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摇铃铛
Xhs刷到个帖子,《给别人顺带奶茶被指责了》(via.沉)
看得我火冒三丈。
博主说,因为朋友A肚子不舒服,自己就给她点了一杯X茗的奶茶。怕A的室友看到尴尬,就给她室友顺带也买了一杯。
两杯价格都是10块,最普通的那种珍珠奶茶。
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对吧,关心朋友,也付诸行动了。
结果朋友A跑来对博主说,室友觉得博主给她点这么便宜的奶茶,是在“打发她”、“敷衍她”。
因为A的室友,“工作了对生活要求高,你理解一下”。
看完就想问一句。
10块钱奶茶怎么了?到底怎么了??
是什么人上人,才会嫌朋友请自己喝10块钱的奶茶太便宜的?
蜜X冰城的柠檬水4块,奶茶6块,照样一堆人排队。好喝不就行了吗?这年头对人表达关心,也要被计较价格的吗?
再细品这聊天记录,感觉更恶心了。
看似是室友“迪迪姐”难伺候,实则更难伺候的是博主朋友。
明明知道博主是关心自己才点的奶茶,却逮着价格反复强调——
“是不是X茗最便宜的奶茶?太尴尬了”
“因为你知道,迪姐已经步入职场了,是个对生活有追求的人”
“她觉得你是在打发她”
“在我和她观念里面,这种最便宜的原奶茶我们自己都不会点的”
见博主生气了,又怂。赶紧找补:
“我们呢,都还是很感谢你的”。
前面都不用看,从“我们”两字,就能觉察她站哪边了。
借一句网友辣评来形容,比起博主的朋友,A更像是迪迪姐忠实的仆人。
大概率她也认可室友的想法,嫌博主点10块钱的奶茶丢人,所以借转述室友的话来敲打博主。
如果真的如她所言那么感谢的话,就该站在博主这边:“她嫌10块的奶茶太便宜,咱下次不给她点”。
真是一片好心喂了狗——不,还不如喂狗。
20块钱,起码你喂给小狗,小狗还会向你露出肚皮,不会嫌你买的狗粮太便宜。
为什么看了这个帖子这么生气?
因为我好朋友栗子也遇到过类似事情。
前不久,她请几个朋友吃饭,特地找了家口味不错的餐厅。
席间,却被某位“朋友”各种挑剔。
一会说餐厅档次太低,一会嫌菜的价格便宜。
最后直接用开玩笑的语气吐槽,早知道在这吃,她就不来了。
其他朋友都表情尴尬,纷纷打圆场。说口味其实挺好的,环境也不错,夸栗子选得不错。
但好好一顿饭已经被毁了,栗子吃得满心愤怒和委屈。
要这位朋友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白富美,也就算了。
就当她不常下凡,难以适应。
事实是她家境一般,拿着3000月薪,就敢贷款买2w的包。认识以来,和栗子一起出门也从不结账,80%时间都是栗子掏钱。
换算一下,她连买包的一半钱都是栗子投资的。
怎么好意思嫌别人请客档次不够?
要饭还嫌饭馊?
我经常觉得,现在有些年轻人不仅被消费主义洗脑得厉害,思想还特别功利。
什么都喜欢拿价格去衡量价值,包括感情。
自己一个月三四千块,就敢嫌别人请客不上档次,买的奶茶便宜。
从不反省自己为朋友花过多少金钱心思,只挑挑拣拣嫌对方付出太少,还不够掏心掏肺。
不是求人办事,也没有欠对方人情,什么时候能用金钱去衡量尊重和友谊了?
朋友之间,难道不是相聚的机会最珍贵吗?
我和我的朋友们30多岁,茅台喝得,牛栏山也不错,高端餐厅吃得,地摊麻辣烫也很带感。
一顿饭一瓶酒多少钱有什么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坐在一起啊。
那晚月亮皎洁,饭菜合口。我们说着笑着,举杯同庆,感谢请客的朋友慷慨,赠予我们又一次不冷场的聊天。真心朋友又怎么会嫌饭菜廉价,那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开心。
我也知道,很多成年人的社交,是你可以用昂贵的礼物,去撬动任何一段关系。但这不代表付出少就要被看低心意。
毕竟朋友之间,不添负担的交往才长久。
至于那些把友谊里任何一个举动,都标上价码的“朋友”,或许该好好审视,你们之间到底是拥有真正的友谊;还是靠你单方面的迁就和牺牲,去维持这段虚伪的关系?
更有可能,哪天对方再也无法在你身上占到便宜,就是“友情”破灭的开始。
我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半道失去了很少几个朋友,因为他们不理解我的处境是很难由自己支配的,而且还会因为意外和差错,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罪了老朋友。但是,如果有哪位朋友对此不理解,我深感遗憾,我们之间的友谊也就永远终结了。因为一个不理解别人的朋友,实际上并不像你认为的那么好。
——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
作者简介: 摇铃铛,长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新书《姑娘,你活的太软了》
< class="pgc-img">>第 391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新茶饮集体再降价!
今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了。
纵观最近的新茶饮品牌动作,一个非常明显的新品战略是:大家都在强调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低价、低价、再低价”。
昨天,古茗发布“50万张免单券”,并宣布“小程序天天9.9元畅饮”活动,表示要让健康原叶鲜奶茶进入9.9元时代;5月底,古茗也在部分地区推出为期三个月的柠檬水折扣活动,原价10元的柠檬水折扣价到手4元。
书亦烧仙草也从4月开始在部分门店陆续调整价格策略,到今年5月,书亦烧仙草更新新菜单,推出了多款售价在10元左右的新品,比如目前主推的多肉杨梅、杨梅白月光等都定价9.9元。相较旧菜单,产品均价下调了3-6元左右。
而这种“低价局面”,叠加上品牌自己推出的折扣活动以及团购平台的优惠补贴,更为壮观。
今年五一假期,喜茶开启12周年限时活动,原价8元的招牌单品“纯绿妍茶后”折扣价后4元一杯。尽管如今看来新的“4元茶饮时代”已经降临,但要知道的是,在2020年喜茶的客单价能够达到52-56元。
哪怕是以“平价如雪王”,在团购平台上价格也在更进一步的下探。比如原本就定价4元的柠檬水,有网友叠加平台优惠券后,最低可达到0.01元。
40块钱的咖啡,现在9.9全场挑了;40块钱的奶茶,现在也只要4块钱了。
天价奶茶开始消失
10块钱成了“茶饮生死线”
“当年在北京想喝一杯喜茶,还得在寒风中遍地找黄牛,溢价买。谁能想到现在4块钱就能喝到了……”
从2020年的40元甚至50元,到今年下探到4元甚至0.68元……“天价奶茶”的时代,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似乎都已经彻底翻篇了。蜜雪冰城、古茗也曾在招股书中判断,平价茶饮未来增速将快于中价、高价茶饮。
根据华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3年,新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上升至30%,20元以上占比则从33%下跌至4%。
在不同点单平台上,几乎每个茶饮品牌都有“个位数单品”。10块钱,仿佛已经成了茶饮们的“生死线”。
一位微博网友在#奶茶重回10元时代#的话题下表示,“3年前,早上先来一杯将近40块钱的星巴克是我和同事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但现在,大家都默契的选择了奈雪的9块9咖啡+面包早餐……”
相关话题下的投票数据中,对于“你能接受多少钱一杯的奶茶”,超过50%的消费者都选择了“10元以下”;超过45%的消费者则选择了“10元-20元”;只有不到5%的消费者可以接受“20元以上”的奶茶。
但也不止于10元这个价格带,新茶饮们还在努力向下“降价”。
降价,也不是“万能解药”
打价格战,拉低产品价位,已经很自然地成为餐饮人面对消费新趋势、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最短平快也最手到擒来的方法。
但降价是有代价的。
目前看来,降价是茶饮乃至大部分餐饮品牌们最容易找到的一条出路,但凡是容易的、快速出结果的事情都意味着“代价也会更高”。
从消费层面来看,消费者的心思没有那么好猜。降价不一定能够赢得消费者们的好感,反而可能会加速原有客群的“脱粉”。
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追求“低价”但也同样追求“品质”。对于新茶饮们的集体降价,有很多消费者的表态是:“贵的时候喝不起,便宜的时候不敢喝。”“高质平价,商家敢说,我都不敢信。”
另一部分原本是品牌忠粉的消费者也大多觉得自己被“背刺”了。“现在能降价降得这么多,难道不是因为过去的产品溢价太高吗?想想就心痛。”
而长时间的价格战,也会使得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价格锚点产生影响,当市场长期以价格战、低价为导向时,难免让大众产生“奶茶就是只值这个价”的心理预期。
从品牌层面来看,降价对品牌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一次降价容易,但要再想涨价可就难上加难了。
降价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品牌将全面推翻过往的市场定位及目标客群。“品牌定位的价格因素需要考虑,不能降价的太明显,但又要保证品牌价格有竞争力,用各种优惠活动、团购、套餐等等手段,其实也是餐饮品牌们的无奈。”
再回到市场层面上,降价其实是头部品牌们的游戏战场,一不留心你我就都成了“炮灰”。
说白了,降价考验的是餐饮品牌的成本议价能力,一味的压低定价到底还能不能赚钱?还能赚多少?是每个餐饮品牌的价格命题。
如果在成本无法压缩的情况下仍坚持“低价策略”,很有可能就会对品牌自身及加盟门店的利润和正常运转造成影响。比如书亦烧仙草今年调整的降价策略,就引发不少加盟商抗议,“产品价格降低了,但是进货价、物料成本都没变。现在的价格堂食勉强能赚钱,外卖恐怕都要亏本的。”
对于竞争充分饱和,格局已经难以撼动的新茶饮市场,虽然降价能够在短期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激情,但很难说从根本上解决茶饮品牌和茶饮赛道的深层焦虑。
对于新茶饮们来说,降价并非万全之策,但无奈的是,降价的确也是当下提升客流与营收最直接、最明显的选择之一了。
内忧、外患
新茶饮还在急寻新出路
最卷的新茶饮赛道,如今除了要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要时刻警惕同行的袭击,还更要直面咖啡、快餐、正餐品牌们的“跨界炸弹”。
库迪咖啡的茶饮副牌茶猫,刚在福建宁德开业时,菜单上的全系产品标价8.8元/杯,叠加第二杯半价的优惠活动,单杯价格最低能达到6.6元;海底捞、西贝等子品牌门店内自售的茶饮也同样低至10元以下……
根据此前壹览商业截至今年3月份的数据来看,26家知名新茶饮品牌当时现存门店数量约为11.5万家,但到4月结束时门店数量却为11.1万家,门店数量净减4000+。也就是说,大量新茶饮品牌在今年3-4月的情况是:开店速度已经跟不上闭店速度了。
能看到的是,在一轮一轮“价格战”后,一些茶饮品牌也开始尝试重新涨价。接下来,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消费环境也会愈发苛刻,新茶饮们在寻找自己的逃生出路上,正在努力。
茶界的价格战,这可是今年消费市场的大戏之一。从年初开始,各大奶茶品牌纷纷打起了降价促销的主意。
< class="pgc-img">>曾经我们手中的那杯奶茶,十几二十块钱是常态,甚至有些品牌动辄要价二三十元一杯,确实是高高在上的“消费品”。
< class="pgc-img">>但现在,一波接一波的降价潮,让人们不禁感叹:这是消费降级的时代,还是奶茶行业“卷”出了新高度?
我们先来看一看低价王者——蜜雪冰城。这家品牌以超高的性价比和亲民的价格在市场上抢占了大量的份额,也成为了很多年轻人钟爱的品牌。
< class="pgc-img">>而其他奶茶品牌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庞大的低端市场的潜力,纷纷下场“厮杀”。
但是,这些品牌真的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吗?
< class="pgc-img">>回顾过去,很多中高端的奶茶品牌在定价策略上颇为“自信”,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四五线小城,价格差异甚微,最多也就是一两块钱的差别。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往往是小城市的两到三倍,但奶茶的价格却几乎无差别。
< class="pgc-img">>当年我刚工作时,从北京回老家过年,街上买了杯奶茶,瞬间感到震惊——小地方的消费居然也不低,除了房价稍微便宜,其他东西和大城市没什么区别。
可见,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奶茶品牌如果不降价,恐怕真是“撑不下去”了。
< class="pgc-img">>如今的奶茶价格战,不仅仅是为了让消费者感到实惠,更是品牌之间的一场生死博弈。这场“价格跳水”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市场的饱和和激烈竞争,更是消费力的重新分配和消费心理的转变。
< class="pgc-img">>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越来越多,品质和价格成为他们考虑的核心;而对于品牌来说,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打动消费者,赢得市场,显得尤为关键。
< class="pgc-img">>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指向一个问题:在经济环境波动的大背景下,奶茶行业如何实现自我革新和突破?
未来的市场,留给那些真正了解消费者、善于创新并能够灵活调整策略的品牌。这场“奶茶战争”,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