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5日,耗时近一年打造的国潮风时髦川菜馆「欢囍」首店登陆成都。「欢囍」首店毗邻成都市繁华的太古里商圈,位于潮人聚集的崇德里社区。从装修风格到菜品,颠覆了大众对传统川菜的印象。
国潮来袭 餐前打卡
「欢囍」采用国潮装修风格,并融入大胆、极致的时尚元素,重新诠释川菜馆:在有意义的日子里,川菜,也能给你五感一体的仪式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ios">><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ios">><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ios">>>< class="pgc-img-border pgc-img-border-ios">>>店铺分两层,整体采用大胆的中国传统色——朱砂红,将国风铺满整个餐馆。到二层的旋转楼梯采用大幅国潮风壁画与赛特朋克风混搭,再加上灯光和色彩的加持,必将成为进店打卡拍照的首选。
吊顶大量采用国潮风的自然、星空元素造景,让食客有一种置身“大鱼海棠”的既视感。偶尔抬头看看美丽的星空,享受美味的同时亦可天马行空、心驰神往。
特别的“故宫墙”搭配鸿雁归巢造景,食客宛若置身宫廷中享用“皇家美食”。
「初见欢囍,此生难忘」成为进入「欢囍」后的视觉感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ios">><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ios">><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ios">>>< class="pgc-img-border pgc-img-border-ios">>>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
用好环境俘获食客的放心,自然不是「欢囍」的唯一秘笈,做川菜,味道好,才留得住人。老一辈的家常菜、苍蝇馆子李的祖传秘方、大酒店的精致宴席,只要功夫下得深,口碑自然扬得远。
「欢囍」在菜品的研发上十分考究。一重食材,哪一道菜该用哪个部位,刀工怎么去,火候要多少,都给得刚刚好。二重传统,巧妙地将辛辣这味刺激感与多种味道融合,不是“川菜唯辣”,而是呈现多种味型的复合缠绵,这,亦是川菜的灵魂。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便是「欢囍」所追求的味蕾冲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ios">><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ios">><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ios">>>< class="pgc-img-border pgc-img-border-ios">>>招牌菜品推荐
★ 滋味炝锅鱼 ★
一道深谙辣椒魅力的炝锅鱼,鱼肉是精髓。油温下炸,瞬间锁住水分。火候纯靠大厨经验,炸得外酥里嫩才算正宗。新疆线椒、贵州子弹头、四川二荆条三种辣椒,提色提鲜提辣,在锅里炝出最搭配的味道,洋洋洒洒淋于炸好的裸斑鱼上。被一堆辣椒包裹,辣意完美入驻鱼肉中,趁热撕拉下一块,好吃到骨头都是酥脆的。
★ 龙珠 ★
经典的猪肉狮子头,在「欢囍」的脑洞里,摇身一变成为龙利鱼和虾肉混合的高蛋白超Q大丸子,堪称鱼丸Plus。比传统狮子头多了分清爽的Q弹软糯,惊讶之余,还会咬到爆汁的脆爽感,是藏到丸子里的马蹄,也是鲜香浓汤里的脆米。
★ 烧椒皮蛋 ★
皮蛋的灵魂,就在这口流心里。为了找到这口纯粹的味道,大厨特意从广安采购澄亮鲜黄的流心皮蛋。二荆条炒制的烧椒一定是流心皮蛋的画龙点睛之处,一勺烧椒一口皮蛋,微微的辣意和皮蛋的浓香,在唇齿之间奏响了一曲美味的交响曲。
★ 麻辣拌土鸡 ★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菜系之一的川菜,红油和火锅,一直它的看家本领。资格的红油,油汤红亮,油渍爆香,可以赋予一切食材生命,鸡肉也不例外。鸡肉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噱头,跑山鸡、皮厚肉Q就行。白煮后,有了完美红油的加持,和炎热的夏天,堪称绝配!
★ 凤邦 ★
郡肝腌制的薄片,嘎嘣脆的口感,要历经1-2个月的风干,平时只有在做腊肉的寒冬腊月才有幸尝到这番美味,「欢囍」的用心,由此可见一斑。风干就决定了郡肝片的味道,码菜时切片,油酥,加上辣椒丝,一气呵成,纯粹的咸香,有些许火腿的味道,下酒必点!
「江湖两相忘,余生自欢囍」:味蕾在江湖菜的江湖中遨游,玩罢,就该心生欢喜,把眷恋和回忆,都留在「欢囍」的江湖里。
< class="pgc-img">>宁夏红”不只枸杞
“宁夏味”不只羊肉
宁夏,绝对是大西北被忽视的食辣高地。
放眼中国吃辣江湖,南方已是“高手云集”;如果聚焦西北,则是新疆以炒米粉独当一面。陕西、甘肃、青海三省,油泼辣子吃得广却辣意平平。那么,同样钟爱油辣子的宁夏,凭啥抢占高地?
宁夏人对油辣子的钟爱,丝毫不输陕甘青。
摄影/wanderlust欢
宁夏的辣,辣得全面——爆炒牛肉、辣爆羊羔肉,是干辣椒与青辣椒合力催生的辣意;羊杂碎,最显眼的是羊油辣子;羊肉臊子面、揪面片上漂着红辣油;还有剁椒配沙湖大鱼头、干红椒搭黄河鲤鱼,看两种辣味如何与鱼香“共舞”。
宁夏的辣,还辣出花样——“辣爆一切”,是宁夏人烧烤摊的标配;辣糊糊火锅,是宁夏娃儿的“独家记忆”;而吴忠麻辣烫,“沾烩拌炒”四种不同吃法,是宁夏人对“麻辣”的理解与追求。
10月份的宁夏固原,红辣椒丰收,就可以安心吃辣啦。
图/视觉中国
和其他西北地区一样,宁夏的辣,不是提神醒脑的烈辣,而是慢慢涌入味蕾的香辣。这股后味绵长的辣意,正是宁夏菜的灵魂,是宁夏人舌尖上永远的“第一味”。
01 ?宁夏人,到底有多会吃辣?
在宁夏,不管是吃菜,还是火锅、麻辣烫,当地人总能辣出新意,辣出境界,辣得与众不同。
爆炒牛犊肉,宁夏风味菜大多辣味出头。
摄影/严肃
吃烧烤,怎么能少了辣爆!
吃宁夏菜,最是“辣爆”让人大开眼界。辣爆,不是专指某一道菜,而是一种烹饪方式——大火热油过料,再下辣椒爆香,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食材烫熟。
热油过一遍,再加入干红辣椒做成的辣爆小公鸡。
图/网络
辣爆,也不等于“爆辣”,辣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最常见到辣爆的地方,是宁夏的烧烤店,辣爆的作用,除了辣椒爆香以外,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烧烤的口感。
辣爆方便面,干红辣椒+青辣椒+红辣椒的三重魔辣。
摄影/李电池
辣爆的主要食材,同样也是烧烤的食材。羊肉、羊排、鸡胗、小河虾、鸡翅、鱿鱼、凤爪、田螺,都可以辣爆的方式出现在烧烤旁边,而小公鸡、方便面、肚丝这些烧烤店常点的食物,也是辣爆常客,说宁夏人“辣爆一切”也不错。
辣爆过的肚丝,口感依然Q弹。
摄影/严肃
过油爆香,最能保护食材易受损的口感,比如肚丝的Q弹,虾尾的外酥里嫩。另外,油爆也使辣香轻松入味,与食材本身的鲜香融为一体。
再比如辣爆凤爪,凤爪先用卤汤慢慢卤软再过油加辣,辣椒和卤汤的味道都能渗进凤爪的骨头里,软软糯糯,吃进嘴里不用啃,一抿就只剩骨头。
吃火锅,宁夏人有辣糊糊!
银川人对辣的理解,延伸到火锅上,就是除羊肉以外的另一味乡愁——辣糊糊。
辣糊糊,银川人尤其钟爱的新式火锅。
图/纪录片《沸腾吧火锅》第二季
一锅橘红色的锅底咕嘟咕嘟,粘稠的辣汁裹着食材,不用蘸料就被送入口中,这幅诱人的画面出现在纪录片《沸腾吧火锅》里,成功让全国人流下羡慕的口水。
辣糊糊不同于重油的川渝火锅,它是用辣椒面、孜然粉和十三香等炒香,再熬成糊状,说它是“无油火锅”也没错。尽管没油,因为底料的黏糊,煮出来的食物味道一点也不轻薄,反而更加浓郁。
图1 初代经典:土豆;图2 今日“网红”:牛筋面。
图/纪录片《沸腾吧火锅》第二季
辣糊糊原本不是火锅,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银川小孩子日思夜想的串串。而且,辣糊糊原本的食材只有土豆片、豆腐皮,如今早已五花八门,吸满辣糊糊汁的牛筋面——咀嚼时将辣汤重新释放,吃起来绵软中又带着一股韧劲儿——是今天的辣糊糊“明星”。
辣糊糊,不仅是火锅。
图1 辣糊糊的原始吃法:串串辣糊糊;图2 干汁辣糊糊。
摄影/wanderlust欢
如今,吃着辣糊糊串串的银川小孩长大了,忘不掉的童年记忆,就将其改造成火锅,童年的时光远去,童年的味道一如往昔。
麻辣烫,也能吃出特色!
宁夏人吃辣,除了吃菜和火锅搞创新,就连最普通的麻辣烫,也是别具特色。最有名的,是吴忠麻辣烫。
吴忠,宁夏名副其实的“美食之都”。在吴忠,街道上随处可见麻辣烫的馆子。麻辣烫也在这里焕发出一套新的诠释——可以盆烩,可以沾汁,可以干拌,还可以干炒。
吴忠的盆烩麻辣烫和蘸汁麻辣烫。
图/网络
手打芝麻酱加入秘制油辣子,再加入精华的牛肉汤底,这个秘制蘸料是沾汁麻辣烫的灵魂。汤底则是越清越香,菜越不吸油越好,吃完碗边只有辣椒和芝麻。
干炒麻辣烫,本地版的“麻辣香锅”。
摄影/wanderlust欢
如果喜欢带汤吃,就把食材泡在调好味的宽汤里,即“盆烩”。而“干拌”是将调料浇到食材上拌匀;至于“干炒”,可以视为一种本地版的麻辣香锅。在宁夏,“吴忠”两个字永远是麻辣烫的金字招牌。有人说,连银川的麻辣烫馆子,也要打着吴忠的旗号才开得起来。
宁夏人吃辣,不仅花样繁多,就连最为人熟知的宁夏风味——羊肉,也躲不掉辣椒“伺候”。
02 羊+辣?,可以碰撞出什么火花?
“没有一只羊能活着走出宁夏”。在宁夏吃羊肉,你大概不会错过手抓,加香料清炖,吃的是羊肉本身的鲜美。其实,这只是宁夏人吃羊的冰山一角,辣椒遇上羊肉,碰撞出一个丰富的宁夏羊肉大世界。
黄渠桥爆炒羊羔肉。
摄影/陈镛安
比如羊羔肉,最适合猛火爆炒,加辣椒,增香提色。增香,是切成块的干红辣椒,在火热的羊油中被逼出极致的香辣,完美去除肉质中隐约的腥膻;提色,是辣椒粉或羊油辣子,使汤汁更加红亮;最后上桌前加点青椒,补充一丝鲜辣。
图1 香辣羊蹄;图2 羊肉臊子面。分别是红油与辣椒粉的杰作。
图1摄影/攸杰,图/图虫·创意;图2摄影/陈镛安
三重辣意堆叠,造就肉感细腻、十分香辣的爆炒羊羔肉,辣椒,是激发羊肉香味的无可替代的佐料。羊肉与辣椒的“奇遇”不止于此,还有香辣羊蹄,红辣油同时完成增香与提色;羊肉臊子面或者羊肉搓面,辣椒粉始终是汤色红润的关键。
羊油辣子,是宁夏人最爱的油泼辣子。
摄影/shaojie2262691,图/汇图网
在宁夏,羊油与辣椒碰撞,更是让西北的油泼辣子多了一层风味。羊油辣子,是宁夏人对“羊+辣”的另一种理解。
热羊油滚出来的辣子,多了一层羊肉的鲜味。为了除掉羊油中的异味,还要搭配多种香料,让羊油辣子越发香气十足。宁夏人不管是吃羊肉饺子,还是饸饹面、揪面片,总忘不了蒯一勺羊油辣子进去。
热羊油泼三次,泼出油辣子不同层次的口感。
图/网络
不过,羊油辣子最经典的吃法,还是在羊杂碎上。
不同于北京、新疆、陕西多见的白汤羊杂,宁夏的羊杂碎,以红汤傲立群雄。汆熟的面肺、羊肝、羊肚和羊头肉等浸在汤里,葱花、香菜两三,羊油辣子才是最终的点睛之笔。
在宁夏,不加辣子的羊杂碎是不完整的。
摄影/Geethan
不论是在碗底,还是浇在羊杂之上,油辣子的份量看上去总是十分实在。只要稍微一搅拌,辣香随即融入到汤汁与羊杂里去。不过不用担心,辣意并不强烈,甚至辣不过普通的油泼辣子。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宁夏人的早晨,就是这碗羊杂碎相陪,香辣而不伤胃,还能驱赶一夜的寒气。
03 ?丰饶的物产,通通裹进辣味里
北方人吃辣,除了口味追求,主要是御寒暖身,宁夏人吃辣,大概也如此。但是,宁夏人吃辣为什么独独如此丰富,如此花样多呢?
宁夏辣味众多,离不开这里丰饶的物产。这里虽然西、北、东三面被沙漠和沙地相围,但黄河冲出一片沃野平原,哺育出全国有名的米粮川。“天下黄河富宁夏”,各种辣椒与其他食材,总能在这片“塞上江南”找到。
银川鼓楼早市上的青辣椒与红辣椒。
摄影/孙伟
单说辣椒,就有平罗羊角椒、青铜峡辣椒、枸杞辣椒等多种。平罗辣椒虽然不是很辣,却有一股普通辣椒望尘莫及的辣香。后来,平罗辣椒被带到了新疆,是如今新疆“火辣出圈”的源头之一。
青铜峡辣椒受黄河水灌溉,且根植于这片富硒地区,品质优良;枸杞辣椒,则是枸杞与辣椒远缘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是“宁夏红”的神奇联动。
沙湖剁椒鱼头与干烧黄河鲤鱼。
外地吃法与宁夏当地物产的经典结合。
图1摄影/乔虹富,图2摄影/6度美食厨官,图/图虫·创意
除了辣椒,盐池的滩羊早已闻名全国,还有沙湖大鱼头、黄河鲤鱼,都能让宁夏辣椒“发光发热”,大展身手。
哪怕是简单的面条,也能奏响辣香与麦香“交响曲”。
摄影/严肃
哪怕是简简单单的小麦,宁夏出产的品质也格外优异。由宁夏面粉制作的油香,配着腌辣椒吃最是可人;怀远辣条,不只是辣得过瘾,更是有嚼头,余味里总能尝出浓浓的麦香味。
怀远辣条,宁夏娃的另一味“乡愁”。
摄影/wanderlust欢
宁夏平原优越的自然环境,让这里不仅适合种小麦,也适合种水稻。中午吃米,晚上吃面,五湖四海的移民来到宁夏,总能扎下根来,各大菜系也都能在宁夏落地生根。
来自上海、浙江的移民,改变了这里原本不吃鱼的习惯;湖南、江西的移民,带来了新鲜的吃辣方法,在这里融汇改良,成为独特的宁夏风味。比如湖南人就利用平罗干辣椒,成功改造湘菜里的青椒爆老鸭,在宁夏“一辣成名”。
今日宁夏,由移民塑造。
辣,是宁夏人共通的交流密码。
图/纪录片《沸腾吧火锅》第二季
丰饶的物产汇聚,四方的移民融合,共同碰撞出辣味宁夏。这里的人,早已超越南北之争,因为“辣”是他们心领神会的交流密码。
在这片6.6万平方公里,面积不算大的土地上,是辣味,串起了移民融汇与物产碰撞的西北传奇。
文 | 李亦
文章首图 | 陈镛安
封图摄影 | 攸杰,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寻味宁夏,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编,2018.07
地道风物·银川,姚瑶主编,2018.01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相留醉,一说“留人醉”。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春怨》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
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清平乐·忆别》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望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闲梦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云一緺》
云一緺,玉一梭,
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