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又想 K 歌又想吃火锅,于是首次尝试音乐火锅店。
< class="pgc-img">>1. 店内装修得别具一格,充满活力,又潮又时尚,灯光闪烁搭配着动感的音乐,气氛一下子就烘托起来了,这包厢还挺大,可以开两桌。
< class="pgc-img">>2. 我们买了一个套餐,火锅加上 K 歌 5 小时,最喜欢奔驰锅了,可以拥有 3 个口味。搞点调料,毛肚、牛肉、羊肉、鸭胗、厚百叶、午餐肉、虾滑、蔬菜,这些基本的涮菜套餐里都包含了,各种美味的食材在锅里翻滚,那叫一个香。
3. 我都不知道应该先吃饭还是先唱歌了,再配点烧烤简直太开心了。
4. 麦霸们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聊聊天,欢声笑语不断。快来和我们一起享受这场味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
九龙坡区京渝国际文创园里,生长着一颗百年黄葛树,枝繁叶茂、冠盖如伞,大到几人合抱才能将其围住。而树下,是一方不足5平方米的小舞台。
每晚7点,这里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舞台正对着的四张桌子成了最佳观众席,订上一桌,需要提前好几天。
这里并不是什么高级演艺场所,而是一家名为“黄桷坪老火锅”的音乐火锅小院。为何它的生意如此火爆?答案就藏在创始人之一——李钢的前半生中。
高峰期开了15家餐饮店
< class="pgc-img">>李钢于1977年出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渝中区民生路,“我现在都还记得老一辈做的姜爆鸭子那个味。”李钢说,或许正是年少时的那只姜爆鸭子,让他对美食的喜爱扎根于心。
“之前我在国企工作了近11年,很稳定。”李钢说,他是在33岁时辞职开始创业的。那时就有不少人问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他回答,做餐饮是他一直想做的事,否则将会是一辈子的遗憾。
许是对姜爆系列有着特殊的感情,李钢的第一家店主打姜爆口味,命名为“麒麟姜爆”。随着首店生意逐渐景气,十余年间,李钢陆陆续续在北滨路、时代天街、万象城等地又开起了私家菜、江湖菜、快餐店,有的店生意红火,有的店鲜有人光顾,于是他开了停,停了又开,最高峰时期同时开了15家餐饮店。
不过,李钢说自己还没有尝试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火锅店。“我想每个重庆人都有个火锅梦吧。”李钢说。
借助短视频火爆“出圈”
话是这么说,但做起来并不简单。
“重庆人喜欢吃火锅,但嘴巴也‘刁’。”李钢说,口味是一方面,服务和娱乐也不能少。因为从小酷爱听音乐,通过网络直播认识了歌手廖俊佳,让李钢很快有了眉目。
“我喜欢听,他喜欢唱,那就开个音乐火锅小院。”二人一拍即合,把歌曲风格定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怀旧经典老歌,不仅与其他火锅店有了差异化定位,还筛选出了精准的客人。
每晚7点,廖俊佳准时出现在舞台上,通过三首点播率最高的经典老歌“炸裂”全场,台下观众一边跟着合唱,一边拿出手机记录,不少观众将视频发布在网络上,好几条视频都上了热搜,点赞量破10万+。
就这样,音乐火锅小院慢慢火起来了。廖俊佳也为致敬偶像李克勤,取了“勤哥”的艺名。除了歌手献唱以外,这里还设置有“擂台Pk赛”“情歌对唱”等环节,整整2个小时不停歇。
廖俊佳说,大家通过短视频、客带客的方式找到这里,大多都是本身热爱唱歌的人,台下也不乏歌唱高手。
“每一桌都卧虎藏龙”
重庆晚报记者近日慕名而去。令人惊讶的是,采访当天下午3点过,就有客人陆续“进场”。演出正式开始时,院里院外早已坐满了人。
< class="pgc-img">>院内氛围高涨,座无虚席。
“如果痴痴的等某日,终于可等到一生中最爱……”7点整,廖俊佳伴着台下掌声站上舞台,“一首《一生中最爱》献给大家。”刹那间,整个小院的氛围被点燃。
三首金曲唱完,《铁血丹心》《相思风雨中》的点歌接踵而来,“90后”上海女孩倾情演唱《好男人》赢得掌声一片;“70后”贵州大哥一首《同桌的你》泪洒火锅馆;86岁的成都大爷携老伴一起在舞台前跳起《掀起你的盖头来》……
“每一桌都卧虎藏龙。”李钢说,大家都是热爱音乐的人,那他就提供平台让客人们展示自己,通过音乐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他说,希望音乐氛围能够布满重庆,也在考虑增加新的表演形式,或许还会开设新的门店。
< class="pgc-img">>扫码观看火锅小院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柏雨欣 蹇汶佑 实习生 杨秋毅 蒋达弘 摄影报道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川在线记者 李婷
对于成都和重庆老百姓,不管是牛油还是清油,干碟还是油碟,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巴蜀人热情的性格,在吃火锅的沸腾气氛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这次成渝高铁云中音乐节中,歌曲《我住长江头》就是这样一首充满“火锅味”的音乐作品。
这首歌由成都音乐影视产业推进办公室支持,专为成都打造,由吴奇、胡又天演唱,曾经登陆央视,一出场就赢得了观众好评,歌曲将成都的名胜、美食、音乐等代表元素全部囊括其中,将江南丝竹与电子乐队、本土金钱板和说唱及四川戏曲完美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人大呼过瘾,把成都这个麻辣鲜香的火锅烫到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管彤、马跃也评价节目元素众多,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群英荟萃”。
这首歌也在成都著名景点宽窄巷子掀起音乐快闪旋风,歌手在街头“快闪”唱歌,配以盖碗茶馆里堂倌右手握长嘴铜茶壶,边唱喏边转走,加上川剧演员的变脸串场,让小朋友穿上熊猫服与观众互动,“这就是一场川味浓郁的‘音乐火锅’。”这首《我住长江头》“90后”曲作者、成都葫芦文化传媒音乐总监杨柠豪说道。这只年轻的成都本土音乐人团队,曾刘德华、谭维维、郁可唯、周深、王铮亮合作,跨界影视《琉璃》和游戏《王者荣耀》,做得了童声合唱,也能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起写歌《我有一个梦》,是成都充满活力的年轻音乐代表。
“我就在成都工作,要唱就唱我们成都自己的歌,并且它还要好听。”杨柠豪介绍,这首歌既有现代的吉他、嘻哈、R&B等现代流行元素,也有川江号子、古筝、笛子等传统音乐元素,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流畅的旋律,芙蓉与锦水、李杜与书院,蜀中蕴藉的诗歌风流融入到音符之中。“我住长江头,古堰淌清流,拾得一片蒙山茶,九寨仙踪游,”歌词也走心地把青城山、都江堰、贡嘎山、九寨沟等四川景点涵盖其中。
在杨柠豪看来,这次成渝高铁提速,他对“一小时”的成渝朋友圈也更加期待。自古巴蜀一家人,成都这边有非常多的重庆籍的音乐人来蓉做音乐,当然也有川籍音乐人去了重庆发展,比如中国有嘻哈的GAI。“现在通过1小时的通勤距离,一定会大大拉近两地之间的音乐、美食和其他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作为一个吃货,这真是太令人开心啦。”
附:我住长江头歌词
我住长江头-吴奇,胡又天(Rap:杨柠豪)
词:刘雍洋
曲:杨柠豪
编曲:杨柠豪
录音:宋林啸
缩混:王壹(壹leven)
吉他:郭征鑫
川戏:姚思雨,刘雍洋
古筝:周桃桃
琵琶:宋梓滢
笛子:石磊
二胡:杨柠豪
金钱板:彭忠宪
男:我住长江头 古堰淌清流
拾得一片蒙山茶 九寨仙踪游
女:贡嘎山上走 峨眉月如钩
听得几声川江号 青城琴韵悠
女(川戏):窗寒西岭雪 津度泊吴舟 日照锦城头 朝光散花楼
男(川戏):一口清冽的糟香酒 醉在怀里头
男:回廊蜿蜒 女:巷子通幽
男:车水马龙 女:茂林竹修
男:油色鲜亮 女:麻香四溢
合:佳肴旷世无俦
男:芙蓉妩媚 女:锦水温柔
男:墨池书院 女:古井诗楼
男:汉踪司马 女:唐辉李杜
合:蜀中蕴藉风流
男:我住长江头 古堰淌清流
拾得一片蒙山茶 九寨仙踪游
女:贡嘎山上走 峨眉月如钩
听得几声川江号 青城琴韵悠
女:窗寒西岭雪 津度泊吴舟 日照锦城头 朝光散花楼
男:一口清冽的糟香酒 醉在怀里头
Rap:成都妹儿巴适的嘛 成都娃儿耳朵耙
苍蝇馆子坐起的一个个都是美食家
我们找个太阳坝 喝杯盖碗茶
掏哈耳朵安逸的来一身都在麻
九眼桥耍嗨 春熙路逛街
你说这的熊猫是不是长的有点儿乖
成都太好耍咯 哪几哈说的完噢
欢迎各位朋友些空了都来找一哈感觉
男:回廊蜿蜒 女:巷子通幽
男:车水马龙 女:茂林竹修
男:油色鲜亮 女:麻香四溢
合:佳肴旷世无俦
男:芙蓉妩媚 女:锦水温柔
男:墨池书院 女:古井诗楼
男:汉踪司马 女:唐辉李杜
合:蜀中蕴藉风流
男:我住长江头 但看水长流 绵绵不绝休 不休
女:我住长江头 但看水长流 绵绵不绝休 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