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792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2015年的年末,柔时吧式火锅创始人杨明超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这么一段吐槽的话:
“2013年,我开始做小板凳时,你们骂我不是做火锅的,到2014年,我开了90家店,我说我不是做火锅的,你们骂我假谦虚,2015年,大批模仿者死了,我还活着,店面也超过130家,你们又骂我不是做火锅的……你可知我从94年毕业到现在已做餐饮21年!”
在火锅第二故乡郑州,随着新一轮的火锅热潮退却,火爆一时的小板凳火锅逐渐淡出行业的视野,它当前真实的生存状况如何,这股风潮的“始作俑者”,又如何看待小板凳的骤热骤冷?
? 餐饮老板内参 闫太然 发于郑州
郑州新一轮“战锅”时代终结,20亿元打了水漂
2014年最火的餐饮业态非火锅莫属。这股风起于春季,盛于夏季,不仅在火锅之都重庆劲刮,在二线城市郑州更是波谲云诡。
郑州火锅之所以火得非比寻常,和小板凳所代表的一种新式火锅形态强大的示范作用密不可分。至今,多位行业人士依然认为,小板凳火锅是搅起这股火锅台风的“风眼”。
2013年8月,第一家小板凳在郑州北区的普罗旺世开业。
外观是红砖墙、大玻璃,像酒吧;内里是原木桌、小板凳,像民居;楼梯口,角落里,随意摆放的留声机、老电视、二八自行车,有土土的怀旧味儿;简欧的枝形吊灯,沿阶而上的大书架,处处装点的绿植,又是洋派的小清新。
而上桌的菜品则既有黄喉、毛肚、鹅肠、血旺这样的川渝火锅四大件,也有酥肉、油条等河南民间小吃食,餐具也与惯见的缀花大白盘不同,是陶制的小碗,藤编小簸箕……
彼时的小板凳,说中不中,说西不西,但这家“四不像”、仅有25张台的小店,生意却迅速火了起来,日营业额平均3万多元。
混搭的新鲜感,超强的识别度,不错的吸金能力,让小板凳迅速成为跟风模仿的对象,2014年2月起,郑州街头不仅多出了各种名号的“小板凳”,还有小桌子、小凳子、小椅子等一系列小板凳的“近亲”火锅扎堆面世。
2014年的火锅开店速度一如夏天的暴雨,劈头盖脸疯狂来袭,在各个大街小巷,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物极必反。
撒豆成兵,过量繁殖之下,郑州火锅在2015年的夏天开始出现倒闭潮。
业内人士估计,到2015年年底,已倒闭1700家,回到正常的2000家左右。
按平均每家店投入100多万元计算,在这场火锅风潮中,约有20亿元交了“学费”。
杨明超说:“这个数字确实吓人,也是很多人骂我的原因,但其实,我也是受害者。”
“小板凳系”火锅为什么火:抓住了消费情绪
这世界,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在2013到2015的火锅热潮终结之后,总结小板一夜爆红的原因,有人说有很强的偶然性,是“乱拳打死老师傅”;杨明超则认为,小板凳的走红,并非偶然。
首先,小板凳抓住了潜在的消费情绪。
这个消费情绪是什么?反传统、不端着,追求随性、放松、情调、感觉……
“餐饮的风水就是回归人性。人性是什么,就是要舒服。产品舒服、价格舒服、环境舒服。”
杨明超觉得,小板凳最吸引年轻人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体验,是人均三四十元的亲民价格。“不管有钱没钱,他们都追求新鲜和独特;不管有没有地位,他们都喜欢特立独行,挑战传统和权威。小板凳也古也新、亦中亦西的混搭环境和较高的性价比,无疑戳中了他们的诉求。”
“小板凳的形象像极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把长长短短的衣服披挂一身,这混搭的不羁味道吸引了大批年轻的消费者。”一位资深美食记者这样形容小板凳给人的初体验。
其次,小板凳开拓了火锅门类新的市场空间。
“你们都做大店,追求环境高大上,我就做清新的小门脸;你们针对有钱有地位的人,我就对准没钱还要求情调感觉的小屌丝。营造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既有在家门口吃火锅的随意,还能有身在酒吧的逼格。”
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小板凳是在大众型传统火锅、商务型小火锅之外开拓了一个新的品类:时尚型吧式火锅。
第三个原因是大的社会经济气候。
2013年以来,餐饮业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内部是高端业态不景气,大家都往大众业态上转,外部是大量的外行跨界进入,都盯上了标准化程度高,包容性强、消费群体最广的火锅业。既是入门级,又是新潮派的小板凳很自然成了模仿的对象。
“小板凳系”火锅为什么凋谢:兴于感觉,死于跟风
而谈及小板凳系的凋谢,杨明超认为,“小板凳是被跟风跟死的”。
“因为顶层设计上的漏洞”,杨明超的小板凳被逼着改了四次名。
“最早,我叫‘重庆的小板凳老火锅’,马上就有人叫‘重庆小板凳老火锅’,仅仅差一个‘的’字。没有办法,小板凳是不能注册为商标的。”
之后又出现了“重庆的小方桌老火锅”、“重庆的小凳子老火锅”,嘿客小板凳、毛氏小板凳、重庆小凳子、巴叔的小板凳等各种小板凳,装修环境、格调、桌椅,和小板凳如出一辙。
面对跟风、同质化经营可能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杨明超从“吧式”着眼,把“重庆的小板凳老火锅”更名为“重庆的小板凳吧式火锅”,但很快又出现了“重庆的小板凳音乐火锅”、“重庆的小板凳欢乐火锅”等新的跟风者。
无奈,在注册“柔时”商标后,他又把小板凳更名为“柔时的小板凳吧式火锅”,但“柔光”、“柔软”等新式小板凳又杀将过来。
最后,杨明超选择了去小板凳化,将品牌更名为“柔时吧式火锅”。如今,柔时还有19家直营店。
疯狂的跟风开店之后,郑州火锅行业短短半年已达到极度饱和状态。以柔时吧式火锅旗舰店所在地为例,在其周围300米范围内,就有5家火锅店之多。
面对遍地开花的“小板凳”,消费者已然分不清谁才是正宗的小板凳,经营者的鱼龙混杂,严重影响到了小板凳的市场口碑,最终导致一荣俱荣,一损具损,小板凳的凋敝已无可避免,重蹈了“香辣虾”、“黄焖鸡”的覆辙。
回顾这段经历,杨明超感慨道:“我原先是开啤酒花园夜市的,开火锅店是想让跟着我干的几十号人,冬天有事儿干。这就出现了先天的顶层设计不足,拿不下小板凳商标是一方面,在品牌的系统支撑,扛压机制等方面和经营十几年的品牌相比,都有差距。没有品牌的护城河,为应对模仿一路改名,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火锅的下一个风眼在哪里?
小板凳火锅的风靡之年,也是很多外行杀入餐饮业,用“非常规”手段“娱乐”餐饮业之年。
但事实证明,在碎片化时代,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大量细节累积而成,一味的模仿跟风,只是仿其形,而难摹其神。
面对信息对称时代口味多变但又日渐理性的消费者,一招鲜正在失效,只有内力深厚,没有明显短板的品牌才能谋得相对长久的生存。
不是餐饮的本质变了,而是消费者的需求变了,肯德基又开始了新一轮形象升级,使其更贴近年轻人;外婆家继续着它的品牌矩阵计划,将客户需求分解得“支离破碎”;黄太吉除了经营煎饼果子,也开始用产业链条“围剿”顾客... ...
未来无法预测,火锅也正在由10年前川渝火锅一统天下的时代,而走向区域自创品牌崛起的年份,下一个火锅的风眼在哪里,值得餐饮人思考。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iyanran
统筹:刘晓红
编辑:闫太然
视觉:陈晓月
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190期内容。每天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传统餐饮业。
? 本期内参 ?
“重庆的小板凳火锅”突然变成了“柔时的小板凳吧式火锅”。上周,郑州市不少细心的人会发现,火到爆棚的小板凳火锅突然改了名字。小板凳火锅为何又在爆红之际突然改名?不少人表示费解。
不跟风海底捞: 你推你的服务,我玩我的体验
在小板凳创始人杨明超看来,小板凳的换标,其实也是对传统火锅的一种破局。品牌有很多种占位方式,如果说海底捞是凭服务胜出,巴奴以毛肚菌汤产品突破,小板凳则打造了一个“吧式火锅”的新概念,开创了一个火锅新品类。
“在我眼里只有两种品类火锅新格局:一种是传统火锅,一种是吧式火锅。传统火锅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不少细分市场,大家在各自的细分领域的红海中激烈拼杀;而吧式火锅,目前只有小板凳,在一片蓝海中自由搏击。”
杨明超说,吧式火锅营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坐在酒吧吃火锅的概念,更是传递一种随物赋形、因人而异的轻松和舒适。在这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爱怎么坐就怎么坐。就像对“柔时”二字的理解,你可以理解成柔软时光,也可以理解为英文rose,或者你是个吃货,也可理解为肉丝。
“但无论怎样,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在酒吧里吃火锅,就着火锅喝啤酒’的自由吃饭方式。”
对于未来的发展,杨明超有着清醒的认识,“现在的小板凳,虽然连锁店面在郑州已经达到12家,店面数量稳居品牌火锅前列,在每条街上的人气指数也已经达到了爆棚,但规模化之后,决定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的一定是专业化。”
杨明超坦承,对以跨界和混搭为特色,以体验和感觉著称的吧式火锅小板凳来说,服务不是我们的最大利器。
火在定位:认准“屌丝”,发现其内心强大自信
好产品人人可以有,在目前市场竞争环境下,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仅有好产品,还远远不够。
在杨明超看来,小板凳的走红,还在于准确找到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小板凳消费人群锁定的是“屌丝”一族。“这个群体冒似‘矮穷挫’,实则都有着‘高富帅’、‘白富美’的基因,甚至很多就是‘高富帅’、‘白富美’。
他们有着发自骨子里的自信,对自己的处境及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完全清醒的认知和坚持。对这样一群人,如果你的产品不能和他们发生亲密交流,产生共鸣,他们就会对你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一顾。小板凳正是发现和迎合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得到他们的真正认同,才引发了这股潮流。”
杨明超说,小板凳目前的十几家店面,都是他亲自设计,风格从海派到地中海、到简欧,从大书架到土陶瓶、老照片、小卡座,“一店一特色,可以说是怎么舒服自在就怎么来。”
杨明超觉得,精准定位“屌丝”一族,并认准和发现了这一族群内心强大的集体自信,以及外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才让两三千消费者每天自觉自愿地为小板凳传播,这或许是小板凳火得一塌糊涂的主要原因。
编辑:内参小慧君
内参微点评:
做餐饮,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忌讳借着借着搞成了跟屁虫,甚至直接成了山寨的李鬼,在这一个高度分散的行业里,创新是逆袭的最好武器。
?---------------------
内参君喊你入裙!
想投身餐饮创业的壮士们请加入
【餐饮创业帮】QQ群号:373489770
让我们一起在路上分享好的创意和点子。
已经是餐饮界掌门人的大佬们请加入
【餐饮老板帮】QQ群号:161588677
让我们一道交流餐饮创新与经验。
?---------------------
餐饮老板内参 微信 ID:cylbnc
内参君在微信、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客户端、客户端同步发布;精准直达超过20万高质量读者掌心。餐饮老板、创业家、投资人、供应商都在关注!
京报讯(记者 王洪春)今日(7月3日),北京市民马先生反映,在石景山区台湾街宽板凳老灶火锅店就餐时,酱料碟中疑似出现蛆虫。涉事火锅店店长表示,以火锅的高温,不可能存在活体,怀疑是恶意中伤。今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八宝山食药所了解到,已收到相关投诉,“正在处理。”
马先生在酱料碟中发现疑似蛆虫。 受访者供图
马先生介绍,今日上午,他在石景山区台湾街宽板凳老灶火锅店就餐时,发现酱料碟中疑似出现蛆虫。“当时酱料快吃完了,准备去加时看到的。”其提供的视频显示,一疑似蛆虫在酱料碟中蠕动。马先生怀疑是夹肉时落下的,他向店家反映这一问题后,工作人员提出为其免单。
下午,记者致电涉事火锅店,工作人员表示该顾客酱料碟中出现的虫子并非蛆,而是飞虫。“蛆的话肯定是死的,火锅里怎么会有活的东西呢?是飞过来的。”其称,已向该顾客道歉,并为其免了单。
对于飞虫一说,晚些时候,涉事火锅店店长表示,上述工作人员系下午上班,可能不了解上午的情况。该店长强调,以火锅的高温,不可能存在活体,酱料也是11时许才现做的,“吃完之后发现蛆虫,我无法接受。”其称,不否认工作中存在一些瑕疵,但开店三年来从未收到过关于蛆虫的投诉,怀疑是恶意中伤。
马先生表示,出于对顾客的食品安全着想,希望相关部门能处理这一问题,已向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今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已将相关投诉转到八宝山食药所处理。八宝山食药所工作人员表示,已受理投诉,“正在处理。”
新京报记者 王洪春 编辑 白馗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