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饭店及餐饮场所的消防安全知识,大家学起来,远离火灾事故。
019年4月23日国务院令第714号《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明确将宾馆、饭店、旅店等纳入公共场所范围,故饭店、酒店类餐饮场所属于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该公共场所由卫生防疫机构对其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拒绝接受卫生监督的,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月2日大年初二,许多人沉浸在过节的欢乐中,家住崇明的陈庆却丝毫不得闲。因为崇明西沙湿地附近一家客栈的房间突然断电,精通电工技术的陈庆被请去紧急抢修。
经历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检修后,直到当天晚上,客栈断电的上下两间客房才终于恢复光明。一名来自上海市区的游客不禁有些怨言:“如果不是过年去不了外地,谁要来这里住?”
虽是简单的一句吐槽,却凸显出疫情下上海本地游在节假日接待上的尴尬之处:中高端住宿设施供不应求,部分“赶鸭子上架”的设施又达不到游客预期。
每逢节假日,因疫情防控需足不出“沪”而满房的郊区酒店、民宿和客栈都“如临大敌”,春节黄金周更是如此。客流高度集中、餐饮需求旺盛、出游品质需求更高,这些都对沪郊的住宿和餐饮设施提出了挑战。
【一】
大年初二,陈庆接到遭遇停电的客栈老板电话时,对方语气焦急:“上一拨客人走的时候就已经跳闸了,新的客人又住进来了,得赶在晚上前修好!”
驱车20多分钟赶到客栈后,陈庆得知,这家设施并不算高档的客栈由几幢租来的闲置民房改建而成,去年10月刚刚开业。在此之前,通常是周末才有点生意,像今年春节这样爆满还是第一次。
初一初二这两天天气寒冷,客栈客人住满,晚上近十间客房的空调、热水器一开,其中一幢楼里两个房间出现了跳闸断电。初二上午,第一拨客人退房离开;14时,第二拨客人已经到来,断电问题还没解决。
陈庆忙活了大半个下午,发现断电问题比预期的复杂——客栈在装修之初,可能就没留出足够的电容。而一旦民房改建成客栈,节日期间的用电负荷必然会大幅上升,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情急之下,客栈老板想给新入住的客人调节到其它民宿房间,但打了一圈电话后发现,附近价格差不多的民宿客栈房间都已全部订满,没有可供调剂的房间了。好在晚上18时左右,电路终于抢修完成,等候多时的住客难免口出怨言:“出来过年就是想住得舒服点,这还不如待在家里呢。”
【二】
这个春节,游客郑越入住酒店一切顺利,但在吃饭问题上却接连遭遇“闭门羹”。
2月3日,郑越和家人驾车来到青浦淀山湖畔的一家宾馆入住。上午出发前,他曾致电附近一家度假村希望预订晚上6人用餐的位置,度假村工作人员称当天餐厅不接受预订,但如果在17时左右去餐厅应该会有位置。不过,当郑越和朋友一家如期来到度假村餐厅时,工作人员却说:“已经没有位置了,打包外带也不行,因为厨师来不及做菜了!”
眼见餐厅内人声鼎沸,郑越和朋友一家只能另觅就餐场所。当他和朋友们来到入住的宾馆餐厅,发现这家餐厅的菜单也和平时不一样,许多特色菜不见踪影,只有宾馆搭配好的三人、六人或八人套餐,外加几个规定的“大菜”供单点。服务人员抱歉地说:“春节客人太多,菜来不及做,所以菜单做了合并,就是上面写的这些。”懒得再次折腾的郑越,只好接受了这样“打折”的菜式,凑合吃了一顿。
第二天,在东方绿舟游玩了半天的郑越试图预订朱家角古镇上一家餐厅,对方告知中午订餐已满。郑越提出是否可以下午一点错峰前往,不料对方却称:“一点钟我们就下班,不再做午餐了。”考虑到附近的农家乐餐馆同样会人满为患,郑越和朋友只好在景区买了些馄饨等速食充饥。记者了解到,餐饮爆满的情况,不止出现在青浦。春节期间,也有上海郊区的农家乐出现了下午三点游客还没吃上午饭的情况。
一面是崇明、青浦等区域酒店、民宿及客栈生意火爆,另一方面,是部分区域的住宿设施“吃不饱”。在浦东新区,靠近临港的书院人家客房预订不错,但迪士尼周边民宿的预订却冷热不均,房价高的达1500-2000元一晚,生意冷清的民宿300元一晚也未必订得出去。
【三】
对虎年春节郊区住宿、餐饮方面遭遇的尴尬,上海乡村民宿协会会长陈宇荛认为,喜欢度假的游客可以去酒店,民宿则应更多地体现自身特色,这也是细分市场的一部分。同时,在硬件设施具备之外,上海的民宿还需经历一次市场洗牌。“上海需要的是高品质体验互动式民宿或特色民宿,如果仅仅只有住宿功能,这样的民宿很容易被替代和淘汰。”
东方绿舟度假村总经理周金娣则坦言,节假日的体验度很难与平时比肩,这也要求郊区的住宿和餐饮店应该多注重平时的推广,将郊区的特色住宿、特色食材和菜式让更多市民游客知晓,吸引他们在平时前往体验,从而缓解节假日“一拥而上”的困境。
行业人士表示,疫情持续两年有余,对上海本地游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大量中高端游客因疫情防控被留在本地,既带来了滚滚财源,也对本地游提出了诸多挑战——硬件设施到位吗?服务足够有特色吗?能不能吸引游客多次前来?……
疫情防控时期,也正是留给上海本地游提升的“窗口期”。只有在“窗口期”真正创出了特色和口碑的住宿设施和景点,才可能在疫情结束后不可避免的客源外溢期,依然维持不错的收成。
栏目主编:李宝花 文字编辑:李宝花
来源:作者:李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