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国艺术报社、京东图书、北京卫视联合主办的2020京东文学盛典文学作品品鉴活动日前启动,首场直播活动——国内文学作品品鉴活动“国内之光”已于10月16日完美闭幕。莫言、叶兆言、徐则臣、陈晓明、周涛在直播活动中领阅年度好书,畅谈阅读心得,以深入的洞察为读者打开更广阔的阅读之门。
两个小时的直播活动中,嘉宾们除了推介优秀文学作品,还回答了众多读者和网友关注的问题,如果回到20岁你会给自己什么阅读建议?读屏时代如何处理浅阅读与深阅读?……五位嘉宾围绕这些话题热烈讨论,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当晚在京东直播间与新华云直播内,有近500万人次在线观看。观看人数,分别创下京东直播和新华云直播同类直播活动观看人次新高。
诺奖茅奖得主、知名作家主持人倾情荐书
2020京东文学盛典由新华网、中国艺术报社、京东图书、北京卫视联合主办,活动主题是“以热爱,领阅不凡世界”。活动通过专业、权威的推介形式,搭建起读者和作者交流的平台,通过专家推荐和大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读者领略文学阅读的美好。活动自8月31日开启以来,经过第一阶段面向各界人士广泛征集并列出100本年度文学作品,读者通过点击“增加阅读值”推介心目中的优质好书,9月27日正式结束第二阶段全民荐书环节,在国内、国际、儿童、科幻、文学IP五大分类组别图书中,国内组最终产生了11本推荐图书。
2020京东文学盛典的首场直播活动——“国内之光”,聚焦2019年国内出版的文学作品,活动邀请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家叶兆言、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主持人周涛五位重量级嘉宾来到直播现场,深度解读2019年出版的本土优秀文学作品。
知名作家作品表现抢眼,70后80后新作亦受关注
直播荐书环节,11本推荐图书中阿来的《云中记》、麦家的《人生海海》、格非的《月落荒寺》、蒋韵的《你好,安娜》得到了多位嘉宾的推荐。四位作家中,阿来、麦家、格非均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蒋韵曾获过鲁迅文学奖获,在文学界均有广泛影响。
谈到《云中记》,徐则臣给出了两个关键词,诗意,信仰。阅读《云中记》,周涛也有和徐则臣一样的感受,阿来的作品,仿佛一杯香浓的奶茶,余香袅袅,其文字有一种神秘色彩,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虚实结合的《云中记》,神秘而韵味悠长。
谈及麦家和《人生海海》,莫言给予了高度评价,麦家架起了一条严肃文学跟通俗文学之间的桥梁,也架设了影视观众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莫言指出,从《人生海海》可以看到麦家试图变化的雄心。对于这种变化,陈晓明非常认同,在他看来《人生海海》是麦家一个沉重的转身,《人生海海》写麦家家乡的故事,其中的生活质感丰富而真切。
对于《月落荒寺》,莫言给出的两个关键词颇耐寻味:“有情怀,无答案”。格非不但写小说,而且讲小说,不但搞文学,也搞音乐。莫言说,痴迷音乐的格非,在小说里面也已经开始回响着音乐的旋律。《月落荒寺》中,格非揭示了当今社会遇到的困境,但怎样解决?没有答案。莫言说,答案只会随着生活的发展自然呈现出来。
2020京东文学盛典莫言直播:读书要趁早 2020京东文学盛典莫言直播:读书要趁早 2020京东文学盛典莫言直播:读书要趁早蒋韵是一位得过很多文学奖的女作家。这次京东文学盛典,她的作品和女儿笛安的《景恒街》同时进入推荐名单。在叶兆言看来,蒋韵是一个被低估的女作家,她的所有作品都非常出色,小说读上去有一点古典美。对于蒋韵的语言,莫言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干练,明快,描写准确,用词造句毫不拖泥带水,“有宽恕,有希望”是莫言对这部作品的概括。
此外,须一瓜的长篇小说《甜蜜点》,黄孝阳的长篇小说《人间值得》,孙频的短篇小说集《鲛在水中央》,蔡东的长篇小说《星辰书》等也得到嘉宾的推荐。其中,莫言的五部推荐作品中,《甜蜜点》被放在了第一位。莫言说,《甜蜜点》特别像言情小说、爱情小说,但是不那么甜,而且惊心动魄。“这个小说悬念重重,读到最后一页才让人恍然大悟,语言精炼,词句优美,这也是须一瓜一贯的风格,她的小说写得锐利,像刀刃一样。”
读书要趁早,经典永恒,碎片化阅读同样宝贵
在提问环节,如何看待碎片化、浅表化的阅读?读屏时代经典的、深度的阅读是否可能?对于这些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几位嘉宾的观点相对统一:不必过于担忧,阅读是个人的,也是自由的。
宽容一点,大度一点,随意一点,这是莫言对碎片阅读的态度。在他看来,朋友圈里也有精彩的文章。阅读的方式不断在变,接受外来信息的方式不一样了,信息本身也是丰富多彩的。陈晓明曾批评过碎片化阅读,但他意识到,这种阅读使得年青一代的知识量暴增,思想更活跃。徐则臣表示,现代人碎片时间多,浪费了也可惜,但是经典的深度的阅读必不可少。
叶兆言的观点和大家不谋而合,在他看来,唐诗宋词是最大的碎片,他一直觉得手机阅读是个好东西。因为视力原因,他没办法在手机上花太多时间,有时也会听书。新媒体时代,接触经典的途径更加多样,听书这样一种传统而新潮的阅读方式逐渐回归。徐则臣坦言,他这两年听完了俄罗斯最著名的几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等都是用每天挤地铁的琐碎时间重读了一遍。周涛说,她会经常听书,因为从事语言工作,她对于朗诵声音的表现力要求有点高,所以希望未来能义务为大家读书。
“如果可以给20多岁自己一些阅读方面的建议,您会对自己说什么?”面对这个“穿越”问题,嘉宾们的回答各有特色。莫言笑言,回到20多岁太少了,要回到七八岁甚至五六岁,“读书要趁早,20来岁基本上就是出了窑的砖,定型了”。而徐则臣表示,如果回到20多岁,会强迫自己把篇幅最长的书先看完。周涛则表示,阅读是一种生活习惯,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长辈就帮她培养了非常好的阅读习惯。她认为,没有必要回到过去,“如果觉得哪本书没有读,那就现在开始。当下是最好的。”
直播现场,嘉宾除了分享阅读经历,畅谈阅读心得,还在“神秘”的卡片上写下了心目中唯一的那本国内文学“年度推介好书”。
国内文学组的直播活动结束后,10月17日至20日晚8-10点,2020京东文学盛典文学作品品鉴直播活动的另外四场活动,“国际之幻”“童书之趣”“科幻之美”“IP之潮”,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10月31日晚,将在北京卫视播放2020京东文学盛典之夜,年度推介好书最终揭晓。爱读书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书吧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富源胜境中学“新华书香坊”一角。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书香校园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书香校园建设不仅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更推进了文明校园、和谐社会建设,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乐读万卷书,轻踏成才路。每到课余和自习时间,富源县第八中学的校园书吧里便人气满满。近600平方米的书吧设有阅读区和休息区,可同时容纳160人阅读和学习。在这个温馨雅致的环境里,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喧哗,同学们或站或坐,捧一本书就是一个下午或晚上。现代的设计理念,温馨的家装风格,贴心的管理服务,让阅读成为悦读,让读书成为享受。
为打造书香校园,让不会说话的校园成为课堂外的老师,富源县第八中学携手云南乐读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筹资300万元,于2019年1月建设了“乐读者”校园书吧。书吧位于教学区一楼,面积565平方米,有藏书3万余册,包括工具书、世界名著、国学经典、最新报刊、高考各学科辅导书籍等,能够满足全校师生阅读和学习的需要。“乐读者”校园书吧由企业负责运营,全天开放,自由阅读,图书售价低于市场价格。
富源县第八中学校长张佳说:“阅读可以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优雅的环境可以变苦读为乐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人生的方向。依托书吧,学校将继续探索文化育人的载体和方式。”
在富源县胜境中学“新华书香坊”在国庆长假前刚刚揭牌营业,这是一个集销售、休息、阅读、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园实体书店,经营面积580平方米,内设教师休息区、阅读区、奶茶吧等多个功能区,可同时容纳200人阅读。“新华书香坊”与胜境中学图书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对胜境中学打造书香校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胜境中学老师李小立认为,阅读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校园书店进驻胜境中学,正好弥补了学校图书馆在这方面的不足,是一件让人高兴的好事。高三鲲鹏班学生徐荣说:“书店开业以来,我们方便了许多,以前买学习资料要等到放假,现在利用课余时间就可以买了。另外,书店的读书氛围很好,大家各读各的,买东西的同学也轻声细语,在这里读书很清静、很舒服,是一种享受。”
胜境中学“新华书香坊”以学校师生为服务对象,销售图书主要以学生用书和文学艺术类图书为主,在服务项目上以“图书+”的模式运作,创新业态布局,将文化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融入书店经营之中,注重书店的公益性,在不断丰富图书种类的同时,定期邀请胜境中学师生来书店内开展阅读课,真正做到了“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此外,“新华书香坊”还不定期邀请教育专家、作家来书店开展公益讲座,让书店的文化属性孕育在学校的精神土壤中,将书店打造成满足师生个性化要求和多元阅读需求的公共精神文化空间。
胜境中学校长李红彦说:“学生不会读书就谈不上学习,学校建设书香坊和构建书香校园,就是要让师生有书可读,有地方读书,培养师生读书的兴趣,通过读书滋润心灵、塑造人格。”
据曲靖新华书店总经理肖明介绍,“新华书香坊”在全市已经建成并运营10家,胜境中学“新华书香坊”在富源县是首家,除宣威、会泽之外目前已经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新华书香坊”是构建全民阅读氛围和书店进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将发挥新华书店在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服务师生、服务教育,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对于有条件建设的学校,还将根据情况陆续再建设一批,更好地满足学校和师生的阅读需求。
胸藏文墨怀若谷,校有诗书能致远。近年来,构建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已经成为全市中小学校共识,校园图书馆、书吧、书香坊、悦读坊等阅读场所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师生在舒适、和谐的环境中潜心阅读,体会书香,获得美感,陶冶情操,激发求知欲望。校企合作建设校园书吧、书香坊,对于学校来说既节省了建设的投资,又获得了专业的管理和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既兼顾了经营的公益性,又拓展了服务的范围和对象,实现了双赢。
(作者:张照彬 文/图)
期,高颜值、有特色的网红书店越来越多,成为年轻人热衷一去的打卡地。近年来,书店一直面临转型的压力,也有人提出,“高颜值”真的对书店生存有益吗?在网红书店里,书会不会沦为拍照的“道具”?
一方面是网络销售渠道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租金、人工的成本越来越高,而现在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可以说让国内多数实体书店都变得举步维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网红书店却脱颖而出,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乃至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网红书店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包括设计感强、颜值高,而且在卖书的同时,还售卖奶茶、咖啡、简餐、文创产品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可以提供住宿的书店。这些元素充分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受到他们的青睐。对于书店经营者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毕竟既卖书也卖咖啡、简餐,等于是扩大了消费者的群体,减轻了经营的压力。
但是面对身边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一些质疑和争议也出现了。质疑者的一个普遍观点,就是网红书店什么都卖,是不是不务正业?与此同时,很多年轻人到了网红书店,只拍照,不买书,打完卡就走,对于书店的经营也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帮助。
这些问题,现实中可能确实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书店因为“网红”的身份,吸引了眼球,获得了流量,其经营困境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正如一些经营者所说,他们本身就是爱书之人,还是希望以卖书为主,但是在只卖书无法维持经营,甚至面临倒闭的情况下,以多种经营获得利润,然后反哺图书销售,也不失为一个务实的选择。
而且,正是因为一些网红书店能够吸引眼球,招揽客流,所以很多大型的商超、商业综合体愿意以较低的租金乃至免租金的方式引入网红书店,这不管是对于书店的发展,还是对买书的消费者,无疑都是一件好事。
其实,书店颜值高、设计精致,从而吸引读者来打卡拍照,又或者也卖咖啡、卖简餐、卖各种文创产品,这和书店的文化内涵并不冲突。经过时间的沉淀,留下来的还是关注书与知识本身的读者,其中一些来“打卡”的人,也可能会因此爱上阅读,从“游客”转变为读者,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更何况,如果不是网红书店,他们可能一年都难走进一次书店,翻一次书。
所以对于网红书店,我们既无须“捧杀”,也无须“棒杀”,当你看到一个年轻人在网红书店比着剪刀手自拍的时候,不要盲目跟风也无须暗自鄙夷。捧一本自己喜欢的著作,寻一块清净所在,坐下来静静品读,才是书店存在最大的意义。(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