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湖北
疫魔无情人有情
李先生牛肉面大王驰援湖北首批物资——
价值20万元的 12000 桶
李先生鲜拌面
历经 16 小时
带着李先生的加油和祝福
在 1 月 31 日早晨
从北京成功送抵湖北咸宁
实现一场完美逆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抗击疫情,支援湖北
李先生牛肉面与你同在”
铿锵有力的口号
彰显着李先生在疫情面前的企业担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鲜拌面在第一时间
送至医护人员、民警
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
所有奋战在疫情一线的群体
保证他们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用好的体魄好的状态
守护大家的家园
< class="pgc-img">>李先生牛肉面大王
一直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
做到对内防范有序
全国所有门店及时启动防范预案
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作为历经半个世纪的企业
李先生不止带给生活以美味
面对险情
更输入社会以力量
12000 桶鲜拌面
< class="pgc-img">>是李先生这个餐饮人
向奋战一线的从业者
一种最诚挚的 “跨行” 致敬
守护他们的健康与营养
就是保护自己
李先生坚信
胜利已经不远
此刻,李先生与大家同舟共济
未来,也将与大家始终相伴!
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步步高超市十字街店,外卖员正排队提取市民订购的货品。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从一日三餐到蔬菜生鲜,从日用百货到药品杂物,如今外卖服务覆盖了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69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976万,在各类调查应用中增速最为明显。随着中国经济回稳向好以及外卖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外卖行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新消费趋势凸显,行业覆盖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跑腿”服务大受欢迎
回家准备看个电视节目,先点上一盒鲜切水果;在外出差忘带充电宝,点外卖赶紧买一个,手机有电心里不慌……如今,“外卖”概念的外延不断拓宽,行业覆盖内容更加多元。
打开美团外卖,选择美团闪购,酒水零食、生鲜果蔬、鲜花绿植、宠物母婴、医药、数码图书等品类,都能在30分钟至2小时内配送到家。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团闪购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40%。其中,鲜花和药品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并继续跑赢其它品类。除了送商品,还能送服务。据悉,美团跑腿服务分“帮取送”和“帮买”两大部分,希望在用户脱不开身、着急、需要省时省事省力时,为用户提供同城范围内的即时配送服务,将没有太多闲暇时间的人群从琐事中解放出来,让生活更省心。
在饿了么平台,外卖买药的下单量今年7月和8月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30%。饿了么联合各大药房推出“深夜小药局”活动,在全国500余座城市近5000家药店实现24小时健康急送服务,满足了用户深夜用药的需求。
由互联网零售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食品饮料、蔬菜水果、鲜花蛋糕、医药健康、家居日用、数码商品的即时到家业务,也被称作即时零售。通常用户下单后,30分钟到2小时内,骑手能够配送上门。
防疫期间,以生鲜、药品为代表的即时配送业务飞速发展,与餐饮外卖共同助力惠民生、稳经济。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即时零售行业研究报告》,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期待在即时零售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品类占比相对均衡,对各类商品都有即时消费需求;从供给端来看,当下本地生活服务已从餐饮外卖延伸至生鲜水果、家居日用、鲜花礼品、医药健康、图书文创等各类商品,即时零售场景也涵盖超市、便利店、药店、书店等线下场所。
技术提升,送餐精准
“以前最担心午高峰外卖爆单,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漏单、接错单的情况。特别是忙起来顾不上操作手机,结果就是餐做好了没有骑手取餐,有时出餐时间不准还容易发生矛盾。”湖北武汉的外卖餐饮店主李先生感慨,“用上数字化开店辅助工具后,午、晚餐高峰期再不会手忙脚乱,外卖生意更红火了。”
李先生口中的数字化开店辅助工具是云打印机和“出餐助手”,由外卖平台开发。云打印机是一款能自动接单、快速打印的外卖订单打印机,可以自动打印云端存储订单;“出餐助手”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扫码设备,扫描外卖订单号就能即刻上报“出餐”状态,通知骑手到店配送。
“我们用了一段时间,感觉操作挺方便的,云打印机能够自动接单,不会再出现高峰期漏看订单的情况。‘出餐助手’让骑手对于取餐时间的判断也更准确。”李先生说。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餐饮商户开启外卖模式,快速无遗漏地接受订单和及时对接骑手配送,成为商户最大的诉求。外卖平台提供的辅助工具能有效提升中小商户的数字化经营水平。
有店主指出,除了数字化硬件的改善,即时零售电商还在诸多方面助力零售小店。例如,零售小店规模小、数量多,以夫妻店为主,售货方式较传统,缺乏对消费者数据的直接掌握,无法准确判断消费者需求,而接入网上外卖平台之后,即时零售电商可依托技术能力和大数据优势,准确洞察消费者行为,为小店提供消费者画像、消费需求等,帮助零售小店选品,赋能零售小店数字化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服务业数字化是一个新兴赛道,像饿了么等生活服务类App在前端持续聚焦用户的“身边经济”,满足用户需求;在后端,是持续推进的商户端数字化,帮助商家更好地获取和管理用户,提升经营效率。
行业监管逐步完善
可以看到外卖食品的加工环境、制作过程,实时显示外卖平台上的接单量等数据——这是近日正式上线的浙江首创的数字化外卖监管系统“浙江外卖在线”。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局长章根明介绍,针对新经济、新业态特点,“浙江外卖在线”创造性地推出外卖配送“合理时间”、厨房“AI巡检”、平台“数据画像”、商家“经营风险感知”等场景。例如,系统为骑手计算在途骑行时间与步行送餐时间,再综合考虑交通拥堵情况和天气情况后,自动生成外卖配送的“合理时间”,骑手在这一时间段内完成配送任务,平台不得克扣其绩效、消费者也不能任意给予差评。
据悉,自试运行以来,“浙江外卖在线”已完成网络订餐平台上29.3万商家的信息核验,确认餐饮登记主体20.5万家,上线接入阳光厨房6000多家,推动7000多家外卖商家承诺使用外卖封签、3372家外卖商家承诺使用限塑包装,接入了33.9万外卖骑手数据,共同推进外卖平台协同治理。
近年来,外卖行业快速发展,由此衍生出塑料污染、算法霸权、骑手违章、食品安全、售后纠纷等问题,对于外卖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的行动在持续跟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针对保障外卖送餐员的劳动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从业环境等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此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外卖平台“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随着行业监管显著加强,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受到更多关注,相关改善和健全举措将推进网上外卖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食堂,大民生。方松街道社区东部食堂的建设备受居民关注。7月25日,记者在实地探访后了解到,目前,食堂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将于年内对外营业。
在位于通波路思贤路口东侧的通波菜场内,记者看到,西边区域已被隔离,工人们正在推进基础施工。“整个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其中厨房面积为185平方米,大厅面积为385平方米。”方松餐饮经理吴向华介绍。
据悉,目前,方松餐饮在方松街道布局了中部和西部两个食堂,分别为兰桥食堂和西部食堂。然而,位于街道东部的建设花园、水岸华庭、祥和花苑等小区距这些食堂较远,居民们对“家门口”开设社区食堂非常期待。采访中记者就看到,在通波菜场买菜的不少居民前来询问情况。“一直盼望着,希望早点完工、早点营业,方便我们就餐。”家住祥和花苑的刘女士表示。水岸华庭居民李先生坦言,他工作比较忙,烧饭做菜时间很仓促,东部社区食堂开业将一定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效果图
吴向华告诉记者,东部食堂将于年内对外运营,营业后将稳定供应一日三餐,推出品类丰富的早餐点心,午餐和晚餐都会推出30多个小锅菜菜品,努力让不同口味居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就餐场景。
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方松餐饮旗下兰桥食堂和西部食堂因价格实惠、菜品丰富、食材卫生等备受好评,去年服务人次超过100万,且双双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群众满意度测评“双优”名单。
来源: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