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排代替外国的牛排,用番茄酱代替俄罗斯的红豆菜,用蛋黄调拌出色拉酱,这样就做出了海派西餐的老三样——炸猪排、罗宋汤、拌色拉。对上世纪出生的上海孩子来说,西餐仿佛就是海派文化的代名词。最爱的上海西餐不是牛排,而是炸猪排,再配上独有的辣酱油,别有一番记忆的滋味,一起来看看吧!
精致美味的海派西餐
西餐东渐
1843年,上海开埠后,在外国侨民和洋行白领的影响下,西餐也盛行起来。西式菜品在上海争奇斗艳。最早的西餐厅叫“番菜馆”,从一品香番菜馆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西餐馆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外滩金融区,那里有大批洋行和银行,那些白领出来后会光临西餐厅,比如德大;另一个地方是淮海路(民国时称霞飞路),比较有名的是红房子。到了20世纪30年代,几乎所有的高档宾馆都有西餐厅了。
1880年代,上海最早的西餐厅“一品香番菜馆”
在四马路(今福州路)开业
20世纪初,西餐是高端大气的象征,西餐厅都是比较高档的地方,不是随便就能够进出的,而昂贵的西餐消费,更不是一般的大众所能够承受的。吃西餐讲究餐桌文化。西餐桌上,各式人等在饮食面前人人平等,环境的卫生、安静,进餐要彬彬有礼,这和中国的餐饮文化区别很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西餐厅比较出名的有三家,一家是红房子,以法式菜为主;一家是天鹅阁,以意大利菜为主;还有一家是德大,以德式菜为主。当时红房子的法国菜特点是原料新鲜,菜品精细,名气特别响亮,给老上海人留下深刻记忆。
德大西菜社外景
西餐店规矩特别多,店面又在大饭店,是不是普通百姓就难以问津呢?其实不然,1920年代由于大批白俄人士到了上海,为了生计,为了能够吃到家乡口味,越来越多的俄式西餐馆出现了。霞飞路一带开设了许多此类西餐厅,由于价格比较平,亭子间作家和大众学生,囊中羞涩就去那里,三大件炸猪排、色拉、罗宋汤,还有面包,据说只要1块2毛钱,让普通工薪阶层也能尝试。
现在的上海人家一般都会三道西菜:炸猪排、拌色拉、罗宋汤,当时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当然,上海人对于西餐的了解不仅于此,在西餐馆里,品一杯香醇咖啡,听听爵士乐,刀叉相叠中,唤起心中温暖的西餐记忆。
难忘红房子
1980年代的红房子西餐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西餐较为低迷的时期,到了七八十年代,人们对于西餐的需求开始逐步回升。红房子西餐厅也恢复了西餐经营,它的回归,也带来了更多惊喜。
如今的红房子西餐馆
来红房子吃西餐,是追忆一种老上海的小资情调。现在,还有很多小辈带着他们的父母再到红房子来吃饭,对服务员说,现在陪我父母亲来吃饭,是因为父母亲谈恋爱的时候在红房子吃饭,特地陪他们来怀怀旧。西餐口味影响了老一辈人,他们愿意在西餐厅感受良好的环境、可口的食物。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有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在西餐厅约会,吃一些经典菜、聊聊天,也许,就在此结下了一份情缘。
1980年代,人们在红房子西餐厅就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海燕、凯歌、东海、德大等都是响当当的西餐厅,吃的菜式大致分为几种,老克勒们点起菜来驾轻就熟,吃起来也很有讲究。当时吃西餐价钱比较贵,来吃的人群往往西装笔挺,三节头皮鞋,金丝眼镜,头发锃亮,对餐巾刀叉的放法极其熟悉。那时,去红房子、德大吃西餐成为了一种时尚,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表达。
家庭式西餐
不过,一顿西餐的价格相比于当时的工资而言,总归是昂贵的。所以,一些上海家庭就流行在家里做简单的西餐,例如海派老三样,炸猪排、色拉和罗宋汤。既经济实惠,又能一饱口福。即便到了现在,这三样东西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风靡程度丝毫不减当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炸猪排要有面包粉,这在当时比较难买,怎么办呢?买一些苏打饼干弄碎涂在上面,在厨房里将猪排敲到很薄,炸出来很好吃。其实,外国原来是没有炸猪排的,都是吃煎牛排,被智慧的上海人改造成了炸猪排。
海派西餐老三样:炸猪排、色拉和罗宋汤
俄式的红菜汤辣中带酸、酸胜于甜,但是上海人并不习惯。后来受到原材料以及本地人口味的影响,渐渐形成了具有海派特色的酸中带甜的口感。罗宋汤是经过改良的,真正的罗宋汤是要用红豆菜。上海没有,然后就用梅林的番茄酱,又好吃,颜色又红,牛肉、卷心菜、洋山芋一起烧,挺有味道的,色香味俱全。上世纪50年代,市场买不到色拉酱,就把鸡蛋敲开,拿蛋黄调拌,总算有了中国式海派老三样。
罗宋汤原来的口味辣中带酸,
经过改良,变成了如今酸中带甜的口感
西餐给上海人无限想象和创意的空间,上海家庭开始自己琢磨海派西餐,就是要将西式的餐饮与中国文化融合,加入适合上海人的口味,“海派西餐”也成为了一种经典和时尚,它甚至是很多80后对于西餐的第一印象,也是年轻人美好的回忆。
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上海孩子来说,西餐仿佛就是海派文化的代名词。孩子们最爱的上海西餐不是牛排,而是炸猪排,而且一定要配上独有的上海黄牌辣酱油。这种组合真是绝配。
炸猪排裹着厚厚的金黄色面包粉,外脆里嫩,还配上可口的辣酱油
由此可见,炸猪排就是“海派西餐”的经典产物,它在上海人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同烙蛤蜊、罗宋汤一样,它们成就了上海人与“海派西餐”的美味情缘。
西式快餐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西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式快餐进入上海,迅速发展,成为了西餐的主流。它食用起来方便,口味更适合年轻人,环境和餐具的使用没有过多的讲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开在外滩的上海第一家肯德基餐厅
像肯德基、麦当劳,和传统西餐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用刀叉完全不同。小孩子最喜欢吃这些东西,这也成为当时的一道风景线。现在的上海西餐,从意大利的披萨,到土耳其的烤肉,各种风格,各种价位,应有尽有。年轻人更倾向于西式快餐,年长的一辈似乎怀有一份老式西餐情结。
海派西餐承载着上海人的记忆
餐饮是讲究文化的,这种文化已经逐步融于生活,甚至成为时代变迁的印证。西餐在上海这座优雅的城市生根、发展、流传,它融入了上海人的生活,又保持着自己惯有的魅力。可以说,上海人痴迷于杯盏碰撞、刀叉相叠的场景,也乐于享受餐桌上精致的食物所带来的快乐。
图文:上海市档案馆官方微信@档案春秋(作者:蔡晶君)
编辑:张添翼、陈晨
个小编推送了沈城50家好吃的烤肉,遭到众多吃货们的“围追堵截”,“那个谁谁谁家那么好吃你不写”“那个谁谁谁家那么难吃你写个毛线”......在此谢谢各位小伙伴们的建议,今个小编可是吐血搜索了沈阳20家高逼格的西餐厅,欢迎各位吐槽+建议,我在这等你哦!
熊先生西餐酒吧
若是在下午趁着阳光正好时赶来,选一个靠窗的座位蜷缩在椅子里,把书页翻得沙沙作响,慵懒的阳光像菜青虫一寸一寸爬上臂肘;望望那边,几个闺蜜喝着水果茶聊得正畅,不远处的围挡里一伙小朋友看着熊大熊二不吵不闹。感受时光正好,幸福绵长。
他家的菜品或保持原味或稍作改良,口味和类别都比较年轻化,披萨、汉堡、小食等颇受欢迎;针对午间时段增设实惠的午间套餐,充满回忆味道的旅行便当丰富有趣。
地址:沈河区北二经街39号与八纬路交汇处
人均:50元
王品牛排
店内充满质感的设计,吊灯、挂画、水晶帘,让餐厅营造出经典、华丽的感觉,结合时、空的绝对概念,将文化的理念诠释出来。真的是逼格甚高啊!
一头牛只能供应六客的王品台塑牛排,弥足珍贵。执着于对美味的严格定义,王品发现一头牛只有第六至第八对肋骨这六块牛排,经数十种中西香料腌浸2天2夜后,再用250℃高温烘烤一个半小时,独具中国口味的牛排,全熟且鲜嫩多汁。味道真的不错,就是价格小贵。
地址:青年大街288号万象城4楼456号
人均:368元
兰巴赫西餐·啤酒坊
正宗德国餐厅,巴洛特装修风格,复古灯饰,环境优雅,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外国人。厅里电视循环播放维秘秀,伴随着舒缓音乐,心情自然也是放松的,值得一提的是服务非常贴心。不能徜徉在莱茵河畔,来兰巴赫喝酒吃肉也是不错的选择。
德国啤酒算是本店招牌,值得一尝,种类繁多,这里的啤酒麦芽香纯正,口感爽口。每一个品牌的啤酒,都有其对应的酒杯。每一只酒杯,都随各自品牌的啤酒从德国汉堡港口出发,漂洋过海,直到兰巴赫。在兰巴赫照片这么一拍,朋友圈,分分钟高大上的感觉。
人均:117元
地址: 和平区 青年大街288号,万象城三期LN101(君悦酒店)
祖母的厨房西餐厅
这里有欢快的乡村音乐,木质桌椅,复古的装修风格,轻松愉悦的氛围,像一个温馨亲切的家庭。还有纯手工做的玻璃杯,每个都不一样。透明落地玻璃将空间隔断,给人隐私之余又不失大气。
菜品好吃有水准,足以让你惊喜连连。祖母特质烤豆皮,那叫一个脆。一层薄薄的面衣在土豆皮底下,堪称是出人意料的料理。这道菜绝对可以安利。苹果鸡肉沙拉这个也很赞,蔬菜新鲜,鸡肉的肉质好,沙拉酱浓稠。
地址:铁西广场万象汇五楼
人均:124元
二人世界西餐厅
烛光晚餐、摇曳的红酒杯、惹眼的玫瑰、轻柔舒缓的音乐,配上清静幽雅的环境还有好吃高颜的西餐,整个高大上的感觉就出来了,仿佛置身欧洲幽静的餐厅。
主人苏菲人很nice,菜品手艺很棒,场景布置也大气。总之,生日、求婚的好去处!记得提前预定哦!
人均:258元
地址: 铁西区 北四东路40号2门(近云峰街)
沈阳君悦酒店意大利餐厅
落地窗边坐,可以一边享受飨宴美酒,一边欣赏无与伦比的都市美景。让视觉和味觉同时得到满足,这个时候,不拿出手机将记忆定格于此,还等什么呢?这是一家比较高大上的餐厅,服务也不错,需要另加15%服务费。在这里用餐,享受的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感觉。
菜品好吃,更好看,配合灯光拍出来超级棒,推荐餐前面包,外表坚硬而干脆,内里温热而湿软,配上烤过的黑蒜,秒杀好多面包房。开放式厨房可以看到白衣白帽的大厨们优雅的忙碌着。配着优雅的大堂音乐,咔咔拍照都带感。
地址: 青年大街288号甲沈阳君悦酒店29层
人均:342元
Steaking食间牛排
店面门脸不大,以原木色为主色调,环境、布置温馨又舒服。老板娘非常热情。当然菜的品质也非常高,肉质好,腌制入味,最主要的是价格公道。约上三五好友,围桌而坐,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在这里收获一份惬意、放松和舒适。
经过腌制的坛子牛肉一定要尝一下,分量很足,拌着玉米和洋葱直接搁篦子上,随着嗞嗞的动静,肉的颜色一变,下篦子直接吃那才是极好的,肉质细腻,回味无穷。他家的猫烧饼很有特色,也是本店的明星产品。
地址:于洪新城南阳湖街79号8门
人均:63元
领仕扒房
在这里的每餐饭都是一次充满激情的艺术创作。就餐的同时还可以享受一种奢侈宁静的氛围。西餐文化与独特味道满足了人们征服味蕾的欲望。当味道与艺术完美交融,"韵""味"才如此值得回味。
他家融合复古、现代等多种风格,领仕扒房在整个情境式西餐厅,你还等啥?的展示空间中,也洋溢着舒适、优雅的烹调、用餐氛围。让你体会原味的法国,一杯红酒,一束玫瑰,就是这么带感!
地址:青年大街1号市府恒隆广场4楼
人均:296元
加州啤酒花园餐厅酒吧
这里将加州慢节奏的生活引入沈阳,呈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家的玻璃穹顶是“加州啤酒花园”的特有标志,白天的时候,自然光自穹顶倾泻而下,穹顶之下是散落的桌椅,人们可以在这里沐浴阳光享受下午茶、精致甜品。
这里的环境和菜品都非常棒!特别是上面提到的玻璃圆顶屋顶!欧式风格!装修别具一格!听说很多摆设和家具都是老板的私人珍藏品!有许多都是从各个国家收罗来的!来这畅饮聊天再好不过了!
地址:北站路55甲1号
人均:97元
艾美时品质餐厅
一家倡导美食与生活品味的有格调的餐厅。后现代LOFT设计,装饰清新精致,挑高的天花板下、倾洒的灯光中,昂贵船木打造的餐桌布置清爽巧妙,在这里,你总能找到舒心的自然气息与用餐体验。
他家不仅能提供环境优雅的场地,还能按客人的想法策划活动,是求婚、表白的好场所,做到真正的“私人订制”。在沈城这间餐厅的美食无疑是独一无二的,从淮扬菜系的精致甜美到东南亚菜系的热辣新鲜,从意大利菜的简单直接到韩国菜的酸辣多汁,艾美时已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精髓融为一体。
地址:和平区三好街55号信息产业大厦B座二楼
人均:68元
蓝斯提纳跨界主题餐厅
这家店内的装修很有特色,一切都是基于蓝白格调的,新浪漫主义装修风格,欧式摩登的魅力中亦融入了经典与怀旧的元素,营造出西式布局的特有小资情怀。简直是情侣约会的首选啊!把女朋友带到这里来,分分钟就让你觉得高大上。
地址:沈河区中街路268号盾安新一城5楼(近正阳街)
人均:110元
GOODS西餐酒吧
当你来到GOODS,如同从繁华的都市走进了另一个清雅的世界。意面中的虾Q弹性十足,而酱料也是老板从一个意大利“神厨”手中学来的手艺;扇贝沙拉绝对新鲜,超大颗的扇贝肉让你一口就能享受到100分的满足。屋内有两个用混泥土造成长餐桌,以及一个长长的吧台,后面陈列了平日里常见的酒品以及特有的难以订购的酒品。屋内陈列着来源鲁美设计师们的杰出艺术品,别有一番情调。
地址:十一纬路111号十一号艺术院内
人均:100元
秘岛coffee bar
主打西式饮品、小吃、甜品。两层小洋房,装修风格既复古又现代。咖啡香醇,却不乏牛奶的温润。甜与苦之间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将一切都融进咖啡的世界。无论是情侣还是闺蜜,在这里来份甜品,来杯咖啡,坐上一个下午都是极好的享受。
地址:沈阳和平区北五马64号
人均消费:70元
意食堂
人气火爆的一家店,可以在微信上预定哦,减少现场等位的烦恼。他家的菜品精致,装修超级文艺范,是小资人士的首先。推荐好吃的菜品有牛油果奶昔和藏红花烩饭。这是一家非常有味道的餐厅,很正宗,菜谱和小零食基本美女老板自己原创,不信你可以自己来试试!
地址: 和平区 十纬路22号1-1-1
人均:111元
啪啪嘶文化餐厅
只要搜索沈阳情调餐厅,帕帕斯绝对跌不出前三。确实封闭式的环境让人很有安全感。菜的味道也很好,来这的人主要需要的还是这么暗暗灯光下的私密感吧。餐厅里还有驻场歌手,木质楼梯共两层吧,走起来还挺带感,前一阵子重新装修过,约会真心好地方啦。
地址:沈河区大西路188号(奉天街口)
人均:¥100
咱家厨房小酒馆儿
这是一家有情调喝啤酒的小酒馆,店面不大,装修温馨,环境优雅,下酒小菜种类不多但很给力,菜品分量略小。倒上一杯,伴着安静的音乐,端起酒杯啜饮慢品低声细语,放肆情怀就是这么释然。
他家的樱桃酒度数低、口感好,很适合女生。咱家招牌炸鸡,上等鸡肉裹上面粉,去除骨肉,炸的外焦里嫩,配上蛋黄酱,适合甜口炸鸡控。牛肉锅也值得一试。约上三五好友,趁着夜色出发,推开门酒在人也在。
人均:86元
地址:应昌街北四路巴塞罗那西门北走50米
番茄与青鸟
东北首家轻食理念餐厅,提倡低盐低油减轻身体负担的饮食原则。很文艺范、小清新,门面简洁干净,总体呈淡雅色调。适合闺蜜和情侣一起去坐坐。健康生活+谈天说地这才是想要的生活!
推荐他家的墨鱼汁意大利面,更软更Q更劲道。红豆配牛肉,甜甜的吃出幸福感。在这里可以正餐、可以简餐、可以下午茶、可以甜点、可以约会、可以小资。
均价:46元
地址:太原街万达广场四楼
很高兴遇见你
“很高兴遇见你”是“国民岳父”韩寒创立的餐厅,餐厅供应各种创意菜式,菜名都非常有意思。什么一座城池、岳父汉堡、寒之寒、你没吃过我的豆腐......菜单做的也很有特点,都是一些简笔画,看着很可爱。整体环境也非常的文艺,看书、吃饭、闲聊、拍照,没有比这更适合的地方了!
灯光打的很漂亮,照射在食物上很有感觉。环境很小资,氛围很舒服,有沙发座,也有凳子座位,还有靠垫和书籍。韩粉们,女婿们,文艺青年们,你们不来这拔草吗?
地址: 和平区 市府大路188号萃兮华都购物中心8楼
人均:105元
香颂酒吧咖啡
香颂”来自法国,它代表了法国的音乐符号,代表了法国文化的一个时代。它是时代的象征,它是音乐文化的新纪元。香颂酒吧也是沈阳标志性酒吧,人气很高,面积够大,呈现了复古奢华风,沙发、卡座、三台一样俱全,中央还有钢琴演奏台。绝对是休闲放松小酌的好去处。
他家的牛肉面和秘制鸭舌几乎是桌桌必点,鸡尾酒味道也是棒棒哒!在这里你不会觉得很吵也不会觉得很拥挤,喝酒、聊天听着驻场乐队的歌声,无比放松,无比惬意!
地址:和平区三好街2号(加油站旁)
人均:131元
15区精酿啤酒吧
十五区酒吧主要致力于精酿啤酒文化的推广和世界级精酿啤酒和国内高水准精酿啤酒的品鉴。聚会派对,自酿体验,花式撞球,精酿品鉴……十五区,精酿惊喜。爱西餐、爱啤酒来这没错。
如果说沈阳十五区精酿啤酒吧是啤酒的天堂,那么沈阳十五区精酿啤酒厂则是啤酒的梦工厂。这里出去的酒,无一不是精品,无一不是佳酿。酒厂除了为酒吧提供酒水保障外,还有很多西式简餐提供,味道也是棒棒哒!
地址:北二经街9号
人均:105元
▍内容来源:原创
▍图文编辑:李二婶(吃货们添加公众号m153yt吧)
吃喝玩乐IN沈阳
一个有味道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海纳百川的上海美食界,西餐历来有一大批拥趸;而放眼沪上的西餐厅,但凡环境好一些的,也都价格不菲。说到上海的首家西餐厅,还得提及创建于1897年的德大西菜社。
< class="pgc-img">>西风东渐之下的海派西餐
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西风东渐,在沪工作的外国人为了保持自己的餐饮习惯,开设西式酒店饭馆。西餐随之盛行起来,各种西式菜品在沪上大受欢迎。最早的西餐厅并不叫西餐厅,而是叫番菜馆。
< class="pgc-img">>在20世纪2,30年代,四马路一带(今福州路、汉口路、西藏路一带)上有番菜馆30余家,如同香楼、一品香、一家春、申园等,谓之曰“四马路大菜”。当上海人把吃西餐当作一种时髦,西菜馆也根据上海人的口味,进行改良,形成了独特的海派西餐。
< class="pgc-img">>现存最老的西餐厅
然而,餐饮业的革新浪潮从未停止过;随着一品香等知名餐饮一一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上海老字号西餐厅无非德大西菜社、红房子西餐厅、天鹅申阁、凯司令,新利查等。而创立于1897年的德大西菜社,无疑是上海现存最老的一家西餐厅,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主营德式西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德大”是一块金字招牌,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坐在里面,而平常百姓则只能望而兴叹。如今,德大经历了从高级到平民;人均还未过百元的德大西菜社,一份炸猪排25元,一份罗宋汤15元,是普惠西餐的代表;几乎人人都可以消费得起。我们此行去的,就是位于云南南路上的这家。
< class="pgc-img">>带着情怀与回忆的老字号餐厅
当老上海说起牛排、炸猪排,第一次喝咖啡,都会提到德大;众多情怀向的上海美食纪录片中,不去德大拍摄取景,似乎都会显得不太地道。现在上海的老夫老妻,在年轻时都去德大“轧过朋友”;而许多80,90年生人,小时候都会被父母带着,在德大第一次学会怎样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虽然在沪上众多网红、米其林西餐厅面前,德大显得陈旧又落伍;但是到店的客人,多数是为了曾经的回忆和情怀而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我们起先以为德大和众多老字号一样,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中午生意恐怕不会太旺;没想到的是,餐厅过了午餐高峰仍需叫号等候。趁着等候的时间打量了一番餐厅,暗色调的装修,大量木材的使用,老式吊灯、花色地砖、复古卡座都有着浓浓的民国味,仿佛回到了旧时的十里洋场。等位区还有从前餐厅的保留下来的刀叉展示,彰显着老字号的底蕴;一旁的甜品柜里,已经被客人买空了大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厅分为两层,一楼喝咖啡、吃蛋糕点心;二楼则是正餐。之前看过一部纪录片中讲到,上海许多老可勒年轻时就有喝咖啡的习惯,现在年纪大了便与好友相约,三天两头来德大报道。他们往往开门就落座,一杯咖啡、一份报纸,谈天说地间就是一个上午。外出喝咖啡依旧打扮得“山青水绿”的老克勒们,是德大西菜社里的一道风景线。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来这里的客人有年岁大的,也不乏年轻人,更有举家一起来回味的,绝大部分都是上海本地人。餐厅里的服务员也都是上海阿姨,服务态度有一种国营单位特有的作派。许多陶瓷杯盘勺子上都有了小缺口,却仍然上桌;服务员阿姨们对于所有客人都一视同仁,看似不太好惹却又有求必应。点菜上菜买单都没有多余的话,非常追求效率。
< class="pgc-img">>海派西餐“老三样”
在海派西餐里,有经典的老三样:炸猪排、罗宋汤、土豆沙拉。这些菜早已进入上海百姓的餐桌,几乎每位上海主妇烹饪这三道菜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甚至在学校、单位的食堂,都能见到它们。每年到了春节,土豆沙拉都会是年夜饭冷菜中的一员。有的主妇为了增加土豆沙拉中的奶香味,还会加入一块冰砖调味。
< class="pgc-img">>海派西餐中炸猪排的点击率高过了牛排。尤其是德大作为德式西餐厅,由于德国菜中常见猪肉料理,因此炸猪排是德大的一绝。在德国奥地利地区,炸猪排往往配的是柠檬汁和黑胡椒粉;而炸猪排到了上海,一旦遇到为猪排注入灵魂的黄牌辣酱油,才迎来正确的打开方式。一盘上桌后看似量大,也能很快光盘。
< class="pgc-img">>罗宋汤本是从俄式红菜汤演变而来,原来的俄式红菜汤辣中带酸,酸胜于甜,起初上海人并不习惯。后来老上海的厨师对这道汤进行了改良,用卷心菜代替了口感相似的红菜头,番茄酱用白糖炒过后,酸中带甜的口感更符合上海人的口味,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后每个家庭都根据自己的习惯喜好进行了“个性化操作”,有的加番茄酱有的加沙司,有的加牛肉有的加红肠,有的加牛奶有的加辣酱油,100个上海人就有100种罗宋汤做法。
< class="pgc-img">>虽然德大西菜社的罗宋汤和母上大人平时在家做的味道不太一样,但是味道也算是从小喝到大的经典口感。汤盘较浅,量也不大,用来佐餐正合适。
< class="pgc-img">>情怀之外,还剩下什么?
菲力牛排也是德大的主菜中另一张招牌。几年前来点过一次,无论是烹饪调味还是牛排的肉质都让人满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牛排还是从前的味道,可惜菲力牛排的肉质不如从前。比起炸猪排,家中烹饪牛排的难度大上许多,这次也是冲着德大的牛排而来,不过失望而归了。
< class="pgc-img">>其他还点了意大利面、德式猪手、芝士焗蟹斗,味道其实都一般般,和一些西式快餐餐厅的口味差不多。可能德大多年来受大家青睐的,还是广为流传的那几道经典菜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上海众多老字号餐厅的口碑近年来都明显下滑,而上海的餐饮业竞争又越来越激烈,大家对于美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颇有要求的食客表示,来德大除了情怀,一无所获。想要成为餐饮界的常青树,光靠前人积攒的情怀显然是不够的;菜肴的口味,环境服务,性价比都是必不可少的竞争力。那么,你光顾过德大西菜社吗?感觉如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讨论。
< class="pgc-img">>地址:黄浦区云南南路2号
交通:地铁1/2/8号线人民广场站10号口
营业时间:11:00-14:00,17:00-19:50
人均: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