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健康河南
炎炎夏日
热辣滚烫的阳光
把我狠心地关在烤箱里
周围的空气马上就要把我烤熟!
奄奄一息的我
仿佛快要被晒成葡萄干
急需一股清凉来拯救
夏季人们点奶茶、喝咖啡时
常常会让店员疯狂加冰
以缓解体内燥热的烤箱feel
但是加了冰块的饮料
真的能放心引用吗?
前段时间
王先生在某知名咖啡店购买了
几杯冰咖啡
打开盖子却发现冰块已经发霉长毛
该事件迅速在网上引起讨论
用水冻成的冰块
何来发霉一说?
况且低温本就不适宜细菌繁殖
到底是为什么?!
当然
纯水本身是不会发霉的
但是如果水质被污染了
可就不好说了
透露给你一个秘密
其实我们喝的奶茶咖啡里加的冰块
可能都挺脏的
有研究发现
加冰块的奶茶
其菌落总数明显高于不加冰的奶茶
那么有什么原因
会让饮料中的冰块变脏呢?
饮料所用冰块的污染途径非常多
并不只局限于
制冰的水中是否有细菌和病毒
以下2种情况
也有可能使冰块受到污染
制冰水源不卫生
为了确保冰块的卫生和安全,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的规定,制冰用水应该是经过消毒的安全的饮用水。
如果制冰水中本来就有微生物,那么制出的冰细菌总数超标、有致病菌或病毒的概率就很大。
虽然低温不利于微生物繁殖,但低温并不一定能使已有的微生物死亡,当人们吃下冰块中的致病微生物时,微生物会在体内开始繁殖,最终导致疾病。
制冰或冰块运输、存储设备被污染
制冰机外观和内部
如果没有按规定开展定期清洗和消毒
也很容易藏污纳垢
有时为了方便取用
存放冰块的容器往往是敞口
这就大大增加了被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甚至蟑螂蚊蝇等污染的风险
运输冰块的容器、
取冰的冰铲若存放不当
或没有及时清洗消毒
也很容易将污染物带入到冰块中
冰块为非可食用冰块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也曾有新闻报道过,某黑心商家为“物尽其用”,用储存鱼虾海鲜的冰块,来充作饮料冰块。这种冰块中很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危险性极高。
因此,说饮料中的冰块很脏,的确不算夸张。
我们在购买饮料时,真心建议不加冰,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还能多喝到一些饮料。毕竟,饮料中加的冰块,肯定占据了不小的容量(多加冰,少放饮料,商家够精明)。
有和冰块锁死的小伙伴肯定要问
夏天没有冰镇的饮品续命
就无法快乐地生活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在家自制冰块
在家自制冰块
出门用保温杯带着冰块
买饮料后自行加入
只要注意用具的清洗消毒
自制冰块可以确保制冰用水干净卫生
储存和运输过程安全
但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选择卫生状况看起来更好的店
比如,购买加冰饮料时
注意查看店家盛装冰块的容器
是否外观洁净、加盖密封
店员操作取冰时
是否佩戴一次性手套
冰铲是否存放在干净卫生的专用容器中
来源|科普中国、广东疾控
家隔离的第44天,掐指一算,上次喝奶茶,好像还是上次。
点不到外卖,只好自己做。但不是搭配普通,就是单薄寡淡,就是没有外面喝的爽呜呜……
< class="pgc-img">>公司里正好有一位同事,以前是干茶饮研发的,简单点拨了两下:妈耶,平平无奇的牛奶+茶,竟然更香浓好喝了!
我们还逼他交出了几款秘方,简直可以直接拿去开奶茶店!(已经试过的我只能说太绝了
< class="pgc-img">>这篇文章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奶茶,第二部分讲果茶,文末有详细的配方卡片,心急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最后,一键get!
为什么我做的奶茶
总是水叽叽的啊?
很多人按照网上的配方,直接用瓶装茶兑鲜奶,加再多糖依然觉得单薄。
其实奶茶店的奶茶之所以好喝,是因为商家会用高度浓缩的茶汤提香,用淡奶油、炼乳等乳脂升华口感,能不让人上瘾吗?
家里没条件怎么办?请收好这3招作弊技巧。
< class="pgc-img">>一定要掌握的3个作弊大招
1. 熬煮大法好
做奶茶最快速的方法是直接冲泡,取300g牛奶煮至微微沸腾,再倒入5g茶叶,10min后将茶叶过滤掉。相当于用牛奶泡茶,是最简单的加浓方案!
< class="pgc-img">>
如果你想做出更香浓的奶茶,我们推荐熬煮法,能最大程度萃取出茶和奶的香气,成品的融合度更高。
其实并不需要像网上流传的说法,先加糖炒茶叶,这一步新手很容易炒焦糊底,变成“沥青奶茶”。
< class="pgc-img">>给大家看看前几天我朋友做的。
直接锅中倒入一罐牛奶,加入5g茶叶(最好用茶包就不用过滤),熬煮15-20分钟即可(煮开后转至小火)。想喝冰奶茶的话,放至温凉后加入冰块即可。
虽然有点花时间,但香浓度能拔高两倍!
< class="pgc-img">>2. 摇出奶泡才好喝
煮好的奶茶,想要更好喝,使劲摇晃这一步别偷懒。它可以让奶茶产生细腻的泡沫,入口更顺滑,相当于0成本增稠了。
< class="pgc-img">>3. 万能黄油糖浆:加什么都好喝
如果有时间,这一罐超级作弊的黄油糖浆,请学起来!
不仅奶茶可以加,咖啡可可气泡水随便怼,都会好喝很多。(悄悄说,它就是哈利波特中黄油啤酒的核心配方噢)
< class="pgc-img">>就是直接拿来当抹酱都很好吃。
配方其实简单到不行,按照1:1:2的比例,准备黄油、牛奶和红糖。(没有红糖也可以用其他糖代替,但要相应减少用量,因为红糖本身甜度偏弱)
红糖入锅,加一点水小火煮至沸冒大泡泡;再加黄油煮化;之后加入牛奶,边加边搅;最后加一小撮盐,煮到整体粘稠,像刚做好的花生酱一样就大功告成。
< class="pgc-img">>它奶香浓郁,还有红糖融化带来的迷人焦糖气息。一点微微的咸,不仅放大了香甜度,更添层次。
哪怕是用三得利乌龙茶+鲜奶怼出来的“稀释奶茶”,只需要加一勺黄油糖浆,立马变成15元一杯的焦糖奶茶,香醇程度直线上升!
< class="pgc-img">>如果分别在茶和奶上做文章,那能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借鉴奶茶店研发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让奶变醇,茶变香,加小料,就能得到一杯媲美外面买的奶茶!
让奶茶更好喝的进阶技巧
1. 四种牛奶处理法:加料、熬煮、冷冻、调配
想让奶更醇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加料:可以放入一定比例的淡奶油或者炼奶;如果没有,翻出你家冷冻层的雪糕,无论是八喜还是光明板砖,往里怼就完事儿了。
< class="pgc-img">>如果以上家里都没有,可以直接熬煮蒸发掉部分水分。
加热时间根据个人喜好的浓度把握一下。加热到最后,牛奶会凝结出这样厚厚的一层奶皮,质地介于炼乳和奶糖之间,牛奶的甜香被无限浓缩放大,空口吃就很爽!
< class="pgc-img">>还有一种办法是冷冻提纯:将鲜奶冷冻凝固后,倒置在冷藏层中慢慢融化,分离牛奶和水分,这就是冰博克啦!不过冰箱环境复杂的朋友不建议尝试,会窜味。
< class="pgc-img">>室温解冻的速度会更快,但牛奶容易变质,不推荐。
牛奶喝腻了,试试换其他奶底吧,比如豆乳、燕麦奶、椰奶,甚至加抹茶粉、可可粉。
强烈推荐鲜奶+豆乳1:1兑开,再加一勺黑糖,就是一杯上头的黑糖豆乳茶!
< class="pgc-img">>2. 两种茶叶处理法:拼配、增味
奶茶店的产品,90%以上都是拼配茶,让不同的茶叶协调互补。
记住这样一个原则:90%的淡口茶+10%的浓口茶。这样成品汤色不会太深,茶感足但不至于太浓发苦发涩,而且香气持久。
< class="pgc-img">>淡口茶:就是香气馥郁,茶汤清亮,茶感稍弱的,比如茉莉绿茶,普普通的红茶、高山乌龙等;浓口茶:就是香气高昂,茶汤颜色深,茶感足的,比如岩茶、单枞、普洱等。
如果没有那么多茶叶,或者碰到年份较陈、香气不足的茶,还可以用其他食材增味,这在袋泡茶中非常常见。
可以试着放一些玫瑰、菊花、桂花等干花,也可以放干果、炒豆等材料,能让茶汤的香气更饱满有层次。
< class="pgc-img">>常用的香料,比如生姜、肉桂、丁香以及各式香草,也很好用。
< class="pgc-img">>强烈推荐大家试试姜撞奶绿!绿茶的甘甜清新,撞上生姜的温暖辛辣,入口像有一股酥酥麻麻的电流划过喉咙。
< class="pgc-img">>重点是不要用姜汁,而是把生姜拍碎跟茶叶、牛奶一起熬煮,否则牛奶容易凝固。
3. 加点小料
小料的思路就更广了,别光想着家里没有的珍珠、芋圆、仙草,其实饼干、坚果、吐司、甚至山药芋头,都可以拿来做奶茶小料。
就比如吐司,切小块用黄油烤脆,就可以做成家庭版奶香泡鲁达。
< class="pgc-img">>最后安利一招:想要漂亮的分层,除了用勺子辅助,其实只需要在底层加入冰块,然后再来一勺油脂(淡奶或黄油都行),就能形成特别稳定的层次!
< class="pgc-img">>如何做出一杯好喝的果茶?
只用水果是万万不够的
做果茶的思路,和奶茶完全不同。
回想一下,你喝到的果茶,是不是基本没有太浓的茶味?甚至用果汁打冰沙也能单独出道。
所以,果茶好喝的核心是果汁够浓郁,茶叶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
问题来了,怎么让果汁更浓?
单纯用水果榨汁,风味强度是远远不够的。一般来说,奶茶店会用到NFC浓缩汁,有条件的可以直接淘宝搜“达川”,它家是部分头部品牌的供应商。
< class="pgc-img">>想要提升果汁的浓郁感,另一个重点是强化甜度。
除了芒果、荔枝这种纤维低甜度高的水果外,大部分水果都需要靠加糖来增强风味。
< class="pgc-img">>但单纯加白砂糖也不太行,它的纯度不高,所以甜度偏低,而且缺乏其他风味。奶茶店一般会用甜度更高的各种风味果葡糖浆。
没有也没关系,教你做一个万能的果糖糖浆,做一罐能保存很久,随时拿出来怼两勺相当好用!
原料就只有冰糖和柠檬(冰糖比白砂糖风味好,因为经过提纯,杂质少),将冰糖加水熬化,然后加入半个柠檬挤的汁(记得去籽,不然会发苦),中小火熬10分钟左右就好啦,温热后倒入无油无水的密封罐,放在阴凉处保存。
< class="pgc-img">>冰糖熬煮后更加清润甜美,柠檬汁的加入则提供了清新果香。果茶中放这种糖浆,水果的鲜爽与甜味都会被自然放大,仿佛就是原原本本的果味。
< class="pgc-img">>水果浓缩大法:糖腌、盐渍、酒浸
还有其他办法让水果味道更浓郁吗?有的!即使不做饮品,这些处理方法也非常适合保存吃不完的水果。
糖腌
将水果加糖熬成果酱,做果茶时放两勺就行,用不完的还能留着抹面包。
< class="pgc-img">>这里有几个熬制果酱的小技巧:
预处理别偷懒,比如苹果要去皮去核,草莓要浸泡沥干去蒂。总而言之,熬酱的水果只需要保留果肉部分,避免成品发苦发涩。
不管用什么水果做,都可以加一点苹果代替部分糖,不仅果胶感更足,甜味也更自然复合。
< class="pgc-img">>其次,在熬煮前,一定要把水果先切好,提前糖渍冰镇10-12小时,这样做是为了让冰糖融化,利用渗透的原理,让水果软化脱水,果味和糖就会融合得更紧密。(这一步不是必须的,但便于水果出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取舍)
熬煮果酱的时间大概在30-40分钟,糖与水果的比例在2:1左右,可以灵活增减。重点是全程小火,不断翻拌直至浓稠。
< class="pgc-img">>果酱做好后,一定要趁热放入密封罐保存,这样不易滋生细菌,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推荐大家熬一个柠檬薄荷蜜,酸甜清爽,夏日解暑必备!当然,你也可以灵活运用香草,让果酱拥有更清新的口感,风味也会更有层次。
< class="pgc-img">>盐渍
学会盐渍,就能解锁这两年很流行的老盐系列果茶啦!一般推荐用金桔、青梅、柠檬、菠萝、橄榄、黄皮等肉质肥厚,酸香浓郁的品种来盐渍。
用盐渍过的水果,酸甜带微咸,比糖浆更不容易腻。用途也更广,可以兑苏打水,或者做饭煲汤,能保存数十年之久,年份越久越珍贵。
< class="pgc-img">>步骤比熬果酱简单多了,只需要将水果清洗干净扎几个孔,放入一个无油无水的容器中,一层水果一层盐,密封好就行。隔段时间记得补充点盐,一般3个月左右就能吃了。
夏天,我很喜欢做咸金桔百香果茉莉绿茶,酸甜多汁的果肉碰上微微带咸的金桔,喝起来太酸爽啦!
< class="pgc-img">>如果等不及又想尝试的朋友,可以用现成的咸果代替,比如九制橄榄、盐津梅子,直接拍碎浸泡在茶汤中,加一点鲜果和酒酿,也非常好喝。
?酒浸
像樱桃、小番茄、葡萄这类柔软多汁的水果,都很适合酒浸。既可以用来做一杯风味高级的茶酒,也可以直接当作夏日的清凉小菜。
< class="pgc-img">>将洗净去皮去籽的水果、柠檬汁、酒(朗姆酒、白兰地或者葡萄酒都行)、冰糖和柠檬皮一起放入锅中煮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装入密封罐一周左右。(熬煮时间并不一定,时间短,可以保留水果口感和酒味,相应的需要延长浸泡时间)
我试过用樱桃朗姆配乌龙茶,葡萄白兰地配绿茶,草莓百利甜配红茶,都很棒,大家可以根据喜好大胆尝试。
< class="pgc-img">>3种果茶做法 :冷萃、冰沙、多肉
如果觉得上面处理水果的步骤太麻烦,倾情推荐这3种做法!
1. 冷萃法:直接将鲜果、茶叶放入纯净水中冷藏过夜,很简单,口感也相当清爽。
< class="pgc-img">>技巧在于,水果的选择有一定讲究。适合冷萃的水果包括柑橘类、苹果梨瓜、菠萝等有一定纤维的水果,比较耐泡。
反之,像芒果、火龙果、猕猴桃这类肥厚柔软的水果,本身就很浓郁无需浸泡,质地也不适合冷萃。
< class="pgc-img">>苹果是最最万能百搭的水果,无论做哪种冷萃都可以放上两片,能提升甜感。
制作冷萃茶时有一个技巧,茶叶最好选择清爽高香的品类,比如绿茶、红茶或部分乌龙茶,这样茶汤颜色会清雅,而且茶味不会太浓影响果味。
直接用增味茶包就更方便了,一般300ml的水,投入3-4g茶叶即可。
< class="pgc-img">>2. 冰沙法:奶茶店90%的果茶都是冰沙形态,糖度和冰量上去了,绝对不会难喝。讲究点的,还可以把水果冻成冰,再搭配冷萃茶汤,风味更饱满。
没有冰沙机、搅拌机的朋友,直接把水果冷冻保存一夜,之后只要解冻回温捣碎就好啦!
< class="pgc-img">>3. 多肉法:这个方法针对的是甜度高且多汁、风味强烈、果肉肥厚的水果,比如荔枝、杨梅、葡萄、芒果、椰子等。
取大量果肉,加入冷萃茶汤或者牛奶、一点糖浆或果酱,加入大量冰块就可以了。
< class="pgc-img">>最后单独说说很流行的柠檬茶
茶饮店的柠檬茶之所以好喝,一是柠檬品种选择有讲究(有些还会拼配),二是经过用力捶打,充分释放香气,还加了大量冰块和糖避免苦涩。
在家条件不足,想要做出好喝的柠檬茶,可以换个思路。
< class="pgc-img">>首先是茶底,尽量选择醇厚的红茶,有条件的可以试试陈皮普洱或高香单枞,和柑橘调的水果都非常搭,这样可以增强茶味与甜感。
< class="pgc-img">>二是对柠檬做更精细的处理。只取柠檬果肉和最外层的黄色表皮捣碎捶打,一个提供酸度,一个提供香气,没了白色筋膜和籽,就可以避免久泡产生涩感。
此外,灵活运用其他水果与香草,比如青瓜、百香果、薄荷,都能有效提升风味。
< class="pgc-img">>还没喝够?茶饮研发同事,给大家定制了几个外面也喝不到的有趣配方,请自取。
百香果罗勒冷萃绿茶配酒渍小番茄
这个搭配的灵感来自Bar a vin的百香果罗勒油bruatta。取2个百香果,几片拍打后的罗勒叶(便于释放香气),与4g绿茶,一同投入300-400ml冷水壶中冷藏过夜,第二天加一勺自己熬的果糖糖浆和一枚就在小番茄即可。
成品有浓郁的水果酸甜与幽香的草本气息,酒浸后的小番茄弹嫩柔软,多了一抹清冽。
海盐胡椒蜜瓜冰绿茶
用蜜瓜做混搭在意大利非常流行,因为蜜瓜本身的甜度非常高,而且柔软多汁,所以用一点咸、鲜、酸味去搭配,就能突出蜜瓜的甜与清爽。
准备300ml冷萃绿茶,将蜜瓜切块,可以用冷萃法,也可以用冰沙法。我更偏爱将蜜瓜冷冻后直接投入绿茶,随着果肉融化慢慢释放甜味。加一点点胡椒海盐,想更丰富的可以再加一杯养乐多或是香草冰淇淋,像是三亚的海风拂过板清新。
满杯柑橘西瓜蜜
柑橘果肉和西瓜切片,一部分冷冻后捣成冰沙,加入适量的冷萃红茶,另一部分直接放入茶中,加一勺前面做过的柠檬薄荷蜜。
同样清香鲜爽的两样水果,柑橘酸甜,西瓜甘甜,再配上薄荷的清凉,忍不住每天一杯。
| 陆玖财经
8小时的长队、100块的跑腿费、300块的黄牛费、微博热搜……茶颜悦色在武汉开店的第一天,引起了全网关于#排队买奶茶值得吗#的大讨论。
陆玖财经的同事曾抱怨过:“今天我去乐乐茶三里屯店买了一杯果茶,告诉我预计等待时间半小时,这个时长我是可以忍受的,就果断下单了。结果我在寒风中等了一个半小时,喝到这杯茶的感觉就是透心凉。”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突然爆火,收获24亿微博阅读量,在那时仿佛不发一杯自己喝奶茶动态,就是与时代脱了轨,不少奶茶店门口又排起了长队。奶茶店的老板可太开心了,在这几天里可谓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排队热的背后,这些奶茶到底是真的火,还是商家满满的套路,我们犹未可知,但是资本却是真真切切的在排队投资,一家国内最一线的资本方对陆玖财经说,茶颜悦色,我们想投都投不进去,人家不接受投资。
接下来,陆玖财经就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奶茶店的营销手段,以及资本狂热的追逐。
手段一:排队背后的水坝原理
陆玖财经的同事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准备到喜茶金融街购物中心店购买茶饮,为了节约等待时间,提前打开了喜茶GO线上点单小程序,找到店铺准备下单时,接收到系统提示说:当前超过122杯茶饮在制作,仅可购买小食、冰激凌,点茶需要到门店现场进行操作,无奈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下单成功。
到门店观察后,陆玖财经发现,喜茶的茶饮制作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给杯子贴标签、制作茶底、切水果、打果汁、淋奶盖等都有专人负责,平均一杯水果茶的制作时间需要5分钟左右,就算没有人排队,从点单到取茶基本上也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慢工能不能出细活不好说,但一定可以排长队。
陆玖财经还发现,喜茶叫号时并不似普通的奶茶店,做好一杯就让顾客取走一杯,而是做好8杯或者是等桌面摆满茶饮后再一起叫号,如此这般就可以把等候的顾客积压起来,让店里总是充满等候取茶的人。
这样的做法其实叫做水坝原理,先把水拦起来,等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再一次性放掉一部分,水库里的水有多高就可以由自己控制。应用到喜茶店铺其实也是一样,在等候与取茶的这段时间,人流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有路过的人看到这家店拥有这么高的人气,抱着好奇心也会想要加入其中。只要队伍足够长,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利用人们的好奇和从众心理达到营销的目的。
排队其实就是最好的广告。
去实体店那些排长队的队伍里随便找个人问一问,很多人其实连买什么都不知道,就跟着排了。要是你有本事,能让人排出3公里的队伍,那就要成为全网热议的对象了。
奶茶店也是如此,店铺门口越是没有人排队,就越是没有人进去消费,因为这会给人一种“没有人肯定不好喝”的心理暗示,反之亦然,看到排队的人多,消费者路过就会产生好奇,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家店肯定比较好喝,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排队呢?
互联网时代,奶茶店想要打造网红属性,充分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的排队营销功不可没。
手段二:人为制造供需矛盾
像喜茶这样的新式茶饮,电商快递外卖都拿它没辙。
如果你的城市没有,只能苦兮兮地等你开过来,或者我千里迢迢地赶过去,它本身就存在着稀缺性。
网红茶饮的一个特点就是名气大,但实际的门店数量又不多,甚至开店布局也只存在于一二线城市,这就人为制造了巨大的供需矛盾。
试想:倘若天天上热搜的奶茶店突然开在你家楼下,你会不会也想去尝一尝呢?若是不喝一口,连吐槽都怕是找不到好的切入点。
作为新茶饮赛道的头号玩家喜茶,截至2020年12月7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拥有了684家门店,这个数字在2019年底仅为390。据其官微等平台发布的信息,喜茶今年每个月都在以大约新增30家门店的速度在扩张。可扩张了之后,那些店铺排队热度也是只增不减。
这或许就是声量的价值所在。
开奶茶店,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可茶颜悦色在武汉一开店,排队8小时的奇观,引起所有媒体争相报道,这下全国人都知道茶颜悦色了,不知不觉省去一大笔宣传费用。
有热心的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照排队要排八小时这样算,加上跑腿费一百块一杯,那买四杯怕是要五百块钱才能解决了,似乎直接坐高铁到长沙买更为合理,找个长沙还可以的商圈,到处都是茶颜悦色,肯定不用排多长的队,喝完还能吃点口味虾,点几份湘菜做晚餐,回头还能再打包几杯回武汉,全程大概也就五六个小时吧,来回路费也不过300左右,
选择在武汉新店排队简直是稳赔不赚的生意啊。
饥饿营销的技巧虽十分有效,但它却浪费了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一部手机,你要熬夜去抢拍预售;为了一杯奶茶,你要排队等待8小时中间不能离开。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热衷于大搞排队营销,消磨顾客的时间和耐心,这样的手段并不高明。
手段三:玩人设,炒概念
这些年,网红茶饮店层出不穷,各家都有自己的“人设”,比如喜茶的“灵感之茶”、奈雪的“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等等,用简洁的话术树立自身品牌特色与顾客认知度。
在这个颜值经济的时代,仅有人设是远远不够的。品牌的精致度及顾客的停留体验,已成为判断一个茶饮品牌是否能走得更长远的标准。因此,这些新式茶饮们往往也会注重自身的包装,创造出自己的一套视觉识别系统。
就茶饮头部品牌喜茶而言,其从颜值和个性切入,将门店形象打造成消费者愿意自发传播的社交货币。目前喜茶已经有玩味摩登HEYTEA BLACK店、可爱少女的HEYTEA PINK店,铲屎官们期待已久的宠物友好主题店等多种主题门店,同时每个门店的设计都会依据店面本身选址、面积实际情况等进行变化。
许多人称喜茶是一家被茶饮“耽误”的设计公司。
新式茶饮们通过店面空间传递出品牌文化和新的社交概念,让不同的门店概念多样化,增加消费者的新鲜感和体验感,使得情景化、个性化的门店成为其圈粉和吸流量的利器。
除了精心设计的店面,就连小票这样的细节也会有自己品牌的独特风格。这样的一杯高颜值、有态度的茶饮,消费者不拍个照怕是自己心里都过不去。
做到这些仅仅只能树立自身形象,如何在赛道上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呢?那自然是给自身贴不同的标签,不断出新品引人注意。对此,陆玖财经也做了一个统计,在2019年全年,喜茶共推出了240多款新品,涵盖茶饮、面包、特调等多个产品系列,与绿洲、电台巷火锅、奥利奥、芝麻街等超过15家IP进行联名推广。
并且新式茶饮也会充分借助互联网进行营销,在出新品时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会邀请各位达人探店打卡,形成一定刷屏效应,同时在其公众号也会发布精美的产品广告以及概念解读,将顾客的好感度和好奇心拉满。
资本:正在为全民垃圾买单
尽管打着新鲜、健康的旗号,新式茶饮并没有其宣传地那么健康。有机构对十余家当红奶茶店饮品热量做了测评,假设以每块方糖重4.5g计算,一杯500ml的喜茶奶茶波波冰的总含糖量为46g,相当于10.2块方糖。
你可能会问,那我不加糖是不是就很健康了?数据并非如此,经测算,某品牌无糖奶茶的热量也约等于2.5碗米饭或者是3.2块麦辣鸡翅,除非喝完奶茶之后什么都不吃,不然你一天的总摄入量一不小心就会超标。
虽然新式茶饮的健康度饱受质疑,但资本还是对其青睐有加。2019年7月,晚点LatePost报道称喜茶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由重量级资本腾讯、红杉领投,估值达90亿元。而在今年3月份,据36氪消息,喜茶又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和蔻图资本联合领投,投后估值或将超过160亿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其竞争对手奈雪的茶,从2017年到2018年,共获得三轮融资,最新一次融资消息在今年6月,有报道指出其即将完成近一亿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深创投,但该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确认。
不仅新式茶饮头部品牌,其他品牌也屡屡传出投融资消息。在今年,沪上阿姨、7分甜就分别获得了亿元级融资,古茗茶饮也完成了战略性投融资。
对此,陆玖财经认为,资本纷纷选择奶茶这个赛道是因为它近几年势头迅猛,贴合新消费的趋势,越来越发展成为一个跨代际的产品,几乎可以覆盖各个年龄层,其头部品牌也具备较强的创新力和产品力。像喜茶、奈雪这种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的新式茶饮品牌,它在下沉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有待开拓。
资本的介入会扩大喜茶这类新式茶饮的成长空间,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资源加速自身扩张,保持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资本也能嫁接更多的资源和产业。
许多奶茶创始人往往更专注于产品,对于如何资本化、营销等可能都不太清楚,这时候资本的介入能帮助其在火热赛道中稳居优势,而在这一过程中,投资方也能获利。如此双赢的局面,尽管是“全民垃圾”,又何乐而不投之?
内容来源于新式茶饮白皮书
有消息称,喜茶、奈雪の茶这两家计划于2021年年底前在香港上市。但在蜜雪冰城完成IPO之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之后,有传言其正筹备上市事宜,大有赶超这两家的估值之意,“新茶饮第一股”的赛道正在不断提速。
悲哀:虽然不健康但市场依旧朝阳
据12月3日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底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消费者规模正式突破3.4亿人,预计将来该数字会持续提升。
新式茶饮市场并未饱和,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那么未来新式茶饮该走什么方向呢?
对比《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品质安全”已经超越“口感口味”成为消费者首要的考量因素。很显然,
目前新式茶饮质量似乎还并不能匹配它的“知名度”。
2020年6月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夏日冷饮开展专项检测显示,在抽检的16批次果茶中,有两家喜茶分店共5批次产品检出不合格问题:一款食用冰菌落总数超标,4款果茶/奶茶中菌落总数高于同类标准,3款被检出大肠菌群,存在微生物污染。
《白皮书》显示,健康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内容,近七成的消费者会选择降低糖度,其中来自奈雪的数据显示,“0卡糖”、“燃爆菌”分别位列奈雪配料销量的前两名。
如何在保持口感的前提下更健康,是新式茶饮未来应该努力的一大方向。
喜茶创始人在公开采访中表示:“不能只做产品,要有一套体验。;要有品牌 。消费者不仅仅为了喝一杯东西来,你要让他找到共鸣感;品牌文化要传递,要靠空间。“喜茶的多种店铺形态,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多维度感官体验,
使得原本一间只供排队等候取茶的小店,发展成了一个可以提供吃喝玩乐综合娱乐性场所。
除此之外,新零售业也是新式茶饮瞄准的一大方向。在今年,喜茶、奈雪的茶等纷纷入驻天猫,依托自身强大的IP优势,店内经营茶礼盒、饼干、薯条等多种SKU,销售成绩非常出色,甚至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良品铺子”。
有人曾在网上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奶茶店有没有可能实现自动化运营,这样的话饮品的口感就不会像人工那样时好时坏,并且出餐效率应该会大大提高。
对此,陆玖财经就此问题联系到了全国PLC领域前三的专家、西门子工业前西南片区的技术总监,他表示:“奶茶自动化在我看来是人为制造的需求,并没有实现的必要。因为奶茶店不可能只做单一产品,每个人选择的甜度、温度也都有差异,目前的机器只能实现单一产品线规模化生产,甜度和温度更改就意味着整条线都需要改变,那么就意味着一家奶茶店需要多个产品线进行布局,这样无疑会大大增加产品生产成本,也需要非常大的一个店面。让奶茶实现自动化还不如让几个人学会做奶茶,他们会的种类和灵活度相比机器而言会更多,这样的奶茶也会更有‘温度’。”
陆玖财经认为,既然茶的边界可以无限拓展,那么被茶吸引过来的人的消费场景同样可以无限拓展,解决好当前供需矛盾,开发受众潜在的消费能力,才是新式茶饮市场未来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