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一个来兰州找我玩的人,我都会带他们去喝放下(后来更名为放哈,是兰州方言,还是放下的意思。)的甜胚子奶茶。比起各大兰州攻略上强推的牛奶醪糟,我更愿意将放下列为兰州必尝。
超大杯的容量,像极北方人的豪爽。甜胚子酸甜有嚼劲,又带有略微的酒香,和奶茶冰块相撞,香醇里是青涩。如果你来过西北,就知道,这是这片土地养育的味道。
< class="pgc-img">>小时候姥姥夏日里总做甜胚以解暑,但我是不喜欢的。因为不爱吃酸,又不爱发酵出来的香气,总觉着是不如糖水好喝的。(不知道甜胚是啥的宝贝们可以百度一下,大约与南方的醪糟做法相同,用的不是大米而是燕麦之类。)却没想到来兰州后,甜胚子奶茶成了我的心头肉。
第一次遇见放下是在镇宁路夜市,刚走了一段长路并且正直烈日炎炎,一杯放下,觉得清凉解腻。后来发现公司附近也有一家分店,从此成了消遣的日常活动。除了甜胚子奶茶,店里也推出了许多带有西北风味的饮品,什么灰豆子奶茶,醪糟奶茶……但我依然钟情于它。
< class="pgc-img">>甜而不腻,清凉舒心。我是真的爱极了甜胚子奶茶。
我总说,如果有一天离开兰州,最放不下的的,恐怕就是放下了。
?2
我在放下听过许多故事,但大约都是些情感纠葛。两三好友,在放松的环境,总有说不完的闲话,似乎将烦恼忧心的事摊开来告诉别人,就真的能放得下。
于是不止一次感叹老板的智慧,停下来坐下来喝一杯饮料,不就是为了能够暂时的放下。放下压力,放下烦恼,放下怨恨,放下功利,放下一切停下来歇一歇。人生那么长,如果学不会放下,实在是让人疲惫。
这里有来来往往的人,有年轻的也有苍老的面孔,到来到这里都是一个目的。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里坐在了同一张桌子,是不是也算另一种相遇?
< class="pgc-img">>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已经忘记的,也不能再去留恋。有人因为执着而成功,却也有人因为执着越陷越深。佛说,放下屠刀,才能立地成佛。也许轻装简从,才能够从容人生吧。
?3
胡歌在《琅琊榜》再次走红之后,有媒体去询问前女友薛佳凝的看法。薛佳凝只笑作:“他现在太火了,我就不参与了。”短短一句,将所有八卦一一打破。大概放下,就是这样的云淡风轻。
我们执着于所有的相遇,所以每逢分开都要寻找理由。但很多事情往往没有理由,食品会过期,人会变化,所有的理由其实都发生在分离之后。东野圭吾在《解忧杂货店》里说:“人与人之间情断义绝,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理由。”
一别两宽,各自欢喜。才能放下执念,饶过自己。
如果你来兰州,一定要来喝一杯放下。
也祝愿你能从容,愿你真的学会放下。
>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兰州人,西北连锁茶饮“放哈”的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常滢,在品牌创立的14年时间里,与团队不停地将兰州和甘肃的特色小吃、物产与新茶饮做混搭,让更多人透过茶饮品味地道陇原味道。
“我深深为家乡的美食和文化骄傲,广东有柠檬茶、台湾有珍珠奶茶,那甘肃兰州的奶茶应该是什么?”为了找寻答案,常滢走上了探索之路,在2011年创新出当下广受消费者认可,成为兰州名片之一的甜醅子奶茶。
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诠释品牌扎根于兰州、成长于兰州的情怀,常滢和团队将“放下”名称变更为兰州方言“放哈”,这也在无形中将地方特色通过一杯杯饮品传递到大江南北。“我从心底觉得,我的家乡就是‘美食高地’,我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喝到兰州味道、爱上兰州味道。”
谈到创业过程,常滢坦言,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遇到许多波折。“放哈”第一家店位于正宁路夜市,起初营业额每天只有300至500元,除去房租水电和原材料支出,举步维艰。“后来能坚持走下去,这得益于兰州市针对个体工商户出台的税优政策,让我们不仅有了坚持的底气,也为我们后期实现多门店经营打下了基础。”常滢回忆道。
伴随着全国茶饮行业的迅速迭代进化,如今的“放哈”秉承着兰州青年的韧劲,受惠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带来的利好政策,紧紧结合青年消费者的偏好不断创新、持续升级。在甜醅子奶茶的基础上,将灰豆子与奶茶、软儿梨与柠檬茶、浆水与鸡尾酒进行了有机融合,将陇南的非遗技艺“咂杆酒”制成茶饮、河西走廊的杏皮做成杏皮冰沙、定西的土豆做成植物基饮品,充满地域特色。
同时,常滢还带领团队放眼甘肃旅游胜地,将敦煌大漠黄沙、张掖七彩丹霞和甘南秘境扎尕那,通过饮品形式还原出来,做到了透过茶饮,把陇原风情传递给广大消费者。“通过这种表现形式,我们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地区物产+新茶饮+地方文化这一符合青年消费习惯的组合,不断为青年消费者提供具有地区认同感、文化自豪感的茶饮。”常滢表示。
随着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针对青年创业群体的政策不断升级,“放哈”茶饮的发展也进入了迅速上升期。目前,“放哈”已经遍布甘肃省,并且走进陕西、青海、宁夏,累计已有门店50家,预计到年底可达100家,届时可为全省70至80名青年提供加盟服务实现餐饮创业,带动1000余名青年实现就业。
“‘放哈’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兰州这座城市深远的美食文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精心优化的营商环境,得益于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青年集聚优势。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会继续用茶饮讲好兰州与青年的故事,让更多的青年爱上兰州、留在兰州。”常滢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放哈”
身为兰州人,应该都知道吧?
尤其“放哈甜胚子奶茶”更是兰州的特色
但是,自从火了以后
兰州地标美食遭遇疯狂山寨
满城皆“放哈”
傻傻分不清
< class="pgc-img">>正宁路的“放哈”总店天天都是排长队
人满为患
而夏天也是旅游的高峰期
很多外地来的朋友也都想尝尝兰州的甜胚子奶茶
不过,兰州“放哈”真是多
就连我这个兰州本地人都有些分不清楚真假
打开外卖查查,发现全兰州叫“放哈”的奶茶咖啡店竟有90家,武威、西宁甚至都开了“放哈”,与此同时,“放下”也和“放哈”混在一起,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调查发现,“答案”奶茶、“避风塘”奶茶、“鲍师傅”糕点这些网红品牌都出现了类似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放哈咖啡“兄弟连”?起名都打“擦边球”
高校云集之地往往是奶茶咖啡店开得最多的地方。调查中,点开外卖网站,从西北师大至政法学院、兰州交大的范围内一路搜寻,至少发现了5家“放哈”、“放下”。在西北师大西门向北约200米的路边,外卖网站显示有家名为“金·放哈”的饮品店,记者找到后,发现店面招牌为“放哈Fundosa”,点了一杯甜胚子奶茶,杯身字样和塑封处名称是“放哈咖啡”,到处都没有“金”字的前缀。
在兰州交大附近的宝石花路上,外卖网站显示有两家相隔仅几百米的“放哈”,且全名看起来“亲兄弟”一般,一个叫“兰放哈”、一个叫“心放哈”,主打产品都是甜胚子奶茶。
搜索“放下”二字,近郊四区范围内有14家以此为关键词命名的饮品店;搜索“放哈”,范围扩大至了永登、榆中,竟然能查找到90家店面,而且看名字像是个“兄弟连”——兰放哈、如放哈、赛放哈、心放哈、禾放哈、金城放哈、不止放哈……
比如小编在西关附近搜索了下,就已经发现了很多个…
< class="pgc-img">>前两天,调查人员从“正版”放哈咖啡求证得知:甘肃放哈餐饮娱乐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在兰州只有四家直营店面,分别位于正宁路、王府井、西站、万达。
“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些年一直是我们头疼苦恼的难题。”放哈咖啡主理人耿盛琛于2010年在正宁路夜市开出了第一家咖啡店,起名“放下咖啡”。“2011年我们首创开发了甜胚子奶茶,‘放下’逐渐被更多的兰州人甚至外地人知道。大概2013年左右,我们注意到兰州到处都开始卖甜胚子奶茶,而且‘放下’这个名称也被许多饮品店甚至网咖使用,随后我们才重视起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但发现‘放下’咖啡的商标早已被注册并很快被同类企业‘抢购’,2015年,我们更名为‘放哈’,为品牌保护寻找新出路。”目前“放哈”与“放下”已是两个不同品牌,并无关联。
“答案”奶茶“鲍师傅”糕点网红品牌都陷“山寨疑云”
调查发现,目前遇到此类问题的餐饮品牌不止是兰州地标美食“放哈”,“一点点”奶茶、“答案”奶茶、“避风塘”奶茶、“鲍师傅”糕点这些网红品牌都出现了此类“山寨疑云”,如果不是品牌的“死忠粉”,普通消费者很难一眼辨真假。
据了解,因为商标注册需要经历15至18个月左右的申请期,而“网红”品牌因模仿者、抢注者更多,所以如遇异议,就要经历更复杂的申辩和更长久的等待,让品牌保护陷入“真空期”。“放哈”二字从2016年4月进入商标注册申请程序,如今仍在进行中。此外,品牌保护尤其是餐饮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很难做到“全方位”,从商标到图标到英文名称,从杯身设计到店面装修色彩,任何一点有疏漏,都可能被“山寨”钻了空子。
不想被模仿,只能一直自我超越。“我们不想再把放哈和甜胚子奶茶划等号,我们想走的是一条探索本土食材和饮品完美结合的新路子,”耿盛琛说,放哈咖啡从2011年开始就坚持每年夏季前、冬季前完成两季菜单翻新,每次新推约20款饮品,“新饮品研发需要过程,所以要想山寨并非一朝之事。”
相信我们这么好喝的兰州特色,一定会越走越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