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南京 ”,生动形象描述了南京人对吃鸭子的爱。
其实南京人吃鸡,才是真正的人狠路子野,毕竟南京的鸡,哪怕还没出生,都逃不过南京人的嘴。
#1
“活珠子、旺鸡蛋”
“两珠子两全蛋,
再来两半鸡半蛋,椒盐加辣椒 !”
受了精的鸡蛋,刚长出一半胚胎,还没来得及思索自己的未来是当炸鸡呢还是烤鸡呢,就已经被暗中定好了命运——活珠子。
再等四五天,胚胎发育长大,长了点毛和肉,又是一道美味的旺鸡蛋。
曾有统计,在南京,一天就能卖出二十多万个活珠子!可以说,每1秒,就有约25只小鸡,投胎到了南京人的肚子里。
上哪儿吃?不嫌远的,直接开车往返六十公里上六合农家炕里吃最新鲜的。
其他地方,流动小摊偏多,能不能吃上得看运气。乐业村、三牌楼桥头、评事街、南湖13路底站……
乐业村
三牌楼桥头
评事街
南湖13路底站
三江学院四号门
六合
#2
“闸机?炸鸡?”
“请勿翻越闸机”
南京各个地铁站里这句反反复复又魔性的语音播报,时常惹得人发馋。
和各个连锁外来品牌的洋气炸鸡相比,南京人更偏爱一些街巷里的炸鸡小店。
几家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有的甚至连门头都没有的,别怀疑,看到排队的人,就明白了。
“童年味道”的彩霞街菜场炸鸡、火了之后就排不到的闵记炸鸡,还有因3元奶茶火了的京客奶茶,他家炸鸡不知喂饱了五塘村多少放学的孩子......
彩霞街炸鸡
春苗炸鸡
京客奶茶
闵记炸鸡
美味炸鸡(杨村路50号)
无名炸鸡店(瑞金路14号)
#3
“南农烧鸡”
“什么颠覆了你对国货的认知?
南农烧鸡。”
南农烧鸡,诞生于1989年,知名程度可以说是“鸡中代表”。
最早、最老、最正宗的南农烧鸡是南京农业大学的陈伯祥教授,先油炸再卤煮,这样制成的烧鸡,皮下脂肪低,肉嫩热量低。
在被抢注了商标后,改名为“香馥馥”,也就是南农人口中说的“南农西门烧鸡”。
现在南京农业大学官方认可的还有一家黄教授烧鸡,也是近几年出现的佼佼者。
黄教授烧鸡
#4
“华成油鸡”
“饮马巷宝藏”
藏在饮马巷这样如异世界一般的安静的老街上,华成油鸡的排队却很是热闹。
油鸡是他家招牌,每天能卖出100多只,微咸的口味控制得刚刚好。
皮薄肉厚,鸡皮和鸡肉中间还有一层透明质感的脂肪。尝起来鲜嫩无比,口感紧实、滑嫩。一入口,鸡肉的香味就舌尖四溢。
#5
“童子鸡”
“香遍一条街”
一个规律,卖童子鸡的一般出现在菜场附近。
而且香味很霸道,飘得特别远。比如网红菜场科巷、地段绝佳的锁金村菜场旁、三七八巷的道口童子鸡......
无需面粉、面包糠,经过香料腌制或卤制过后的童子鸡,再放到油里炸,肉质就会逼出香味,再撒上孜然、辣椒粉、五香粉,肉香皮酥,十分入味!勾起了一批又一批的馋虫们前往打卡。
道口童子鸡
英俊童子鸡
天津童子鸡(科巷菜场)
天津童子鸡(锁金村菜场)
#6
“陶记正宗德州扒鸡”
“不卖藕饼的扒鸡店做不出好的萝卜圆子”
招牌是“扒鸡”,外皮被高温烤出一层焦油,鸡肉鲜嫩不柴。小小一只能撕出一整盘,吃着特上瘾,最好是套个手套撕着吃!
比起招牌更火的,是他家藕饼和萝卜圆子。不少人从七点营业起,就在门口开始排队,其中不乏从别的地方特意赶来吃的。
今日话题:
推荐一家你最爱的吃鸡好地方!
欢迎留言评论~
头条创作挑战赛#
"社会中坚,学校栽成众;秉南雍风教,师承远重......勤求世界新知,翼建中华一统。"
刻进附中人DNA中的bgm一经响起,封存的记忆突然回溯到察哈尔路37号。
这个看上去听起来都充满异域风情的地名,因为“出身名门,履历光鲜”的「南师附中」,成为很多人青春长河中闪闪发光的情感坐标。
< class="pgc-img">>走在梧桐的斑驳光影下,恍惚中,似乎还是那个裹紧灰色校服踩着上课铃声冲进教室的早晨、等盆友买零食而迟到的体育课、被最后一道压轴数学题折磨的晚自习......
记忆褶皱,却是那三年青春记忆的鲜活范本。
哦对了,现在唱起最后一句”勤求世界新知,翼建中华一统“还是大型车祸现场嘛?
< class="pgc-img">>要有多幸运,才能在回忆时凡尔赛:“我人生最文艺的阶段在NSFZ。”
作为南京人的清华北大“高中版”,南师附中无疑是众多家长们的宇宙中心,耶路撒冷。
万千父母鸡娃多年,只为让孩子在这里走在卷赢的起跑线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入校后,你可以说:“巴金、袁隆平、汪道涵、彭佩云、李国鼎......是我的校友”,是谁羡慕了?我不说。
当然,无论从情感上还是距离上,你与江苏考生的噩梦--葛大爷也更近一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对面察哈尔路小学和回龙桥小学的孩子,相信也都曾经被这么教育过:“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考去南师附中。”
脚步匆匆,书声琅琅,或许在学霸buff的加持下,你真的可以成为下一个学霸。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我们去的那天,阳光柔软,秋风和煦。自34路三牌楼站下车,沿着中山北路前行百余米后,向左,便是察哈尔路。
东北起中山北路,西南至热河南路,大约2公里。很难想象,三十年前的察哈尔路还是一条双车道的小街,到体育场也没有天桥。
虽不清楚天桥是何时建起,但横亘在书香气息满盈的教学区与上演热血青春的运动区之间,无疑是让外人艳羡的。
< class="pgc-img">>你看那天桥上奔走的或灰或绿的身影,像不像我们逝去的青春?
嗯...情感上相似,气质上不像。毕竟08年之前的青春,走得是藏青、灰蓝配色的高级路线。
而现在,绿巨人风?“菜根雪松”风?就很迷。
虽不能更改绿袍加身的客观事实,但答应我,冬季的校服不要带上帽子。
< class="pgc-img">>察哈尔路真的很长,如果不从镇江路拐过去,那你在十字路口向右会遇见“跌落神坛”的金汉斯。
大门紧闭,破败不堪,据说是开什么倒什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回到察哈尔路上,两边的绿茵让秋天格外悠长,蜿蜒道路像旧时光里的褶皱。
小山坡上的丁山花园酒店闹中取静,小桃园里的时尚大爷开着直播高歌《儿行千里母担忧》、华严岗城门上的绿植似一幅层林浸染的画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秋风呼啸而过,时间还在缓缓流淌。
居住在这里的南京土著已经司空见惯,只有我,像个兴奋的孩子,乐此不疲的寻找打卡机位。
如果说察哈尔路是悠然文艺版《向往的生活》,那从镇江路到回龙桥,校门口的生活更像是串起活色生香的市井百态。
< class="pgc-img">>以镇江路为起点,北段空虚寂寞冷,南段人气渐旺,早餐店、卤菜店、面条店、小菜场......原生鲜活。
< class="pgc-img">>与镇江路接壤的是回龙桥,回龙桥没有龙,也没有桥,现在只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小巷子。
< class="pgc-img">>往远方望去,高318.5米的江苏广播电视塔巍然屹立,在20世纪还没有紫峰的年代,它堪称南京高度天花板。
作为南京的地标建筑,多少土著都曾在浪漫的旋转餐厅,俯瞰南京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将思绪拉回眼前的喧嚣,忽觉市井烟火气息与历史感完美交融。
开在路口的京客奶茶不再只卖奶茶,还卖香酥的炸鸡。
< class="pgc-img">>十多年元老的小天津汤包是一条gai的百搭。
11元一笼的汤包上桌蒸腾着诱人香气,蘸上辣油醋,轻咬一口,鲜美汤汁在口腔奔涌,是放学后最温暖的慰藉。
< class="pgc-img">>不止附中人钟爱的杠子油条早餐,靠正宗河南牛肉胡辣汤和鸡蛋灌油条,赢得一众好评。
酥软的油条鸡蛋蘸上黏糊的胡辣汤,美味CP,让你直达味蕾高潮。
< class="pgc-img">>回龙桥尽头向左便是传说中的校门口。它是一个地名,也是南师附中后门。
将时间轴拨回明朝,这里还是校尉营驻地,清末,江南陆师学堂校门位于此街,故有“小门口”、“校门口”之称。
再从清末往回倒100多年,还会在校门口看见鲁迅的身影。
< class="pgc-img">>而如今的校门口,是因疫情紧闭的附中后门,是只留下门头的米萝餐屋,和连门头都消失不见的美满家、韩味馆......
过去饭点时晃荡的灰色校服学生身影、喧嚣鼎沸的青春气息,在此刻像被打上马赛克,模糊而难觅踪迹。
< class="pgc-img">>所幸,开在校门口22号的石头鸡蛋灌饼还依旧如初,一到下课点还会排满队,毕业了还是会想念。(不巧的是,我们去的时候老板娘关门回家做饭了)
不远处一家刚开数年的无名小店,店内炸萝卜丝丸子意外的好吃,4元买上一小袋,刚刚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继续往校门口北段走,犹如打开了时间的任意门。灰色的黯淡外墙,红色黄色的招牌,名字朴素直白的理发店......梦回80年代。
三五二零厂、雅琴服饰、彩虹服饰、徐胜服装部......一家接着一家的军品服饰专卖店,颇成气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校门口1号撞进3503职工医院的鲜红指示牌。沿着箭头方向往里深入,时间仿佛也倒退回3503厂那个辉煌的年代。
那时候,职工医院、宿舍食堂样样俱全,精致的二层小楼整齐划一,闲来还可以去妙耳山散步闲聊。
但2013年后,3503厂地块拍卖完毕。自此,旧时3503厂的沸腾,便浓缩在老一辈向子子孙孙诉说的故事里。
众所周知,南京有许多修炼“街头艺术”的大爷大妈,尤其是在下午4点以后。
溜鸟遛狗、散步下棋...最钟爱的实属cos赌神。
< class="pgc-img">>牌场如战场,只见他们从容镇静,胸有成竹,颇有坐镇军帐的妙算军师之气势。
“三带二、同花顺、四个头......"你来我往间,有人一王激起千层浪,有人因片刻的粗心导致“樯橹灰飞烟灭”。
观战几局,真堪比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现场!
< class="pgc-img">>四点四十以后,能与街头掼蛋名场面相媲美的,必须是察哈尔路小学和回龙桥小学的家长阵营。
不计其数的电动车涌入其中,很快就塞满了本就不宽敞的路口。
< class="pgc-img">>而此时的家长be like:边等小孩放学边剥毛豆、兼职托管辅导......真·分秒必争。
< class="pgc-img">>5点以后,接上放学的孩子,装上剥好的毛豆,在李记卤菜店zan半只鸭子,道口童子鸡买上两只鸡腿,骑着电驴乘兴而归。
家就住在回龙桥的孩子,自然是三五结伴,讨论着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明天要抽查背诵的课文。
< class="pgc-img">>从察哈尔路到镇江路,从回龙桥到校门口,串联起完美的生活闭环。
有的人兜兜转转,察哈尔路小学、树人中学(搬迁之前)、南师附中,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十多年的青春。
有的人想追逐自由高中后从此处逃离,而后又嫁到校门口,坚守原地......
不论你是刚下课,还是又搬回此地长居,它像一个宽厚温柔的老友,永远在等你。
< class="pgc-img">>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大多与食物相关。
在没有奶茶店、网红甜品的年代,一杯龙子羹、一块桃酥、一把蜜三刀......足以拯救小时候的所有烦恼。
想到它们,心中总会泛起温暖涟漪。
不同于多年前,这些古早味道的势头火热,如今唯有且吃且珍惜。
走,一起重温童年美食,回味南京娃当年的口腹之欲。
童年的蜂蜜小面包,是最让人期待的甜蜜。有它在的地方,基本十米开外就能闻见扑鼻的香气。
它的奇妙口感,不知你是否还记得?
替你重温:一口咬下,先是小面包底部咯嘣脆的口感,随之是柔软的内里诱惑口腔,最后回荡在唇齿间的则是无尽的蜂蜜香甜。
时隔多年后再次吃到,本成年老儿童惊喜了,还是当年的配方!
校门口的老式鸡蛋仔,绝对称得上时代的眼泪。
那股熟悉的奶香,牢牢占据着南京小炮子子的童年。
“老板,我要半熟。”至于原因,无需多言。
曾经,人在校门外,坐拥爆浆鸡蛋仔。两块五一塑料袋的快乐,到底谁懂啊?
九十年代大热的笑脸小蛋糕算得上是“甜品界的古着”,这些年也逐渐消失在时代的滚滚红尘中。
当再次在繁华的南京城中遇见它时,往事扑面而来。
被定格的画面里,少不了童年快乐的那一帧。
经典的巧克力刘海头配上纯真笑容,入口后,古早奶油席卷上颚,带着甜蜜的罪恶,幸福上头。
大三元屹立在南京的几十年间,初心不改,贩卖着熟悉的老味道。
是的,这间承载着南京人香甜回忆的老式点心店虽不起眼,但在当年也算得上是绝对的宝藏。
蜜三刀、沙琪玛、桔红糕、马蹄糕......
相信我,你再也不会找到比它们更浓的甜蜜了。
让童年甜蜜加码的秘密,少不了蒸儿糕和梅花糕的身影。
童家巷口的左师傅梅花糕,几十年来生意火热。
从老城南的街巷内到城北的马路边,随机出现的蒸儿糕小推车,也在晃晃悠悠的旧时光里治愈着几代人。
它们无需华丽包装,一个纸杯或者一个塑料袋就是最好的容器。
捧在手上直接啃,小心烫。舌尖泛起的淡淡米香,足以让当年的甜味记忆再次苏醒。
走心的饮品,总能让用最原始简单的方式治愈你。
稠度拉满的龙子羹,吸上一口,酸甜的口感席卷口腔,惊艳味蕾。
夏日饮乌梅汤解暑、冬天喝龙子羹暖心。
没有添加剂,妈妈更放心。在那个奶茶还未出现的年代,老张龙子羹是专属南京娃的续命茶饮。
流水的老板,屹立不倒的京客奶茶。
当年,仿佛每个学校后门都开了一家这样的奶茶店。
中杯3块,大杯5块,8块的卡布奇诺已是顶流。
香芋和青苹果味是小时候的最爱。
而那股带有淡淡香精味的奶茶,则打开我对初代续命水最原始的热爱!
每个校门口都有京客奶茶店。
同样,每个校门口的放学时间段,也都会准时出现一辆炸鸡柳的小推车。
刚出锅的鸡柳得洒满椒盐和辣椒粉才够味儿。
包装纸袋子上得是印着“台湾无骨香鸡柳”的才算正宗。
说来也怪,炸鸡柳的香气总能精准的钻入鼻腔,不来一份儿,你根本舍不得回家。
那时的我们,放了学就爱往学校后面的巷子里钻。
看着一个个瓦亮的灯泡照亮各种小吃摊,默认馋虫附体。
没有菠萝的菠萝包、吃完满嘴油的葱花肉松卷、计划明天数学课上偷吃的那包辣条......
小时候的美味,不讲究高级食材、也不讲究环境,却总能换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在一口口熟悉的味道里,你再次回味从前。
仿佛它们不曾远离,这个世界就依然如故。
如今,某个角落里的小吃摊可能已不再是南京娃放学后的热门聚集地了,但每当路过,依然会勾起你年少时的记忆。
或许,这就是童年美食的魅力所在;
又或许,你也在和我一样,正怀念着那些零花钱有限,快乐却无穷的好时光。
蜂蜜小面包
禾氏特色包子馒头粥
地址:秦淮区建康路425号
北方口碱馒头店
地址:秦淮区五福巷10号101室
老式鸡蛋仔
· 上海路妇幼门口
· 新街口天之都大厦楼下
· 新街口明瓦廊附近
· 流动摊位,随机出现
笑脸小蛋糕
科巷点心店
地址:秦淮区四条巷96号
武汉米粑
地址:秦淮区普华巷1号门面
老式点心
城南茶食店
地址:秦淮区长乐路156-1号
大三元点心店
建邺区南湖七号路
秦淮区莫愁湖329号
水西门西止马营101糕点店
地址:秦淮区水西门大街韩家苑43号103室
蒸儿糕
老城南刘氏蒸儿糕
地址:秦淮区瑞金路棉鞋营15号
陆记小郑蒸儿糕
地址:秦淮区曹都巷洪公祠小区44号
徐老太蒸儿糕
地址:建邺区文体路15-1号
甜姨糕点铺
地址:雨花台区能仁里二村
梅花糕
左师傅梅花糕
地址:鼓楼区湖南路马台街新菜市1-12号
朱氏梅花糕
地址:鼓楼区上海路120号
孙氏梅花糕
地址:鼓楼区马台街36号
陆氏梅花糕
地址:秦淮区三条营49号
龙子羹
老张龙子羹
地址:秦淮区曹都巷30号101室
龙子羹
地址:鼓楼区三牌楼大街20号
古早奶茶
京客奶茶
地址:鼓楼区五百村路2号
牛杯杯饮品
地址:鼓楼区萨家湾19号
炸鸡柳
彩霞街炸鸡
地址:秦淮区洋珠巷路口
毛记鸡柳烧饼
地址:江宁区胜太东路8号
春苗炸鸡
地址:鼓楼区三牌楼大街63号
乡哥炸串炸鸡
地址:锁金村6村22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