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我们推出了9月份的了奶茶加盟店排行榜,受到很多投资朋友讨论,很多朋友留言都觉得我们的排行榜十分的专业,也对他们的投资提供很多帮助,我们推出的排行榜是,结合了很多方面数据推出,让读者直接、清楚、进行比较。这个月我们也是经过一番专业的调查和结合品牌特点分析整理推出了10月份的奶茶排行榜10强。也许很多人在为投资哪个品牌的奶茶好?下面我们推出的10月份的奶茶排行榜10强,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名Coco都可茶饮
10月份Coco奶茶的强势占据榜单的第一名,Coco都可茶饮这个品牌我想就不多说了吧!这个是从宝岛台湾过来的品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是国内的大品牌,CoCo都可茶饮是以口味丰富,创新的产品众多,受到很多年轻人喜欢。Coco奶茶在十月份全国范围内加盟的店铺有80家,其实在一线城市开了30家,二线城市开了35家,三线城市15家加盟店,其中在一线城市30家全部是旗舰店铺,二线城市有20家是旗舰店,其他15家是中型店铺,三线城市的店铺是在15家是中店铺。在网上的调查中,Coco奶茶的顾客的好评率是96%的好评,其中年轻人中好评率是98%,其他的人群是站94%,也是目前也来最高的好评率啦,其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奶茶所有品牌中所占欢迎度比率是23%。无论从品牌的影响,品牌质量,加盟店数量80家,好评率、受欢迎度,都很不错,在好评率中我们可以看出Coco是在年轻人中最受欢迎的,在总评分排名第一名。上月排二名的Coco这个月势头很强,看能不能在11月份延续这个势头
第二名阿姨奶茶
10月份排行榜中阿姨奶茶排名第二,上个月排第一的阿姨奶茶,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阿姨奶茶在上海和杭州等地区的市场确实非常的大,也是实至名归!阿姨奶茶2013年淘最上海十大排队美食。充分说了阿姨奶茶的实力!在做工方面阿姨奶茶是采用传统手工熬煮工艺,让顾客吃的安全、放心、满意。阿姨是最为经典的当属血糯米奶茶,口味纯正,好喝又健康。可谓是每个人第一次喝阿姨奶茶的朋友首选。我们来看看阿姨奶茶的数据吧!在九月阿姨奶茶全国范围内加盟了76店铺,其中在一线城市加盟了25家,二线城市加盟21,在线三线城市加盟了30家,其一线城市19家为旗舰店,6家为普通店铺,二线城市21家全为普通店铺,三线城市为21家普通店铺9家小型店铺,再来看看客户对于阿姨奶茶的评价,店铺网上获得客户好评率是95%,其中儿童和青年少年是在97%,阿姨在学生和儿童的群体中特别受欢迎啊!其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奶茶所有品牌中所占欢迎度比率是18%,从做工到加盟店的数目,以及顾客的体验度!还有欢迎度,阿姨奶茶在10月份的取得奶茶的排行榜第二名!虽然有一点点下降,但是阿姨奶茶会不会在11月份做一些回应呢?
第三名香港567慕斯奶茶
厉害啦!我的哥,香港567慕斯奶茶十月份可谓上升势头最为强劲的一个!香港人非常喜欢喝奶茶!那么香港567慕斯奶茶,作为香港的奶茶的代表!10月份取得哪些成绩呢!香港567慕斯奶茶九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加盟了70家店铺,一些城市加盟了20家,二线城市加盟了25家,三线城市加盟了25家,在一线城市中的20家店铺旗舰店,二线城市的15家店铺是旗舰店,10家是普通店铺,三线城市20家是普通店铺,5家是小型店铺!其店铺的好评率是95%,特别是年轻人给的好评率很高!其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欢迎度是10%,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其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奶茶所有品牌中所占欢迎度比率是11%。虽然是香港的一个非常年轻的品牌,香港567慕斯奶茶以纯正自然的口味也成年轻人的最爱,所以投资的朋友,可以尝试这个品牌,来自香港567慕斯奶茶在10月份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11月份能不能顶住其他品牌的冲击呢?
第四名嘻嘻芒果奶茶
第四名是嘻嘻芒果奶茶,很稳定的一个年轻的品牌,其靠出色的口感和风趣、新颖、鲜亮外观,收到年轻朋友的喜爱!也可用可爱的芒果造型象征着阳光快乐的心态,给予人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嘻嘻芒果奶茶10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加盟了69家店铺,一些城市加盟了16家,二线城市加盟了23家,三线城市加盟了30家,在一线城市中的16家店铺面是旗舰店,二线城市的12家是旗舰店,11家是普通的店铺,三线城市2家是旗舰店,25家是普通店铺,3家是小型店铺,其店铺的好评率是93%,其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奶茶所有品牌中所占欢迎度比率是8%。能够牢牢的占据第四的位置,非常的厉害了!嘻嘻芒果奶茶的定位也非常确定,这点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年轻品牌,就是找不好定位!看11月份能不能突破。
第五名避风塘奶茶
避风塘奶茶也是非常厉害了!上升2个名次,作为倡导天然、新鲜、健康的消费理念,我个人事非常喜欢的!我们快来看看,避风塘奶茶九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加盟了76家店铺,一线城市加盟了25家,二线城市加盟了16家,三线城市加盟了35家,避风塘最大优点就是加盟特别灵活,发展的快速,经营方式灵活,产品丰富。在一线城市中的25家店是旗舰店,二线城市的10家店铺是旗舰店,5家是普通的店铺,1一家小型店铺,三线城市15是普通的店铺,20家是小型店铺,其店铺在网上获取的顾客的好评率是93%,其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奶茶所有品牌中所占欢迎度比率是6%。很可惜避风塘有机会上升到四名的,在后两项中输一点,相信11月份有所提高的!
以上是10月份奶茶排行榜10强的上部分榜单,我们从上面的排行榜中发现有的品牌上升的很快,有的停留,像Coco从上个月的第二名上升到了第一名,避风塘奶茶和香港567慕斯奶茶是上升很快的,从上个月的后五上升到前五名。其实每个品牌的奶茶的实力都不错,我们在数据上看出来!但如果想投资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和其品牌的特点进行投资,后期我们也推出其关于每个品牌的特点的文章,大家也可以结合看看!好啦,我要去整理下部的榜单,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和收藏我们文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茶行业这几年,开店关店频繁,新店比旧店多,新人比老人多。
有人在质疑:这是不是个网红行业;有人在犹豫:做奶茶值不值得坚持。
奶茶行业30余年发展历程中,有些人、有些品牌经历了一大半。
最近,我和一些开店20年的“行业老兵”聊了聊。年末了,从他们的故事中,找点坚持的力量。
作者|政雨
一、20年,20人团队,100家店
“用20年时间,有了20个人的团队,开了100家。对别人来说有点可笑,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大的荣耀。”
邱祥明从2000年开始,辗转在常熟、泰州等地开店。2006年,他的门店因为商标问题更名雅克雅思,后来又经历5次升级。入行20年,直到2016年他把店开到南京,发展才稍有提速,开到了100家。
早期的雅克雅思
>在南京的前2年,他的目标只是盈利。建立团队最困难的时候没有钱,夫人说:“家里有钱,可以拿去。”
即使如此,南京这一步必须要走。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抗风险的能力变差,必须到大城市去看看。
从业十几年,时间长了,品牌会面临老化、品牌竞争力缺乏。把产品从5、6块卖到10几块一杯,顾客觉得就是在涨价,不是升级。
1977年出生的邱祥明入行时23岁,基本上整个青春都陪伴着饮品过去了。在他看来,“做一个公司坚持20年,很正常,做一个品牌坚持20年,不容易。”
20年,整个青春都陪着饮品过去了
>做品牌,年年都要改变:怕消费者不喜欢、怕粉丝不喜欢、怕被别的品牌碾压。
那些和他同时期开店的朋友,大多数都转行了,“很多人不做的原因,是冲着‘蛋糕’的目的去的。”邱祥明说。
支撑他坚持20年的最大成就感,仅仅来自于顾客对一杯饮品的称赞;留在心中最温暖的,是和身边的小伙伴在一起说欢迎光临、一起加班、一起煮豆子、一起为一家新店忙碌的状态。
升级后的雅克雅思门店空间
>对很多品牌来说,创始人基因基本上就是品牌基因,创始人气质很大程度决定品牌发展。单纯用门店数量多少衡量一个品牌成功与否,是件挺残酷的事。
“我注定做不了超级品牌,也做不了超级体量。我只想做一个更有生命力的品牌。一直用现在的状态去做,保持这样的基调往前走。”邱祥明说。
二、前10年:6次创业失败,后10年:成就1个品牌
谢焕城的20年,是从做店员、做店长开始的。2001年到上海,他打过十几分工,开过不同类型的店,也曾在出租屋里做好产品送外卖。
谢记甜品是他的第7次创业。刚开2年,就碰上2008年金融危机,店全关了,一度想放弃回老家。从来不玩游戏的谢焕城,还在那个时候学会了玩游戏,“玩游戏是浪费时间,那时候只想浪费时间。”
7分甜的前身谢记甜品
>2010年,谢焕城来到苏州开店,终于迎来转折。这一年,他已经入行10年。
这一次,他赶上了一波又一波红利,走上快车道。
早期的饮品老板,教育出身大多不高。品牌也都是“家族企业”,老婆、表哥堂弟、老丈人都在任职。谢焕城也一样,以前都是老板直接管店长。但他一直想成为“正规军”,却找不到方法。
2014年,他的两位加盟商变成合伙人,接触信息的面变广,学到的知识变多。互相监督之下,开始正规起来,逐渐从个体向公司化运作。
7分甜芒果饮品
>这时,一个加盟商开在购物中心的店,对他们造成极大震动。
这家店4月份开业,5月份一个月做了21万业绩,租金只要3000块。而谢焕城以前的门店大多是街边店,最好的业绩是12万8千元/月。
自己努力那么多年,被一家购物中心的生意打败了。
刺激之下,他们萌生了去购物中心开店的想法。而要把店开到商场,品牌形象必须升级。于是,改名字、换VI,一步步成为现在的7分甜。
一步步变成现在的7分甜
>提前做好了品牌定位和模式打造,让7分甜在2018~2019年新茶饮红利下,有机会脱颖而出。2019年,7分甜在上海拿了90家店,只有9家店在街边。
对7分甜而言,餐饮进购物中心红利、新茶饮红利、茶饮细分红利,都赶上了。但与其说是碰上了对的人、对的时机,顺势而为;不如说,因为做好了准备,才能抓住时机。
三、从近万家店到寻求转型
赵忠亮是另一个版本的20年。
他在2000年初,开出“避风塘”名字的奶茶店,并在3~5年时间放出大量加盟。“最高的时候有万把家店”。 赵忠亮说。
在北方,彼时的避风塘是很多95后对奶茶的最初认知,校门口的避风塘是对中学时候的回忆。
“避风塘因为商标的问题,市场很混乱,但市面上80%的店都是我们开的。”赵忠亮这样说。
避风塘的高峰状态持续到2010年,赵忠亮一直在谋求转型。2012年,他做了一个咖啡品牌,受到漫咖啡、咖啡陪你等韩系咖啡浪潮的冲击,最终发展并不算好。
近两年,随着新茶饮的升级,他又做了一个定位青春的、年轻气质的茶饮品牌,取名“糖半甜”。
经历了从粉末冲兑到使用鲜茶鲜奶的时代,赵忠亮目睹了这个行业从“不讲究运营和管理”,到有资本入场、营销发力的新竞争阶段。
入行近20年,经历过数千家的高峰,赵忠亮愈加对这个行业产生敬畏:奶茶店只是看起来的门槛低,实际上要想做好,要求很高。始终保有忧患意识,即使最强的时候,也有可能落下来。
四、激荡30年,奶茶终于走到舞台中央
以上3个故事,是从事饮品业20年的3个生存样本。他们都是个例,但也是一批人的写照和代表。
如果从1987年春水堂做出第一杯珍珠奶茶开始算起,梳理奶茶行业大概的发展脉络:
2000年前,快可立、快三秒带来了市场觉醒的萌芽;
2000年后,街客、地下铁的出现,带来了当时眼光下颇为时尚的门头,让人眼前一亮;
早期的街客奶茶
>2006年后,随着快乐柠檬创立,CoCo都可开到大陆,带来产品品质和管理方法的升级;
2011年后,贡茶、1点点出现,更加注重健康,带来奶盖茶雏形;
2015年后,正如很多人看到的,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又对市场进行了新一轮迭代。
新式茶饮又是一次迭代
>激荡30余年,奶茶才一步步走到舞台中央。每一次从破到立,都是在品质和价格博弈下,带来的市场新升级。
这30多年里,有一批人用近20年时间坚持在这个行业。他们中,有的默默无闻,有的一次次穿越生命周期,也有的苦苦维持或早早放弃。
有人20年坚持,有人早早放弃
>茶饮业这几年的狂奔,大量开店、关店,带来很高的行业关注度。步入2020年,随着风口褪去,很多品牌开始迷茫:这个行业是不是就火一阵子?
放在更长的时间轴里看:行业红利的到来,如同火山周期性的喷发。总有休止的时候,总有热烈的时候。不是火一阵子就停了,而是又一次进入埋头深耕、为下一次爆发蓄能的阶段。
五、结语
寻找“老字号”、采访行业“老兵”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做了20年还存活着的供应链企业比品牌多。这说明,在饮品业,选择做品牌这件事,本身就是一条最难的路。
很多品牌摔得最痛的一跤,都源于商标不完善;很多品牌面临的第一个诱惑,都是着急放加盟。
这也从侧面说明,品牌能不能活得好,和行业大环境没有根本关系,源头都在自己的管理上。
你进饮品业多少年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变化呢?留言分享!
统筹|政雨 编辑|孙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 商务咨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课程咨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开业大酬宾,店铺饮品全部8.8折,部分可享受第二杯半价。”近日,昆明市呈贡区一奶茶店开业活动吸引消费者排起了一列长队。记者在呈贡大学城聚贤街看到,仅200米范围内就有20多家的奶茶店。“果麦”饮品店内,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一位在此排队买奶茶的女生对记者说:“我已经在这排队30分钟了,但为了喜欢的奶茶,再等上一会儿也不影响。”
艾媒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茶饮市场全面爆发,现制饮品门店数已超45万家,一年内陡增74%,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据《美团外卖奶茶真香消费报告》,2018年美团外卖奶茶订单量突破2.1亿单,奶茶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奶茶市场虽已接近饱和状态,奶茶店依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如此火爆的奶茶市场,商家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又有着怎样的生存之道呢?
年轻群体需求多 奶茶消费主力军
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什么?记者通过奶茶消费问卷调查得知,75.23%的奶茶消费者是90后群体。一家奶茶店老板告诉记者:“来我们店里消费的是大学生和这附近的居民,但主要还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现在的年轻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喜欢约上三两好友到奶茶店来,坐着聊聊天。”
在调查中,有6.42%的受访者不喜欢喝奶茶;0.92%的受访者从不购买;70.64%的受访者一月多次购买,7.34%的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进行奶茶消费。
在七彩云南第壹城一饮品店门口,记者看到两个女孩正拿着刚买到的奶茶自拍,她们告诉记者:“我们不是特意出来这买奶茶的,只是逛街刚好遇到,也喜欢他们家的味道就买了。”在被问到为什么喜欢喝奶茶时,一位姑娘笑着说:“因为生活讲究仪式感,喝奶茶就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呀。”
记者游走网红奶茶店,发现很多消费者,接过奶茶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照发朋友圈打卡。
统计数据
精良制作引顾客 别出心裁做营销
奶茶的风靡与作为经营主体的商家密不可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的营销策略也逐渐成为其制胜的法宝。
丧茶的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大多是追求潮流的年轻人,比较看重品质和服务,另外,独具特色的饮品名称也是吸引消费者的杀手锏,“像‘一事无成莉缘’、‘女友选了富二代四季春鲜奶’这些饮品名称就是奶茶店的特色。”
记者了解到,一些奶茶店会根据奶茶的季节性,不断创造新品,融合茶、奶、咖啡、果汁等,还会选择与外卖平台开通线上合作,在节假日推出折扣活动,以扩大销路。
益禾堂作为加盟店,最初在云南某高校开分店的时候,采取了一系列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比如推出拍照发朋友圈来获得特价饮品的活动,还采取了积分卡的方式,顾客消费满规定的数量可获得一杯免费的饮品,以此来带动多份消费。“最有趣的是推出的按键9秒挑战赛活动,只要挑战成功就可以免费喝一杯饮品,既好玩又能喝东西,吸引了很多同学加入。当天的客流量是平时的三倍多。” 益禾堂工作人员说。
原创奶茶店,能省去加盟费,但由于缺少品牌效应,取胜的关键在于口味和品质。云南民族大学的原创奶茶店主杨洋(化名)介绍:“为了使自己的产品独具口味,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奶茶的配方,前后试了一百多次才找到方向。像蛋糕奶茶、泰式红拉茶是我的独家秘方茶饮。”她还注重茶饮的口感和消费者的健康,利用鲜榨的果汁,加入蜂蜜水。
杨洋(化名)表示,原创奶茶店没有品牌效应,所以推广成为经营的重中之重。一开始她通过雇人发传单和特殊节日推出特价活动来扩大店铺的知名度,后期慢慢地有了口碑,老顾客带动下有了更多新顾客。她告诉记者,就目前大学生更热衷于点外卖的发展趋势来看,后期会争取开通线上外卖销售,以此增加销量。
卫生安全严把关 监督质量两手抓
此前,中国新闻社、苏州日报、腾讯网等多家媒体、网站都曾报道过顾客在奶茶中喝出蟑螂和苍蝇的新闻。一时,关于奶茶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成为消费者热议的话题,令奶茶爱好者惶惶不安。
“一杯奶茶=4.3罐红牛!”“喝一杯奶茶相当于吃下11块方糖”“一杯奶茶=5罐可乐=6包薯片”“奶茶并没有奶”……消费者经常听到这样的传言,很多人一直抱着矛盾的心态,一边喜欢着奶茶,一边担心着它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问卷调查中,有58.7%的消费者认为奶茶只是勉强卫生,为此,记者走访了呈贡大学城附近几家奶茶店。
在益禾堂奶茶店,承装容器都是独立密封的,整齐放在制作台上,并贴有相应的标签;食材都储存在冰箱里,并未暴露在空气中;制作台随时都保持干净整洁,工作人员制作奶茶时佩戴手套,垃圾桶也是密封加盖的。但蜜雪冰城、格斯蒂姆等奶茶店,存在工作人员未佩戴手套、垃圾桶没有加盖、抹布没有及时清洗的现象。
云南民族大学原创奶茶店主杨洋(化名)说:“要开一家奶茶店,首先是要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才能得以经营。”益禾堂的店员表示,他们会定期清洗设备和用具,时刻保持台面的整洁。
记者也在CoCo奶茶店的官网上寻找到了他们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执行标准,在从业人员个人卫生保持干净、场所设施保持整洁、食品原料采购必须索证三个方面进行制度规定,商家必须严格执行。
吃进嘴里的东西,食品安全一定要保证。云南民族大学原创奶茶店主杨洋(化名)告诉记者,连锁奶茶店的原料是由加盟公司统一提供的,而自营奶茶店则是自行去到原料厂找合作或者自行采买,自己选择合作的原料厂产品都是具有国家检验报告的。当被问及校方和政府的食品安全部门是否会定期来检查时,她表示,学校基本每天都会过来看看,食品安全部门也会隔三差五来检查。
针对卫生问题,记者也对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说: “我们会对奶茶店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校方的工作人员称:“所有原材料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进行核查,生产厂家是否有生产许可证,经销商是否有营业执照,供应商是否有资质等问题,关于食品类的商铺,我们每天都会进行检查,进货的相关数据,都有记录。如有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会直接停止供应商的资质,对加工过程也是有控制的,若发现卫生问题,会责令当场整改,目前暂未发现卫生不达标的情况。”
工作人员
影响价格因素多 特色奶茶赢空间
“低风险、高收益、无需经验、一站式开店”的加盟宣标语,吸引很多人加入,奶茶行业不断壮大。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奶茶的定价一直受到消费者的诟病。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后,发现奶茶的售价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涉及原料成本、商铺地段等因素。
“在原料选用方面,最便宜的普通奶精一大袋有18-20公斤,可以做500杯,普通冷饮店三天一袋,生意好的话一天一袋。” 昆明道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此计算,商家一天的收入超上千元,一杯奶茶的利润相对成本来说是成倍数增长的,消费者难免将奶茶纳入“暴利行业”。
现如今,奶茶的售价已不止单单取决于原料成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店铺租金等都影响奶茶的定价。昆明道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杯奶茶的价格,一般是原料成本的三倍,店铺在黄金地段则可以翻到四至五倍。”
在避风塘奶茶的加盟流程中关于利润与价格一项是这样描述的:以一杯500ML奶茶为例,所有奶茶饮品成本的价格区间在7毛至4块之间,大多数系列成本控制在2块以内,奶茶饮品利润高达75%以上。加盟店产品的零售卖价可以以当地的经济消费水平和针对的消费人群合理自定零售价格,总部提供建议参考卖价。
可以看出,奶茶的成本较为低廉,在制定零售价时商家有很大的自主权,地点和消费能力也成为了奶茶定价的重要依据,这使得奶茶的超额利润在不同的地点和消费群体之中都得以实现。
奶茶市场这块大蛋糕吸引来不少分羹者,行业早已接近饱和状态。“这条路上的饮品店,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快到我已经记不清以前这里曾经有什么店了。”市民张先生说。激烈的竞争之下奶茶店呈现出开张率、关闭率“双高”的现象,行业竞争形势严峻。
茶饮配方难以形成专利,一个爆款推出后整个行业都会纷纷效仿。新式茶饮在配方上淡化了茶的味道,加入其他配料加工混合后,普通顾客尝不出很大差别,靠产品很难形成长久的竞争力。
此外,为了获得顾客的青睐,各奶茶店也纷纷在味道、装修、价格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现如今顾客不仅追求奶茶的口味,还追求包装的精美、原料的健康、特色的装修等,奶茶行业不断地进化升级,如若跟不上潮流,则会被淘汰出局。
市场发展多样化 机遇挑战存其中
奶茶市场表面虚假的泡沫幻影之下,真正能够盘旋在风口之上的又有多少呢?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特点要求未来奶茶行业必须朝着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各奶茶品牌都在致力于研发特有的饮品配方,表现自己产品的个性。“丧茶”的店主说:“加盟店都是有独特配方的,而且加盟店更具创新性,从奶茶的命名、包装到营销方式的选择都蕴含着原团队的独创色彩。”符合现代潮流的特色元素带给消费者优质的体验,才能使其在大浪淘沙中现真金,赢得奶茶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奶茶业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奶茶本身,更多的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近日有“智能奶茶店”出现,一分钟可以做出3杯奶茶,目前虽然只有两种口味可供选择,但其高效快速免排队和人性化的点单选择,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这一人工智能运营模式若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势必会给奶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面对日渐饱和的市场、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以及人工智能与产业的融合,如何调整自身经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美誉度等,成为奶茶从业者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奶茶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延伸阅读:
奶茶中的奶精是什么“精”?
根据《健康博览》2015年12期的科普刊文《奶精不等于反式脂肪酸》中介绍到:奶精不是乳制品,奶精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植脂末,其主要成分是植物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入氢催化而成的氢化植物油。将普通的植物油从液体状态经过高科技制成了粉末状态;同时,为了使它口感更好、便于存储运输和冲煮,往里面加了一些添加剂。
奶茶中的“茶”添加剂过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人体每日摄入的反式脂肪酸量不超过2g。以每杯奶茶500g计算,每杯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05g-0.90g间,低于2g的限值,因此对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无需过度担忧。奶精的原料基本是60%葡萄浆、30%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稳定剂等,但是这些添加剂是保持在国家食品安全线以内的。
虽然奶茶的所有原料都不是有害的,但是对人的身体来说,没有营养价值。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做了奶茶健康指数的调查,上海市消保委专门组织了一次现制现售奶茶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有不少产品都存在着不小的健康风险。平均每杯奶茶含糖量33g,等于加了7块方糖。可见,一杯奶茶除了含有添加剂外,还有很高的糖分,如果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Q弹的珍珠加了胶质物?
国家食品监管局官网信息表示,目前只要是在正规的连锁茶饮品牌制作的“珍珠”,一般都是以木薯粉加上部分食品添加剂制成的。“珍珠”之所以会弹牙是因为木薯粉加入小麦蛋白后变得有韧性,而小麦蛋白除了小麦过敏的人不能吃之外,没有其他害处。
至于珍珠里的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凝固剂、稳定剂和增稠剂(芒硝、氯化镁、羧甲基纤维素钠),虽然听起来很不健康,但都是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来生产的,只要不是违规使用,安全性都是可以放心的。
记者 赵黎浩 通讯员 倪金香 金晓芬 王俊凤 魏晓露 许景 田入尹 李佳玉 李燕 刘金娇 梁瑞娟 赵婉廷 谷曼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