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行业现在是“四座大山”压顶(点此阅读),一些企业为自己的经营不善寻找各种借口,但就是不敢涨价,更别说加收服务费了,他们宁可不赚钱。
对于这种行为,红餐专栏作者赖林萍表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认为,在体验升级的时代,服务与价格无关。
上一篇文章,笔者写了《餐饮进入“品质时代”,这些餐厅将被淘汰出局!》(点此阅读),今天来说说服务费。
记得在二十多年前,干餐饮的时候,一些中高档的餐厅,都会额外收取10%~15%的服务费,其中不乏一些环境、出品都有档次的餐厅(在酒店内的中西餐厅,则另当别论)。
随着社会餐饮企业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餐厅放弃了收取服务费,当然对餐厅的服务要求也降低了很多。
1 为什么有餐厅敢收服务费
回过头看看,至今在市场上依旧在收取服务费的餐厅,依然过得很滋润,因为他们一如既往地执行公司的要求,从环境、产品到服务,以及员工的整体形象和接待礼仪,全部做了升级。无论市场如何变化,10%的服务费照收不误,餐厅的生意还是做得风生水起。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在现如今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中,这些餐厅加收10%的服务费,还能够让消费者满意,心甘情愿地来消费呢?
中国人根子上还是好面子的,无论消费多少都要面子,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的人,在招待朋友、长辈的时候,都愿意去一个能够让自己脸上有光的餐厅消费。
在一二线城市,不乏有这样的餐厅,门头都是非常低调,且整个环境体验、艺术文化氛围比较浓郁,格调简洁大气、不庸俗,服务人员的整体形象气质以及言谈表达也都非常得体。
无论这家餐厅的出品如何,至少,在整个用餐的过程中,你能够想到的服务细节,他们都提前在做,无需你大声喊着“服务员!”。这就是“无声服务”,每个细节都让你体验到“君王”的舒适感和面子。
这样的餐厅,收取10%的服务费,你是心甘情愿的。
餐饮行业现在是“四座大山”压顶,一些企业为自己的经营不善寻找各种借口,但就是不敢涨价,更别说加收服务费了,他们宁可不赚钱。这种想法倒也不难理解:隔壁几家餐厅都在搞打折、搞低价促销了,我再一涨价,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这些餐饮老板们,你们 为什么不敢涨价?为什么不敢 收服务费? 是对团队没有信心,还是对企业没有信心?是团队有问题,还是企业机制不健全,又或者是整体定位的方向出了偏差?
2 一个简单的例子
餐饮行业都在漫天喊着招不到人,笔者不禁要问:你的企业人员结构是怎样的?你为员工做了什么?
你出3500元的工资,要求他们干5000元的工作,能做到吗?
你给了他们偷懒和跳槽的机会!
笔者曾经在自己的社群线下活动时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一家企业聘用的小时工,市场价格都在25元/时,而这家餐厅给的待遇是30~50元/时,为什么?因为小时工同样有弹性考核机制,也有训练和考核,也有激励。
你让他们安心工作,他们就稳定。这家企业的3名小时工,每天晚上6点来工作,每天工作3小时,餐厅有专人为他们留了晚饭,并且保温。在节假日的时候,他们3个人全天候工作,与正式员工一样,具备了业务知识,工作稳定、收入稳定,每季度定期参加公司技能培训和考核,都能取得优异成绩。曾经有一位小时工,还获得年终的优秀员工奖1000元。而且这3名小时工,在这家企业工作竟然超过1年之久。
你为企业的员工做了什么?你的小时工、兼职工、假期工为什么不稳定?不稳定的结果,就是客户满意度下降,客户流失。
3 再说说加收“服务费”
在经营上,你收了10%服务费,那么就要求团队和员工在服务意识和理念上都必须要提升,进而就要有训练、有奖罚。
增加了10%的服务费,这10%就可以做奖罚,而不是作为企业的额外收入。比如:其中的60%可以作为负责该区域或包房服务人员的奖励;10%作为该区域的负责人奖励;20%作为餐厅其他协助员工的奖励,比如传菜、迎宾、水吧、收银、洗碗等;另外10%作为餐厅团建的基金。
一旦客人有投诉,则做出相应的处罚,而且是团队连带责任处罚,专款做到专用,执行才更有效。
团队想要多拿奖金,那么就要加倍付出,否则客人凭什么多支付10%服务费?
我们来看看,没有收取服务费的餐厅是什么样子的:
1. 客人抬头一直在餐厅找人,等啊等,想换个菜或加个主食,找不到人。
2. 进入餐厅后,所有的流程全部自助,你自己扫码点菜买单,然后自己去出菜的档口拿菜肴,突然想起没带纸巾,想问一下,结果一看餐厅没人,只好将就一下,等吃完饭离开再说。
3. 排队等一小时,好不容易等到位子坐上去,发现一点也不舒服,而且餐厅吵闹有点杂,想快点吃饭就离开,想找服务员来点菜,结果就看到几个人在满场跑,没人搭理,终于等到点菜完毕,五分钟被通知三个菜卖完了,刚换了菜,吃一半,发现免费茶里面,有只小虫,算了,人家免费,你要求什么啊?领班过来打个招呼,换了杯子,送个小饮料,这个问题结束了,结账的时候,真便宜,可是吃得闹心。
4. 这家餐厅便宜,菜也好吃,结果呢,回家使劲喝水,为啥?味精多!你还能去吃几次?
诸如以上这样的餐厅,你真的愿意带家人和长辈去用餐吗?
如果请丈母娘这样吃饭,估计你回家之后,没有好果子吃了……
4 服务到底是什么
俗话说:贵有贵的道理!既然敢收服务费,就说明你对自己餐厅的服务有信心,这就要求你不断精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专研力、团队的学习力。
否则,你自问有加服务费的胆魄吗?
加了,营收增加,如果服务跟不上,客户就跑光了……
不加,成本增加,利润没有了……
彼得·德鲁克说过:所有的行业都是一个行业,就是服务行业!而餐饮行业是服务行业中最能够体现服务价值的,你每天都在与消费者打交道,你每天的付出,让多少人满意了?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
服务是什么?体验升级时代,与价格无关!!!
>林城区一家超市里,一刀切猪肉价格低至每公斤11.6元。 (记者 蒋金泰 摄)
“猪肉又降价了,平过塘泥啦……”近日,一段视频在不少玉林人的朋友圈里流传。日前,记者走访玉林城区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了解到,由于今年我市生猪产能提升,市场供应充足,猪肉价格不断下滑。
18元/公斤的猪肉随处可见
10月12日, 记者在旺瑶、南桥等多处农贸市场看到,18元/公斤的猪肉随处可见。其中,一刀切的价格普遍在16元/公斤至22元/公斤,瘦肉售价30元/公斤至38元/公斤,排骨价格在40元/公斤至52元/公斤。在百花汇购物广场,后腿肉促销价格7.96元/公斤,五花肉促销价格13.96元/公斤,其他多种肉类也在进行促销活动。
“现在猪肉价格比国庆节前下降了,节前一刀切的价格普遍在20元/公斤以上,排骨价格在46元/公斤以上。”旺瑶综合农贸市场销售商陶杰告诉记者,如今一刀切、五花肉、瘦肉价格均有所下滑。
“猪肉便宜,随吃随买。”正在选购猪肉的市民杨艳说,猪肉价格降下来后,生活成本降低了,也不需要囤积便宜的猪肉了,买肉时会更加倾向于“吃多少买多少”。
生猪产能提升
市场供应充足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消息显示,全国平均猪肉批发价年内逐月走低,从1月的46.71元/公斤跌至9月的20.54元/公斤,区间累计降幅达56%。10月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9.75元,比国庆节前下降了0.5%。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玉林调查队了解到,我市第二季度存栏生猪384.26万头,同比增长17.11%;能繁母猪44.07万头,同比增长11.39%;出栏猪188.33万头,同比增长19.13%。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养殖户生猪产能节奏加快,出栏积极性较高,市场猪源供给较为充裕,猪肉价格呈波动下行态势。
相关小吃、餐馆
肉菜价格基本不变
记者走访了解到,虽然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不断下降,但是餐饮店相关小吃、菜品价格却基本上没有跟着下降。
在玉林市广场东路一家粉店,记者看到,猪杂粉12元、老友粉12元、大肉云吞8元、小肉云吞6元……“我这里粉类的价格从3月到现在都没有变动过了!”该店老板娘许小莲坦言,虽然猪肉价格降了,但是做粉摊生意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米粉、鸡蛋、水电、房租、用工等成本并没有降低,有些反而上涨了。许小莲说,餐饮行业菜品定价是结合多种因素考量决定的,店里的各种粉类一旦定价就需要保持稳定性,大概率不会因为某个食材价格的升降而轻易调价。
原标题:猪肉重回“十元时代” 餐馆肉菜为何不降价?
前常吃的一家面馆,肉酱面从十块到十二,到十五,再到二十。基本上猪肉涨价了,他们就再涨一次。但是猪肉现在降了一半的价格,肉酱面还是二十块。猪肉降价到任性吃,为何肉包子、卤肉却不降价?难道只能涨不能降!
< class="pgc-img">>不少网友调侃说,不去吃不就行了!40一斤猪头肉,让他自己吃去。自己花40能买4斤肉来,爱红烧就红烧,爱扣肉就扣肉,想回锅就回锅,便宜好吃,合自己口味还干净。
周末没事的时候,我会在家自己做,一斤肉最少能加五六个烧饼里面,每个都塞满了肉。现在肉价太原市8-9.5左右,一斤熟肉需要1.4斤生肉。一斤熟肉加上面粉,调料,煤气,总成本15元左右。一个肉夹馍或者肉夹烧饼成本2-2.5元,里面一个2两熟肉,非常实惠。
< class="pgc-img">>现在几家餐馆就可以垄断一条街,抱团不降价,你能奈何?一些人上班,没有条件自己做,不得不去吃。反正大家都不降价,维持自己的利益,基本上转来转去都不会少的,要是降了价才真的是影响了利润。
也有一些商家说,餐饮的怎么降?猪肉价格稳定了吗?要是再过几天又升回去了呢?之前猪肉涨得离谱的时候,饭店价格也不敢涨得多高,基本都是赚点租金和生活费,现在才刚降点价不可能马上跟着降的。
< class="pgc-img">>别说房租、人工贵!房租是固定支出,你一天卖一毛钱,一天卖十万,房租都是那些钱!各凭本事!再说了,没人逼着你去房租高的地儿营业,都是自己挑的!嫌人工贵可以不请,请了就说明你忙不过来。要不就是懒,不愿意干脏活累活,那你赖谁!至于水电就更离谱了,干得多肯定用水电多呗,不开门肯定用不了多少水电!
< class="pgc-img">>这些商家只有涨价就是合理的,还整天这个那个涨不赚钱,其实就是忽悠别人。这些自以为聪明的商家你们太贪心了,人人心里都有数的,你们伤害顾客,生意也是不能长期兴隆的。
反正你不降, 我不买,大家耗着吧。鲜猪肉又不是不香,不是非要吃卤猪肉,我吃卤牛肉也行。等肉臭在那,看你要不要降。
< class="pgc-img">>别想降了,饮食店这么多年以来涨起来的价格能降下去的?几年前生鱼五块,烤鱼十五块一只,现在生鱼五块,烤鱼五十五块起步。以后价格只会越来越高,开店本就是想赚更多钱,谁会嫌多。自己觉得不合算就不吃就好了,其实也没人逼你吃。像我就很少在外面吃东西,其实也没什么特殊原因,主要是因为穷。
< class="pgc-img">>以前买一斤卤肉,现在买半斤就好。另外半斤用炒肉片代替,或者本来想买卤猪蹄的,想想太贵还不如烧只鸡来吃。时间长了,就要降价了,不愿意降价的就转行了。人心里都有杆秤!值不值心里还不清楚?原料价格低,制作工艺不复杂,成本低,你在卖高价,大不了觉得不划算,不买便是。
< class="pgc-img">>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些事,在猪肉最贵的时候,与猪肉有关的餐饮种类顺其自然地涨价了,这是能理解的。但很多压根跟猪肉无关的品种,也借着东风跟着涨了起来。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菜夹馍和豆花饭,也借口什么原材料上涨然后涨价,有点无语了。
< class="pgc-img">>说白了,就是整个社会物价上涨,一旦涨上去就很难降下来。毕竟,整个社会消费越来越高,做生意的也想着维持应有的利润,这也是能理解的。但核心问题在于,价格有没有高得离谱,你的饭菜质量能不能对得起你的价格,这才是顾客所在乎的。很多人买饭在乎的并不是多一块两块,而是你这个品类的质量值不值花钱去买。市场是检验商品最好的试金石,只有做出对得起价格和顾客的产品,才能让顾客心甘情愿买单。
< class="pgc-img">>最可恨的是烧烤店,烀猪头肉的起码是调料涨价了很多,你个调料成本基本上没有变,肉都十块钱了,你还是不降价。
你们那里相关的肉制品降价了吗?请分享出来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