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王萍)9月7日,2024成都米其林指南正式发布。榜单共收录2家二星餐厅、11家一星餐厅、20家必比登推介餐厅,以及36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原米其林餐盘餐厅)。截至目前,成都米其林指南已是连续三年发布。
与2023版指南相比,今年共新增1家二星餐厅,2家一星餐厅。除了蝉联二星的玉芝兰之外,新落地成都的新荣记也获米其林二星,这也是新荣记品牌旗下的第14颗米其林星。
2024成都米其林指南共有11家餐厅摘得一星,包括柴门荟、芳香景、芙蓉凰、马旺子、谧寻茶室、银锅、松云泽、许家菜、漾亚·雍雅合鲜(桐梓林东路)、福满楼、偲厨。其中,福满楼、偲厨两家为今年新上榜的一星餐厅。
7家新上榜必比登推介餐厅为甘记肥肠粉,观锦(武侯),胡二哥药膳蹄花汤,吴氏荟,幺怪面,永乐饭店(武侯)和竹记制面铺,仍然延续米其林对成都平民餐饮的理解——“各色面食、小吃和镬气十足川菜小炒”。
编辑 王琳
校对 卢茜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Alimentari Mulino(西南首店)
预计本周成都开业
网红餐饮“gaga鲜语”
将来成都开店
主打“茶饮+轻食+全天社交空间”的gaga鲜语,是一家来自深圳的社交型轻餐饮品牌,致力于提供绿色健康美食佳饮,倡导优质生活方式,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该品牌从深圳起家,致力于东方茶饮文化,凭“茉莉花茶”圈粉无数。“茉莉奶白”、“一朵茉莉花”、“白兰”,是他家点单率最高的几款茶饮。最近新上的“水仙”,用了全新茶底,希望能在成都店早日品尝到!
成都麓镇作为国内别具一格的托斯卡纳建筑群,现象级咖啡品牌M Stand的入驻与麓镇的艺术感叠加,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整栋建筑构建欧洲古堡般的沉浸体验感,三层复古旋转楼梯预计会成为热门打卡拍照点位。
夏日泰式新品和明星单品上线,泰式米香柠檬茶、冬阴功气泡美式、鲜椰冰咖打开惬意生活的新想象。8月18日-8月22日,消费满68赠送五周年黑色扑克,储值满100赠送咖啡杯。
日前,意大利百年品牌Venchi入驻成都远洋太古里,意式Gelato与夏日清凉相遇,经典巧克力排块,体验巧克力掰着吃的快感。
更有意外惊喜,Venchi携手Valentino打造“Pink PP夏日限定火龙果口味雪芭”,细腻果味一口惊艳。到店购买火龙果口味Gelato,还可解锁Pink PP定制杯与限定贴纸福利。
Shake Shack成都二店日前在成都万象城正式开业。该店将四川的熊猫元素融入美式汉堡店,呈现一片清凉绿意,为夏日就餐创造舒适的环境。
他家出品的极致松软面包胚,打破你对传统汉堡饼胚的印象!招牌牛肉堡、招牌鸡肉堡、芝士牛肉蘑菇堡......多汁肉类加上丰富蔬菜,享受咬一口正宗美式汉堡带来的丰富口感。
继SKP市集之后,成都SKP宣布小吃街正式对外营业!集合了12家美食品牌,均位于成都SKP-S B1F。
协茂森老钟家、Salud冻酸奶、书亦烧仙草、煎饼道、猪哥哥蹄花、碗姥姥小碗菜、冒个泡儿冒菜、佩姐麻辣香锅、赵小堡、来一碗成都担担面、赖记烧腊、大石人家鱿鱼面......既有传统小吃,又有新式美味,大大丰富了逛吃体验感。
成都大悦城
8月连开3家新店,体验美食风情
8月10日,古斯谷斯(成都大悦城店)开业,带你感受“丝绸之路”的美食盛宴。据悉,这是古斯谷斯开在成都的第二家门店。招牌菜式包含了伊犁手工酸奶、北非蛋、土耳其芝士菠菜披萨、土耳其烤牦牛肉串、中东酸黄瓜、摩洛哥茄子烩鹰嘴豆等,赴一场从新疆到摩洛哥的美食之旅。开业期间推出了优惠活动,即日至8月25日,34元可抵50元。
此外,昨日有两家餐饮店于成都大悦城双店开业。Wagas沃歌斯主营健康轻食,新会员可得价值最高46元礼券;
布歌东京是一家超人气甜品店,他家的太妃榛果、榛子奶油、青提奶油等各式蛋糕都好吃!8月15日-8月20日,全场任意消费并关注品牌公众号,可半价换购布丁或茶歇蛋糕一份。
日前,悦百味·品质川菜 X 几时闲·茶坊的全新概念店,在成都大魔方招商花园城开业。店内餐包、茶包、茶台、宴会厅一应俱全,可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作为悦百味首家全新概念店,这里是一个集生活休闲、商务论道为一体的新场所,既可以喝茶吃饭,又能会友交友,诠释了“餐+茶”美味品质新模式。
川椒香啫长脚蟹、醋椒翘壳鱼、沸腾波龙、脆皮烧鹅、碳烤泰国正大金枕榴莲......都是招牌菜!开业期间,即日至2023.9.30,到店消费每满500元送100元茶券。
这个8月,池奈·日式咖喱蛋包饭在成都银泰中心in99开出新店。作为一家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餐饮店,他家主打日式咖喱蛋包饭,以特调的果泥中和浓郁的咖喱,碰撞经典的美食。
炸鸡块咖喱蛋包饭、地狱乌冬面、沙拉配日式海苔饭系列、寿司系列......明档制作,一份份现制的美味你能抵挡吗?
这个8月,你准备先尝鲜哪家?
本文由成都出发发布
红星新闻记者 张博 常薇 实习生 杨韵璇
图片源自以上商场、餐饮品牌
都餐饮二三事
昌 铭
我不是美食家,也不太留意餐饮业的事情。但作为在成都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成都人,耳濡目染,对成都的餐饮还是略知一二。
下面说说成都餐饮老字号的几个问题。
< class="pgc-img">>1
盘飧市还是盘飡市?
华兴街的盘飧市,是一家老字号的腌卤店,在成都有不错的口碑。盘飧市店名取自杜甫在成都写下的七言律诗《客至》,诗中有“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句。其中的“飧”字,词典释义为晚饭,百度解释可以泛指熟食、饭食。“飧”读音为sun(读一声,音同“孙”)。可能“飧”字与“餐”字的异体字“飡、湌”有点形似,被人误读为“飡”,于是以讹传讹,盘飧市就成了盘飡(can)市了。多年来,我认识或不认识的成都人,凡言及这家餐馆,99%都说成盘飡(can)市。以前,我还信心满满地纠正一下他们的读音,但未必能得到别人的认同,甚至还有人振振有词地以“约定俗成”来辩解。诚然,语言的形成有约定俗成的因素,但我认为,约定俗成与以讹传讹毕竟不是一回事。查词典,“飡”也有表示饭食的义项,但杜老夫子写的明明是“飧”而不是“飡”,现在餐馆外墙上的店名铭牌上标注的汉语拼音“sun”也是明白无误的,因此我不认同约定俗成的说法。
< class="pgc-img">>但是,过于较真又显得有点矫情,所以后来我也不轻易纠正别人的读音了,甚至在有些场合还随大流说成盘飡市。不过对外地朋友,我还是要坚持正确的读音。私以为成都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而且还是杜老夫子那首诗作的原产地,如果在外地朋友面前误读,我怕丢成都人的脸。
< class="pgc-img">>2
邹鲢鱼还是邹鲶鱼?
三洞桥的带江草堂,也是一家老字号,主打曾被大千先生赞不绝口的大蒜烧鲶鱼。成都人把鲶(nian)鱼叫做鲢(lian)鱼、鲢巴郎,又因其创办人姓邹,因此带江草堂还有一个名号,叫邹鲢鱼。
< class="pgc-img">>但是,鲶鱼和鲢鱼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鱼。
鲶(鲇)鱼是肉食性鱼类,无鳞,生活在水体的下层。带江草堂卖的大蒜烧鲶鱼,都是几两半斤重的土鲶鱼,称为仔鲶。鲶鱼无细刺,肉质细嫩,很受食客欢迎。市面上常见的土鲶鱼一般就一两斤以下,土鲶鱼最大个体一般不超过十斤。另外,现在本地还能见到两种体型巨大的鲶鱼,一种是大口鲶,能长到上百斤。另一种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埃及胡子鲶,也能长到几十斤。
< class="pgc-img">>再说鲢鱼,鲢鱼也叫白鲢,是四大家鱼之一。四大家鱼还有一种鳙鱼,也叫花鲢、胖头鱼。白鲢和花鲢都是滤食性鱼类,细鳞,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由于白鲢和花鲢以浮游生物为食,可以净化水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引进的所谓亚洲鲤鱼,主要就是这两种鱼。引进的初衷是净化水质,结果却泛滥成灾),且容易饲养,因此在水库堰塘大量养殖,是市面上常见的大众化低档水产。近年来因鱼头火锅和剁椒鱼头的风行使花鲢的身价略有提升,等而下之的白鲢刺多腥味重,更不可能做出什么上档次的菜肴。总之,带江草堂的招牌菜与这两种鱼无关。
< class="pgc-img">>卖的是鲶鱼,名号却是鲢鱼,是不是有点“挂此头卖彼肉”的嫌疑?不过,多年来成都人是默默地认可了,不管他叫啥写啥,反正吃的是啥都心知肚明。只是不知邹鲢鱼把业务拓展到外地,是不是要把招牌上相关字改动一下?不然,会不会闹出“鱼香肉丝没有鱼”“老婆饼没有老婆”之类的笑话来?
< class="pgc-img">>3
成都颐之时哪去了?
就在前文说到的华兴街盘飧市现址上,1940年新开了一家叫颐之时的川菜馆。
颐之时的创办人兼主厨罗国荣,是一位泰斗级的川菜厨艺大师。罗国荣为国共两党领袖服过务,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书“川菜圣手”匾额赠与罗,新政后被中央领导誉为“开国四大名厨”之一。20世纪50年代罗国荣担纲北京饭店川菜主厨,操持过无数国宴和高规格大型宴会,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帅才”。罗国荣还培养出黄子云、白茂洲等国宝级川菜烹饪大师,为川菜走出四川,走出国门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年颐之时在成都甫一亮相,就声名鹊起,不几年就后来居上,与老牌川菜馆荣乐园并驾齐驱。老成都的食客曾经有个说法,说是成都餐饮业有两次“双星闪耀”的时代,一次是清末的正兴园和聚丰园,另一次是民国的荣乐园和颐之时。
颐之时的招牌菜是干烧鱼翅和后来进入国宴的开水白菜。
当年的颐之时,常常名流云集。张大千、谢无量等文化名人是颐之时的常客。
20世纪50年代初,罗国荣受贺龙元帅之邀去重庆,服务西南军政委员会,经营重庆颐之时,1954年被最高领袖“钦点”进京。成都颐之时则交由政府经营,由于种种原因,不久便歇业了。
近年来在网上看到一些梳理成都餐饮老字号的帖文,大都没把颐之时收入其中,即使有提到的,也只有一个名号而已。近读朱晓剑先生的新作《有“知”有味》,在介绍“厨师之乡”新津的篇章中提到了罗国荣和颐之时,并列举了几种罗国荣的代表菜肴。
< class="pgc-img">>笔者认为,虽然颐之时在成都只存在了十几年,但它如一颗闪亮的明星,发出过耀眼的光芒,我们不应忽略它曾经的辉煌。
重庆颐之时现在还在经营,并享有部颁“中华老字号”的荣誉。而在它起根根发芽芽的老家成都却湮没无闻,实在令人遗憾和惋惜。
所幸北京的罗楷经先生(罗国荣三子)近年完成了《川菜圣手罗国荣》和《川菜圣手和他的传人》两部著作,颐之时的前世今生在书中得以再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笔者曾以《成都餐饮的一颗流星》为题撰文介绍过颐之时,本文不再详述。
2024年5月
来源:行脚成都
作者:昌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