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工作人员(左)给一线防疫人员送奶茶。记者 郑凯侠 摄
“基层一线防疫真的很辛苦,天还没亮就开始了。今天这个采样点的奶茶,我全包了!”说这话的是90后小哥王仙荣,今年32岁,是镇海九龙湖镇一家奶茶店的老板。昨天,他做了200杯奶茶免费送到防疫一线。当天,像王仙荣一样为防疫一线送奶茶的人还有不少。
奶茶店老板歇业给防疫一线送奶茶
“别的忙帮不上,我就给这些最可爱的人送送奶茶。”昨天上午10点左右,王仙荣索性关门歇业,连外卖订单都不接了。“我们停止接单,专心给一线防疫人员做奶茶。”
他打电话给社区工作人员,打听到就近的两个核酸应急采样点的一线防疫人员有140多人,他计划给每人送一份专供奶茶。
配料、装杯、打包……王仙荣和店员从9点30分开始忙乎,做完一批就送一批。为了让奶茶保温,他还放入保温箱里开车配送。送完最后一批奶茶,已经是下午1点30分左右了。
“如果明天还有物料,我会继续送下去。”王仙荣说,他老家在台州,来宁波两年多。他时常被身边的温暖故事所打动,所以也想做一些符合这座城市气质的事。
其实,这不是“奶茶小哥”第一次做公益了。今年夏天,台风“烟花”肆虐,海曙洞桥镇成为当地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当时,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众筹了四五车物资送到洞桥受灾群众手里,大多是矿泉水和方便面等。
有人从湖南远程订奶茶给宁波打气
“附近起码有七八家店在就近送奶茶,大家都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为防疫出一份力。”王仙荣说,虽然大家并没有约定,但都不约而同地做起了同一件事。
蒋松豪是镇海另一家奶茶店的老板,这两天他已经累计送了500多杯奶茶。前天送到澥浦镇的核酸应急采样点,昨天主要送到镇海炼化点。
采访中,蒋松豪和记者讲述了一件温暖的事,就发生在昨天下午。
网友“温温凉凉”从小生活在宁波,现在在湖南工作,是一名医生,她远程订了50杯奶茶,要求送到临江社区采样点。“哪里医护人员多,就帮我送到哪里去。”电话里,她始终不肯透露姓名。只是说,看到疫情,想远程给宁波打打气。
这样温暖的客人,蒋松豪算是头一次碰上。“这50杯奶茶的钱,我不要了,我免费送。”但对方说什么都不肯。最后,他“加量”50杯,将100杯奶茶送去防疫一线。
记者 薛曹盛 郑凯侠
022年是电子烟合规发展的关键之年。《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强制性国际、电子烟消费税等相关政策和细则相继出台,开启了电子烟合规发展的新时代。尤其是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草侵害和行业规范发展的要求下,自2022年10月1日起,政策法规明令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
然而,水果味禁令实施3个多月以来,一种外形类似于奶茶的一次性电子烟产品,却在市面上悄然而生。此前,南都电子烟产业观察课题组走访了深圳市内的便利店和批发市场发现,这些外包装无标识生产厂家和日期,被统称为“奶茶杯”的电子烟,却能在热门商区、闹市便利店中轻易可售(详见报道:“奶茶杯”等非法电子烟交易抬头,行业监管新时期需加强执法 )。
从消费者身体安全的角度来看,这些“奶茶杯”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人体是否有害?基于此,课题组在市面上购入了“奶茶杯”样本送往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在本次购入的7份样本中,涉及4个品牌,涵盖可乐、柠檬、橘子汽水、草莓等“热门”口味,每个样本分别检测2,3-丁二酮、肉桂醛、甲苯、苯甲醛等常见雾化污染物含量,以及释放物中铅、镍等重金属含量。
送检电子烟“奶茶杯”产品
结果显示,7款“奶茶杯”样本中,均从其释放物检测出不同含量的铅、镍等重金属;部分样本分别检测出2.3-丁二酮、肉桂醛,远超出国标或团标对雾化物杂质和污染物的要求。
违法添加国标范围外调味
“奶茶杯”检出2.3-丁二酮、肉桂醛等物质,最高超标80倍
注:加粗数值为检测结果超出限值,不符合团标《雾化电子烟装置通用技术规范》T/CECC 002—2021或澳大利亚电子烟标准《Nicotine vaping products and vaping devices Guidance for the Therapeutic Goods (Standard for Nicotine Vaping Products) (TGO 110) Order 2021 and related matters》要求。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轻工产品与化学材料检测事业部副部长赵彦向课题组介绍,添加2,3-丁二酮、肉桂醛等物质目的是为了使电子烟呈现不同的口味。但在GB 41700-2022《电子烟》中,明确2,3-丁二酮和肉桂醛均不属于国标中雾化物允许使用添加剂的范围内,且将2,3-丁二酮作为雾化物的杂质和污染物之一,进行了限量要求。
而本次检测的结果显示,在“FRUIT LAB香芋冰淇淋”的一次性电子烟中,检出2,3-丁二酮含量为110mg/kg,均超出国标≤22mg/kg和团标≤20mg/kg的要求;该品牌的“冰爽可乐”风味检出肉桂醛808mg/kg,超出团标≤10mg/kg限值的80倍。“YYDS PRO SUPER COLA”和“zrar ORANGE SODA”两款样本分别检出肉桂醛含量227mg/kg和140mg/kg,超出限值20倍和14倍。其余样本符合限值要求。
赵彦表示,这两种物质的添加主要是被用作调味剂添加到电子烟中,“其中,2,3-丁二酮主要模拟的是奶香口味,而肉桂醛则模拟的是肉桂口味。但2,3-丁二酮和肉桂醛均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呼吸道刺激和肺部损害。”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在美国引起公共健康事件的“电子烟爆米花肺”,即为非法产品中添加的丁二酮导致。
使用一瓶“奶茶杯”相当于摄入75000ng铅,长期摄入重金属将危害健康
注:红线以上为检测结果超出限值,该项不符合团标《雾化电子烟装置通用技术规范》T/CECC 001—2021要求。
在电子烟中,其雾化释放物直接进入人体,摄入过量的重金属将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在本次检测中,课题组检测了“奶茶杯”雾化物中,铅、镍两种重金属的释放量。
结果发现,7款样本的雾化释放物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物质。其中,一款名为“FRUIT LAB”的可乐风味“奶茶杯”中,铅含量为1500ng/100口,依照电子烟团体标准(《雾化电子烟装置通用技术规范》T/CECC 001—2021)500ng/100口的限量要求,超出3倍。如按一瓶抽吸数5000口计算,消费者相当于吸食了75微克的铅。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邓桂芳博士指出,铅具有全身性多脏器毒性,对人类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胁,严重危害神经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长期摄入此类电子烟,较多铅暴露下的女性,容易出现月经异常,生育能力下降,严重的铅暴露还会导致女性闭经和不孕。”
此外,在该样本雾化物中检测出777ng/100口的镍含量,相当于使用一瓶“奶茶杯”相当于摄入38mg镍。另一“香芋冰淇淋”风味的产品,同样检测出606ng/100口的铅含量,以及576ng/100口的镍含量,均超出团标要求的500ng/100口的标准。其它样本亦不同程度检测出了铅、镍含量,虽然多数能够符合团标要求,但部分数值结果已接近限值。
邓桂芳表示,镍虽然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但在人体内含量极微,正常情况下,成人体内含镍约10mg,人体日常需要量仅为0.3mg。“且镍有较强致敏性,可通过毛孔渗透到皮肤里去。在部分‘奶茶杯’产品中,镍的含量较高,长期摄入对肺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和损害作用,有较高的罹患肺癌的风险。”
那么“奶茶杯”中的重金属从何而来?赵彦解释道,电子烟释放物中检出的铅、镍等重金属,一方面可能来源于电子雾化液,若雾化液中含有重金属,其在加热雾化的过程中,会有部分转移至雾化生成的气溶胶中;另一方面,可能源于雾化电子烟装置材料,电子烟电器元件在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加热过程,可能会导致其中的重金属释放至气溶胶中。
多地监管出击查处非法电子烟,业界呼吁彻查“奶茶杯’这类非法产品
自监管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对电子烟生产、销售的规范检查和案件查办,打击“奶茶杯”等非法一次性电子烟产品。据媒体报道,2022年11月,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查处了辖区内店铺销售非国标水果味电子烟行为,并联合深圳公安部门,理清上下游生产销售链条,查获源头公司生产销售非国标水果味一次性电子烟共计229万支,涉案金额超过3.8亿元。
12月,宁波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联合宁波市烟草专卖局及下辖的宁波慈溪公安、烟草部门,在广东公安、烟草部门配合下,在慈溪、深圳、东莞等地同步实施。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捣毁生产窝点9处,查扣塑封机35台、印刷机7台、印刷模板50块、包装盒13万余个、电子烟油近100桶、其他配套辅材8吨,查获假冒电子烟及“奶茶杯”“可乐杯”等新型电子烟共7万余支,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除监管部门雷霆查处外,有律师提醒,如消费者使用“奶茶杯”等非法水果味电子烟产品后,出现身体不适,经营者还需承担高额的民事赔偿责任。目前已有前车之鉴,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一云南店主向消费者销售总价1000多元的“奶茶杯”电子烟,后者使用后产生身体不适,联系厂家无果后,认定店主出售“三无”产品,要求门店进行10倍赔偿。
对于“奶茶杯”的监管执法,不少店主表示支持。有电子烟销售门店告知课题组,非法三无产品的流通扰乱着市场的规范发展。“‘奶茶杯’等非法产品在 ‘黑市’中流通,会诱导不知情的消费者进行购买,不仅对我们合法经营的商铺带来不小冲击,也无法对消费者的健康保障。希望监管部门可以彻查‘奶茶杯’这类非法产品的生产销售链条,保障合法商户和消费者的权益”,一店主表示。
某电子烟品牌负责人认为,电子烟企业的责任是要遵循整个行业经营的规范。“非法三无产品产品既破坏了市场秩序,又侵蚀了国家税收,还给公众和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从业人员应自觉抵制非法产品,守好经营底线。”
出品:南都电子烟产业观察课题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 研究员 刘嘉仪
日,西湖边拍照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手里都拿着一杯竹筒奶茶,竹筒上贴着“杭州”两个字,打着满满的奶油顶,对着西湖合影一张,便可以发出杭州打卡的朋友圈。
昨天上午,错峰来杭州玩的王先生买了一杯竹筒茶,和女朋友背朝西湖,美美地拍照打卡。
“感觉来杭州就得买一杯这个,拍个照能发朋友圈打卡!”王先生是跟着某生活社交平台上推荐来打卡的,今天他只排了不到五分钟就买到了,还算顺利。不过这已经是王先生第二次来排队了,他说:“昨天晚上看见人很多,大概要等半小时才能买到,?♂?所以没买到,今天就又来看看。”
今天正值周六,西湖边人非常多,在该奶茶店门口排队的人绕了店外一圈,不少游客在队伍后三分之二处的游客表示,已经排了十几分钟了。门店里的工作人员也在喊:“只有荷塘月色一款,只有这一款。”
”我是杭州大怨种...”杭州的施女士陪着外地的朋友来杭州玩,两人各买了杯竹筒奶茶,“奶茶要30一杯,味道有点像拿着瓶装的奶茶,带着好奇心来试试,觉得挺不值得。”
记者在网上查询到,大家都来打卡的杭州竹筒奶茶,在去年十月左右才开在西湖边开店。并且在宁波、苏州、南京、扬州等地都有同款,只是将竹筒标签上的地名进行了替换。据苏州新闻网报道称,在苏州的山塘街、平江路等景区,有的奶茶店日均能卖出4000杯竹筒奶茶。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在杭州交通91.8的抖音上,有网友评论说:喝的不是味道,而是想拍杭州两个字,主要在意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还有网友觉得,竹筒可以带回家反复利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你们会排队买网红奶茶打卡吗?
杭州交通91.8记者: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