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工作时间下楼买个奶茶,本来也没多大事,但是按照公司规定是属于擅自离岗,被发现了之后对女生进行了罚款,女生就纳闷了,得罪了哪个同事了?是谁告的状?
买个奶茶有必要这样吗?
而后同事一语道破!“因为你戴了工牌呀,有定位的。”女生一怒之下甩掉工牌,谁好人公司还特地给员工工牌安装定位啊,笑死我了,你们有遇到过这样的公司吗?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什么富贵楼?明明就是公司楼下,你真的一点眼力劲都没有[看]
< class="pgc-img">>?你起码还能有手机,我去过一个公司,上班私人手机要统一锁在保险柜下班才给拿回来[捂脸]
< class="pgc-img">>?原来司机师傅这行也这么卷,太难了。
< class="pgc-img">>?这种事好像很多,其实不管上下班出事了还是得赔。[捂脸]
< class="pgc-img">>?这种公司真的能待下去吗?我是接受不了一点。
< class="pgc-img">>?这样的工作氛围很压抑,无时无刻都被监视着,安定位太膈应人了。[捂脸]
< class="pgc-img">>?牛马都是有绳子的,定位器是高级一点的绳子。[看]
< class="pgc-img">>?这工作谁爱干谁干。[捂脸]
< class="pgc-img">>?公司在后台给你设置了区域,只要是你离开固定的区域有报警提醒,所以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了。
< class="pgc-img">>?换个思路,工牌有定位是怕员工走丢了吗?这么好的工司那里找,你还丢[看]
茶是许多人喜爱的饮品,但近日却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诈骗工具。
据媒体报道,重庆和四川两地的奶茶店老板都遭遇了新型“订单诈骗”,被骗走了数万元。这些骗局的手法都是利用商户的贪心和善心,以大额订单为诱饵,要求代购其他物品,并先付款给所谓的“供应商”,最后发现对方是虚假身份,钱款无法追回。
重庆奶茶店老板小刘的遭遇
小刘是重庆一家奶茶店的老板,8月中旬,他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高校的后勤部门负责人,想要订购矿泉水、自热米饭和120杯奶茶。小刘一听这么大的订单,心里很高兴,但他店里没有自热米饭,便向对方表示歉意。
没想到,对方很是“热情”,给小刘提供了一个“中间人”的联系方式,并说可以从他那里拿货。小刘加了“中间人”的微信后,又被介绍给了一名所谓的“厂家销售人员”,并按照其要求转账了3万元作为货款。然而,在转账后不久,小刘就发现自己被拉黑了,联系不上任何人。他赶紧报警,经过民警的调查,发现涉案账户已被成功止付、冻结,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四川奶茶店老板王女士的遭遇
王女士是四川绵阳市三台县一家奶茶店的老板,6月13日,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武警部队后勤采购部黄干事”,想要订购300杯奶茶。
王女士面对这样的“大生意”,心动不已,加上她本身对军人非常尊敬,毫不犹豫地“接单”了。添加好友后,“黄干事”表示需要订购300杯奶茶,并在第二天开会时派人到店取货。
随后,“黄干事”发来一份“采购清单”,署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后勤采购部”,并盖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后勤专用章”。王女士看见采购单上的官方印章,更是深信不疑,立即按照要求列了一个报价单。
“黄干事”看后表示他将“给领导审核”后再联系她。第二天,“黄干事”给王女士打来电话表示“领导审核通过了”,但他们还需要采购30件矿泉水和60件罐头,并希望王女士能帮忙“代购”。
这种指定的红烧牛肉罐头不好买,但“黄干事”很是“热情”,给王女士提供了一个“供应商王经理”的联系方式。王女士与“王经理”进行了联系,“王经理”表示货源充足,当天下午就可以送货,保证买家第二天能取到货。
不过,“王经理”声称这种罐头要600元一件,由于采购量大,他没有这么多钱购货,需要先付钱再送货。王女士担心给了钱对方不发货,便让“王经理”提供地址,准备请其当地朋友当面付款取货。“王经理”见王女士不好糊弄,又谎称“我们分仓只是负责运输调配货,不销售产品,都是厂家统一安排分仓备货配送”。王女士见“王经理”说话前后矛盾,便怀疑自己遭到了诈骗,于是立即停止与其联系。
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果然查到了类似的骗局。后来,王女士将一个警示视频发给“王经理”,没想到被“王经理”拉黑了。王女士便立即报警。
警方提醒:切勿贪图小便宜,防范电信诈骗
针对这种新型的“订单诈骗”,警方提醒广大商户和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切勿贪图小便宜,防范电信诈骗。警方表示,正规的采购物资会进行严格的审查,绝不可能通过电话、短信通知或要求代购。遇到此类大单时,首先要核实对方身份,也要核实供应商的身份,看是否正规;对于要先付“订金”“货款”等要求,要仔细甄别,若发现异常,请立即终止交易。切勿随意汇款转账至陌生账户,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刻报警。
子烟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网售被禁止后,电子烟竟然以“奶茶杯”“可乐罐”等日常用品的外观做为外壳,偷偷地进行销售。这些假冒伪劣的电子烟都有哪些危害?为何网上销售渠道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伪装多样化,看起来是饮料实际是电子烟
在网上买电子烟容易吗?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主流电商平台对电子烟都做了禁售处理,不过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只要稍加修改搜索关键词,搜索“奶茶杯”“星空杯”等,就会发现各种售卖渠道,有的社交平台甚至还有文章分享每天更新的售卖渠道。
记者根据某分享提示,微信加了“奶茶杯”售卖商家,该商家提供的样品图片显示,除了“奶茶杯”“可乐罐”,有的调味电子烟还叫“魔仙棒”“萌虎杯”“星星杯”“星空杯”等,每只售价60元到100多元不等。
商家展示的各种口味电子烟。截图
从外形看,这些“奶茶杯”“星星杯”等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有的看起来就像一瓶新潮饮料,有的像一瓶矿泉水,还有的做成萌虎、萌兔等玩具外形。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并没有生产厂家等信息,有的还会标注尼古丁含量3%。
这样的“奶茶杯”具体如何完成交易?
该商家告诉记者,支持个人转账,选好的“奶茶杯”品种和收件地址一起发来,然后商家安排发货,支持匿名下单。
既有身体危害又有被骗风险
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
电子烟化身各种玩具外形。截图
所以这些所谓的“冰甜蜜瓜”“蜜桃苏打”“椰青拿铁”“冰川泉水”等形形色色口味的“奶茶杯”都属于调味电子烟,自然不合法,更别提在网上进行销售了。
《电子烟管理办法》还规定,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本办法规定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以外的信息网络销售电子烟产品、雾化物和电子烟用烟碱等。这意味着即便是大品牌电子烟也不可以进行网售。
电子烟本来就对身体存在危害,而其中的调味剂更是如此。
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曾经介绍,电子烟中的调味剂一般来说是化学合成的,无法像食品级产品那样被吸收,一旦吸食后,烟雾中的化学成分会直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随后进入血液,给人体造成危害。
另外,在交易环节,记者注意到,很多商家并不支持货到付款,尤其针对不熟悉的买家,需要先转账后发货,这方面消费者也存在上当受骗的风险。
屡禁不止,有商家称“支持批发”
伪装成“奶茶杯”的电子烟之所以屡禁不止,很大程度是因为其背后的巨大利润。
据新华社2月9日报道,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奶茶杯”“可乐罐”等调味电子烟整治工作,查处“奶茶杯”“可乐罐”案件593起,涉刑案件84起,追刑188人,查获“奶茶杯”“可乐罐”72.38万支,涉案金额5.07亿元。
有分析称,这些假冒电子烟生产成本低、销售渠道广且分散,如上所述,很多商家通过微商,个人加微信的方式售卖,一旦被发现,便会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销售,极难被彻底消灭。
商家称快递公司不检查。截图
另外,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售卖环节,快递邮寄也存在监管漏洞。记者询问一商家邮寄时快递员是否检查邮寄物品?该商家回复:有合作,不会检查。
实际上,2022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邮政局曾下发通告规定,寄递烟液等雾化物及电子烟用烟碱每件限量为12ml。可是记者调查中发现,“奶茶杯”多为大容量15毫升,就这一方面,邮寄“奶茶杯”显然也不合规。
另外,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邮政局还规定,寄递烟具、电子烟烟弹(液态雾化物)、烟弹与烟具组合销售的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烟等)、烟液等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每人每天限寄一件,不准多件寄递。
可商家频发邮寄,快递公司也没有尽到查验的责任。在调查中,有商家甚至告诉记者,他们支持批发。
显然,整治网售电子烟需要多方齐心协力,除了相关部门打击外,为了身体健康,消费者也应尽量减少吸食,碰到非法销售及时举报。社交平台、快递公司也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多方参与,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