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餐饮生意越来越难做,新老餐饮服务商,正在革新餐饮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并以此推进餐饮产业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亿欧策划了【餐饮服务商30+】系列选题报道,聚焦大数据、SaaS、供应链金融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在餐饮行业的实践与创新。
本文为第一篇,阐释王东烽的五味科技,如何以自己的餐厅为原型做SaaS。
“人到40岁的时候,你想做成一个事情,你很希望你的儿子、你的朋友因为你在做的这个事情,很自豪,这种感觉是很舒服的。”五味的创始人王东烽声音低沉的,略带严肃的说道。
他说的这件事就是餐饮SaaS服务。从2007-2017年,近十年间,房租、人工、物料翻了2-3倍,但一顿饭的销售价格却没有翻一倍,尤其是快餐,一倍都没翻。用王东烽的话来说“做饭的都是雷锋”。
但雷锋们过得并不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餐饮业的月倒闭率高达10%,年复合倒闭率超100%,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是半年倒闭16万家之多。
餐饮商家亟需借助于工具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除去需求推动外,BAT及美团点评等巨头的入局,不仅加速了餐饮行业IT信息化进程,也在客观上提高了餐饮商家的信息化水平和意识。在加上SaaS软件比传统ERP服务软件在试用成本及C端流量对接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这都是近几年来餐饮SaaS服务商兴起的重要原因。
一、做系统之前,先开4家餐厅梳理需求
在进入行业之前,王东烽做了一番调研,发现商家对餐饮SaaS并不满意,但大家也说不出为什么不满意。所以他自己就决定亲自开几家店,并亲自体验进货、收银等每一个环节,把自己的身份转变为餐饮人,去了解餐饮人真正需要什么。
2013年五味餐厅万通中心店开业了。这一年正逢互联网金融公司易宝支付成立10周年,易宝支付发布了“支付+金融+营销”的升级战略。而王东烽要进入的餐饮行业正是线下流量的最大入口,基于此进行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未来大有可为,再加上王东烽曾有过在线餐饮服务供应商饭统网的经验,因此王东烽很快拿到了老东家易宝的天使轮融资。
四家五味餐厅,一家有桌子,一家没桌子,一家自助餐,一家强推预定。王东烽想通过在有限的四家店,实验更多不同的业态。同时他也亲自参与到每家店的实际经营当中,每天带着两量货车进货,坚持进了半年;也做了3个月的收银员,据他统计,一家生意比较好的餐厅,收银员每天要点收银机器2000-3000次;另外他还在五味的四间餐厅试用了不同的地砖,为的就是实验哪种会让厨师更不容易滑倒。
二、最贵的5wei OS系统
需求梳理的差不多了之后,定位于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商的五味,在2016年3月推出一整套基于iOS系统的餐饮解决方案:5wei OS。这套系统主要服务于快餐、中餐、火锅等业态,以快餐、单店为主。一套系统大概12800元左右,是业内最贵的系统之一。
5wei OS的所有功能都基于现实场景下的需求来设计,再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研发。商户端通过iPad进行操作和管理,商户通过远程协助即可自行完成5wei OS的安装部署,餐饮老板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通过微信查看店铺的经营状况;顾客端完全基于微信,顾客可以通过餐厅的微信公众号直接点餐,不用安装任何客户端,基于云端部署,数据即时反馈。
SaaS服务商,因为数据全都存储在云端,重点在系统,硬件一般通过跟硬件厂商合作完成,少有自己研发的,也以各种POS机为主。五味的硬件部分则全部开放。
①食客评价形成三方闭环
“一个店良性发展的话,没有问题。一旦这个月营业额下降,问题一定产生在上一个月,等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五味通过系统将食客餐后的评价直接送达厨师和老板,厨师根据评价去调整菜品,老板也根据评价对厨师进行相应的奖惩。五味在系统上的解决方法精确到点对点,以制作和岗位为起点,使得顾客和厨师和老板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②减少备货和加工环节的物料浪费
物料浪费一直是传统餐饮行业的一大痛点。物料的浪费主要产生在两个环节:备货和加工环节。这些环节根据经验很难得到很准确的数据指导。
五味的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得出进货量和供货量,提醒商家对高峰期作出准备,来缩短高峰期的等餐时间,这样就可以帮商家减少10%的物料浪费。
③积累1年的数据会产生金子般的效果
关于数据的有效性,王东烽表示,“数据对个人来说不一定准确,但是当它放到一千个人、四千个人中的时候就会很准确,一般五味的客户一个月来吃五次饭,这个数据就决定了餐厅如何进货。
“一般积累了3个月数据就开始产生价值,6个月非常有价值。通过使用1年的SaaS系统获得的数据用来指导运营则会产生金子一般的效果。”
三、今年主要发力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投入产出比不大
餐饮业中有得供应链者得天下的说法。尽管五味在供应链上也已经有涉猎,但其功能并没有像前端的功能那么让人惊艳,据王东烽透露今年五味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完善供应链的功能。
在供应链的功能上,SaaS服务商相比于传统ERP服务商来说,并无太多优势。原因在于供应链本身很复杂,后者因为更早进入市场,积累了相对较多的经验。业内人士对此也表示:SaaS的存在是基于标准化、轻模式,适合小型体量的业态,一旦涉及10家店以上,且该餐企未来的发展比较迅猛,需要供应链环节的时候,那就需要传统ERP软件来支持了。
目前数家SaaS服务商都试水金融,纷纷与金融公司合作探索产业链金融业务。但王东烽认为现阶段涉足供应链金融投入产出比不大。原因除去数据体量不够大之外,还因为现阶段,餐饮行业倒闭率高不仅仅是因为缺钱。”会做餐饮的人不缺钱,缺钱的都是不会经营的人,你借给他钱也是打水漂。“但王东烽最后也表示基于系统做供应链金融是餐饮服务商的必然选择,“等到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五味也会选择与业内专业公司合作开展这方面的业务。”
四、能占住的才叫市场
餐饮服务商的服务一般都由硬件+软件+本地化服务构成。之所以需要本地化服务,是因为很多商家的连锁店分布在不同地区,这就要看餐饮服务商的产品在每个地区是不是都有布局,是否都能提供服务。但从理论上说,纯SaaS由于数据存储在云端,因此服务可以全部线上化。因此,五味几乎没有自己的本地化服务团队,目前只在40-50个城市设立了代理商。
因为,重产品轻市场,五味目前只有1000家左右的商户,这一数字只相当于同时期的成长起来的其他餐饮服务商商家数的零头。比如从点餐切入的好哇智慧餐饮商家数字是4万家,据亿欧统计,再早一点的挂牌新三板的客如云是2万,美味不用等是6万多家。
先选产品还是先选市场,王东烽有清晰的认知。他认为对五味来说,现阶段,优化和完善产品比抢占市场更重要。“数字并不能代表一切。因为餐饮行业的倒闭率很高,北京的餐厅月倒闭率是10%,年化倒闭率120%,有很多店一年死两次,这个行业你占下来要让它活着,死了没用。但对于餐饮服务商来说,SaaS很大的问题就是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花费大量的成本,得到的商户死了,其实是没多大意义的。
“所以五味将精力放在优质的商户身上,想办法让他们活的更好。这才是我们的经营目标。”
话虽如此,但面对资本的压力,五味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些免费的产品快速抢占市场,但王东烽强调打市场的产品就是打市场的,挣钱的是挣钱的,两者是分开的。
尾声:如何与资本共舞?
五味专注于小而美的形式,现阶段重产品轻运营,这带着王东烽的理想,“我不在乎有多少家店是我的,我只在乎我的店是不是活的很好。”他曾经一年间拒绝了100多位想要买自己系统做餐饮的人。王东烽和五味的其他几位股东都是实现财务自由的中年男人,还大都有二胎了,所以他们不着急证明自己,想慢慢做这件事。
但是资本是趋利性的,资本投资餐饮SaaS,就是看重了其高频消费数据的巨大想象空间。所以行业人士认为小而美、精细化发展的模式跟资本对市场体量要求的矛盾,将是五味未来发展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作者冀玉洁,亿欧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创/深圳商报记者 李佳佳 文/图
港式风格、港式情怀、港式味道……5月1日,以“港铁”为主题的“下一站·幸福”茶餐厅将在罗湖田贝开业迎宾。记者采访获悉,这也是《食神》原型戴龙在深圳首创品牌。
戴龙是中国名厨名店战略促进会名誉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师级厨王,有着40多年的厨政生涯,其厨艺享誉中外。同时,戴龙在娱乐界也享有盛誉,他是周星驰影片《食神》的原型,也是如今网络热门美食“黯然销魂饭”的创始人,还曾在《喜剧之王》《行运一条龙》等影片中与周星驰、张柏芝、周海媚等明星合作。
戴龙研创多年的经典美食“食神炒饭”,广受好评,他新创的“黄金黯然销魂饭”“海胆蒸饭”“黑松露烧鹅饭”等多道菜品,也引领了茶餐厅的美味新时尚。
“下一站·幸福”茶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秉承着戴龙先生的餐饮理念,该餐厅注重饮食与文化艺术的巧妙结合,除了出品质量有保证之外,餐厅还被打造成为沉浸式港铁主题,让饮食变成一种享受,充满乐趣。
据香港贸发局数据显示,目前在深圳注册的香港餐饮企业约有60家,涵盖上市公司如翠华控股、大家乐、大快活、太兴、味千中国、合兴集团及稻香控股等,也有非上市类品牌企业如新丽港餐饮、丹桂轩、利苑酒家、利宝阁等。
外地餐饮品牌的进入,为深圳奉献了多元化的美食,也助力深圳成为全国知名的美食之都。
审读:谭录岗
<>部分的人应该都看过周星驰的电影《食神》,不知你还记得吗,电影刚开场时,周星驰饰演的“食神”对着一盘“皇帝炒饭”拍手叫绝。
< class="pgc-img">>而他所称赞的这位“炒王”扮演者,正是整部电影的“食神”原型——潮汕籍的香港名厨戴龙。
< class="pgc-img">>戴龙是名人家宴御厨,也是香港回归当晚国宴行政总厨。澳门赌王曾花5000港币只为吃一碗他亲手做的皇帝炒饭,餐饮圈颇为有名的雕爷牛腩,500万元所购的牛腩秘方也来自戴龙。
戴龙雅号“食神”,独创的菜式不计其数,曾获法国美食协会优异之星奖、法国美食协会蓝带奖、法国美食协会一级厨师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享誉中外,与杨贯一、陈东、许沛东并称为香港四大名厨。
< class="pgc-img">>1949年,戴龙出生在广东普宁一个贫寒之家,父亲以拉人力车为生,一家八口人挤在30平米的陋室里。
由于家境贫穷,戴龙小时候吃不到什么高级、细致的东西,只是偶尔由父亲带着一家人去吃几次潮州大排档以改善伙食,而饭店里的普宁豆干、蚝烙、鱼饭、清水牛肉火锅、肥腩等菜肴都无不体现着潮汕饮食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的饮食文化,这些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戴龙,不知不觉地成为他日后烹调理念的基础。
由于家中弟妹众多,身为长子的戴龙13岁就辍学到一家酒楼去做学徒,从此与“吃”结下了不解之缘。
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慧,仅仅用了三年,戴龙便脱颖而出,从厨工变成了厨师。1973年,年纪轻轻的他顶替师傅,前往印尼万隆五星酒店任总厨,当时一个月的薪水已经有几千港币了,对此他并不沾沾自喜,而是更想在这个行业中出人头地。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戴龙先后在多家五星级酒店任总厨,也是在这些高级酒店,认识了周星驰、李嘉诚、何鸿燊、刘德华、成龙等名人。
< class="pgc-img">>早年戴龙与谢贤合照
< class="pgc-img">>与刘德华合照
凭借自己对美食天生的敏感,戴龙不仅一直乐于尝试,还十分注重把握细节。在他看来,细节是决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
< class="pgc-img">>传说中使戴龙一夜成名的“皇帝炒饭”,就是他精于细节、苛求完美的成果。
皇帝炒饭的灵感来自于戴龙与某位香港女明星的一次交谈,女明星在无意间透露,她为了请师傅根据自己的特点做一款特制香水,花费了整整二十万元。
戴龙听后大为触动,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炒饭能不能如同这支独一无二的香水般,做出种特别的味道来。
经过坚持不懈的尝试,戴龙发现,烹饪的完美,需要从选材开始,将细节处理把握到极致。在他的皇帝炒饭中,需要用到价格不菲的斯里兰卡螃蟹,只取蟹钳肉;用马来西亚的鸡蛋,加上意大利橄榄油、二十年绍兴花雕酒,越南六十度鱼露、大孖盆生抽当佐料;用无杂质的蒸馏水干炒,再将饭和料煸香,最后用镀金的饭碗盛装。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把控,缺一不可。
< class="pgc-img">>当年,赌王何鸿燊为了吃到这一碗炒饭斥5000元重金,在香港造成了极大轰动,戴龙“食神”的形象也成为传奇。
每当有人称他为“食神”时,他总会解释:“食神!食神!这个神不是神仙的神,而是烹饪的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戴龙出任港丽酒店主厨期间,餐厅常客中不乏有明星要人,于是他用心记下每位客人的饮食禁忌和喜好,力争每餐都能符合各人的口味。李嘉诚每次去吃饭,他的秘书都会事先找到戴龙,叮嘱说老先生痛风,海鲜中尤其是贝壳类千万不要使用,并且必须要使用橄榄油进行烹饪,牛肉、腌制的火腿这些食材也一概不能用,面对这些要求,戴龙都记在心里,同时他又辗转打听到李嘉诚喜欢吃传统的潮汕菜,为此他就专为其烹制了诸如清蒸苏眉、咸柠檬炖鸭等菜式,每一次都令李嘉诚赞不绝口。
秉承着“做人要用心,对人要真心,做菜要有心”的人生格言,1997年,戴龙在全香港20多万厨师中脱颖而出,成为主理97回归宴的四大主厨之一。每每谈及这段经历,他都会为自己能够见证这一段历史而自豪。
< class="pgc-img">>戴龙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能够有朝一日走出厨房,走上荧幕。1994年,戴龙在香港金叶庭餐厅工作,恰好周星驰是这家饭店的常客。穿着时尚、烹饪技术高超的戴龙引起了星爷的注意,交谈中,戴龙的经历使周星驰产生了很多感触。
戴龙曾回忆说,是他主动向周星驰提出要拍一部中国厨师题材的电影,因为当时很多酒店的厨师都是外国人,中国厨师的地位始终和他们不一样。周星驰很擅长演绎生活中的小人物故事,戴龙建议他拍一部厨师题材的电影,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也能使民众转变对“厨师”这种小人物的看法。
正是这次谈话,激发周星驰创作出了经典作品《食神》。
< class="pgc-img">>后来在电影中,食神这个角色满满都是戴龙的影子,就连里面出现的食谱,也大多是由戴龙提供的。
电影拍摄时,周星驰还邀请戴龙在片头做了一次客串。而正是这一次小小的试水,戴龙发现,自己的人生除了烹饪,还有许多种可能和尝试,比如演戏。
他把自己在厨艺上勇于尝试的精神带到了演艺事业,不愿拘泥于演绎自己的老本行,而是不断发掘自己更广阔的可塑性,这才有了后来在《喜剧之王》中,与张柏芝谈了恋爱的有钱客人,在《行运一条龙》中舒淇霸气的地产商父亲罗七辉。
< class="pgc-img">>电影《行运一条龙》剧照
戏还能助他研发独门菜式,比如“鹅肝酱虾丸”。这道菜是1996年戴龙在完成《食神》的拍摄后,根据剧中莫文蔚和周星驰“研发”的“爆浆濑尿牛丸”想出来的,不但具备电影中“濑尿牛丸”的弹性,还有着鹅肝的醇厚和虾的鲜美,足以让厌食症病人都食指大动。
不过,尽管在演艺界初露锋芒,但戴龙知道,自己并不会放弃最爱的烹饪。
< class="pgc-img">>戴龙在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中担任嘉宾
多年来,戴龙对餐饮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熟悉食材的性质,而且他敢于去尝试,去了解不同的吃法、不同菜系的传统和特点,再加以融会贯通和创新,努力使其符合不断变化的饮食潮流,真正做到做人用心、对人真心、做菜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