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奶茶们还在一级市场大笔融资的时候,他们背后的原料供应商已经要IPO了。
9月27日,证监会披露了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禾食品”)的IPO招股书(预披露)。
在招股书中,佳禾食品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植脂末(俗称奶精)、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供应给奶茶等饮料的植脂末占到了公司收入的绝大多数。
< class="pgc-img">植脂末与奶茶
>根据中国食品报的数据计算,2018年公司植脂末产品销售规模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14.33%,在出口市场的占有率为26.85%,公司该业务已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A股上市的食品公司不在少数,但是主营植脂末的公司只有刚刚递交了招股书的佳禾食品。
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的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2亿元、13.7亿元、16亿元及3.8亿元,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1.9亿元、2.4亿元及5550.22万元。
根据招股书,植脂末为佳禾食品的主要产品。2016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一季度,植脂末产品为佳禾食品创造了大部分营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64%、91.65%、85.94%和86.07%。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3月,公司主要产品植脂末的毛利率分别为 33.34%、29.28%、30.85%和 34.00%。
在公司毛利,用于奶茶的植脂末占到了绝大多数。
报告期内,奶茶用植脂末贡献的毛利均在60%左右,咖啡用植脂末则贡献了25%左右的毛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构成
>所谓植脂末,佳禾食品在招股书中介绍称:
植脂末是以葡萄糖浆、食用植物油、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微胶囊化、喷雾干燥等技术工艺制成的粉末型食品配料。由于其能够改善食品的内部结构、增香增味,并能够明显提升食品及饮料口感的醇厚度、顺滑度和饱满度,因此,既是奶茶、咖啡制品常用的配料,又常用于速溶麦片、蛋糕及饼干等休闲食品,在现代食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佳禾食品在招股书中援引QY Research的报告称,由于高性价比以及保存和使用的便利性,植脂末已成为在制作咖啡、茶、饮料、烹饪和其他食品过程中重要的食品配料。该报告显示,2012 年全球植脂末销售量为216.7万吨,到2017年已增长到274.8万吨,平均增长率超过6.1%。而在消费市场分布上,2017年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位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占全球植脂末消费市场份额为32%,其次是欧洲消费市场的份额为21%。中国植脂末消费市场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达到8%。
根据中国食品报发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植脂末产品的消费量为57.65万吨,预计2023 年,我国植脂末产品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到76.82万吨,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91%。
< class="pgc-img">>国内植脂末市场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奶茶、咖啡、烘焙食品等下游产业的强劲发展。
不论是固体奶茶、液体奶茶还是现调奶茶,基本上都离不开植脂末。固体奶茶和液体奶茶可以实现工厂化大规模生产,通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新式茶饮的消费风潮和网红经济的带动,以连锁门店等形式出现的现调奶茶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现调奶茶市场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根据佳禾食品的招股书,公司下游客户不仅包含香飘飘、优乐美、统一、娃哈哈、联合利华、TORABIKA(印尼)等知名食品工业企业,也不乏CoCo都可、85°C、沪上阿姨、古茗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食品饮料连锁店。
其中,现调奶茶在最近这几年成长迅速。根据美团点评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达到41万家,在过去一年内增长幅度为74%;而在外卖消费方式上,全国现制茶外卖订单量自2016年以来季度复合增长率达到38%,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伴随着消费升级的逐步深入,现制饮品行业未来在二、三线城市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佳禾食品认为,在消费者对现调奶茶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现调奶茶领域的植脂末消费量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除了奶茶之外,速溶咖啡和烘焙中也广泛用到植脂末。
不过,佳禾食品也在招股书中提到,如果消费者对奶茶、咖啡、烘焙及麦片食品的消费需求严重下降,则下游的食品工业客户及餐饮连锁类客户将会减少对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的购买量,进而影响到公司产品的销售。因此,公司存在市场需求下降导致业绩下降的风险。
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 曹泽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几天,抖音上又有一条视频“吓坏了年轻人”。
视频里,记者通过“暗访”发现,奶茶里都是奶精,椰果是使用双氧水泡的,甚至用上了“要命”等骇人听闻的标题。
一直以来,消费者对奶茶、对奶茶原料都有一种深深的误解。有部分不良商家的错,更有部分媒体断章取义的错。
奶精到底是个什么精,会不会毁掉你的人生?今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 class="pgc-img">>作者|国君
-01-
奶精是怎么修炼成精的?
奶精作为一种复合食品原料,这些年受到的误解,比窦娥还冤。
奶精学名植脂末,诞生之初,主要是作为咖啡增白剂替代牛奶存在的。是一种有国家批号、符合国家规定、不违规使用人畜无害的原料。但是在国内怎么就 “成精”了呢?
让我们从二十世纪中说起,彼时,咖啡是西方的主流饮品,有很多人发现,加了牛奶的咖啡颜色会变浅,视觉效果更好,口味上也更受欢迎。
无奈液体的牛奶需要冷藏保存,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雀巢公司开发了一种叫做“咖啡伴侣”的东西来代替牛奶,名为 “creamer”。
粉末状更便于使用,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因为是粉末,无需冷藏,且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大受欢迎。
后来有人直接拿植脂末冲水喝,还有品牌把它当作食品原料加到蛋糕、奶油等食品中。
因为它的形态以及冲水之后的产物都跟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也就被想象力发达的国人称为“奶精”。
“其实,奶精的本质是用植物性油脂代替动物性油脂使用,而植物性的油脂,会有更加饱满、爽滑、细腻的口感,能为食品饮料增香增脂 。”FrieslandCampina技术经理卢晶说(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专业硕士学位)。
在暨南大学食品专业副教授王超博士看来:“植脂末也是一种油脂,有些植脂末和牛奶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换了包在外面的壁材,让液体的油脂转化为粉末状,增加食欲、易溶于水,便于运输。”
植脂末并没有传言中的不好,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把我们常吃的植物油,从液体的状态经过高科技制成了粉末状态,和牛奶变成奶粉的道理类似。同时为了增强口感、易于冲煮,植脂末在制作时还会加一些添加剂。
总体来说,奶精的原料基本以60%葡萄糖浆、30%的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稳定剂等组成。并没有一些“会害死人”的原料。
那“奶精让人变傻”、“奶精损害中枢神经”等谣言是怎么流传起来的呢?
-02-
奶精中的反式脂肪酸,才是罪魁祸首
奶精被广为诟病的就是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代谢慢,且对心血管有害。就因为这个反式脂肪酸,奶精才成为了众矢之的。
反式脂肪酸到底是个啥?奶精中的反式脂肪酸是如何产生的?
坦白说,反式脂肪酸并不完全是传言中的“黑心商家牟利手段”。事实上,我们早餐常吃的油条、炒菜时加热至冒烟的植物油、以及天然黄油和反刍类动物肉里,都含有少量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存在于日常的生活,图片源自unplash
>但是,“据我所知,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零反式脂肪酸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目前市场上零反植脂末的份额已经超过了60%。”卢晶表示。
其实反式脂肪酸并不是在植脂末的生产中产生的,而是植脂末的主要原料——氢化植物油在加工中产生的。
卢晶介绍,普通植物油要想变成固态,要在生产线上经历一个精炼氢化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植物油只有在氢化不完全的时候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厂家困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无法实现100%氢化的植物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反式脂肪酸。
有一些则是品牌方定制,点名要氢化程度只有98%或者某个指标的植物油,因为不完全氢化的植物油,风味更佳。
但有必要澄清的是奶精≠反式脂肪酸。
即使使用了不完全氢化植物油生产的植脂末,根据丁香医生查阅的检测数据显示:一杯奶精奶茶(450ml),反式脂肪含量在1-4g不等。
根据我国反式脂肪摄入限量——每天不超过2g,长年累月喝这样的奶茶,的确会对身体有害,偶尔犒赏自己一杯,并无大碍。
而且现在很多茶饮品牌中使用了零反的植脂末,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基本都是人体所需的供能物质,适量饮用并无害处。
相比于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真正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碳水和脂肪,一杯相当于几碗米饭的说法不是谣言,喝多了,是真的会胖的。
长胖还是存在的,图片源自什么值得吃
>虽然现在整个行业都有使用“真茶真奶真水果”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用植脂末调配的奶茶,的确会比纯牛奶调配的更加香浓醇厚。所以现在有一些品牌的确会使用牛奶,但也会存在拼配部分植脂末用来增加风味的情况。
总的来说,植脂末,是一种为了增加风味、便于规模化运输的食物原料,偶尔喝一杯加了植脂末的奶茶是不会“变傻”的,而听谣传谣才是在交智商税。
-03-
珍珠是胶做的,会堵塞血管?
除了植脂末,让很多人纠结的点还有,奶茶没有茶也没有奶,茶粉究竟是什么粉,果酱珍珠椰果等等原料安全吗?
这一次就一起说道说道。
茶粉
“茶粉就是茶叶泡水后,把浓缩茶汤用喷雾干燥的方法而得到的粉末。也类似牛奶和奶粉的关系,茶粉比原叶现泡更加便捷,但风味上会有一定损失。”资深研发从业者吴建伸表示。
茶粉更便捷,图片源自小壶说茶
>现在行业使用广泛的原叶现泡,其实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茶桶及零部件的清洗消毒、茶汤保存时间长后滋生微生物等等,但是大品牌都有严格的清洁管理标准。对门店经营而言,茶粉还是现泡茶是结合运营管理需求作出的选择。
珍珠
珍珠奶茶诞生于台湾春水堂,其中的珍珠当时在台湾叫做粉圆,是一种以木薯粉为原料制成的小吃,被春水堂店员偶尔放入奶茶中,而发明了珍珠奶茶。
珍珠的Q弹被认为是加了胶,甚至还有珍珠堵塞血管之类的谣言。不可否认,在行业发展之初,的确有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带坏风气。
事实上,目前只要是在正规的连锁茶饮品牌买的珍珠,一般都是以木薯粉加上部分食品添加剂制成的。
珍珠之所以会弹牙,丁香医生曾给出过解释:木薯粉加入小麦蛋白之后,就会变得有韧性,而小麦蛋白除了小麦过敏的人不能吃之外,没有其他害处。
珍珠更多使用的是木薯粉,图片源自深圳美食部落
>至于珍珠里的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凝固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像芒硝、氯化镁、羧甲基纤维素钠,虽然听起来很不健康,其实这都是由国家批号的食品添加剂,只要不违规使用,安全性都是可以放心的。
果酱
水果茶火了之后,当着消费者的面现切水果,大块的水果和果粒在茶中,使整杯饮品的价值感骤升。
但问题也很明显,用新鲜水果现切,很难保证品质的稳定,就容易出现这杯酸、那杯甜的问题。
另外,水果在清洗、现切时,以及暴露在空气中遇到的不稳定因素,时刻埋藏着食品安全的隐患。
而果酱就不同了,经过灭菌处理,每一瓶在出厂之前都要经过严苛的微生物测试,对于标准化和安全性而言,果酱更优秀。
果酱安全性更高,图片源自unplash
>至于让人害怕的添加剂,其实果酱的添加剂总结起来就是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生长)、香精(水果热处理后,风味会损失,需要香精增加风味)、色素(使饮品更好看)、增稠剂(变形淀粉、黄原胶、果胶)等。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国家批准的添加剂适量食用,会损害健康。
当然,果酱也有缺点,经过热处理的水果,维生素和糖分会流失,营养价值降低。对于饮料制作而言,在安全、标准化的基础上满足好喝的条件,损失一些天然的代价,确实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椰果
椰果和珍珠、布丁一样都是奶茶里的常用小料。由于椰果的韧性好,咀嚼时有硬质纤维,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椰果的谣言,比如加了胶,或者用双氧水泡。
吴建伸表示:“椰果是椰子水自然发酵而形成的胶状物质,无需添加任何东西,为什么还要花钱买胶呢,果胶也很贵的。”
椰果其实是天然发酵的,图片源自unplash
>“其次是传言中的双氧水泡椰果,应该是出现在不正规的乡镇小店中,有些小店图便宜用了小厂生产的椰果,由于小厂设备有限,椰汁过滤不好,生产的椰果有很多杂质,所以才会用双氧水来洗,在正规的连锁门店不会出现。”吴建伸说。
-04-
结语
王超博士是暨南大学《食品毒理学》的授课老师,她的日常就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化学物质(如食用色素、香精、合成甜味剂等添加剂以及其他可能混入的物质)。在她看来,要客观看待食物,有添加剂的不一定不好,而有些纯天然的食物,不经过工业化处理,反而也不一定健康。
马胜学博士先后在立顿、可口可乐、星巴克等公司负责过研发工作,他分享了自己研究食品30多年来的感悟:
技术让食品越来越好吃、好看,但没有让它越来越健康。但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达到健康和口感的兼顾。产品研发者需要懂得营养学知识,兼顾到健康。
这应当是每位饮品从业者不断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面对市面上频出的奶茶“谣言”,《咖门》作为行业媒体,经过反复调查和了解,对常用原料进行了此次科普。不吹不黑,不捧不杀,只为客观呈现一个行业本来的面貌。如有遗漏、不当之处,欢迎大家留言区纠正。
统筹|政雨 编辑|若云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原文链接: 奶茶里“能要命”的奶精,到底是个什么精?
>啡奶精是添加在咖啡中代替牛奶或者奶油的液体或者颗粒状物质,常用作咖啡、茶、热巧克力或者其他饮料的添加剂。一些咖啡奶精包含甜味剂和调味剂,例如香草、榛子或爱尔兰奶油,与其他加工食品一样,咖啡奶精可用于低卡路里和低脂肪的食品中。
中脂最受欢迎,高脂乏人问津
目前市面上的奶精可分为三种,低脂奶精、中脂奶精、高脂奶精。低脂奶精指的是脂肪含量5%-20%的奶精,这类奶精脂肪含量较低,受一些爱美但又嘴馋的人士追捧,称其为减肥期的“救世主”。但是低脂奶精的口感不似其他两种奶精来得好,因此尽管它脂肪含量低,但没有大受欢迎,2017年低脂奶精的市场占有率为21.22%。中脂奶精指的是脂肪含量在21%-50%之间的奶精,这种奶精最受商家和消费者欢迎。
中脂奶精的脂肪含量并不低,因此口感较好。虽然脂肪含量最高能达50%,但是相较于低脂奶精,已经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因此在2017年中脂奶精的市场占有率为66.89%,远大于其他两种奶精的市场占有率。高脂奶精则是指含脂肪量超过50%的奶精,这类奶精口感甘甜,是三种奶精中口感最好、脂肪含量最高的一种。高脂肪量意味着这种奶精并不健康,时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对身材要求严苛,因为这些原因,高脂奶精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市场占有率仅为11.89%。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后,随着健康意识的觉醒,高脂奶精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停滞甚至是下降。不过要使高脂奶精完全退出市场不可能,即使不是加在咖啡、奶茶一类的饮品中,高脂奶精也常做蛋糕、冰淇淋等甜品的添加剂。
< class="pgc-img">>咖啡和奶茶商家无法割舍奶精
奶精的应用范围很广,咖啡、奶茶、冷饮、固体饮料等产品中都可以加入奶精调味,可以说市面上带有甜味的东西百分之八十加入了奶精。奶精分为两大类,含奶类的和非含奶类的。含奶类的多半是以天然牛奶为原料,没有使用添加剂与香精;含奶类的奶精使用的是部分氢化植物油,而这类植物油含有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反式脂肪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奶精都以咖啡伴侣的身份在市面上出现,渐渐的,人们发现喝咖啡少不了奶精。加入奶精的咖啡不但颜色更加好看,而且口感更加丝滑顺口。奶茶是当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众多的奶茶店为了口感选择在奶茶中加入奶精。
奶精储藏方便、成本低廉、风味独特、消费者接受度高,使得奶茶店的老板们对奶精无法舍弃。2017年用在制作咖啡伴侣和奶茶的奶精就占了整个奶精市场的80%以上。其他产业也有使用奶精的,如夏天特别火热的冷饮业,还有固体饮料和蛋糕等行业。奶精的用途很广,且绝大多数都是食物,对人体的影响很大而且是潜移默化的。
< class="pgc-img">>欧美奶精业发展成熟,东南亚市场潜力大
全球奶精制造商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东南亚和中国四个区域。其中,全世界最大的奶精制造商雀巢的总公司就在荷兰,直接带动了欧洲地区的奶精消费和奶精业贸易往来。其次就是北美地区,拥有世界第三大的奶精制造商Bay Valley Foods,总部在美国。除了Bay Valley Foods,还有The WhiteWave Foods、Cargill Inc、Sugar Foods Corporation、这些公司包揽了美国大部分的本土奶精订单。
欧美地区喝咖啡的历史悠久,这两个地区的奶精市场已经发展良好且趋于成熟。而全球最大的蓝海市场就集中在东南亚和中国两地。东南亚地区多是发展中国家,工业体系不如欧美完善,但是东南亚地区的资源丰富,有大量制作奶精的原料。且东南亚地区人力成本低廉,劳动力充足,是开设奶精制造厂的最佳选择。中国地大物博,不仅生产奶精的原料丰富,而且人力成本低,使得各大奶精制造厂商纷纷在中国设下工厂,如雀巢和FrieslandCampina Kievit。中国人均GDP不断上升,消费者众多,是销售奶精最好的去处。
2020年遭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奶精的销量和价格有所下降,但是作为食品加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疫情稳定之后,奶精的销量和价格将慢慢回升。但从长远来看,因奶精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代替奶精的产品,这对奶精业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