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就开出130+直营店,单店平均日流水3万+,是全国快餐店平均流水的5倍……快餐“奇葩”南城香是怎么炼成的?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小马宋。
中国餐饮界一直盛传着“南城香奇迹”:
创立24年来,它只在北京开店,不融资、不加盟、也不上市;
在主打爆品的时代,它却用“串+盖饭+馄饨”的另类组合做全时段餐饮;
仅在北京就开出130+直营店,单店平均日流水3万+,是全国快餐店平均流水的5倍,单店、外卖效益都做到了全国第一。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由小马宋战略营销咨询和红餐网联合主办的「小马宋对谈大生意」第一期,我们请到了南城香的创始人汪国玉。在“寒气论”盛行的当下,或许你能从汪董毫无保留的经验之谈中找到一些启发。
本文为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自述,小马宋、红餐网编辑发布。
< class="pgc-img">>△小马宋对谈汪国玉;小马宋(左),汪国玉(右)
< class="pgc-img">>坪效高的秘诀:不是做大,而是做精
很多品牌都想着“做大”,我们南城香却提出来“做精”,不“做大”。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店要抵十个店,如果实现了,南城香现在 130 多家店那就可以抵 1000 多家店了,没必要为了开很多店而开店。
南城香是做快餐的,做快餐店,首先要想清楚你的客源在哪里,怎么吸引他们。快餐店要吸引客人,就是靠超级性价比。我们找小马宋老师做南城香的品牌升级,也是因为超级性价比,小马宋做出来的东西确实好。
< class="pgc-img">>△南城香旧logo(左图);经小马宋升级后的新logo(右图)
道理很简单,所谓性价比,就是东西不仅要好还要便宜。一条街上这么多饭馆,客人凭什么非到你家吃饭?因为你家东西不仅卖得便宜,还好。所以我们一直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比如我们用的食材是新鲜的,羊肉串现穿现卖,新鲜看得见。我们不打广告,每年花 2000 万买水果,让顾客免费吃,提升体验的同时也是在提升性价比。再比如,我们外卖能占50%,翻台也很快。10分钟不上餐免单,逼自己快出餐,这样不仅顾客很满意,我们翻台率也提升了。
南城香的定位叫全时段社区餐饮,只在社区卖,从早到晚上基本上不断流,门店利用率就起来了。产品只卖大家熟悉的基本款,不做创新,研发部把最基础的东西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其实也是在降低成本。
< class="pgc-img">>我们还通过中央厨房来提升效率。很多餐饮企业要做轻资产,总说不要做中央厨房,但南城香开第二家店的时候,我就决定要自己建中央厨房。我坚持做中央厨房,一做就做了20多年。
中央厨房的投资确实比较大,但是很多企业因为没有中央厨房,就死掉了。很多企业也做中央厨房,但是也想轻资产,就让第三方给他供货,那他就失去了竞争力。我们南城香很大的一部分竞争力就是中央厨房,即使在疫情期间,我们也花了很大精力搞后勤供应链管理。
虽说做了20 多年,但我发现我们中央厨房的现代化管理设备还是比较落后的。整体上看,中国做供应链的管理水平、硬件等各方面条件都比做得好的国家差很多。我也意识到,并不是南城香做得多好,而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对手都还处在低水平。
当然中央厨房做得不好,它确实会变成包袱把企业拖累,但做得好的话,也确实能把你的品质提升,把成本降下去,这会是最大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如果你未来想要做很多店,想做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要建中央厨房。不要认为它很麻烦,没有自己的中央厨房,或是只依赖第三方,品质是永远做不好的。
< class="pgc-img">>相比疫情的影响,我更在意员工的收入
好多朋友问疫情对餐饮到底有多大影响?我说,对大大小小的餐馆都有影响。我现在是按最坏的打算在考虑,当然能恢复是更好,但是我的更多的是在想怎么能够坚持下去,准备打持久战。
其实疫情下,我们公司确实是少赚钱了,但我还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我更在意的是员工。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而且很多员工都有房贷,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我不管疫情什么情况,首先第一考虑员工的收入怎么样,疫情的时候我们跟很多企业是反着来的,我们是提前发工资的。因为最终来说,员工是我们的根本和基础。
在南城香,我们把员工分为三个等级,你只要技能多一个等级,你收入就能多增加一份。一个烤串工在南城香一个月挣两三万块钱很正常,但我们并不是直接发这么多钱,而是给员工设立一个公平、可以多劳多得的规则,有技术,肯干活,你就能赚钱。
< class="pgc-img">>怎么保持员工的热情?就是让员工看到希望和盼头,我好好努力干,我就能多挣钱,我还能升级,还有成长学习的机会,能实现我的价值。这个钱不是老板给我的,是我自己挣出来的。
比分钱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员工3天自发筹了1800万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他们说公司不能倒下,觉得每个人跟公司都有切身利益的关系,公司生意好挣钱的时候,他也能多挣钱。所以疫情的时候,我最关心的也是员工的收入。
企业文化还决定了你的企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人。选人就是要选志同的人走在一起。我是北漂从安徽外地到北京来的,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背景,靠自己双手奋斗。招人,我也招跟我一样的人,我希望他们明白老板就是空着手到北京来创业的,他们也能靠自己的努力多挣钱,让家里人生活好,干得有奔头,大家互相都不嫌弃。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靠自己的奋斗。
我们南城香的人,其实就是笨人,都不是特别聪明,笨人下笨功夫干笨事情。
< class="pgc-img">>穿越三个周期,才能成就百年企业
南城香24年了,虽然现在受疫情影响钱少赚了一点,但是目前还是比较有活力的,我对未来也很有信心。南城香未来不是要做多大的企业,不是要成为上市公司,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就是百年企业。
一个企业要做得久,必须穿越三个周期。
第一个是成长期。对于快餐来说,30 家店是个门槛,当你连锁规模扩大的时候,你就得开始做标准化,标准化做好了就可以复制了。同时还要抓企业文化。
第二个周期叫市场变化的周期。很多企业不适应市场的变化就死掉了,比如外卖干死了一批企业,马上预制菜又会干死一批企业。
第三个周期是不可预测的风险,比如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虽然疫情会干死一批企业,但是我们不要认为自己突然赶上疫情是倒霉,黑天鹅肯定会有的,没有疫情也会有别的灾难。
面对风险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说我活不下去了,我没现金流了,那你早干嘛去了?餐饮要有现金流,家里始终留有余粮,不要盲目扩张。最终剩者为王,我比别人多扛几个月,我就活下来了。
一群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南城香14年变革的时候,我们提出十八条企业宪法,到今天一条都没改,一个字都没改。
第一条就是不上市不融资不加盟。上市有上市的打法,加盟有加盟打法,融资有融资的打法。我不打算上市,也不打算加盟。我们未来要做百年企业,就要集中精力,一群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不贪大。
< class="pgc-img">>我们很多规矩都通过企业宪法列好了,比如借银行的总额不能超过公司上一年利润的多少,这是考虑到,假如我们负债了,企业就有可能就会出现危机,甚至有可能会在危机中死掉。
还比如不允许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可能很多企业表面感觉现金流很多,其实欠的钱也很多,都是负债。而且你要和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才能让他们给你好东西,东西还便宜。我们不允许供应商送礼,而是反过来送给他们。供应商为什么非要给我们送礼呢?我们是平等的,这样人家会更尊重我们。
我们根据企业的情况,用企业宪法列好规矩,定好规则,定下来挂在墙上,提醒我们老大别随便拍脑袋。很多企业死就死在老板拍脑袋,一拍脑袋,企业就干死了。我们把宪法挂在墙上,就是提高老板改变主意的门槛。老板想改变主意了,因为有门槛有难度,就会认真思考,思考再思考,大家也会一起再商量,可能到后来发现还是我们宪法说得对,我们最终还是按宪法去做。
关于宪法的修改,我们会认真思考,尽量减少失误,尽量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因为每一个战略性的失误,对企业都是致命的。哪怕我们走得慢一点,我们也会走得更久。
未来市场的变化肯定是会有的,但在变化当中,你要找它不变的东西,它永远不变的东西。比如外卖,我们刚开始也迷糊,但是你要找着它不变的东西。餐饮就是要便宜还好吃,外卖也是同样的。我们服务行业,顾客在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顾客到线上去,我们就到线上服务去。顾客在社区,我们就第一个提出做社区全时段餐饮。
< class="pgc-img">>很多做餐饮的,靠忽悠,靠吹捧,那是没有用的。我们就是一群人,一辈子就永远做一件事情,就是盯着做餐饮,抓品质,抓服务,做极致性价比。始终抓不变的东西,坚持按顾客的需求做我们的产品,顾客在哪,我们就做到哪里去。未来市场再变化,我也不怕。
< class="pgc-img">>飞碟型组织架构,人少力量大
我们的组织架构叫做飞碟型的组织架构,就是人管事,崇尚没有中间层,这样管理效率就会最大化。
南城香总员工数大概 3000 人,但是总部人极少,核心管理团队就十几个人。企业总部人多了反而会责任不清,所以在南城香,一个部门只要一个老大,责任明确,人多了肯定扯皮。活干不完的话,你可以请个助理。
外面的人可能觉得南城香好像人少活干不过来,反过来想我们其实没什么活,因为我们叫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我们不干别的事。我们没有股份制,也不搞资本,也不加盟,加盟还得和加盟商谈判,跟银行贷款要跟银行打交道,融资要跟资本打交道。我们的一个部门,就专门干好自己部门的事。
我们产品也只做基本款,我们的产品研发天天反反复复干来干去,就是干做好基本款的事,责任很明确。再比如品牌部,我们负责品牌的,也负责外卖业务,他就拿一个手机一个电脑,开会什么的都不会耽误,然后外卖一下子就干到全国第一。南城香所有部门就一个人,如果你人不够的话,我们店长可以兼职,店长相当于挂职一样的,可以给总部帮忙。
< class="pgc-img">>我们对总部每个人都要审核,每个人都要创造价值,可有可无的人直接去掉,不要不能创造价值的人。一个部门一个老大,一个人创造价值的大小是很明显的,账好算。
我跟小马宋团队合作也会算笔账,比如你把我 logo 换了以后,我的顾客对我的点评怎么样,我的流水涨没涨,如果我的流水没涨,我花出去的钱小马宋老师不能给我挣回来,我跟小马宋的合作就亏大了。好在,小马宋还是帮我们挣钱了,不亏。
总部每一个部门都有指标,有费用指标他就能省。你想想一个部门本来一个人干的活,四五个人干,老板舍得给钱给你吗?舍得给你开工资吗?一个老大把一部门的活都干完了,我肯定就舍得给钱了,是吧?
< class="pgc-img">>出北京的时机还不成熟,南城香要稳扎稳打
南城香现在出北京也能出去,但是对我来说,还没到时机。
一是因为中国的地域饮食文化根深蒂固,南方有南方的口味,北方有北方的口味。未来中国的快餐到底长什么样?肯定不是肯德基麦当劳的样子。
二是因为我们现在是初级阶段,我在北京未来可能开四五百家,为什么着急要出去呢。我现在出去,效率肯定没那么高。我在北京开了四五百家的时候,我的效率肯定更高了,未来我的性价比也会更高。
未来出去的话,我的打法也并不是说各个城市各开几个店遍地开花,我是航母战斗群出动,先占领一个城市做深,一个根据地一个根据地打,一点一点稳扎稳打。
< class="pgc-img">>预制菜跟餐饮人没多大关系
很多大会让我针对预制菜发表演讲,我没参加,因为我的观点是:预制菜跟我们餐饮人没有多大的关系。
预制菜是食品工厂干的活,不是我们餐饮人干的活。而且到底什么叫预制菜,现在还没有完全的定论。我觉得我们不用关注它,如果有合适的供应给我,合适就用。但是千万不能用调料包,调料包会干死一个企业。
餐饮根本就是要好吃,新鲜现做就是好吃,虽然很麻烦。比如馄饨,我们是手工包的,新鲜的,新鲜配送到门店的。所以我觉得餐饮人不要在意预制菜,还是要回到餐饮的根本。
说在最后
做精,不贪大,少失误,抓本质,不怕麻烦,稳扎稳打,走自己的路……
在各种方法论大行其道的当下,南城香的经营之道看起来实在过于朴素,按汪董的话说,无非是“笨人下笨功夫干笨事情”“一群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贪巧求速往往将企业引上歧途弯路,对于南城香这样一个目光长远的企业来说,慢就是快,要沉得下心来做笨的事,做对的事。哪怕走得慢一点,也会走得更久一点,更远一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注:本文配图由南城香、小马宋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在街头卖麻辣串到创立餐饮品牌,再到打造供应链公司,李剑一步步走向餐饮核心地带。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编辑:方圆。
李剑的信良记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丽都商圈的一栋写字楼内,附近还有一家他创办的自贡盐帮菜品牌“锦府盐帮”的门店。
不过,他与餐饮的缘分不止于此。
做餐饮将近30年,信良记创始人,锦府盐帮、新辣道创始人,是他曾经最为人所知的身份。
2016年,李剑一手打造的新辣道集团成功被香港上市公司并购,随后他入局小龙虾赛道,创办信良记,全聚德、云海肴、必胜客等都是其客户。
疫情期间,信良记的预制菜小龙虾走进罗永浩直播间,单场带货超3000万元,一战成名,进入了更广阔的大众视野。
李剑也体验到了短视频对商业的巨大影响力,也许正是此时,埋下了他日后拍视频、做抖音的种子。
< class="pgc-img">>去年4月,李剑在抖音开设账号,发布讲解餐饮创业的短视频。他身上多了2个标签:短视频网红和餐饮创业导师。
在创始人普遍低调的餐饮圈,李剑这样高调打造个人IP的行为显得有些另类。
李剑却表示,自己带着十分真诚做短视频,却收获了很多粉丝十二分的正向反馈,这个过程让他获得了全新的、有别于创业的成就感。
< class="pgc-img">>拍视频、做IP
“餐饮老炮”跨行当“网红”
面对镜头,接受红餐网专访时,李剑的姿态十分放松,对于视频拍摄,他已经驾轻就熟。
李剑的短视频大多围绕餐饮创业,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仍在路上的餐饮创业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李剑聊餐饮”抖音号截图
不同于过去创业只为了自己,如今他希望将自己丰富的经验——无论成功或失败——传授给更多年轻人。
一方面李剑有足够的能力来做这件事,1994年入行的他,在餐饮行业已经摸爬滚打近30年,他创立的新辣道集团,2018年被百福控股收购时收购价高达10亿元。
另一方面,当下的餐饮市场,正持续涌入新晋创业者。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统计时间截至11月27日)全国餐饮累计新增注册量为293.8万家,较去年同期多了40.6万家。2021年以来,每年新增注册量都超过了260万家。
在李剑看来,“餐饮是这个时代唯一还能容纳大批普通人创业的行业。”但是,餐饮业涌入的创业者多,铩羽而归的人同样很多,大量的餐饮小白需要经验丰富的指路人。
他讲述了自己劝诫一位大学毕业生开快餐店的事迹,这位网友原本打算花50万元在杭州开一家100平左右的快餐店。
听完对方的想法后,李剑直言:“这件事对于你来说挑战很大。首先你欠缺(实操)训练,有知识但不一定有能力;第二,50万元投资在杭州很紧张(不够花),后续你可能会很着急,而财不入急门。”连麦最后,李剑针对性地给这位网友提出了几点建议。
< class="pgc-img">>除了创业干货,他在视频里还频频抖出一些金句——
“流量对于餐饮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事,一块破麻布上没法绣花”“餐饮未来竞争会很艰难,但不打就是等死,与其那样不如趁早离场”“15-20年后,一半的餐饮企业是高质量连锁品牌,剩下的苟延残喘”……
去年4月至今,李剑的抖音账号发布了336条视频,几乎做到日更,全网粉丝数超20万。
短视频的专业度也提升了,从一开始李剑自己随手拍,到目前有了三五人的小团队,专门负责视频的策划、拍摄、剪辑、运营等工作。
凭借个性化表达和干货输出,李剑收获了一批拥趸,铁粉们亲切地喊他“李剑老师”“剑哥”。
李剑透露,由于后台一直有粉丝找他咨询餐饮创业问题,于是决定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化,并开班授课。
根据学员所处的创业阶段,开设初级班、中级班和弟子班,不同的班级上课频次不同。初级班主要教授如何“从0到1开店”,中级班针对已经开了几家、几十家店的餐饮老炮进行思维点拨,弟子班则是从中级班的学员中择优选取,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少弟子班的学员称李剑为“师父”。
< class="pgc-img">>△李剑正在为学员讲课
学员名单里,既有餐饮小白,也有已经开了几十、上百家门店的连锁餐饮品牌老板,甚至还出现了九毛九集团创始人管毅宏这样的餐饮大咖。
< class="pgc-img">>“创业不如意事常八九”
李剑的餐饮创业经历堪称跌宕起伏。
1994年,20岁的他大学毕业后开始“北漂”,22岁凭借街头卖麻辣串赚的第一桶金创办了一家快餐公司;巅峰期这家公司包揽了北京60栋写字楼的员工餐厅,年收入超3亿元——这时李剑才27岁。
这段堪称普通人“北漂梦”范本的经历,在他27岁那年戛然而止。因为贪玩荒废事业,李剑一夜之间,从过亿身家输到负债千万。
陷入人生低谷,李剑一度患上抑郁症。不过在家人帮助下,他很快迎来了人生第二次创业机会。
一次,他在成都尝到了梭边鱼火锅,味道惊艳,当时鱼火锅还是一个相对空白赛道,李剑认为在北京一定能大卖。
他说动这家梭边鱼火锅店的老板——四川自贡盐帮菜传人徐伯春,来到北京,两人凑了200万元,创立了鱼火锅品牌新辣道。
2004年底,第一家新辣道门店在北京正式开业,很快取得了成功,巅峰期门店数近200家,其中90%是直营店,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呼和浩特等城市。
除新辣道鱼火锅外,2005-2016年,李剑还创立了锦府盐帮、辣倒兔、坛老徐等多个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锦府盐帮望京丽都店△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2016年,新辣道已经成长为一家年收入超5亿元的餐饮集团,同年,百福控股有意花10亿元收购新辣道集团。
让人感到不解的是,李剑却选择退出经营了12年的公司。
李剑表示,一方面,新辣道幸运地遇到了好买家,可以放心把新辣道交给百福控股。
另一方面,他已经决心投入当时火热的小龙虾市场,希望腾出更多的精力。
2016年小龙虾市场规模超千亿,仅湖北省专营小龙虾餐馆数量就超过1.5万家。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涌入小龙虾赛道,“这么多小龙虾老板,总需要有人帮他们解决产品研发、加工、配送的问题,我希望让这些餐饮老板的经营变得更简单。”2015年,李剑收购了一家湖北的小龙虾加工厂,开启了他的第三次创业。
2016年初,他开始打造一家从养殖到加工运输一体化的餐饮供应链公司——信良记,并很快拿到了外部投资。“卖掉新辣道后,我分到的钱也投到了信良记。”
< class="pgc-img">>信良记公司△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2017、2018年是信良记的高光时刻,它拿到了千万、上亿元的融资,成为资本的宠儿。
然而,连续火爆好几年后,市场出现明显降温,小龙虾生意不好做了。
“小龙虾生意其实从2019年就开始遇挫,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我们的出口订单几乎归零。”李剑对红餐网表示。
信良记再度回到大众视野,是在罗永浩直播间。2020年4月1日,信良记的小龙虾在罗永浩“交个朋友”直播间单场卖了3000多万元。
“这次直播‘救’了信良记,让我们回了一口血。”
疫情期间,信良记成功与湖北省小龙虾集团合作重组,上游产业优势更加明显,也获得政策大力支持。
李剑对此很是感慨,“这三年,信良记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失血又不断回血的过程。”
回到当下,压力没有完全消失,李剑希望寻找小龙虾之外的爆品,并试图在酸菜鱼、大闸蟹等单品上复制“小龙虾+预制菜”模式。
不过,这个模式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李剑倒是比较乐观,在他看来,“创业不如意事常八九,创业者要常想那剩下的一二,赔了就赔了,只要不退场就不算失败。”
< class="pgc-img">>“我要当中餐产业化积极的推动者”
从小龙虾切入到整个预制菜赛道,李剑正面临更大的争议。
今年9月以来,“预制菜进校园”将预制菜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批餐饮企业也成为众矢之的。
如此舆论环境下,李剑却颇为“胆肥”,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力挺预制菜。
他称自己为“中餐产业化积极推动者”。
“一切的竞争本质都是效率的竞争。”李剑认为,对于连锁餐饮品牌来说,想提升连锁规模,效率是绕不开的话题,需要将产品、流程、服务标准化。其中,产品标准化就要用到预制菜。
李剑曾在朋友圈“悬赏”100万,寻找门店规模50家以上、从来没有使用过预制菜的连锁餐厅。
< class="pgc-img">>李剑朋友圈截图△图片来源:红餐网
“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李剑告诉红餐网。
在他看来,大家反对预制菜,某种程度上来说太“着于相”了。
“提前切好洗干净的菜、腌鸡腿属不属于预制菜?大型酒店、连锁餐厅不用腌鸡腿,每天买活鸡现杀的话,效率得多低?净菜、腌鸡腿其实都是‘提前预制过的食材’,从这个角度来看,餐厅使用预制菜并没有什么不对。本质上,预制菜是能够帮助餐厅提高效率的手段,并不是什么新发明。”
2019年,信良记面向全国招募合伙人,并推出县域合伙人,同时布局海外代理等。
目前,信良记的经销商体系和爆款食材体验店已经覆盖到县级。
< class="pgc-img">>爆款体验店虽然用了加盟的模式,但不收加盟费,本质上是产品专卖店。
他打算开更多的店,希望未来每个县都有一家“信良记体验店。”
在李剑看来,预制菜想要被市场接受,关键要解决产品“体验”问题。
“当消费者体验过高品质的预制菜后,很可能就不愿意自己去做了。拿小龙虾来说,如果预制小龙虾可以做到更好吃、更安全、更便宜,购买起来又很方便,消费者为什么要仅仅因为‘现制’,而去花比预制小龙虾贵3倍的钱呢?”李剑反问道。
采访接近尾声,这位与餐饮结缘近30年、创立了多个品牌的“餐饮老炮儿”,依然将自己定位为一名餐饮创业者,至于未来,李剑希望在这个定位前加上“成功”二字。
注:本文配图均由李剑、信良记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年回老家小县城,你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疑问,有些人明明月工资3000、5000,但为什么男的穿着始祖鸟,女的拎着爱马仕,房子富丽堂皇,出门宝马或者是丰田大越野?因为这个情况很残酷,一句话总结叫足旺留家乡,家贫走远方。
什么意思?自媒体9编写了一篇文章,叫小县城的人其实分成三层。
·第一层叫工程派。你认真回忆一下家乡小县城,在2008年之前,是不是那个城市的面貌跟大城市差别非常大?但是在08年之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高楼大厦、文化广场、音乐喷泉,各种场馆仿佛突然之间就出现了。甚至我们只有150万人的老家的小县城,都有了一段长达两公里的高架桥。
< class="pgc-img">>这桥建起来之后,我们就不说有没有必要,总之非常搞笑,它变成了老家人的健身场所,因为可以爬坡。这一轮的基建就是08年到18年,十年左右时间。当然建设费用可能来自于转移支付,但是到底谁承接了这些工程?
什么叫做足旺?就是他的三伯二舅,肯定不是一般人,也就是县城人所谓的通天。我老家有一个叔叔,家里是开加油站的,开了三十多年了。我想问一下,一般人能在县城开加油站吗?当然这种望族的家庭关系非常好,节假日去大城市的高档商场满载而归。
< class="pgc-img">>终极的追求就是整个东三省加上华北平原的,都会去北京买一套房放着,将来孙子考到北京的时候可以住。江浙沪都是去上海弄一套,珠三角就是去深圳弄一套。为什么北京的是最坚挺的?因为东三省加华北平原的总人数,他们的终极就是北京一套,所以绝对基数大,南方则相对比较分散。
< class="pgc-img">>·第二层叫做大户派,医生老师工。如果是自己第一代,从事这些工作会非常的累。但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医师工,那么你二代还是从事这些工作,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人脉网通过几十年的编织,已经变得非常全面。如果找一个对象,他也是这类的家庭,那就是buff叠满了,小日子过得非常开心,要办点什么事,两三个电话就找到人了。
< class="pgc-img">>这一层还有一些小老板,比如说家庭经营了20多年的批发生意,钱不算多,但也算大户。想起自己的高中同学在省会读一个二本,再回到县城老家的,有的进了邮政,有的进了银行,有的进了烟草系统或者是文化馆。家境殷实一些的,十年前我记得他们就住进了三层小别墅。
如果他能够把活干明白,现在这个年龄也进入了领导层,其实跟大学一样,你以为大家坐进同一间教室就是同一种人,但是当毕业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打回原形,青春期的一颗子弹。20年之后郑重眉心,终于明白了大家本来就不一样。
< class="pgc-img">>为什么小县城的餐饮业现在看起来非常发达,而且不是那种廉价餐饮,而是那种包厢很多,一桌要2000块以上的相对高端的餐饮。因为工程派的家庭聚会多,这是第一个。大户派要结交的工程派饭局也多,这是第二个。这不是餐馆,不是包厢而是润滑剂,而是过桥梯。第三层其实才是县城广大的芸芸众生,这一层占了85%以上。
< class="pgc-img">>所以当你评价小县城的朋友过得怎么样的时候,你不能只讲第三层。随着财政的变化,工程派和大户派基本上最好过的日子要结束了,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人家的积累已经完成了。同样资质平平的情况之下,一二层人留在县城是最舒服,最好的选择。因为出了县城,来了大城市,你那张网可能就失去了覆盖范围了。
如果是县城的第3层是最应该跑到大城市来的,不是因为大城市没有第一层第二层,而是因为大城市的蛋糕足够大,稍微漏下来一点面包渣子也够咱吃饱了。其次是在一些第一层,第2层人不屑于做的地方,比如说短视频和直播之类,虽然竞争也非常激烈,但还算比较公平,大家是凭本事吃饭的。
< class="pgc-img">>过去的三五年出头的大主播们绝大部分是第三层家庭,而由于出身在第三层家庭,万一赚到了一些钱,往往不会去思考所谓什么长线经营,因为没有第一层第二层人那种安全感,不知道明天钱还赚不赚的到,所以他们有钱赚的时候就会格外的努力,甚至是凶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