌试图尝试过做儿童餐,最后却草草收场,没有品牌、无法规模化、运营成本高,都是扼杀其连锁化的元凶。
如今,这一情况似乎有所好转。一个跨界创业者成为了儿童餐“追风筝的人”,他切儿童鲜制食品赛道,将客群锁定在6个月——5岁客群,将宝妈们发展为开店人,做私域流量新零售端(儿童零食)占比60%。
近日,职业餐饮网记者对“全心贝爱”品牌创始人王沐霖进行了专访。
(“全心贝爱”品牌创始人王沐霖)
百亿级市场,为何撑不起一个儿童餐连锁品牌?
如果你问:儿童餐市场,是一门好生意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有太多数据可以证明,“儿童经济”的带货能力。三只松鼠旗下的婴童品牌“小鹿蓝蓝”,自2020年上线以来,已拥有近300万用户,用户半年度复购率超35%;母婴童行业零售领军品牌“孩子王”,据2021年报显示,公司营收为90.49亿元,同比上涨8.30%,净利润为2.02亿元……
“家有宝贝,就吃西贝”,西贝是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儿童餐的连锁餐企,虽然比重不大,却让其脱颖而出……
抓住一个小孩,就等于抓住了一个家庭。
而这样一个吸金赛道,为何过去没有跑出一个规模超百家的连锁品牌呢?
在王沐霖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制约了其发展:
1、运营成本高,需要3—5年才能收回成本
在做全心贝爱品牌前,王沐霖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考察亲子餐厅和同类餐厅,整体走下来发现普遍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亲子餐厅的定位都是售卖“空间”和体验,这就使得这些餐厅的门店面积至少要200——300平以上,首先房租成本十分高。
其次,人工成本也非常高,有中餐也有西餐,对厨师的要求高工资自然也高,因为还要陪孩子玩,这样对人工的依赖非常重,周末高峰期至少需要20——30人,非周末也至少需要10人以上。
这也导致了亲子餐厅多数只能区域化运作,盈利困难,3—5年能收回成本的不在少数,无法从单店走到连锁阶段,更多的成为一种满足情怀的生意。
2、客群多为学龄后大童,效率动能低
王沐霖认为一个创业项目,一定要切刚需市场,尤其是在不占时间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情况下。
现在的亲子餐厅,表面看是一门红火的生意,顾客和消费能力毋庸置疑,然而仔细分析却发现其客群定位的并不是刚需高频消费人群。
大多数亲子类餐厅的客群定位实际上是大童,也就是5——12岁的人群,而这部分客群的特点是要上学,要上各种辅导班,闲余时间很少,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周一到周五餐厅闲时特别多,周末生意又好到直接爆掉,而餐厅的承载量又承载不了这么多客流,效率动能十分低。
90后演员跨界做儿童餐,
在购物中心2年开出100家门店!
提起王沐霖,餐饮行业的朋友还些许有些陌生,但在网剧圈他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青年演员,出演过《长安十二时辰》、《心理罪》等热门网剧。
喜欢刻画每一个小人物,用王沐霖自己的话来说:“从戏中见自我,见众生。”
虽然演戏是自己一生热爱的事情,但他还是想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做一件对这个社会更有价值事业。
国内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老师,是王沐霖的校友,也是他非常崇拜的商业老师,一次在一节课上老师的一句:“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机”,给了他不小的触动。
可是究竟哪里能有“抱怨”呢?一次同学聚会,女同学抱怨现在带孩子出来可太麻烦拉,要带好多东西在包里,而且外边的餐厅也没有小孩子可以吃的东西,这一番言语,让王沐霖仿佛醍醐灌顶,身体被什么击中一样,这不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机会嘛。
在2020年他开出了“全心贝爱”品牌,2年时间在全国购物中心里开出100家门店,帮助宝妈们创业,这一切都基于他不一样的思考逻辑,一切从解决痛点出发。
1、解决复购痛点:
做婴幼儿辅食,切6个月——5岁刚需市场
“哪里是刚需,哪里才会产生复购。”
经过多个城市的走访,王沐霖发现很多亲子餐厅都将客群锁定了(5—12岁)大童,而没有人把目标客群锁定更小的婴幼儿(6个月——5岁)。
随着中国进入了精细化喂养时代,90、00后父母开始为自己的孩子添加辅食,他觉得这是一个比大童市场更广阔的市场。
原因有二:
一,比起大童消费,6个月到5岁孩童的消费价格敏感度更低,这代人的父母本身都是外卖养大的,更别提做辅食了,是有消费需求的。
二,是刚需市场,相比于大童需要上学,上辅导班来说,5岁以下孩子时间自由,空闲时间多,就餐频次因此拉高,平时爷爷奶奶可以带过来,周六日爸爸妈妈带过来。
2、解决产品品质痛点:
做“鲜制”儿童餐,手工零食,零售端占比60%
“对价格敏感度越低,对品质的要求就会越高”。
王沐霖觉得,做儿童餐的第一个要素是:食材安全,第二个要素是:新鲜,如果用成人吃的东西去满足儿童,显然是不成立的。
“很多儿童餐在产品端,过于依赖供应链,这也导致了品质和口感会大大折扣,而且目前中国儿童餐的供应链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零添加的午餐肉这种就找不到,所以我们选择手工制作,像我们的手工馒头,手工香肠,十款手工零食全部都是鲜制的,虽然会比较辛苦,但餐的品质会好很多。”
此外,在模式和玩法上全心贝爱也做出了创新,现在零售的占比要高于餐,占到了60%。
商业模式更像是一个以门店为流量入口的新零售门店,因为业态特性特别容易做私域,老客户觉得餐品质好,就会给孩子线上下单买手工零食,粘性很高。
在有限的餐厅的面积里,新零售是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空间的。
3、解决连锁复制痛点:
开80平小店,4—6人就可以搞定一家店
以往,亲子餐厅由于注重体验性,面积大,餐食结构复杂,用人多,模式重,因此只能在一个区域开店,无法复制连锁化开店。
全心贝爱为了解决这一痛点,首先将面积缩小到80平—100平,门店只留一个很小的游乐区,注重明厨制作的部分,更像是儿童餐里的“左庭右院”模式,注重翻台,4——6人就可以搞定一家店。
这样一来,由于运营成本较轻,即便有闲时,也无生存压力。
此外,大规模复制需要人的能动性,一直以来,中国宝妈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因为婴幼儿对母体的依赖性比较强,很多母亲不得不放弃工作全身心照顾孩子,而她们也渴望能够有一个自由职业,能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于是,全心贝爱将创业群体锁定了宝妈,相比于其它合伙人宝妈都有自己的孩子,从爱心和食品安全的层面都会更用心;其次宝妈们更容易形成社群网络,一个宝妈的背后至少有几十位宝妈人际圈,十分利于拓品牌。
4、解决体验痛点:
和餐饮同行合作,在购物中心里配送儿童餐
过去,带儿童外出吃饭,家长们经常会面临以下窘境:1、孩子爱吃的,自己不爱吃,为了孩子不得不将就一起做。2、家庭聚会,孩子跟着父母用餐,由于很多菜品调料多,只能给孩子点炒饭一类主食。
观察到这一现象后,王沐霖觉得一定要让孩子吃的好,父母又不将就。他选择和在每个有全心贝爱购物中心里的餐饮商户进行餐食互补合作,让餐厅主动推广儿童餐,自己免费配送儿童餐到其它餐饮门店,不抢同行生意,而是共同为家长们提供便利,让一家人可以坐下来一起慢慢吃。
职业餐饮网小结:
儿童餐饮就像一把新柴,搅动着购物中心餐饮火苗更旺。
随着中国进入精细化喂养时代,三胎政策落地,辅食母婴市场对于餐饮人来说,是一块亟待挖掘的宝藏地。
今天,全心贝爱的案例则再次向我们证明,谁能帮助客户解决痛点,谁就将品尝到甜美的果实,而餐饮和新零售篱笆的打开,则让想象空间被无穷放大。
子餐厅乐园属于宝妈们和闺蜜聚会的地方,拍照、晒孩子、聊天,同时孩子们有娱乐的地方;同样也是小家庭多家庭晚餐,可便于大人与小朋友互动、娱乐;
亲子餐厅乐园可以满足各种小朋友的喜欢,且有记忆点的场景布置,除了快乐城堡外,吃饭和玩耍已经成为另一个有趣的选择;在这里我们可以提供适合成人和儿童的膳食,更可以提供贴心细致的服务和超值的体验。
客观的说,亲子餐厅的硬件配置满足了亲子餐厅的需求——定制卡通桌椅、各种娱乐空间、柔软可爱的儿童套餐。
这些饰品足以吸引宝妈和孩子,作为下午茶的聚会场所,或者是周末亲子玩耍的选择,让孩子更愉快。
亲子餐厅乐园有几点需要注意如下:
一、现在的父母不缺乏消费能力,缺乏的是“消费理由”。亲子主题餐厅固然好,人们会去思考的是,去这里吃饭到底能带来什么?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如果大家认为,这与普通餐馆不同,也没有消费冲动,那怎么办呢?所以你的餐厅肯定要比其他普通餐馆有所不同的风格,为消费者的父母和孩子提供附加值;
二、为了孩子们的利益,有健康美味的儿童饮食吗。在这种消费情景中,家长是陪小朋友来吃饭的(有个细节,往往来的家庭孩子会偏小。因为大孩子就餐上已基本不受限,大人也没有那么关注,这点可参照低龄婴幼儿产品基本是高价产品,而随着年龄增长这种需求在降低),所以对儿童餐的关注要比普通餐厅高。
比如给宝宝点的面条,只是最普通的挂面配搭一些胡萝卜黄瓜,这显然不符合营养、好吃的标准;
三、家长能够安心吃饭,孩子们能够免费娱乐
有宝宝的家长都有个体会,我不能和我的孩子一起吃得好。
因此,如果有一个空间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玩耍,父母可以得到适当的解放,这是一个巨大的好处。通过餐厅的设计创造出孤立可见的空间,将小朋友的玩乐空间跟家长的社交空间隔离,又可看得见,各得其所。
亮山森林亲子餐厅位于贵州凯里,占地面积600㎡,配套设有用餐区、生日派对舞台及多功能游戏区等,为亲子家庭提供奇妙梦幻的就餐体验。
设计思路
基于亲子餐厅的定位,在进行内部空间创设前,应考虑兼顾成人社交仪式感与儿童友好趣味性,既能提供舒适用餐体验,更能获得愉悦的视觉及功能享受。
室内设计集合美食+社交+派对+造型四大主题空间,以一次“奇幻城堡冒险之旅的故事”为主线,解放孩子爱玩、会玩的天性,赋予无限想象空间。
01 / 观·形象
?色彩造型激烈碰撞
叠加视觉与味觉的共鸣感受?
用强烈的视觉冲击作为形象表达的方式之一,积极传递品牌认知的第一观感,提升空间期待值,附加于用餐体验之中。
不再局限于单一或统一的色彩装饰,奇幻形态在室内激情碰撞。色彩艳而不俗,造型多而不乱,让视觉与味觉叠加,产生相辅相成的共鸣。
跳出常规,任由不同色彩在室内叠加,深与浅、明与暗默契配合,增加奇幻氛围感。
02 / 探·环境
?儿童成人彼此兼顾
承载社交情感的友好互动?
用环境设计赋予亲子餐厅更多意义,不满足于单纯用餐或游戏,更是亲子情感互动、儿童成长探索及社交关系发展的途径。
摒弃常态化餐厅形象,遵循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打造趣味探索的用餐情景。为亲子交流提供环境契机,关联亲子餐厅的儿童属性。
黑白琴键在头顶交织,各个区块被透明通道串联,获得多功能儿童游戏区的领地。
在梦幻城堡中穿梭,做一场关于童话的美梦。现实与虚幻产生联动,突破情景想象的壁垒。
主题式舞台满足孩子“交朋友”的成长需求,让餐厅成为儿童社交的场地,来一场梦幻奇妙的party。
强调一视同仁的环境设定,兼顾成人社交仪式感。给父母一点空间,获得休憩、交流之地,让成人社交得以完善。
03 / 品·内涵
?品牌商业内核延展
呈现专业细节与空间价值?
从科学、实用、高效的角度出发,对空间价值进行谨慎探索,挖掘更深层的商业内涵,提升品牌质感。
贯彻儿童友好的环境内核,以科学细致的设定作为体现。利用弧度造型削弱棱角分明的尖锐感,再以柔软包裹,规避磕碰风险。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里解锁人生进步的新成就。
多种游戏装置满足不同龄段儿童的游戏需求,优化空间整体的包容性。
考虑空间适配的实用性,针对不同用餐需求,提供包厢式的私密社交空间。
合理拓展场地利用率,高效提升空间经济价值。墙面设计及空中乐园的灵感皆来源于原始的建筑形态。让墙面凹洞成为造型,在高阔的空间中制造夹层,使建筑缺点变成设计巧思,诞生新的功能意义。
从空间美学出发,用设计赋予餐厅艺术形态,使建筑获得新的生命,产生更鲜活的语言情绪,与使用者发生感知联动。
借环境形象传递品牌态度,让美好的食物在味觉与视觉中来回纠缠,感受多层次的奇幻就餐体验。
项目名称:月亮山森林亲子餐厅
项目类型:亲子餐厅
项目面积:室内563㎡
项目地点:贵州省凯里市
设计单位:开普俊梦儿童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