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以“陕菜南下,粤菜北上”为主题,陕菜中国行首站粤港澳大湾区交流推介会3月1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广东两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陕西省预制菜产业协会主办,得到了陕粤两省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中冰展和亚餐会的鼎力协助,也得到了陕粤两省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
交流推介会现场
陕西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在致辞中表示,陕粤虽远隔千里,但农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近年来,两省农业农村部门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陕品南下、粤品北上”,相继举办陕西苹果大湾区宣传推介、陕粤县区农业结对合作等活动,农业交流不断深化,合作共赢成果丰硕。这次把陕菜中国行的首站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在深圳专门举办“陕菜南下、粤菜北上”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拓展“陕品南下、粤品北上”活动内涵,进一步深化两省农业务实合作。
陕西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处内陆腹地,横跨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纵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生态类型多样,农业资源丰富,优势特色鲜明。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气候条件、良好的自然禀赋,孕育了独具地方特色、充满西北风情的陕菜。
陕菜供应链展团
陈文强调,陕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菜系之一,作为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拥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有利条件,使陕菜博采全国美食之精华,兼收民族佳肴之风味,传承宫廷御宴之技艺,融合现代饮食之创新,陕菜大俗大雅、一品一格、品类繁多、风味各异,以凉皮肉夹馍、牛羊肉泡馍、岐山臊子面、长安葫芦鸡等为代表的三秦美食,让广大食客垂涎三尺,让各地游客赞不绝口。可以说,品味陕菜,既是品味美食,也是品味文化,更是品味历史。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陕菜特别是预制菜产业发展,去年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力打造一批辐射面广的特色基地(园区),持续培育一批示范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创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加快形成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和特色主打产品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全省预制菜综合产值突破千亿级规模。
当前,陕西正深入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产业发展部署,以全产业链思维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给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也为陕粤双方深化农业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陕西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广东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标先进加快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以优势互补促进两地预制菜产业合作,以合作共赢推动陕粤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诚邀广东的朋友、企业家多到陕西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汉风唐韵,品味三秦美食,也真诚希望双方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共同谱写“陕菜南下”和“粤菜北上”新篇章。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在致辞中表示,粤菜北上、陕菜南下,其核心就是合作。陈东强调,他特别期待粤陕两地的企业合作,不但可以体现在信息的共享,市场的共享,生产的共享,未来一旦实现了市场的共享,广东的企业可以和陕西的企业互做代工,不仅如此,还包括供应链的共享,广东的仓储为陕西的企业产品走进大湾区提供仓储便利,反之,陕西的仓储可以为广东的企业走进陕西提供仓储便利,他特别期待这次合作能立竿见影。
专题交流报告开始前播放了《千年陕菜》宣传片,简要介绍了陕西特色美食。
交流会上,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学院副院长肖乃玉教授做《大湾区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分析与建议》专题报告,她从广东预制菜发展现状与优势、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与思路、陕粤预制菜合作畅想、预制菜产业发展建议等方面简要介绍,并建议挖掘传统饮食文化基因,彰显产品温度厚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王云阳教授做《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路径、安全控制与发展趋势建议》的专题报告,对预制菜发展现状与问题,预制菜产业技术体系,预制菜加工关键技术装备,预制菜安全控制体系,发展趋势建议等进行简明扼要讲解。
叶贺年做报告
鸿骏集团董事长、东莞团餐协会创始会长叶贺年做《陕粤双循环数智预制菜》专题演讲,他提出,要抓住陕粤双循环合作的基础及机遇,他重点讲述了资金闭环、流通成本、销售能力等三个方面详细内容。
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营做《基金赋能“陕菜南下粤菜北上”》的金融支持的专题报告,主要抓住两个突破口,提供渠道平台,获得资金资本支持。
陕粤两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嘉宾、主办方代表共同启动了“陕菜南下粤菜北上陕粤合作启动仪式”
来自陕西、广东两省的4家企业代表先后做产品介绍和表态发言,交流推介会上主办方为陕粤两地的31家预制菜企业、食品企业颁发了“美食文化交流使者奖”奖牌。
主办方为陕粤两地的31家预制菜企业颁发了“美食文化交流使者奖”牌
本次交流活动由陕西省食品协会、陕西省清真食品商会、陕西冷冻冷藏食品企业协会的协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为陕菜南下奠定了坚实基础。(王京臣)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肖欣)作为2021-2022中韩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之一,“2021美美与共·中韩美食文化交流会”21日在京举办。韩国驻华使节、中韩两国友好人士、两国餐饮、媒体界人士等齐聚一堂,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以美食为载体,共迎两国建交30年的新起点。
图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主任朱丹致辞 驻华韩国文化院供图
活动现场,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驻华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代表活动主办方致辞。金辰坤表示,9月15日“2021-2022中韩文化交流年”在韩国首尔隆重开幕,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在开幕式上共同宣布了“中韩文化交流年”正式开始。“中韩文化交流年”体现了两国元首对中韩关系的深切关怀、对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反映了两国人民扩大交流的共同心声、增进理解的美好愿景。韩中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同源,饮食同宗,本次活动围绕文化交流年“文化增友谊,同行创未来”的主题,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以美食为载体,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以民心相通为根基,传递和平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共迎两国建交30年的新起点。
图为现场嘉宾体验“打年糕” 驻华韩国文化院供图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主任朱丹代表参会嘉宾现场致辞。她特别提到,民意相通则民心相亲,民心相亲则友谊长存。饮食文化承载着一国人民的情感与记忆,是各国人民沟通交流的天然纽带。韩剧《大长今》的热播曾经为许多中国人打开了韩国料理的世界,韩餐一直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中国的火锅等美食也俘获了许多韩国食客的心。中韩两国日益密切的饮食交流,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丰富的味蕾体验,更推动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了中韩友好的民意基础。值此“中韩文化交流年”,进一步发挥民间交往的作用和优势,开展更多机制性文化交流项目,全方位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共同为增进两国人民理解与友谊贡献力量,共迎两国建交30年发展新机遇机。
图为韩国驻华使节夫人们现场制作韩国特色蔬菜煎饼 驻华韩国文化院供图
现场进行了两国文化交流展演,两国美食的演绎将活动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名厨专业委员会主席石万荣展示中餐名菜拔丝红薯的精湛技艺,韩国烹饪料理专家禹英善制作地道韩餐。
石万荣表示,中国饮食文化很多时候体现了“精、美、情、礼”四字,孔子所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实这代表着饮食文化所蕴含的“求精”的意识与“恭敬尊重”的待客之道。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佳的感官“美”和精神愉悦的融合。同时中国传统宴席圆桌围坐,形成和睦、共趣、团圆的气氛,体现出饮德食和、同享同乐的情与礼的文化内涵,这些既贯穿于中国日常饮食之中,同时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
图为中韩两国名厨现场烹制两国美食 驻华韩国文化院供图
在两国名厨的示范指导下,两国嘉宾兴致盎然的带上厨师帽、挽起衣袖“下厨体验”、共同制作、品尝两国美食,互为表达“美美与共”的友好情谊,从中韩美食与美味中体会中韩长期友好交往的深厚情谊,从两国文化交流与互鉴中感知东方文化的美感与韵味,展望更多领域的深入合作。
图为驻华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致辞 驻华韩国文化院供图
本次活动由韩国驻华大使馆、驻华韩国文化院、全国商报联合会共同主办。据全国商报联合会秘书长姜尚源介绍,此后还将与近60个国家及地区共同合作展开,以中外美食品鉴为新的表述形式,做好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将美食体验与文化融通相结合,促进民心相通与国际友谊,持续推动双边经济贸易等多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完)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 id="js_content" style="">在“探索法国”图片展暨中法美食交流会上,利桥顺酒楼副总厨刘贝贝、马克西姆法餐厅行政总厨蔡民、郑州建国饭店行政总厨郭永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