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基本刚需,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奶茶只是一种享受的饮料,瓶装饮料也可以替代。
很多高校奶茶已经泛滥,唯有品牌店在勉强支撑。
粥的竞争比较小,都过得还很好。
粥店的出单速度无人能及,一秒钟一杯,单价虽然低,但是一天可以卖1000杯。
奶茶的出餐速度要三到五分钟才一杯,单价虽然高,但一天只能卖200杯。
一杯七元的奶茶的毛利率如今只能做到50%,1杯两元的周的毛利率依然可以做到70%,谁优谁劣不言而喻。
<>几年,茶饮的造富效应被媒体放大,各路豪杰乱入。
发生在张老板身上的失败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模仿都不会就想着颠覆,这种老板大抵会失败。
< class="pgc-img">>
30多岁的张先生原来在国企上班,做到了单位管理的中层。
由于不在经营岗位,一日三班倒,工作很清闲。薪水也不低,一年20万左右的收入,在N市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饿不死,撑不饱。
本来日子可以过得很安逸,掰着指头,熬着年份,从副处,到正处……退休后,国家养着,旱涝保收,衣食无忧。
< class="pgc-img">>
念想
两年前,张先生受到了刺激。
某天的一次饭局,家长里短,寒暄之后的炫耀,以显示自己的价值和存在,这样的桥段在酒桌上是必须的。
原本不同轨道上的两列火车撞到了一起擦出了火花。
< class="pgc-img">>席中有一高中同学,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商圈加盟了一家连锁品牌。那天,在他同学的手机上,张先生看到了同学生意上的辉煌战绩。一个月的净利润竟然有7万多。每个月几乎都如此。
同学还告诉他,自己还有两家店,在其他商场,生意都还不错。
原本在省政府某次工作会议上远眺过李嘉诚的张先生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距离才是美”。
< class="pgc-img">>他内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下意识地要在行动上做出响应。
接下来的几天,中午的养生觉也不睡了。他去同学的店看了几回。事实果真如此。十多平米的档口,似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排队,分明是躺着在赚钱。
期间,他也过来咨询过我。我带着他见了几个做奶茶研发的朋友,还有品牌、厂家和做贸易的老板。他们之间也互相建立了联系。
< class="pgc-img">>首店
此后无信息。再次见到他,是去年的5月份。他说他的店开了,三天前,不是做的加盟,自建品牌。在N市的某个高校的某个校区。他盛情邀请我莅临指导。我当时有点惊讶和愕然。
第二天,我去了他的店。这个校区有学生4000多人。奶茶店紧挨着食堂,选址应该不错。店面的装修,经典的蒂芙尼蓝,女孩子特别钟爱的那一种。此外,在摆件和绿植的处理上,也很合适,满满的小清新和很文艺的感觉。
门店面积有30多平,留设五个座位以供堂食。房子的月租1200元,价格非常低了。
< class="pgc-img">>产品上,表现出来的思路很大胆,有咖啡与奶盖的结合,有冰激凌与奶茶的结合,还有水果茶的创新。
他们的主推产品是一款焙烤奶茶,也是他们的特色产品,深焙后的乌龙,加上鲜奶的撞击,很独特的味道。饮品的均价在12元左右。
我问张老板,为什么这样?他答: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太厉害,而且含金量和价值感不强,我要做到颠覆。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也很骨感。当时,我就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非常好的想法,但产品的稳定性、标准化可能会有问题。
< class="pgc-img">>紧挨着他,还有一家奶茶店,特色是水果茶。打听后,生意还不错。
他副处的工作没有辞,雇了一个店长。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大大不同于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校园茶饮品牌。
那时候,他们在做开业的促销,每天的流水能卖到2000多元。张老板的茶饮事业就这样上路了。
败绩
我们俩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很难见上面,偶尔在微信上聊上几句,大抵知道了一些零碎的有关他的消息:在首店开业后的三个月内,他接着又开了两家店,但更进一步的详细信息就几乎不知道了。
等到他上个星期来找我,转眼一年就过去了。
< class="pgc-img">>办公室里,他满脸的憔悴,已然没有了一年前的斗志和豪气。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内,他翻来覆去、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他这一年来的开店经历。最后结语一句话:他这次的创业要失败了。
教训
我听后很震惊。第二天就赶忙去了他在大学校园的那家店,实地进行了调查,再结合昨天他讲到的情况,我大抵知道了败因……
< class="pgc-img">>产品:模仿都不会就想着颠覆
一年前,我在店里尝到的产品还算合格,而且还有点惊艳,例如焙火奶茶,但这次喝到的味道,已经差了很多,产品的形态已经严重变形。
产品是一家门店的基石和本钱。好的产品首先要味道好,然后才是其他。张老板对产品的颠覆,初衷是好的,但这种创新必须建立在强大和熟练的技术基础之上,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和瞎闹。
茶饮毕竟还是技术活,一次成品要经过多次操练。没有技术做保障,即使创意偶尔能够落地,但也不能做到稳定和标准化。
< class="pgc-img">>拿头部品牌为例,其成功也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喜茶成功之前也卖过4元钱的珍珠奶茶,也模仿喝学习过贡茶;coco都可的管理模式学的就是麦当劳;南方某知名连锁的老师就是黑泷堂。
更致命的是,张老板的这家店,一年内竟无一次产品拉新。
路线:生意不好时左右摇摆
< class="pgc-img">>据张老板介绍,店面生意不好,出现在开业后的一个月。他很茫然。问了很多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很嘈杂,反正就是饮品的味道不好,需要调整。
张老板最初还是坚持。但时间长了,生意再下滑。他有点扛不住了。开始动摇。
他对产品的配方进行了维调,例如,甜度、茶感和奶味。每次调整之后,他都会调查市场上的反映,再来调整,一来二往,产品满满走形,以致到了现在这个样子。
< class="pgc-img">>第二是打价格战。“满减”、“买一送一”……轮番上。旁边店的生意没打下来,自己也没见好。其实,价格战是把双刃剑。条件具体,密集式的高强度轰炸也许能赶走对手,但下一个对手还会来。
更致命的是,过度的价格消耗,会大大削弱产品的价值感,而且消费者也有了价格依赖症。促销、降价时会有点生意,没有了,人家就忘了你。
展店:首店还没做好又开了三家店
明智如张老板这样的人,有些市场行为实在令人费解。
按照正常逻辑。即便心中有再大的梦想,要做品牌,要做连锁,但首店要成功,这才有可以复制的模本和基础。
< class="pgc-img">>但张老板在第一家店都不能决定生死的情况下,三个月内,就接着开了三家店。
一家在N市的高新区,消费的主要客群是白领等中产;第二家是社区店,针对的是居家用户;另一家开在一个县城的一所中学旁。
三家店三个不同的市场,但沿用了同一套菜单、同一种价格体系。白领会认为价格低、不健康、没有价值感;中学生则认为,价格贵了。互相矛盾。
< class="pgc-img">>管理:有令不行
在门店管理上,张老板其实借鉴了很多品牌很好的经验,也制定了很多细化的制度和规定,小到店员的着装、服务话术和店内卫生。
但这次我看到的是,吧台上的很多角落都是灰,三个店员都没有戴口罩和手套,也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精神气。
总之,张老板犯了一个创业者几乎所有的错误。
< class="pgc-img">>我快离开前,张老板告诉我,这一年他总共亏了150万,不过还想继续投入一点钱,看能不能救过来。
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不久,一家自开业以来备受追捧的奶茶店给我发来短信,遗憾地宣布门店营业至月底,通知我到门店退充值余款。
这家店的老板叫Linda,是我同事的闺蜜。
三个月前奶茶店刚开业的时候,每天大排长龙。
< class="pgc-img">>当时我也去排队了,还拍了朋友圈 :“终于打卡了一家网红店”。
门店开业做活动,充值200元送Hello Kitty, 我充了,却只去过一次。
周边有很多朋友开着各种不同的店,有咖啡厅、奶茶店、餐厅、花店。
他们希望过着美好的生活:在自己开的咖啡厅,品着摩卡,读着书,然后日进斗金。
不过,大多数人的门店,开不到半年就倒闭了。
十家奶茶,九家亏钱
01 盲目开店,是一道送命题
- 有人说买买买败家,
- 有人说炒股败家,
- 有人说玩摄影败家,
- 其实最败家的是盲目开店。
做过餐饮的人都知道,开店的三个秘诀是:地段、地段、地段。
好的地段,基本上很贵,而新手开店,往往比较谨慎,挑便宜的门店,你不死,谁死?
开店第一步开始装修。
为了省钱,你找了朋友帮忙。材料好不好,到底值多少钱。你通通不知道。所以你装修的钱比同行高了50%。
开店之后开始进货。
因为不懂,所以买什么原料,花多少钱都是厨师说的算。
你很努力地经营,业绩貌似还不错。但一算毛利只有40%,比正常少了1/3。厨师赚的钱,应该比你多。你不亏,谁亏?
为了提高业绩,你还得懂营销。
大众点评上架花了6800,然后团购要求打5折,公众号抖音又花了好几万。大家都说一字千金。说到宣传,有可能已经是一字万金。
宣传效果好,可能也赚不到什么钱。宣传效果不好,几万块可能就打水漂了。
面对有人吃霸王餐你要怎么摆平?消防,卫生检查,你怎么管理?
门店生意好,有人来挖你的厨师怎么办?
< class="pgc-img">>看过一个数据:在大众点评上,300w人口的厦门,有50000家店。平均每600人就有一家店。
这样的竞争已经不能说是红海了,是血海了。
一个经营餐饮十几年的老朋友告诉我:整个市场上,大概只有10%的餐饮品牌是赚钱的。这还包括海底捞、星巴克等顶级专业选手。
作为一个新手,存活率大概只有1%。
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自己属于1%,而不是死掉的99%?
< class="pgc-img">>02 大多数人眼中的开店,其实只是不想上班
- 或许是因为工作不如意,
- 或许是因为人际关系不佳,
- 或许觉得老板给的工资太低,
- 或许觉得别人开店很赚钱,
- 或许突然想要一个“小资生活”的感觉。
所以有一天,你突然想开店了。
上班的时候,虽然拿的钱不多,但不会亏损。
上班的时候,捅了篓子解决不了,可以上报。
上班的时候,出了问题有损失,老板兜底。
谁让我们只拿这么多钱,大不了走人。
自己开店的时候,所有人的问题都是你的问题。
< class="pgc-img">>不管生意好不好,每个月15日要按时发工资。
不然员工都跑了,说不定自己还会变成老赖。
遇到沙雕客人,你还得把他捧成上帝。
不赚他的钱,好歹不要喜提差评。
工商税务卫生来检查,能不能搞定都得搞定。
搞不定?你的店可能就黄了。
我朋友开绵绵冰的,全国有400家门店。他常说:“你光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别看到那些开店成功的例子,那是过了十八层地狱,扒了好几层皮才能活下来。你准备好了吗?
03 盲目开店,掏空了六个钱包
现在说起买房,就一个字“难”。年轻的时候掏空六个钱包,背半辈子贷款买套房。
< class="pgc-img">>盲目开店,更惨。
一时想不开掏空六个钱包,背着几十万的负债,痛并爽了6个月。
然后店倒了,还要花了10年还债。
一茬韭菜,加盟总部吃一口,装修公司吃一口,房东吃一口,厨师吃一口。
一鱼多吃,隔壁的老头闻到香味都馋哭了。
盲目开店死亡率99%,但你需要用全家人未来10年的幸福做代价。值吗?
04 只有3种人适合开店
有三种人适合开店:
一种是超级有钱的,输得起,少买几个包包就行;
一种是一毛钱都没有,破釜沉舟,跑赢另外99个人,就不会被老虎吃掉;
还有一种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一个行业浸泡了多年,兢兢业业积累了各种经验和人脉,突然时机合适,想努力拼一把。
第一种基本是炮灰,第二种90%可能挂掉,第三种也不是稳赢,存活的概率也只有30%。
想开店,你是哪一种?
05 求求你,不要再盲目开店
见过太多因为开店一夜返贫的例子,所以大部分朋友想开店,我都是泼冷水的。
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撞南墙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如果要搭上自己10年储蓄,再加上三个家庭很长一段时间的幸福。
那么我想告诉你:求求你,不要再盲目开店。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正好想开店,我建议你可以把文章发给她看,慎重考虑。
奶茶店,开店锦囊
有些朋友,不撞南墙心不死。
还有些朋友,人中龙凤,做什么都争第一。
如果你真的还想开奶茶店,
有一些奇怪的锦囊,送给你。
01 奶茶不只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装X的
奶茶不仅是用来解渴,解馋。
奶茶还是男人的手表,女人的项链。
一杯有品质的奶茶要20元+,
价格甚至超过二线城市一个普通白领中午的快餐。
长期喝得起奶茶的朋友,
更是有消费的品牌来代表自己的品味。
自创品牌如果没办法展现年轻人的品味,
是没办法打动消费者的。
纯粹只是把价格定得低,
也未必会带来更多的生意。
以性价比为卖点的蜜雪冰城和古茗,
也是极力展现潮流和品味。
大部分消费者,
不喜欢被贴上穷鬼的标签。
< class="pgc-img">>02 新手容易踩到的选址坑
奶茶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是自创一个品牌,
并开在一个租金便宜的地方。
奶茶,这个生意,
靠天吃饭,天气热生意就好。
靠地段吃饭,有时候差20米,
2家店的业绩差别就很大。
新手入场+低租金,
死亡率接近99%。
奶茶适合开在学校、住宅、写字楼,
三类商圈任意2类的交叉地段。
如果三类商圈交叉地段更好。
最好在步行到交通枢纽的动线上。
当然有人气的商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熙点评:
低租金模式是HARD难度,
新人千万不要选。
03 关于奶茶外卖
和简餐不一样,
奶茶外卖,指名率很高。
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上选择奶茶,
很容易会输入品牌名。
奶茶代表自己的品味,
所以平台上强势品牌销量就会比弱势品牌好。
有影响力的饮料品牌,
如果在一个没有人流的地段开店,
有机会通过外卖获得高营业额。
但初创品牌,
店址不佳,
想靠外卖翻盘不太现实。
04 奶茶商业模型之一:小蓝杯版奶茶店
有一定影响力的饮料品牌,
可以在一个城市按覆盖周边三公里布点,
主要选择S级点位,
以及外卖占比超过50%的写字楼商圈。
由总部外卖团队统一营运,
采用类似小蓝杯(瑞幸)的营运模式,
可大幅度提高外卖营业额。
现实情况是,
有一定影响力的饮料品牌
只有小部分门店直营,
大部分是加盟店。
单个门店独立营运外卖业务,
导致外卖的量都不高。
这个是各个城市腰部品牌的重要机会。
已经有一些品牌可以做到外卖占比50%以上。
05 奶茶商业模型之二:星巴克版奶茶店
现在的奶茶店越开越大。
不论是喜茶,还是奈雪,
门店堂食业务占比越来越高。
三四线城市,
部分奶茶店可参考星巴克的做法。
在装修和空间上多下功夫,
让“奶茶店”成为商圈周边客人的第三空间。
三四线城市租金比较低,
且主力饮料品牌主打性价比。
"星巴克版奶茶店”有机会。
重要提示:也是需要选择有较高客流的黄金商圈。
< class="pgc-img">>06 为什么有些奶茶店生意看起来不错,但不赚钱?
部分开在学校周边
有堂食位的奶茶店,
看起来生意火爆,
随时路过都一位难求。
但商家不一定赚钱。
原因是:
客人多半是为了座位而消费。
有些人在店里看书,
有些人纯粹为了吹空调,
还有打牌聊天的。
客单又很低,只有十几块。
这样一天都做不到2000营业额。
这样的店最有迷惑性。
看起来生意好,
还有很多人想加盟,
但实际上,
宝宝苦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07 什么是时候容易倒闭?
开业每天只有几百块,天天想关店。
交季度租金的时候,
觉得长痛不如短痛,
就会有轻生的念头。
冬季门外连只蚊子也看不到,
也有想关店的冲动。
租金到期,
房租大涨,
也可能一命呜呼。
小熙点评:
开家店,真的不容易啊。
08 一家奶茶店,能赔多少钱?
当一家奶茶店倒闭时,
可能亏10万至30万。
主要是加盟费、未用完物料
店铺转让费、机器设备、
营业期间推广费用。
如果业绩太惨,
工资都付不出来。
还有营业损失。
也就是说:
开一家店要花20w至50w,
倒闭了基本上一毛不值。
09 加盟好?还是自创品牌好?
加盟头部品牌,存活率还是比较高。
自创品牌,需要经营者有很难的综合能力。
中小品牌加盟要谨慎,
体系不成熟的品牌竞争力差,
门店存活率低。
头部品牌也不保赢,
自创品牌存活率5%,
加盟靠谱品牌存活率上升到35%
大部分还是当炮灰。
至少不靠谱品牌,
倒闭率99%
活下来的1%,
是主角开挂,
狗屎运或者能力太强。
10 奶茶生意密码:奶茶+万物
加甜品、加水果。
蛋糕、椰果、芝士是奶茶加料常年畅销辅料,深得妹子们的宠爱。
草莓、橘子、葡萄等水果茶常年霸占奶茶店热门人气榜。
加雪糕、加面包。
奶茶上面可以放三明治、饼干、甚至蛋糕,这是跨界打击甜品店。
加米饭。
喜茶有一款季节限定的糯米饭产品,号称可以喝的粽子。
还可以加...
奶茶是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感觉什么都可以往里加。
这也是奶茶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潮流。
说在最后
茶饮市场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怎么说呢。
每当我们以为没有机会时,就有新式茶饮脱颖而出。
从早期的粉冲的珍珠奶茶,到香飘飘盒装奶茶,再到以现萃、真正鲜果入茶的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再到元气森林等升级版瓶装茶饮......
不断升级换代。
也许只是从奶粉换成鲜奶,从果酱换成鲜果......
一点小改动,就能就引发一次大规模的茶饮革命。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能抓住人们新的需求点吗?
下一波茶饮潮流、下一个茶饮新秀、下一个茶饮市场突破口到底会在哪?
不管是自创还是加盟,只有走在需求之前,才能真正成为茶饮市场的赢家。
如何从爱奶茶,到懂奶茶市场,就是考验各位入局者的一场重大修行了。
末了,我们再来聊一聊,你经常喝哪些牌子的奶茶呢?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360行》
是【南小熙】和【天桥斑马线】
联合发行的栏目。
本文为《360行》第五集。
《360行》旨在
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观察新的行业和职业。
不论是投资,还是转行,
可能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