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里放入一朵玫瑰花加上冰水,最后封杯,就成了今年情人节最火的定制周边产品。
无论是上限定款新品,还是开直播间为品牌“摇旗呐喊”,情人节都是茶饮品牌们不容错过的重大营销节点。
随着年轻人之间的暧昧值极速上升,新茶饮行业也见缝插针,推出各种跟情人节相关的活动和产品,希望赚到每个节点经济的所有利润。
01 ■
粉丝带着品牌做营销
最近小红书上就刮起了一阵“DIY鲜花奶茶杯”风,制作也很简单,自带一支鲜花,点一杯或直接给一两块钱买一个奶茶杯,请店员能帮忙把鲜花放进奶茶杯封口即可,一朵行走的“奶茶花”就此诞生。
透明的奶茶杯装上一枝鲜艳的花朵,拿起就走,比手捧花小巧,比鲜切花轻便,就像是一个随意移动的花瓶,不受地点限制。带着这样一杯鲜花奶茶杯上街,既装点了自己,也应了早春的景色,吸睛率和回头率爆棚。
蜜雪冰城玫瑰花杯
据了解,起初可能是蜜雪冰城开始做,凭借两万多家门店及雪王强大的营销传播能力,迅速成为情人节前后热点话题,网友和蜜雪粉丝在抖音、小红书、朋友圈全网种草、打卡。
随着鲜花奶茶杯的爆火,瑞幸、益禾堂等品牌纷纷加入了行列,一场关于鲜花杯的“争奇斗艳”就此展开。
即使是周边蜜雪、瑞幸等可以做“玫瑰花杯”的地方,网友也会带着玫瑰与附近的奶茶店员工商量,请求代做一个鲜花奶茶杯。
瑞幸咖啡玫瑰花杯
02 ■
到花市进一批玫瑰
就能日进千元
这次的玫瑰花杯热潮属于民间自发形成,并成功带动品牌们一同参与推广的营销活动,属于真正的全民自娱活动。
其实,出于食品安全、标准化以及运营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少有头部品牌是在官方主动推广经营这次玫瑰花杯的。
品牌们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玫瑰攻势,虽说来不及准备,但基本没人是明确禁止的,对全地门店店员自发行为持默许态度。
益禾堂回应快报时,称部分门店制作玫瑰花杯的事都不是总部授权的,也不是官方营销行为。据他们了解,网上出现的门店制作玫瑰花杯视频,是店员个人应粉丝要求,免费代加工。
BLUE BUBBLE玫瑰花杯
也有品牌是直接售卖玫瑰花杯,如东北品牌BLUE BUBBLE,就在菜单上加了“冰萃玫瑰鲜花杯”,2元一份,用的还是蓝色玫瑰,与该品牌蓝色主调相呼应。
河南茶饮品牌麽麽蜜呀则是主动营销玫瑰花杯的品牌,据其创始人冯先生介绍,他们是4月份才开始做玫瑰花杯的,也是此前在抖音上发现这个产品的火爆场面才决定自己销售玫瑰花杯。
最初是在郑州直营门店推广,情人节凡进店消费满9元即可获赠一份玫瑰花杯。活动非常受欢迎,当天他们订购的400枝玫瑰花一天不到就销售一空。次日郑州大雨,市内3个直营店也卖出了200多份玫瑰花杯。据他们估算,这个营销活动带动的日销售利润都在1000元以上,而他们除了安排人手到花市采购玫瑰花,增加的工作量很少。
麽麽蜜呀玫瑰花杯
03■
走心的节点营销更高效
这次看似不大的营销造势,其实很好地证明营销已经从以前的品牌单向输出变成双向互动。
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品牌利用好客户自发带动的UGC内容,往往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网友提供idea,奶茶店执行,最终才有了“奶茶鲜花杯”出圈的美谈。奶茶店制作鲜花杯,既打破了大众对奶茶的固有认知,又为春日营销提供了新的玩法,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新鲜感。
甜啦啦玫瑰花杯
这次玫瑰花杯热潮,是品牌尊重消费者的情绪需求,及时地提供针对性服务,既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完美地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门店又通过这种耗时短、操作简单,低成本营销撬起高曝光、高流量,实现了品牌曝光,进一步扩大品牌声量。
反过来,消费者自己的创意得到认可,品牌服务意识周到,自然会提高对品牌的好感度。
源:【厦门日报】
某茶饮店店员将奶倒入瓦罐中,制作“罐罐烤奶”。
还记得去年冬天风靡一时的“围炉煮茶”吗?近日,另一种炭炉煮茶形式——“罐罐烤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不少茶饮店、饮品店上新“罐罐烤奶”,价格便宜,吸人眼球。
商家
不少店上新“罐罐烤奶” 价格与奶茶相当
近日,记者来到中山路一家茶饮店。该店近期因“罐罐烤奶”产品在社交媒体上被网友多次点名打卡。
“遇见玫瑰”“初见茉莉”“鲜奶黑茶”“跳舞玫瑰”这四款饮品正是该店推出的“罐罐烤奶”产品,它们有的放红枣、枸杞,有的放玫瑰、桂花、茉莉等。
记者看到,店员烧热煤炭,把瓦罐架在炭炉上,加入茶叶、鲜奶、花朵、冰糖等材料后等待奶茶煮沸。“我们做烤奶有半个多月了。”茶饮店店员告诉记者,多是年轻女性来打卡,每天都有人来。
据介绍,该茶饮店此前也经营“围炉煮茶”,近期关注到“罐罐烤奶”这一热点,才推出系列产品。“转型成本不高。”店员告诉记者,炭炉、瓦罐等都可以用“围炉煮茶”的工具。
随后,记者到同一条街上的另一家饮品店看到,“罐罐烤奶”价格为一罐15元,也有一些“罐罐烤奶”移动摊位设置在公园、街边,形式相同价格便宜。
市民
比普通奶茶有意思 “真材实料”看得见
“看到好友拍的照片,来打卡的。”近日晚上,市民吴女士与好友购买了“罐罐烤奶”。她们平时就是奶茶爱好者,在网上看到“罐罐烤奶”,认为它比普通奶茶更有趣。
吴女士认为,“罐罐烤奶”加入了枸杞、玫瑰等养生元素,对于现在不少追求养生的年轻人来说,有不一样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她可以在店里全程观看制作过程,店家使用的“真材实料”就摆在桌面上,品质更有保障。
相比吴女士的认可,另外一名消费者陈小姐有不同看法。“太甜了,不适合再搭配糕点。”陈小姐说,“罐罐烤奶”只是形式不同,本质上还是一种奶茶,新鲜劲只是一时的。
专家
制作简便价格便宜 但产品仍需标准化
“罐罐烤奶”能够接替“围炉煮茶”,成为今年的顶流吗?记者联系厦门市茶业商会常务副会长颜敬虔,了解从业人员如何看待“罐罐烤奶”市场。
“‘罐罐烤奶’从制作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围炉煮茶’的延续品。”颜敬虔认为,但从经营成本和消费者体验来说,“围炉煮茶”材料更丰富,消费者需要掌握烤的技巧。而“罐罐烤奶”无需消费者动手,由商家现烤现卖,成品更快,在价格方面也有优势。
在颜敬虔看来,“罐罐烤奶”要走红走远,还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例如将温度不好控制的炭炉改成更快捷的电陶炉。根据不同地区对甜度和茶味的需求,对糖和奶有一个标准定量,这些都需要根据市场进一步调整。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柯恺筠)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阿嬷手作抛弃水牛奶,
网友:阿嬷你老糊涂呀!
阿嬷手作奶茶真的“自毁招牌”了?
曾被誉为“广西之光”的阿嬷手作,最近因为把“水牛鲜乳”升级为“冷藏有机牛乳”,遭遇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被替换下来的水牛奶,曾一度被视为阿嬷手作的“招牌”。依靠广西特色“水牛鲜乳”以及门店现场手工制作的两大卖点,阿嬷手作在“卷无止境”的新茶饮赛道脱颖而出,成了“靠抢单排队才能喝到的奶茶”。
根据官方小程序显示,阿嬷手作目前在全国门店已有30余家门店。去年,还得到了Manner的入股投资。
现在,尽管阿嬷手作不断强调,这款“有机牛乳”无添加、营养价值更高,在养殖端,有机牛吃的是有机玉米压片、有机甜菜粕等,餐标可高达200元一天。可网友就是不买账。
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水牛奶一换,味道就像水一样淡”。
随后,阿嬷手作创始人邓倩发文回应,一是对此次更换没能让所有人满意而感到抱歉,二是表示尽管冷藏有机牛乳的成本提高了许多,但内部多次讨论,最终决定暂不提价。
然而这一招“以退为进”却被网友判定成了“茶里茶气”。
网友po出阿嬷手作2020年11月把“花牛鲜乳”升级“水牛鲜乳”时的说辞,指出其与过去自相矛盾,“明明就是品质下降了,你还搁这儿卖乖,说什么‘暂不涨价’”。也有人表示,“宁愿品牌涨价,也不希望把水牛奶换成普通牛奶。”
当阿嬷手作此前合作的供应商“壮牛水牛奶”宣布将于10月推出“有机水牛奶”,消费者对阿嬷手作的意见就更大了,“这么爱有机,怎么不换成有机水牛奶?”
阿嬷手作遭遇滑铁卢没几天,喜茶就开始了新品推广:“想喝广西水牛乳?阿喜管够。”不少网友看出了喜茶“阴阳怪气”的嫌疑,但评论区都夸喜茶是“懂商战”的。
但早在阿嬷手刚作获得融资,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时,就一直伴随着质疑的声音“在现代餐饮工业化的时代里,靠天吃饭的阿嬷手作走出广西,走向全国时,这种特色还能坚持多久。”
现在,阿嬷手作加快了开店进程,“换奶”似乎成为了阿嬷手作的无奈之举。
由于养殖区域有限、养殖周期长、水牛产奶量较低等特点,国内水牛奶可谓稀罕,收购价是黑白花牛奶的3-5倍。不少网友也在看到壮牛水牛奶的价格表示,“原谅阿嬷了”。
除此之外,还有运输成本,低温水牛奶运输需要全程冷链保持在4°左右。因此,如果阿嬷手作未来有向开放全国加盟意愿的话,停用水牛奶最省心省力。
但问题是,没了水牛奶,阿嬷手作还有多少人会买账?
都在“换奶”,
为什么就阿嬷手作遭遇了滑铁卢?
实际上,除了阿嬷手作,近期很多茶饮品牌都在进行奶底的更换或升级。“卷奶底”今年已成茶饮新故事,谁家没更换升级奶底,都属于赶不上趟儿了。
喜茶在9月4日大张旗鼓宣布“3.8源牧甄奶”持证上岗,该牛奶以100%生牛乳为原料,不含植脂末和任何添加剂,蛋白质含量高达3.8g/100mL,比普通牛奶高出27%,已在喜茶的烤黑糖波波牛乳产品中应用。就行业角度,“3.8源牧甄奶”填补了新茶饮专用奶的空白。
目前像喜茶这样豪横到跨界做牛奶的并不多,更多新茶饮品牌更换或升级奶底,主要是跟今年争议不断的植脂末划清界限。
8月,霸王茶姬宣布使用全新基底“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并表示新基底“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茶百道亦宣布推出四款鲜奶茶产品,皆采用100%生牛乳为主要成分。还有曾一度深陷“植脂末漩涡”的茉酸奶也在不久前宣布,全国门店的所有酸奶奶昔产品将升级使用一款以进口乳粉(所有乳粉均由生牛乳加工而成)为基底的原料。
但跟阿嬷手作不同的是,这些品牌的奶底的更新换代,似乎都不同程度收到了消费者正反馈。
喜茶不必多说,专用奶一出,网友纷纷表示其为奶茶界“狠人”,“其他人还在告别植脂末,喜茶在引导行业告别粉末时代”。霸王茶姬则被网友颁布了“减脂期间可以直接炫的奶茶”称号。茉酸奶与植脂末的一刀两断无疑挽回了不少口碑。
奶底厮杀开启,卷出健康新高度
新茶饮赛道经历了卷门店、卷价格、卷联名,为什么“奶底更换”成为今年的厮杀重点?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加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消费新式茶饮次数减少原因中,49.4%的消费者会担心进行新式茶饮消费不利身体健康,42.2%的消费者则表示害怕长胖,进而减少消费次数。
不仅如此,《2022现制奶茶奶原料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显示,72.99%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会特别关注奶茶的奶原料,希望买到有营养的产品。
“酱香拿铁”爆火的同时,一张白酒型风味厚奶的配料表在社交平台引发消费者对其健康风险与真材实料的质疑,最后瑞幸放出“酱香拿铁”生产画面。这证明消费者对产品需求愈发倾向于健康、天然和营养丰富。
霸王茶姬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过,小程序、外卖平台经常收到消费者对于产品健康的顾虑:“产品里有植脂末吗?”“是否有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是标0还是真0?”等等。
在这点上,也说明了为什么阿嬷手作“换奶”后反而遭到群嘲。
例如,霸王茶姬更换奶源、并且推出热量计算器、和KEEP联名等一系列动作,表明品牌和消费者的健康诉求站在一起。但是阿嬷奶茶的“换奶”,更多是出于品牌加盟扩张的考量,在消费者眼里,用“有机奶”替换“水牛奶”属于一次奶源品质的大降级。
此外,品牌更换奶底,还可能是出于商家稳定供应、品牌扩张的需要。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经有不少乳制品企业开始在茶饮上发力,曾经,在头部高度垄断的乳业市场,非头部品牌只能选择夹缝中求生。但新茶饮的爆发,显然给了它们一条新出路。比如,完达山跨界做奶茶。它们的跨界很可能会继续催发目前的“奶底大战”。
随着赛道越来越内卷,未来新茶饮竞争的维度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而奶源属于新茶饮品牌的根基,是“内功”,玩家们必须更加重视,不然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一脚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