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某奶茶店上海一门店员工工作时间被曝切西瓜时吃瓜心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员工被曝切西瓜时吃掉瓜心 ,涉事门店回应:属实
7月2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上海一家奶茶店员工在做果饮时,一边切西瓜,一边吃掉瓜心,随后将剩下的西瓜切块装入盒中,且该员工口罩佩戴并不规范,也没有佩戴手套。
7月6日,涉事门店店长回应称此事属实,已上报给公司,公司已对该员工做停职处理。店长还表示,公司规定,店员在后厨操作时要规范佩戴手套和口罩。
最新进展:涉事员工已被停职
待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
7月8日,记者跟随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浦江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涉事门店,值班店长熊彩鑫称,该员工已被停职,待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浦江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涉事门店
熊店长出示了一份公司守则,其中在“员工饮用饮品”条例中第一条为“门市员工在上班时间内,除了用牛奶类、乳酸菌类、酒类、新鲜水果制作饮品外,其他饮品皆可无限畅饮”,也就是说,员工在上班期间不允许偷吃水果。
△值班店长出示的公司守则
闵行区市监局浦江所副所长唐群烨告诉记者,经现场检查,该店内整体卫生情况较好,员工健康证件齐全,规范佩戴工作帽及口罩,索证索票齐全。现场发现,该店有公司总部统一制作的“日管控”表格,但内容较为简单,未能涵盖全部食品安全风险点,且食品安全管理员人员自查流于形式,检查记录均是“无问题”。针对此次问题,监管部门将敦促店方加强员工培训,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规范。
有人认为惩罚太重
有人认为食品安全无小事
在相关视频的评论区下,有网友表示“员工愿意吃说明卫生没问题”“吃西瓜不是什么大问题,应该给一次改正机会”
也有人指出偷吃西瓜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问题在于这是食品行业员工操作不规范,就会给顾客留下健康安全隐患。
近年来,员工因“偷吃”等行为违反单位规定而受到处罚的事件屡见不鲜。
上班吃了2颗葡萄
仓库职工被辞退
2020年,在叮咚买菜仓库做生鲜食品打包分拣工作的文女士,在打包葡萄的过程中随手摘了两颗吃掉,她的行为遭到同组员工举报,公司立马对文女士作出辞退决定。
文女士懵了“自己才吃了两颗葡萄怎么就被辞退了?”公司是规定不能偷吃生产线上的食品,自己认识到了错误愿意改正,但之前其他员工吃苹果只是罚款300元,自己因为两颗葡萄就被开除,有失公平。
对此,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仓库的产品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公司,不允许员工偷吃生产线上的水果、原料。这触犯了生产红线,属于诚信问题。
胖东来员工“偷尝”炸酱面
被调整岗位
2024年2月15日,胖东来员工被爆在营业期间试吃炸酱面。胖东来第一时间回应称,该员工未按照试吃标准进行试吃。2月16日,胖东来发布公告解除当事员工的劳动合同。后经民主决议,涉事员工调整岗位,继续留在胖东来工作。
一奶茶员工偷吃西瓜心
2023年5月7日,一奶茶店员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每次不忙的时候就偷偷吃西瓜最中间的部分,该网帖引发热议。5月8日,古茗奶茶回应称,涉事员工可能确实违反了相关规范,公司正在核查处理,核查清楚后会根据规定处理涉事员工及门店。
公司辞退吃东西的员工,违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须举证证明相关规章制度已经公布,劳动者已知晓且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否则用人单位不能行使单方解除权。
有媒体评论指出,在食品行业员工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工作,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一方面员工偷吃水果可能会导致食品污染病菌等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另一方面,偷吃生鲜食品触犯公司规章制度“红线”,还会造成食品缺斤少两,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涉及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公司就应该“零容忍”严要求,毫不留情地严惩违规违法者。
延伸阅读——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不应在专间或者专用操作区内从事应在其他食品处理区进行或者可能污染食品的活动。
食品安全法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两颗葡萄、一块西瓜心、一口炸酱面,它们的价值看似微不足道,但这种“监守自盗”的行为,却触犯了企业规章制度的“红线”,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每一位劳动者,遵循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是基本底线,勿以恶小而为之,切莫因小失大!
来源:工人日报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日,安徽池州的一位女子在古茗奶茶店购买的百香果口味奶茶中发现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红色漂浮物——疑似“血痰”。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女子称,她在饮用奶茶时,从饮品中捞出了这种红色物体,经过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其中确实含有大量红细胞,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 class="pgc-img">>古茗官方最新回应
古茗官方最新回应:我们第一时间核查了安徽池州相关门店的监控视频,对投诉所涉的“百香双重奏”饮品的备料、调饮及出杯全过程进行了仔细核查。
经查验,门店全体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调饮标准出杯,不存在违规操作,也没有异物进入的情况。
事情经过
7月21日,陈女士在古茗购买了3杯奶茶,在其中一杯百香果口味的奶茶中发现了这些红色物质,起初以为是西瓜瓤,但细看后怀疑是“血痰”。她在医院工作,于是请同事用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大量红细胞。
随后,古茗方面迅速作出回应,核查了涉事门店的监控视频,并表示在备料、调饮及出杯的全过程中,员工都全程佩戴口罩,按照标准操作,没有违规行为,也没有异物进入。
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管局也介入了调查,并发布了情况通报。
通报指出,经过现场检查,涉诉饮品店证照齐全,加工场所环境卫生清洁,从业人员均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且在监控录像中未见异常情况。
< class="pgc-img">市场监管局调查
>由于陈某未能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和剩余饮品等实物,无法进一步检验。
因此,无法认定陈某所诉的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最后的结果就是古茗没有问题,最后血痰哪里来的,因为饮品和血痰都没有了,没办法查证。
不得不夸池州监管局情况通报真的写得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文字也很流畅。
不能白被冤枉,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监控的重要性
古茗拿出了顾客购买的奶茶,制作过程的全部视频,奶茶店没出问题,问题就不知道出哪里了,这个我也不知道。
既然查了监控没有问题,监管局也调查了,都合规,那说明古茗棒棒的。
< class="pgc-img">>在古茗上过班的网友说
有网友说,她女儿在古茗打暑假过工,古茗全程配带口罩和手套,水果都是新鲜自己切的,过时三小时水果还没有用完直接扔了,切新的水果,而且水果都是非常新鲜的。
< class="pgc-img">>做过古茗,我很相信古茗,所有操作,都是非常严格360度无死角监控的,最近有很多人恶意黑古茗。
更不可能有人会恶意吐痰进去的。如果真有此事应该报警,公布检验报告……你们可以随便喷我!凭心评论!
现在古茗公布了全部的监控过程,经过调查也没有发现卫生问题,真的给古茗点赞。
< class="pgc-img">>虽然古茗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这血痰到底从何而来的呢?
有网友推断说,不排除这个人有感冒,咳嗽情况,呼吸道粘膜咳坏了也会有血有可能就是碰巧。
发烧,喉咙痛,咳嗽确实也会有咳出血痰情况,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 class="pgc-img">>真的有可能血痰是顾客自己的,毕竟喝了一大半了,自己嘴巴出血也有可能,有的人牙龈也还会出血呢。
< class="pgc-img">>还有人说时不时办公室的人恶作剧搞的,不说还真有可能,有可能真的是误会
< class="pgc-img">>难道大家怀疑这个女的是想白嫖吗?我觉得不像呀
评论区有网友说:我干过餐饮,大多数人都只是骂娘,我还没着过谁真敢往食物里加料的,那摄像头连你黑头都能拍清楚,换你你敢往里面加料吗?
是啊,这种的如果谁违规操作,到时候如果查出来,不仅会罚钱,还可能工作都没有,看着视频员工都是全程带口罩的,一般也不会存在员工咳血的情况。
他说做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真的有些顾客很难让人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会有些顾客故意找麻烦,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你给他免单或者赔钱。
< class="pgc-img">>有人说餐饮行业有很多白嫖客,外卖有异物,比如虫子头发之类,或者就是堂食发现异物让商家免单,赔偿。
网友吃瓜说,这是白嫖失败了,没想到商家全程无死角,吓得把证据扔了
有网友说,白嫖失败了,没想到商家全程无死角,还有人维权不保留关键性的证据,只是想免单,干嘛闹这么大。
< class="pgc-img">>结语
咱也不知道呀,是不是白嫖失败?还是可能有什么误会?头条的友友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是觉得古茗确实有问题,还是说这个女子白嫖呢?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不管结果这么样,这件事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商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卫生干净的视频。
日,一古茗奶茶店员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每次不忙的时候就偷偷吃西瓜最中间的部分,引发热议。
古茗奶茶员工发文称备料时偷吃西瓜。
针对该事件,5月8日,古茗奶茶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该事件中涉事员工可能确实违反了相关规范,公司正在核查处理,核查清楚后会根据公司规定处理涉事员工及门店。
这并非古茗奶茶首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据此前报道,去年7月,“古茗奶茶被曝喝出壁虎”一事刷上微博热搜。
记者了解到,古茗奶茶店此前还多次因食品问题被罚。
2022年7月5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古茗茶饮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山核桃仁原料加工食品,被罚9000元;
同年6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墩镇古茗饮品店因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及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被罚5000元。
据古茗品牌官网资料显示,古茗品牌背后公司为“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总部位于浙江温岭大溪。截至2021年,古茗全国门店突破6000家。
来源丨南国早报综合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