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瑞幸和茅台的合作刷屏,“酱香拿铁你喝了吗”成为一句问候语。两个月后,兰州本土品牌放哈和佛慈的联名奶茶一上市便引爆网络,随着首批联名奶茶上市一天即告售罄,全网都在询问到哪里能买到这款新品奶茶,放哈各门店更是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催货顾客。到底哪里能买到这款新品奶茶?什么时候有货?带着网友的问题,记者多方采访,为兰州本土品牌开启的跨界合作寻找答案。
记者探访 养生“哈佛”奶茶上市大受欢迎
11月5日,记者来到放哈大众巷门店,想要点一杯全网热议的联名奶茶,店员告知该奶茶已经卖断货,正在加急补货。和记者一样,当日慕名前来的消费者不少,在店里停留的短短几分钟之内,便有四波客人进店点名要这两款联名奶茶。大家悻悻而归的同时,不忘催问何时能重新上架销售。
从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视频和图片来看,这款联名奶茶原本在放哈小程序和门店、美团外卖可以购买,一杯16元,美团团购价12.8元一杯,产品包装简约,并有看似手写的产品名称和用法用量提醒。
“网上都在晒,也就想尝一尝,好奇兰州两大本土品牌跨界联合会做出什么样的爆品。”专程到放哈大众巷店来购买联名款奶茶的小李告诉记者,网上已经将放哈×佛慈的联名新品称为“哈佛奶茶”,朋友圈晒出的图片让他对这款联名产品充满了好奇,朋友们都在相约一起喝这杯供暖后的第一杯奶茶。
放哈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常滢告诉记者,11月1日,放哈×佛慈联名新品正式在全省三十多家放哈门店统一上市,玫瑰姜母奶茶、玫瑰蜜柚姜茶两款联名奶茶上市一天售罄,不得不紧急安排原材料补货。
“这款联名奶茶主要成分为黑糖老姜、枸杞、红枣、桂圆、玫瑰红茶,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年轻女性群体,非常偏爱这一款。”常滢介绍,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玩一些梗,比如近年来比较火的年轻人养生,放哈与佛慈的这款联名奶茶就契合了年轻人的这种心态,红糖、枸杞、玫瑰、老姜等原料,都是非常适合女性朋友的产品,很适合在冬日里热热地喝上一杯。
时尚联名 本土化口味轻松俘获年轻人
当下,联名已然成为了茶饮赛道最热闹的玩法,几乎所有在社交媒体掀起波澜的产品,都离不开联名这两个字,仅仅今年就出现了喜茶×FENDI、奈雪的茶×魔卡少女樱、书亦×樱桃小丸子、瑞幸×酱香茅台等多场跨界联名活动,每一次联名都能引发一场互联网风暴。这些联名合作,一方面有传播噱头,为宣传发力;一方面,也成为了一些品牌与年轻人灵感碰撞的一个切口,抓住了年轻用户的心。
在放哈的客群分析报告中,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占到65%以上,如何抓住口味善变的年轻人,放哈一直在进行本土化的口味创新,近年来推出的甜醅子奶茶、玫瑰生椰三炮台、灰豆子奶茶、软儿梨茶等西北味儿系列产品,不断迎合着年轻消费者的味蕾。
“我们与佛慈制药的联名就像一道命题作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研发的联名产品。”常滢告诉记者,放哈×佛慈联名新品在10月底做了预热,没想到刚一上市就售罄,这倒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现在全网都在催货,我们在售罄当天下午就发布了‘致歉信’,并紧急安排原材料补货,联名新品重新上架后将会推出优惠回馈广大消费者。”
跨界合作 两个品牌都有联名经验
兰州人熟悉的佛慈制药1929年始创于上海,1956年,为了支援大西北建设和利用甘肃丰富的药材资源,报经国家化工部同意,佛慈制药厂从上海整体搬迁到兰州。2006年,佛慈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2010年,“佛慈”商标被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佛慈股票在深交所首发上市(股票代码:002644)。
放哈成立于2010年,主打甘肃特色连锁新茶饮。2011年首创甜醅子奶茶,使用西北小吃燕麦发酵制成的甜醅子与新茶饮结合,成为网红产品。此外,还将灰豆子、浆水、软儿梨等西北小吃改良为茶饮,受到消费者喜爱。
对于联名,两个品牌都不是第一次。佛慈制药曾与南京云锦博物馆跨界合作推出了“新国潮”创意香囊。小巧的香囊造型别致,药香扑鼻。中医药与非遗云锦工艺的珠联璧合,让这件产品备受瞩目。
放哈则与万象城、万达茂等商业综合体以及“乐动敦煌”实景演出分别推出过联名款,销售均在全品类的top10。但从目前来看,这次的联名最受关注。分析原因,常滢认为一是季节上契合,正好在秋冬季推出了适合消费者的健康热饮;二是将老字号的文化积淀与年轻人的茶饮养生巧妙结合,针对的还是茶饮的主流消费群体,即18-35岁的女性消费者。
“放哈是甘肃方言‘放下’的意思,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每位品尝放哈饮品的朋友能把生活中的压力放一放,获得身心的快乐。”常滢说,根据首批消费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放哈和佛慈正对联名奶茶在口味和外包装上进行优化调整,预计第二批联名奶茶将于11月9日上架销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蔚霞 谭安丽 文/图
放哈”创立于2010年的兰州连锁咖啡、茶饮品牌,先后推出了甜醅子奶茶、灰豆子奶茶、果味浆水、果味醪糟等一系列极具兰州本土特色的时尚饮品。其中,招牌产品甜醅子奶茶系列每年卖出超100万杯。截至目前,“放哈”已布局美团、口碑等线上渠道,并在甘肃、上海等地建设门店24个。
继多家兰州牛肉面成功融资,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获悉,近日,兰州奶茶品牌“放哈”也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据了解,此次投资方为坤言资本、兰州牛肉面品牌陈香贵以及天使投资人宋欢平,云道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对于本轮融资,“放哈”创始人耿盛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融资早在去年年底已经完成,将主要用于门店拓展、供应链体系升级以及品牌形象升级。目前,“放哈”核心原料以实现定制化,正在与工厂洽谈合资合作确保核心原料供应稳定。未来一年,“放哈”将升级“丝绸之路”视觉系统,提升品牌辨识度,并稳步扩店,完成招牌产品或西北地区特产零售化初步研发及售卖。“让西北传统美食焕发新的生命力”是他不变的初衷。
天使投资人宋欢平表示,“放哈”作为兰州乃至西北奶茶的代表,主打的产品很有地域特色。历经10余年发展,“放哈”内部产品库已积累了丰富的研发能力,对市场需求也有着深入的认知和经验沉淀。不论是产品本身的沉淀还是品牌理念的提炼,都让人印象深刻,从长远角度看好其发展。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永平认为,甘肃本土的两个餐饮品牌受资本青睐,说明兰州特色餐饮产业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不断认可,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机遇。面对餐饮业巨大的消费市场,兰州乃至甘肃特色餐饮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重构发展路径,推动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塑产业结构,打造新品牌新模式,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多元化需求,增强消费者对特色品牌的忠诚度和热爱度。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本风险管理,推动品牌企业合作共融,协同创新,构建和培育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同时要不断开拓外部市场,逐步做大做优做强兰州特色餐饮,走出一条特色化、健康化、绿色化和标准化的特色餐饮产业发展之路。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鹏翔
者|周琦
编辑|江昱玢
近几年,什么赛道火?
茶饮一定榜上有名,内卷已不足形容品牌竞争的水深火热。
前有头部品牌奈雪的茶、喜茶“自降身价”,后有靠“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出圈的蜜雪冰城,中途还杀出瑞幸等咖啡品牌,靠生椰系列变着法儿推出网红产品。
同一食材上也能卷出“硝烟味”。去年夏天奈雪推出“霸气玉油柑”掀起市场热度,喜茶联合威猛先生以“去油”为卖点,推出三款油柑饮品。乐乐茶、COCO、皇茶……众多奶茶品牌迅速跟上。
一顿操作猛如虎,都只是为了在有限茶饮市场分食一块蛋糕。
有个品牌逆流而上,小红书上有人称,“如果你在兰州打开大众点评‘奶茶推荐’界面,90%概率显示的是它。”
身处红海仍被投资人看好,近日还收获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它究竟有何魅力?
“西北奶茶的细分赛道亟待开发,投资人看重的是我们巧妙的切入角度。”放哈联合创始人常滢在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表示。
摸索西北模式
常滢加入奶茶赛道纯属意外,她是被老乡耿盛琛“拉”进来的。
而放哈的CEO耿盛琛,一开始是个开连锁咖啡店的北漂。彼时,他面临着和大部分北漂一样费解的人生选择题——回家乡陪伴家人,还是留在北京打拼事业?
2010年,他深思熟虑后回到了兰州老家。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兰州继续开起了咖啡店。他将咖啡取名为“放下”,希望不同身份的人群,通过一杯手作的饮品,获得片刻的惬意时光。
可惜原商标“放下”被恶意抢注,耿盛琛只有改名。由于“放下”在兰州方言中读作“放哈”,既能表达耿盛琛成立咖啡店的原意,又带有地域特色,“放哈”就此成立。
2011年,由于咖啡的受众面远不如奶茶来的广,耿盛琛想到了转型。在红海做出成绩不容易,他决定另辟蹊径。
“大众想到西北,第一反应是贫瘠的荒漠,其实这里有许多美食、美景。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北人,我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以茶饮为载体向大众展示西北的风土人情。”耿盛琛的初心很简单。
如果改良兰州本地特色小吃,结合中式饮品,做西北特色奶茶,既能打出差异化又能推广家乡文化,何乐而不为?
耿盛琛开始研发“兰州本地奶茶”,并邀请了擅长将文化和餐饮做融合的常滢加入。放哈也从一开始的咖啡店,转型为以西北新茶饮为主、咖啡为辅的经营模式。
用西北特色奶茶俘获消费者,让他们对西北产生兴趣的思路,也得到了当地电视台的积极报道。
加入西北特产
路选好了,具体怎么走呢?
“茶饮不能为了差异而差异,一定是基于好吃、好喝,去做加法。”联合创始人常滢向《21CBR》记者强调道。
放哈启动两步走。
第一步,扩品类。
耿盛琛研发产品时,选择健康食材为原料,用新茶饮的调制手法与西北富有特色的传统美食融合。
以甜醅子奶茶为例。甜醅子由天然燕麦发酵制成,口味香甜,西北地区人民喜食牛羊肉,天然的发酵谷物能帮助人体更好吸收营养,也因此成了老少皆宜的传统美食。耿盛琛就将甜醅子与奶茶、茗茶、酸奶、水果冰沙等进行组合,推出6-8款产品,目前累计占到40%的营收。
遵循同样的思路,他还深挖西北地区河西走廊物产,推出河西杏皮水系列,将灰豆子、浆水、冻梨等一系列西北小吃改良为茶饮,它们整体占到放哈产品的30%左右。
耿盛琛拒绝了使用市面已有的茶饮配方,而是根据时令水果、季节气候等变量,在冬、夏两季集中上新。过程中,他还会根据顾客反馈进行新品筛选和配方调整,淘汰掉受众面较小和口感近似的产品。
放哈每年的上新次数约为6-8次,上新总量突破80款,如今内部产品库已积累300多个SKU。
第二步,造氛围。
门店装潢上别出心裁,以西北磅礴大气、异域风情为主,融入中山桥、敦煌等当地景点,以及方言、地方梗等元素。
杯套设计上也有巧思,以西北游主题系列产品的杯套中设置了挖石窟互动游戏,可以抠出西北地区的阮咸、忍冬纹等图腾元素。
被消费者看到并非一蹴而就。耿盛琛先是开设起自媒体账号,向大众宣传西北风土人情,分享放哈奶茶。
他还积极扩大放哈的“朋友圈”,与地方文艺品牌、文化机构、代表人物联名跨界。例如,甜醅子奶茶就作为道具出现在甘肃首个丝路实景ARPG游戏《紫塞秋风》中,甘肃歌手张尕怂还将“放哈”写进了歌曲《烦事先放哈》。
“反响不错,无论是口味还是视觉,消费者都会觉得很有意思。”常滢表示,爆品甜醅子奶茶一年卖出100万杯左右,放哈现有16个门店,年营收能达到3000万。
2019年,初成规模的放哈开放以西北地区为主的加盟,又和同为“西北名片”的牛肉面品牌陈香贵闯荡上海开店。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一直待在当地,营收、利润、规模都会受限制,因此‘走出去’,是放哈这种带有很强地域DNA品牌的必经之路。”
成为西北名片
2022年,奶茶界愈发内卷。
“消费者会更看重品牌,产生依赖感。对茶饮除了口味、颜值等基本要求外,还会在意性价比、个性化。”常滢表示。
现状佐证了她的观点。年初,头部品牌奈雪和喜茶宣布调价计划,如今两个品牌价目表已经没有30元以上的产品。
市场竞争激烈,耿盛琛“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积极地看待竞争,也会持续发力‘产品+文化’。”他透露,放哈会在“主场”稳扎稳打,加密西北地区门店分布,并逐步向“客场”扩散。
此前,放哈的重心放在直营店,通过招募行业经验丰富的成员扩充团队。完成建店标准化、运营标准化后,如今耿盛琛对跨区域经营更有信心。“今年我们会以半直营模式,着重开放加盟,希望(加盟店数量)能突破原来的2-3倍。”
资本给出积极回应。放哈已完成千万级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坤言资本、兰州牛肉面品牌陈香贵以及天使投资人宋欢平。
“放哈将西北物产改良为茶饮,产品极具差异性,兼具区域文化氛围。”陈香贵创始人姜军表示。
他非常看好两个品牌融合西北人文和风味食材的合作。“兰州年轻人有句俗语:吃牛大(牛肉面)喝放哈,到了兰州吃一碗地道的牛肉面,再喝一杯独特的放哈甜醅子奶茶,才不虚此行。”
在常滢看来,放哈研发团队已配合十多年,也积累了不少消费者反馈、产品优化以及思路调整的数据,已将研发逻辑提炼为可验证的方法论。
“走出去”仍是不小的挑战。
如何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建立稳定供应链、做到产品标准化,是本土品牌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放哈也不例外。
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