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苏州的吴女士和朋友们在一家连锁火锅店就餐,吃饭过程中却发现没点过的菜接二连三地被端上来。他们在和服务员确认过后,后台点的菜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最终这份“账单”增加到了474万的惊人金额。
是点菜后台出了问题?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吴女士仔细一想才发现,是这家店的自助点餐二维码引起的。
原来当天,该火锅店有优惠活动,顾客只需要将桌号拍了发进粉丝福利群,就可以加送菜品。而点餐二维码和桌号被写在一张纸上,吴女士于是将它们都发到了粉丝群,没想到的是,群里有好事者扫了二维码,并且暗戳戳地为吴女士加了餐,吴女士发现后在群里怒怼了好事者,结果对方就开启了疯狂点单模式,促成了一份天价账单!
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事发餐厅和当事人吴女士,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
为获优惠将二维码发进群
不料被网友“远程加餐”
“自助点单码千万别发上网,朋友圈有人出去吃饭,上了很多没点的菜,后来发现拍照把二维码拍进去了,在‘热心’网友的帮助下,点了几十万的菜。”近日,一则提醒出现在网络空间引发热议。
手机扫码点餐很多人生活中都会用到,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会带来如此麻烦。记者了解到,这件事情发生在苏州一家连锁火锅店,位于金鸡湖商业广场的总店。食客吴小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也算这家火锅店的老客了,火锅店通过微信号客服拉了一个‘福利’群,里面都是熟客,只要来吃饭的时候报上桌号,餐厅会加送一个菜作为优惠。”吴小姐告诉记者,6月4日这天她喊上朋友一起来吃火锅,刚坐下来就拍下桌号发到了群里。
“以前这个群里大家都这么做的,我自己是第一次想发一下试试,不知道怎么这次自己就会遇到这样的事。”吴小姐和朋友们点了一个套餐,由于菜品比较多,也不是特别清楚有哪些菜。直到发现服务员上了一大盘牛肉,几个人一核对发现,这个菜并不属于套餐里,谁也都没有下单去点。他们这才发现点的菜出现了问题,仔细一查,原来在此之前就多上了两盘菜,并且已经被吃掉了。
随后几个人找到店长,店长很快就把菜退掉了,那么这多点的菜是哪里来的呢?
< class="pgc-img">>▲吴小姐发在群里的桌号以及二维码
“怒怼”恶作剧后被疯狂点单
账单累计至474万
“店长一查确实是后台有人在点这些菜,不是故障或者操作失误,经过别人提醒我们才想起来,可能是二维码被别人扫了点菜。”吴小姐告诉记者,当时她觉得这种行为挺无聊的,就在“福利群”里说了几句,“就说‘谁给我点的这些菜啊,神经病’之类的,骂了几句,对方可能生气了,然后点的菜就像雪花一样多了起来。”
吴小姐说:“剑南春52度的就点了100瓶,毛肚点了14份,牛油全辣锅点了20份,诸如此类的,下单数和总价都是天价。”
< class="pgc-img">>▲吴小姐在群里怼了点菜者
她认为,一开始大概是哪位网友恶搞,后来可能言语刺激到了对方,就真的较上劲来了。
不过如此明显的差错,店家也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对,很快吴小姐就按照食用的部分菜品结了账,并没有造成什么额外的损失。
< class="pgc-img">>▲对方开启疯狂点菜模式
不过此时疯狂点单仍没有停止,菜品仍在手机软件里不断增加。记者注意到一张截屏上显示,账单数额在474万。
吴小姐表示,结账之后,他们仍然可以扫码进入点菜界面“围观”,后面账单仍在增加。
最终也不知道是一位网友的行为,还是大家集体“恶搞”,不过这件事情在“粉丝群”里成为了不小的谈资。
< class="pgc-img">>▲最后账单累计至474万
商家已改进方式
点菜需手机验证
记者随后联系上餐厅负责人邓先生,他向记者确认了这件事,并表示,商家已经对点菜方式做出改进。
“我们一直有这么一种粉丝福利群,没想到因为点菜成了热点。”邓先生告诉记者,“天价菜单”其实是不可能端上桌的,一般的菜点两份以上服务员就会向客人核对,更不用说点几十份了,从后台取消的话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这两天这件事转发量很大,我们店也有很多人来询问怎么回事,现在已经改进了点菜系统,不光是用一个二维码,谁扫都能点菜了,而是需要客人用手机号登陆,杜绝了被别人进入造成骚扰的可能。”邓先生还提到,商家一直也在考量二维码点菜的利弊,“这样点菜节省了下单和输单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但是没有员工介绍,顾客自己点的特色菜都不多,可能体验上是会受一些影响的。”
“被点菜”不是头一次
二维码点餐存在安全问题
如今人们生活中的很多交互行为可以用一块二维码解决,不仅仅在支付中,商家也一直用这种方式推行各种各样的“自助式服务”,节约人工的同时可以增加“粉丝”黏住客户。
二维码被别人“冒刷”也不是头一次,包括电影票取票二维码在内,类似的尴尬局面时有发生。
“今日恶作剧:朋友晒的美食拍进了二维码,我就无聊地帮加了几个菜,希望吃得开心。”记者搜索发现,有网友晒出这样的恶搞行为,当然发生在熟人之间可能是一个玩笑,而如果在相对陌生人之间那可能就是“惊吓”了。
更有人脑洞大开“餐厅竞争对手之间,只要把对方的点餐二维码拍下来,就可以给对方添乱了。”当面对面的服务行为被数字化,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让人警觉。
可节约50%服务人工成本
也能提高点餐效率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用二维码点餐功能至少能节约50%的服务员人工成本。
点菜和结账的工作量由客人自己完成,尤其是在高峰期作用格外明显。“高峰时段服务员太忙,怠慢了顾客,造成体验下降,甚至可能客人就直接走人了。有二维码点餐这种事就不会再发生了,减去点菜下单的过程以及找零和来回奔跑的功夫。”
并且现在的软件能做到虚拟会员的付款,各种优惠券可以使用,支付方式多样化。同时对于商家来说,往往扫码自动完成了一个吸粉的动作,可以零成本地获得客户信息和关注,而这在以往是需要花大量成本才能完成的。
另外,精美菜单一般价格不菲,一般一家餐厅光菜单的制作费用也需要数万元,对于小餐厅来说也是一笔成本支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开发二维码点菜的公司非常多,从最早的一台设备点单,到现在的可以实现同桌台的人同时点单而且是落在同一张单上,不同软件的用户体验也大不一样。不过这次吴小姐的遭遇正是因为这种可以多人点单的模式。
“这种点餐模式多用于连锁餐饮,以及一些注重成本的中小餐厅,由于可以节省点餐结账的时间,可以为餐厅提高翻台率,考虑到成本的节约和翻台率的提高,一般采用这种模式可以比原来增加约2成左右的营业额,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生产力优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来源:扬子晚报
>日,苏州的吴女士和朋友们在一家连锁火锅店就餐,吃饭过程中却发现没点过的菜接二连三地被端上来。他们在和服务员确认过后,后台点的菜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最终这份“账单”增加到了474万的惊人金额。
是点菜后台出了问题?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吴女士仔细一想才发现,是这家店的自助点餐二维码引起的。原来当天,该火锅店有优惠活动,顾客只需要将桌号拍了发进粉丝福利群,就可以加送菜品。而点餐二维码和桌号被写在一张纸上,吴女士于是将它们都发到了粉丝群,没想到的是,群里有好事者扫了二维码,并且暗戳戳地为吴女士加了餐,吴女士发现后在群里怒怼了好事者,结果对方就开启了疯狂点单模式,促成了一份天价账单!
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事发餐厅和当事人吴女士,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
为获优惠将二维码发进群
不料被网友“远程加餐”
“自助点单码千万别发上网,朋友圈有人出去吃饭,上了很多没点的菜,后来发现拍照把二维码拍进去了,在‘热心’网友的帮助下,点了几十万的菜。”近日,一则提醒出现在网络空间引发热议。手机扫码点餐很多人生活中都会用到,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会带来如此麻烦。记者了解到,这件事情发生在苏州一家连锁火锅店,位于金鸡湖商业广场的总店。食客吴小姐接受了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
“我也算这家火锅店的老客了,火锅店通过微信号客服拉了一个‘福利’群,里面都是熟客,只要来吃饭的时候报上桌号,餐厅会加送一个菜作为优惠。”吴小姐告诉记者,6月4日这天她喊上朋友一起来吃火锅,刚坐下来就拍下桌号发到了群里。“以前这个群里大家都这么做的,我自己是第一次想发一下试试,不知道怎么这次自己就会遇到这样的事。”吴小姐和朋友们点了一个套餐,由于菜品比较多,也不是特别清楚有哪些菜。直到发现服务员上了一大盘牛肉,几个人一核对发现,这个菜并不属于套餐里,谁也都没有下单去点。他们这才发现点的菜出现了问题,仔细一查,原来在此之前就多上了两盘菜,并且已经被吃掉了。随后几个人找到店长,店长很快就把菜退掉了,那么这多点的菜是哪里来的呢
吴小姐发在群里的桌号以及二维码 文中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
“怒怼”恶作剧后被疯狂点单
账单累计至474万
“店长一查确实是后台有人在点这些菜,不是故障或者操作失误,经过别人提醒我们才想起来,可能是二维码被别人扫了点菜。”吴小姐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她觉得这种行为挺无聊的,就在“福利群”里说了几句,“就说‘谁给我点的这些菜啊,神经病’之类的,骂了几句,对方可能生气了,然后点的菜就像雪花一样多了起来。”吴小姐说,“剑南春52度的就点了100瓶,毛肚点了14份,牛油全辣锅点了20份,诸如此类的,下单数和总价都是天价。”
吴小姐在群里怼了点菜者
她认为,一开始大概是哪位网友恶搞,后来可能言语刺激到了对方,就真的较上劲来了。不过如此明显的差错,店家也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对,很快吴小姐就按照食用的部分菜品结了账,并没有造成什么额外的损失。
对方开启疯狂点菜模式
不过此时疯狂点单仍没有停止,菜品仍在手机软件里不断增加。记者注意到一张截屏上显示,账单数额在474万。吴小姐表示,结账之后,他们仍然可以扫码进入点菜界面“围观”,后面账单仍在增加。最终也不知道是一位网友的行为,还是大家集体“恶搞”,不过这件事情在“粉丝群”里成为了不小的谈资。
最后账单累计至474万
商家已改进方式
点菜需手机验证
紫牛新闻记者随后联系上餐厅负责人邓先生,他向记者确认了这件事,并表示,商家已经对点菜方式做出改进。“我们一直有这么一种粉丝福利群,没想到因为点菜成了热点。”邓先生告诉记者,“天价菜单”其实是不可能端上桌的,一般的菜点两份以上服务员就会向客人核对,更不用说点几十份了,从后台取消的话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这两天这件事转发量很大,我们店也有很多人来询问怎么回事,现在已经改进了点菜系统,不光是用一个二维码,谁扫都能点菜了,而是需要客人用手机号登陆,杜绝了被别人进入造成骚扰的可能。”邓先生还提到,商家一直也在考量二维码点菜的利弊,“这样点菜节省了下单和输单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但是没有员工介绍,顾客自己点的特色菜都不多,可能体验上是会受一些影响的。”
“被点菜”不是头一次
二维码点餐存在安全问题
如今人们生活中的很多交互行为可以用一块二维码解决,不仅仅在支付中,商家也一直用这种方式推行各种各样的“自助式服务”,节约人工的同时可以增加“粉丝”黏住客户。二维码被别人“冒刷”也不是头一次,包括电影票取票二维码在内,类似的尴尬局面时有发生。
“今日恶作剧:朋友晒的美食拍进了二维码,我就无聊地帮加了几个菜,希望吃得开心。”紫牛新闻记者搜索发现,有网友晒出这样的恶搞行为,当然发生在熟人之间可能是一个玩笑,而如果在相对陌生人之间那可能就是“惊吓”了。更有人脑洞大开“餐厅竞争对手之间,只要把对方的点餐二维码拍下来,就可以给对方添乱了。”当面对面的服务行为被数字化,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让人警觉。
可节约50%服务人工成本
也能提高点餐效率
业内人士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用二维码点餐功能至少能节约50%的服务员人工成本。点菜和结账的工作量由客人自己完成,尤其是在高峰期作用格外明显。“高峰时段服务员太忙,怠慢了顾客,造成体验下降,甚至可能客人就直接走人了。有二维码点餐这种事就不会再发生了,减去点菜下单的过程以及找零和来回奔跑的功夫。”
并且现在的软件能做到虚拟会员的付款,各种优惠券可以使用,支付方式多样化。同时对于商家来说,往往扫码自动完成了一个吸粉的动作,可以零成本地获得客户信息和关注,而这在以往是需要花大量成本才能完成的。另外,精美菜单一般价格不菲,一般一家餐厅光菜单的制作费用也需要数万元,对于小餐厅来说也是一笔成本支出。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开发二维码点菜的公司非常多,从最早的一台设备点单,到现在的可以实现同桌台的人同时点单而且是落在同一张单上,不同软件的用户体验也大不一样。不过这次吴小姐的遭遇正是因为这种可以多人点单的模式。
“这种点餐模式多用于连锁餐饮,以及一些注重成本的中小餐厅,由于可以节省点餐结账的时间,可以为餐厅提高翻台率,考虑到成本的节约和翻台率的提高,一般采用这种模式可以比原来增加约2成左右的营业额,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生产力优势的。”业内人士告诉紫牛新闻记者。
点餐还要关注公号注册
引发意见最大
不过对于顾客来说,扫码点餐的体验并不都很好,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部分顾客表示因为“社交恐惧”更喜欢自己放松地下单外,更多人都认为扫码点餐和传统方式相比仍有弊端。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二维码点餐在网络上也成为话题。“手机上的图片小小的,操作复杂,年轻人都需要摸索一番,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太不友好了,如果一家餐厅只有扫码,而不能选择人工点菜,我可能不会去第二次。” “服务员可能会推荐招牌菜或者最近的时令菜,甚至可以说那桌的那个菜,给我来一个。好的服务员可以根据食客的口味、需求推荐搭配出满意的菜肴,但是手机点餐目前还得不到这样的服务。”
引发最多不满的,还是扫描二维码后还需要关注公众号、注册、填写信息等步骤。“如果要绑定身份信息,我肯定立刻走人,凭什么吃个饭还要被窃取个人信息。”
码点餐越来越常见,你想过其中的功能逻辑吗?
扫码点餐,即帮助餐饮商家实现通过手机扫码完成自助点菜,点菜结果传到商家收银系统及后厨。商家可根据小票打印出的顾客点菜信息备餐,提升顾客点餐和商家服务效率。
在当前餐饮服务体系中,堂食、外卖是两个最为核心的业务,扫码点餐解决的是商家提供堂食就餐服务时的线上点餐问题。
扫码点餐业务商家后台功能列表
根据商家实际经营模式和场所的不同,主要可分为2种类型的商家:不提供固定桌位甚至不提供桌位,提供固定桌位。
这两种模式可以对应快餐和正餐,两种点餐模式,一般不允许同时存在。一个商家,仅可选择其中一种。
一、取单号点餐
取单号点餐业务流程图
取单号点餐适用于诸如茶饮、快餐等商家的点餐服务方式,该方式以“取单号”作为出餐和备餐完成后的取餐凭证,“取单号”更可以结合叫号屏等外接硬件提供更加立体的服务。
针对这种模式,顾客可以到店时使用微信扫门店点餐码、搜索进入小程序等方式进入小程序进行线上点餐,下单完成后根据取单号取餐。
根据顾客的线下实际就餐场景,例如刚出门预估大概1小时后到门店能够用餐,这时候提供这种预约点餐的商家就可以开启“预点单”功能,满足类似顾客的点餐需求。顾客可使用搜索或者收藏的商家小程序,可以在出门前就下单支付,预约在1小时后到门店取单。<
在这种点餐模式中,商家备餐内容及备餐的先后顺序也会将“取单号”数值和“预点单”时间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以提高备餐效率。
二、扫桌码点餐
扫桌码点餐是线下点餐场景中比较复杂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提供扫桌码点餐的商家为顾客提供了较为固定的桌位,会配备服务员随时服务,并且送餐上桌。
在扫桌码点餐业务中,所有业务都基于桌码。
在本文开始的“扫码点餐业务商家后台功能列表”脑图中:
“桌位管理”即是对门店桌码的管理模块,其中“区域管理”用于设置门店中诸如大厅、包厢等桌位的所在区域;“桌位类型”用于设置大桌、中桌、小桌等桌位的大小及可就餐人数;“桌位管理”用于设置门店具体的桌位,每一个桌位都需要设置一个区域及桌位类型,且每一个桌位都需要设置一个当前门店不可重复的桌位名称,例如A1、A2,每个桌位都有对应的小程序码可供下载,然后由门店制作线下物料张贴到桌位上。
1. 结账模式
在扫桌码点餐中,结账模式决定了点餐流程中是否提供中途加菜服务。若结账模式设置为“先吃后付”,则支持中途加菜,反之则不支持加菜。
1)先吃后付
先吃后付在实际场景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对于一些提供正餐服务的商家,他们乐意提供中途加菜的服务。
在先吃后付的点单流程中,用户选择完商品后,只要提交订单而无需立即支付,即告知商家所点商品信息,开始备餐。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提交的订单均是未结账状态,后续可基于该订单增加新的商品,并提交订单后告知商家新加商品信息,继续备餐。
需要说明的是,点菜及加菜环节,是不计算任何优惠内容的。该过程进入支付环节后,订单即会锁定,不再支持加菜。订单结算支付时,会统一计算可享受的优惠信息。
先吃后付的优惠计算滞后是在做这个业务中比较值得考量的一件事情。在餐饮的商家管理系统中,存在诸如优惠券、限时折扣、满减、新客专享、满赠等一系列营销活动。这些活动本身会根据订单实际总额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满减可设置满10减5、满20减8等多个梯度,而用户在加菜环节中订单的金额是在不断增加的。
如果将优惠计算置前(提交订单时),一是没必要,二是对订单本身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影响。因为加菜时,例如若订单金额触发了新的满减,就势必需要释放原有满减内容,而需要使用新的满减梯度进行订单计算,类似的情况对于优惠券这种优惠来说,更需要考虑冻结及释放的情况。
此外,这里还有细节需要注意。例如就餐人数、桌码选择后,就不能再更改;加菜的信息提交后,都需要推送最新订单信息至外设打印机等;加菜环节进入商品列表时,需在购物车保留已选商品信息,但不可编辑;加菜的商品在提交订单时注明是第几次加菜的。
2)先付后吃
先付后吃和先吃后付的区别即是不允许加菜,选择商品后需支付完成才会通知商家备餐。这种模式相比先吃后付模式就简单了不少,因为整体的点餐流程只存在一次,因此在提交订单时即可计算优惠并确定订单整体信息。
2. 点餐模式
对于点餐模式,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目前,我们设置了关闭多人点餐、开启多人点餐、拼桌模式等3种点餐模式,3种模式商家只可选择一种。
若关闭多人点餐,则用户扫桌码后,对应的桌位状态即变更为“已开台”,其他人若再扫这个桌码则会提示“桌位已被占用”。这种状态的桌位需由商家手动清台,或商家设置为支付完成后自动清台才可重新释放使用。
若开启多人点餐,则用户扫桌码后,对应的桌位状态也会变更为“已开台”,但是其他人扫这个桌码时不会再提示“桌位已被占用”,而是可以与开台者一起共同点餐(共同将商品加入购物车)。若开台者已提交订单,则其他人扫桌码则会跳转至订单详情,可选择“继续加菜”继续点餐。
若开启拼桌模式,则不同用户都可扫同一个桌码,且彼此的订单是完全独立的,互相看不到。这种模式下,用户所扫的桌码仅用于商家送餐。
3. 其他设置
在商家端,还可提供诸如清台设置、就餐人数设置、餐具费设置等。
清台设置可提供商家2种清台方式:手动清台、支付完成后自动清台。若商家设置为手动清台,则对于“已开台”的桌位,即使该桌位的用户已经支付完成,桌台状态依旧为“已开台”状态,除非商家手动对桌位进行清台处理;若商家设置为支付完成后自动清台,则用户支付完成后,该桌即会自动变更为空闲状态,其他用户可扫桌码重新开台。
就餐人数设置,可为商家设置能提供的最大就餐人数,例如一个门店最大的包厢也只能容纳20人,则对该项设置为20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值。这样用户在小程序点餐时,最多只可选择就餐人数为20人。
餐具费是扫桌码点餐中一个比较常见的费用,即按照就餐人数收取餐具费,商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非负的数值。这样用户在点餐时,如果选择了人数,则结算时,会自动根据设置的餐具费进行后费。
三、总结
尽管在扫码点餐业务中,已经根据实际业务做了比较多的细分,但是实际场景中还会有更多的合理情况需要考虑。例如,即使门店提供扫桌码点餐,他还会提供堂食打包外带服务,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再强制用户扫桌码等等。
餐饮是一个比较辛苦且竞争激烈的行业,小程序扫码点餐是一个提高门店经营效率,并可以提供历史数据沉淀和分析的好工具。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在慢慢接受这种信息化的变革,也有越来越多的服务商在提供类似的技术支持。
本文的分享仅是个人在做扫码点餐业务时的实践总结,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和需要交流的,欢迎指导交流。
本文由 @坚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