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年第一天,我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从实施情况看,餐饮企业都自觉地以环保型替代品取代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
但根据一些消费者反映,环保型替代吸管的体验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纸质吸管放入饮品后很快会变软、走形,有的纸吸管“有种纸浆味或胶水味,破坏了饮品本身味道”。
近年来,全球各国相继推出了严格的“禁塑令”,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很多商家也将精力投入在提升环保产品的质量上,让消费者能够更安心地践行可持续消费方式。这些受到好评的塑料替代品有何特别?
亚洲人熟悉的粮食,竟被制成高质量吸管
2018年8月,韩国开始试行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塑料杯的禁令。留学生陈小姐记得,从那时起,一些大型连锁咖啡店、快餐店的门店就开始全面停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环保的纸质吸管。
根据韩国环境部此前发布的数据,韩国一年要消费掉大约100亿根吸管和257亿只一次性杯子,其中的塑料要想分解掉,需要长达500年的时间。随着禁塑令的推行,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韩国部分企业投入更多力量进行技术革新,提升纸质吸管和纸杯的制造工艺,给韩国的造纸业带来了新的转机。
一家位于韩国釜山的纸吸管工厂生产的纸吸管为韩国上百家咖啡店及部分网购平台供货,广受好评。有的纸质吸管一泡入饮品中便很快软掉、散掉,甚至尝着还有味道,但这家工厂生产的纸质吸管却更加厚实,他们的秘密是什么?
根据媒体报道,这家工厂生产的纸质吸管使用了大量天然纸浆,增加了原纸的厚度,同时他们还利用一种特殊的油脂取代了黏合剂,避免原纸在缠绕中产生缝隙。这样,一根纸吸管能够在热水中浸泡两天,在冰水中甚至可以保持原状长达5天。目前,这家企业已经通过规模化、自动化的生产,把单根批发价格控制在20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0.12元,日均生产量已达到100万根。
禁塑令下,全球各国都在研发替代塑料餐具和吸管的环保材料。 新华社 发
陈小姐告诉记者,她还听说韩国有一种用大米为原料研制出来的吸管,虽然目前还没有亲身使用过,但她对这种吸管非常好奇。
大米是亚洲人再熟悉不过的粮食,韩国大米吸管开发者金广佖经过研发,推出了含70%的大米及30%的木薯的可食用大米吸管。木薯,是大家喜爱的珍珠奶茶中制作珍珠的原料,它的加入能够让吸管更加结实、有韧性,表面也更加光滑。有体验过这种吸管的网友表示,从外观上看,大米吸管和普通的塑料吸管差别不大,吸饮料也很容易,入口的饮料并无异味,但它整体更硬质。
金广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骄傲地介绍了大米吸管的“战绩”———它可以在热饮中浸泡2小时到3个小时,在冷饮中坚持的时间更长。目前,企业已经通过自动化、规模化生产,降低了单根吸管的成本价。
除了韩国,还有很多国家的企业和商家也运用奇思妙想,开发出了各种既美观、又能食用的环保吸管。比如美国纽约有一家公司利用天然海藻作为原料,并添加了可食用香料和色素,制成一种五颜六色的海藻吸管。这种吸管可以在饮品中泡24个小时,好奇的人还可以咬一口,尝尝吸管的味道。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酒吧内,老板为吸引顾客,推出了一种由意大利面做成的吸管。这种吸管能在酒里泡一个半小时,随后就会变软。用面条来喝酒,不失为一种创意,但显然娱乐性大于实用性。
我国也有企业着力研发可食用性吸管。在浙江义乌的一家企业内,有一个“吸管博物馆”,来访者可以在那里看到一排排颜色亮丽、形状各异的吸管。这些吸管都是用淀粉做的。
据媒体报道,这些吸管采用天然淀粉制成,加入了各种紫薯粉、南瓜粉、菠菜粉等食物以及可食用色素呈现出各种色彩。这种可食用吸管可以在冷饮中保持基本形态2小时,时间太久会导致吸管变形,但不影响其使用。据负责人介绍,相比起纸浆等其他环保吸管,淀粉吸管的成本更低、污染更小。作为吸管原料的淀粉价钱大约只是纸浆的1/4。目前这款可食用淀粉吸管的定价在0.10元一根左右。
曾经是农业废弃物,加工后耐高温、可降解
快节奏的生活,让点外卖成为很多人不得已的选择。陈小姐注意到,前几年很多韩国餐厅送外卖,用的还是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商家会等顾客用完以后再回收餐具。但这几年,随着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商家纷纷将餐具换成了一次性塑料餐具,用来装热菜、热汤。只有装油炸食品时,才会用到环保纸盒。
在世界范围内,大量被丢弃的一次性塑料餐具,给地球造成日益严重的负担。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0亿吨的垃圾散落到自然环境中,其中有大量塑料制的一次性餐具,每年堆积的量超过一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这些垃圾要在大自然完全降解,至少需要730000天。
来自德国的团队“树叶共和”(Leaf Republic)决定通过自己的行动作出改变。团队创始人Pedram的办公室外有一片茂密的森林,他向来认为,市面上通行的纸质餐具并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塑料替代品,通过砍伐树木来制作纸浆的行为令他十分痛心。有一天,他在森林中散步,突然灵光一现———森林里落叶那么多,为什么非要砍伐树木,而不是利用这些落叶做点什么呢?
有了想法之后,Pedram马上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群设计师、工程师们发挥各自所长,研制起了树叶餐具。最终,他们设计出了一种防水、防油,并可降解为肥料的一次性餐具。不仅成品纯天然,制作过程中,团队也没有使用任何胶水、油漆等化学用品。使用完毕后,树叶餐具只需28天就能被自然分解,变回天然养分,不会成为地球的负担。
“树叶共和”在发布这款餐具后,拿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奖项。在许多展览现场,他们带着半自动热压成型机,为人们现场展示落叶如何变成餐具的过程,引来无数关注。
这个团队始终坚信:“存在的意义不在于现在拥有了什么,而在于我们能为未来创造什么。如果建立的是一个真正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对于环境都有意义的公司,那我们做的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的一次性“淀粉餐具”。 新华社 发
变废为宝的故事,也在我国上演。作为农业大国,我国长期面临着如何处理秸秆的烦恼。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在田间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在秸秆制品企业看来,这种农业废弃物却是“宝贝”,它们可以变成一件件天然植物纤维环保硬质餐具。
有媒体报道称,用秸秆制成的餐具,富天然米糠营养素,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重金属、塑化剂等,而且比普通餐具更耐高温,不易碎,即便是破碎了,边角也不锋利。这种餐具的原料是天然生物,可再生,可降解,埋于土下6个月后可降解,不会造成污染。曾经的废弃物,如今却成为纯天然的餐具,远销欧洲、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国内外市场认可与接受,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实际利益。
事实上,除了做成餐具,秸秆还有其他“大用途”。比如安徽一家秸秆制品企业正与中科大、合工大等名校合作进行产品研发,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并开发新型天然植物纤维产品,提高秸秆等天然植物纤维材料的利用率。他们准备与白色家电企业合作,生产家电配件,并将秸秆运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包装材料、汽车配件等方面。
无独有偶,在国外,秸秆也被视为可利用的资源。丹麦是世界上首先使用秸秆发电的国家。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以南的阿维多发电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被誉为全球效率最高、最环保的热电联供电厂之一。阿维多发电厂每年燃烧约15万吨秸秆,可满足几十万用户的供热和用电需求。和煤、油、天然气相比,秸秆成本低、污染少,是电厂认为最划算的燃料。此外,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还可以无偿地返还给农民作为肥料。使用秸秆发电,电厂降低了原料的成本,百姓享受了便宜的电价,环境受到保护,新能源得以开发,同时还使农民增加了收入。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吴越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吴越
款原料的出现,让餐饮商家看到更多可能性。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里希;编辑:景雪。
从替代乳、替代糖到替代蛋白……健康、养生原料早已席卷餐饮业。
而眼下,原料市场里又诞生了新爆款——莱茵衣藻,不少餐饮商家更是借此打造出自己的爆款产品,赚足了眼球。
01.
从小吃到正餐,
这款原料正风靡餐饮市场
“常吃的一家水饺餐厅最近大变样了,原本纯白色的饺子皮染上了碧绿色,而且味道也更好了。老板到底给饺子用了什么魔法?”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表示道。
< class="pgc-img">>△添加了莱茵衣藻的水饺
该帖子也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围观,有网友在评论区回复称,这是商家在制作饺子外皮的过程中,添加了“莱茵衣藻”原料。该热心网友还补充称,“莱茵衣藻”不仅具有高蛋白,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丰富。北京的“果蔬好”超市中就有销售这种添加了莱茵衣藻的水饺。
而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四川成都,包馔夜包子也变了色,那一抹碧绿十分清爽,同样令人食指大动。据了解,与上文提到的饺子皮一样,包馔夜包子的包子皮里也有用到莱茵衣藻原料。
< class="pgc-img">>△包馔夜包子
按照网友们的发现顺藤摸瓜,我们看到,莱茵衣藻如今对餐饮业而言,已并非新事物。自去年5月莱茵衣藻正式获批成为新食品原料以来,其热度就不断上升,开始被不少餐厅和厨师所关注。
今年年初,大董旗下新零售品牌董到家上线了多款“大董青团”,其中备受欢迎的一款青团就添加了莱茵衣藻粉。据了解,青团本身含糖量较高,但莱茵衣藻自身所具有的辅助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的特点,为青团带来了更多健康价值,青团成了“轻团”。
< class="pgc-img">>△董到家上线的“大董青团”
米其林一星餐厅兰斋同样将莱茵衣藻运用到了菜品当中。其选用了由莱茵衣藻制成的凉面,以轻盈的柚子醋与发酵食物“味噌 ”来调味,一款清爽的健康主食由此诞生。
< class="pgc-img">>△兰斋推出的“海藻凉面”
此外,港丽餐厅推出了含有莱茵衣藻的中式牛肉面、三文鱼西式藻面等新品,荣川菜、全福楼、花厨等餐厅也都在新开发的面条中添加了这种原料。近日,由莱茵衣藻制成的富硒衣藻面也被江苏餐饮协会评为了“中餐养生菜品”。
事实上,纵览整个餐饮行业,莱茵衣藻已经改变了各类菜肴,进入了火锅、中式正餐、西餐等各大品类。
< class="pgc-img">>△由莱茵衣藻制成的各类菜品
有网友就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展示了一家高档餐厅的独特菜品——搭配了釉面酱汁的南极鳕鱼。该酱汁正是由莱茵衣藻与雷司令葡萄酒制成。“鲜嫩的南极鳕鱼,辅以口感丰富的酱汁,再搭配鱼子酱,仪式感满满。”
红餐网还注意到,在此前北京市餐饮协会举办的中式面点厨师大赛现场,不少主厨都已经拿莱茵衣藻做起了文章,不仅限于面条、饺子,更是在冰淇淋上,都能看到这款原材料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还出现了不少含有莱茵衣藻的零售产品。
走进武商超市、麦德龙等大型商超,均能购买到盒装的莱茵衣藻面;甚至在华氏大药房的货架上,同样能发现莱茵衣藻的身影。顾客可以在家中轻松自在地享受莱茵衣藻健康美食。
< class="pgc-img">>△低GI莱茵衣藻营养面
而在天猫、京东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同样已经买到了心仪已久莱茵衣藻面。包括莱茵衣藻低GI挂面、莱茵衣藻珍“硒”营养面在内,不少莱茵衣藻零售制品均受到消费者追捧。
02.
流行背后的逻辑:
顾客有诉求,商家有需要
莱茵衣藻这么火爆,还被餐饮企业广泛使用。看到这,相信不少人心中都有了一个疑问,莱茵衣藻到底是什么?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的公告,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属于衣藻科、衣藻属,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 class="pgc-img">>△莱茵衣藻
2022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莱茵衣藻的安全性评估审查并通过,“莱茵衣藻”正式获批为新食品原料。
从获批使用到现在也就一年多时间,莱茵衣藻为何能在餐饮业里流行起来?
红餐网从莱茵衣藻供应商“透云生物”处了解到,莱茵衣藻被誉为是“色细胞工厂”和“色酵母”,其优异的蛋白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组合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莱茵衣藻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6%,相较鸡蛋、牛奶、牛肉等高蛋白质物质,其蛋白质含量高出至少一倍以上。与此同时,莱茵衣藻中富含多达十几种氨基酸,且非常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这就意味着它在人体中的吸收率和利用率极高。
< class="pgc-img">>△莱茵衣藻营养成分对比
不仅如此,莱茵衣藻中的粗多糖含量高达12.5%。数项临床医学试验证明,在面粉中加入5.6%以上的莱茵衣藻,该面食即可能成为低GI食品。而所谓低GI食品,其功能说的通俗点就是食用后能增加饱腹感,且避免血糖过快升高,起到辅助降血糖的功效,可避免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另外,根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数据统计,莱茵衣藻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为人体补充钙、铁、硒等元素,起到强健骨骼、补充气血的作用。
过往国内外学术期刊中对于莱茵衣藻所具备的改善肠道功能等功效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此前,天津九八三医院研究课题组开展了莱茵衣藻润肠通便人体试验,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具有通便的保健功能,可以改善人体便秘情况。
< class="pgc-img">>△天津九八三医院研究课题组试验结果
也就是说,用上莱茵衣藻就等同于为产品加上了一道健康、营养的光环。
事实上,近几年,低脂、低糖、零糖、零卡、高蛋白……这些概念已经越来越高频出现,这也印证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营养均衡的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好吃”不再是消费者唯一的追求,“吃好”也必不可少。
有需求自然就有供应,餐饮品牌们也谋定而动,从0糖、0卡、0脂肪到减油、低脂,再到纯手工制作、每日新鲜现做……无非都是想在养生、健康的方向上深挖。
但餐饮业里,产品的内卷早已有目共睹。今天市场上有一家推减脂餐的火了,明天可能就会出现10家;一家打出手工现制,别家也会马上跟风。
类似莱茵衣藻这样的新原料出现,无疑给餐饮企业的产品创新带来新的思路,且明显有更高的壁垒,这也是餐饮商家们会青睐莱茵衣藻的重要原因。
< class="pgc-img">>△加入了莱茵衣藻创新而成的各式菜品
所以,说到底,莱茵衣藻的这股风头,无非就是“顾客有诉求,商家有需要。”
03.
超100家知名餐饮品牌都在用
餐饮产品创新新解
莱茵衣藻这么好,餐饮商家们是否真能用得了,又该怎么用?对此,红餐网也做了一番调研。
红餐网从使用了莱茵衣藻粉的餐饮商家处了解到,莱茵衣藻粉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如面条、面包、蛋糕、饼干、披萨、酸奶、饮料、冰激淋等。适量的添加,不会影响菜品的口感和口味,甚至能使得菜品风味更佳。
< class="pgc-img">>△添加了莱茵衣藻的各种成品
以制作、烹饪面食为例,有商家介绍,添加莱茵衣藻粉的比例通常有1%和6%两个档位。在这两个档位下,莱茵衣藻粉均不会影响菜品的口感。且在添加1%的档位下,菜品也依旧能保持食材本味,而添加6%的莱茵衣藻粉则能给菜肴带来清新的海苔味。
“莱茵衣藻的添加量无需特别高,最低只需添加1%即可实现产品的富硒和高蛋白。1%含量的莱茵衣藻面的价格,也只比一块传统菠菜面的批发价格略高。”某连锁面馆采购部负责人说道。
红餐网也注意到,作为莱茵衣藻的供应商,透云生物能够我餐饮商家提供安全的莱茵衣藻粉,以满足消费者愈发多元化的需求,并以创新的角度和科学技术帮助餐饮企业提高自身产品差异性。
据了解,早在2020年4月,透云生物就在山西长治市投资建设了全球首座莱茵衣藻工厂,首期工程项目总投资达数亿元人民币,该工厂已正式投产,预期年产可达4000吨。目前,透云生物合作的知名餐饮商家也已超100家。
< class="pgc-img">>△透云生物全球首座莱茵衣藻生产基地
成本可控、还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给产品打上健康、营养的价值标签,在可预见的未来,莱茵衣藻在整个餐饮市场应用还有不小的潜力。
透云生物集团董事张乐乐也透露,未来透云生物还将不断提升产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以更多样化的方式为餐饮企业提供服务。
< class="pgc-img">>△用于生产莱茵衣藻的发酵车间
“在上海滩,马上就有一家头部粉面连锁品牌即将呈现莱茵衣藻大单品。此外,透云生物还会携手餐饮品牌共同推出联名零售产品,探索更多可能。”张乐乐如是说道。
本文配图由透云生物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日,致力于为中国年轻消费群体打造威士忌品牌的创新型公司——【响杯】宣布完成数千万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复朴基金,IMO Ventures。本轮融资由小饭桌增值业务部门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响杯于2019年6月成立,2019年12月正式推出针对威士忌新手人群的首款产品——启示酒盒,人均客单价超过300元,产品现已全部售罄。
< class="pgc-img">>(图为响杯启示酒盒)
本轮融资后,响杯将在原有的启示酒盒基础上,推出革命性的BUF2系列——以威士忌为基酒的预调酒,满足想尝试低度酒但又希望口味多元、且能感受威士忌风味的年轻消费者需求。
< class="pgc-img">>(图为响杯BUF2系列新品)
预调酒将至新一轮爆发期
预调酒诞生于90年代的欧美,后来在日本的改造下成为使用场景更广的流行饮料。在现有市场成熟的酒类中,啤酒口感单调且容易长胖,白酒过于严肃和老派,红酒则显得商务且容易犯困。预调酒的出现,几乎完美解决了以上弊端,且价格更友好、口味更多元。
CBNData发布的《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显示,年轻消费群体饮酒观念正在转变,健康饮酒、适量饮酒成为一大趋势。
预调酒正好满足了中国年轻一代主要为了轻社交和适度释放压力,同时追求品质和健康的饮酒需求。
由于符合年轻人的口味,预调酒也是近年来唯一还能保持销量快速上涨的酒种。中国、美国和日本的预调酒行业都是本国增长最快的酒精饮料。
< class="pgc-img">>预调酒在中国经过十余年的早期市场培育,在2013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明星的代言、综艺节目的热映增强了预调酒的网红效应,同时包括白酒、啤酒及综合食品类企业也都纷纷涉足行业。
2020年在国内大部分酒水品类都出现下滑的情况下,预调酒龙头锐澳的营业收入却逆势增长了30%,在阿里平台的销售额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加速增长,行业上升趋势已经形成。
< class="pgc-img">>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的预调酒在酒类饮料中的销量占比分别为16.6%、8.1%、4.5%,而中国的预调酒行业占比仅有0.2%,市场渗透率较低。预调酒这个品类在国内正处于增长的黄金时期。
< class="pgc-img">>2018年我国预调酒(RTD)人均消费量0.06升/年,仅为日本的0.67%,美国的2% 。中国预调酒市场只要达到美国人均消费的20%,将有可能突破500亿规模。与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相比,我国预调酒行业中长期有5-8倍增长空间。
响杯潜心研发,推出“三款啤酒替代品”
许多品牌都已经看到了预调酒的市场机遇。有国际知名品牌推出的预调酒产品,也有通过电视/综艺植入爆红的新品牌 RIO,这些预调酒产品的出现唤醒了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目前国内预调酒品牌在基酒的选择上,大多选用伏特加或白朗姆等中性烈酒,虽能够有效提供酒精度,但这些基酒高度同质化、风味薄弱且呛口,无法提升预调酒的风味,甚至有些产品差到口感粗糙。
响杯团队经过分析检验、结合实践得出结论,使用经过木桶陈酿熟化后的威士忌制作预调酒,可以带来更丰富的味道、柔化酒精感,打造出品质、口味更出类拔萃的产品。
响杯的创始人兼CEO陈汉树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更是威士忌爱好者,十分了解现在中国年轻人对于酒类的口味偏好;首席产品官Dillon King有超过10年的威士忌产品和品牌经验,交易过上亿元的威士忌产品;首席营销官张亮拥有12年以上的销售&供应链管理经验。
< class="pgc-img">>(左一为邹轶德,左二为Dillon King,右一为张亮,右二为陈汉树)
为筹备预调酒新品,响杯团队中加入了四位合伙人,分别是在F&B行业拥有超过15年的销售经验的Jason Holladay,现任响杯线下渠道总监;曾任麦邦实业集团研发总监,拥有超过15年的饮料产品研发经验的彭延聚,现任产品总监;有12年电商运营及市场营销经验的高艺歌,现任电商及营销总监;原东道设计二把手的邹轶德,现任设计和品牌总监。
团队核心成员分别在餐饮业销售和供应链管理、品牌视觉、销售渠道、电商运营方面有超过12年以上的经验。团队具备的丰富威士忌资源和高效的产品研发能力为响杯入局预调酒市场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启示酒盒可以帮助威士忌新手迅速成长入门,效果很不错,复购率也很高”陈汉树说。“考虑第二款产品时,我们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体验威士忌的魅力。9度以下的低度酒酒精饮料是现在年轻人的首选,但很长时间里这个赛道只有啤酒一个品类,近年来预调酒市场快速增长对啤酒一家独大的局势形成冲击。我们希望以威士忌作为媒介,做一款男女皆宜、可以共饮的预调酒。”
高质量的预调酒需要较长时间去打造研发和优化,响杯团队历时半年潜心打磨产品,终推出BUF2预调酒(Ready to Drinks)。
这款产品酒精度数在 4%-5%,以威士忌基酒添加软饮(果汁、咖啡、茶等)调配而成,调配时加入天然NFC或者浓缩果汁进行调制后罐装,此款酒采用威士忌杜绝了低劣酒精竞品中常见的冲劲,口感更清爽,对消费者而言饮用门槛低,且低酒精对身体承受负荷也小于直接饮用烈酒。
威士忌预调酒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
在潜心打磨这款产品之前,响杯做了很多用户调研。发现95 后人群中男女饮酒比例是1:1,现阶段国内预调酒是女性用户的天下,而男性历来是啤酒的最主要用户,随着对酒的品质和健康的追求,传统啤酒市场的男性消费者比例逐步下降,但男性喝低度酒的需求并没有被看到和被满足。而在预调酒成熟的欧美市场,预调酒的男女消费比例接近1:1,响杯认为中国市场上还没有一款为男性消费者打造的预调酒产品。
此外,当下年轻人饮酒一般有这些考虑:深夜加班、或者聚会需要提神的时候想喝一杯,需要好喝的果味搭配,且担心糖分太高;而且想找啤酒的替代品,只想喝原味的酒却不想腹胀难受。
基于对年轻消费者的调研,响杯本次推出了三款新品:
< class="pgc-img">>能量饮料+威士忌,轻度酒精配合瓜拉那起到了提神醒脑的功效,用熟悉的能量口味配方加上野樱梅果汁。
柠檬 NFC+威士忌,精选四川安岳NFC柠檬汁,非浓缩处理,不添加香精。只为一杯天然柠檬预调酒。
原味嗨棒,苏打水+威士忌。稀释威士忌高酒精度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威士忌风味。不添加香精和糖,清爽的气泡感成为了完美0碳水的啤酒的替代品。
当前,国内涌现出不少新锐预调酒产品,但以威士忌为灵魂的预调酒却是首次面世。响杯推出的三款新品口味各有侧重:能量饮料+威士忌能让上班族等易疲劳人群在饭后休闲的同时提神,柠檬NFC+威士忌则满足90、00后们对养生的追求,柠檬NFC富含维C且口感清爽。苏打水+威士忌则满足“0碳、0糖”人群的低脂健康需求,也成为他们喝啤酒和碳酸饮料之外的新选择。
在生产上,响杯是少有的可以同时从苏格兰、西班牙、阿米尼亚等地进口高质量威士忌原酒的公司,团队负责核心的研发部分,后续使用国内成熟酒厂的产线来调配生产。目前,响杯BUF2系列已与2家北方及1家南方的工厂达成合作。
“与其他品牌相比,响杯的优势在于做威士忌的积累,我们可以拿到更多高性价比的威士忌原酒。我们也是少数的有酒和饮料两个品类生产研发大佬的公司。”陈汉树说。由于团队在威士忌方面的资源,即便在威士忌原酒价格上涨的今天,响杯仍然可以从苏格兰拿到性价比最高的威士忌,并能保证蒸馏厂供给稳定。完整的供应链资源和强大的行业人脉,配合团队稳定的鉴别能力,构成了响杯打造高品质产品的基石。
在品牌营销方面,陈汉树强调从产品口感、包装设计到营销理念,BUF2都更偏向中性化。BUF2希望给消费者的“每一局加BUFF”,BUF2作为一款男女皆宜的预调酒,给出啤酒之外更有意思的选择,希望人生中的任何一局,大家都可以打破隔阂,享受轻松的社交。
响杯计划在今年4月份发布BUF2系列产品,将在天猫、京东和响杯自媒体等电商平台同步发售。此外,响杯还将以深圳为起点开始进行BUF2落地推广,将逐步覆盖 7-11、全家、Ole’等线下商超渠道。
未来,响杯还计划推出 IB装瓶威士忌、威士忌LAB体验店等项目,以威士忌灵魂,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有趣、有聊、有品的产品!
关于小饭桌增值业务部门
“小饭桌增值业务部门”脱胎于小饭桌完整的创业服务生态,致力于为新经济领域的早期优秀创业公司提供专业的融资咨询服务。依托于小饭桌在资本市场的多年经验积累,小饭桌增值业务部门将帮助创业者梳理融资策略、精准匹配投资机构、高效推进融资进展。同时,“小饭桌增值业务部门”将连同“小饭桌新媒体”“小饭桌创业者培训”,以业内独有的“融资咨询+媒体报道+课程培训”的全方位服务体系赋能早期创业者,助力创业者赢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