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以“交接力”为主题,第八届|中国TOP餐饮掌门人大会暨船井咨询2023会员年度总会,将在上海召开。
在距离大会仅剩13天的时间,船井咨询董事总经理郎禄媛,结合团队全员在2023年为全国餐企做咨询服务时的一线观察,以及多年陪伴中国餐企实战成长的专业洞察,分享了全年视野的行业梳理与总结。
今年年初时,船井咨询对中国餐饮2023年的经营状态,给出一个十分形象的描述:深蹲后起跳的一年。如今一年即将过去,大家的“起跳成绩”如何?这一年,虽然“内卷加剧”“消费降级”,成为行业内的高频词;虽然“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成为全行业的显性特征;虽然消费端表现时刻创新高、时刻阶段性疲软……但在船井咨询看来,这全部都指向了一个极为正向的结论——中国餐饮全行业在加速进步、加速专业。
01
经营良好的餐饮企业:具有4大共性特征
工服装是餐厅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它不仅与门店整体风格和谐统一,还会形成顾客对品牌的印象。
一款吸睛的工服还能吸引流量。前不久小米汽车掀起抢购热潮,小米汽车工厂的工服却比小米汽车先火一步。雷军穿着工服参观造车工厂,被粉丝看上了,限量上架800件被一抢而空,甚至在二手平台上被炒到了4位数一件。
餐饮连锁化时代,选择头部供应商企业已是行业的共识,而宋氏伟业就因为在行业20余年的深耕,被称为“餐饮届的制服专家”。
< class="pgc-img">>年轻人下班后还想穿的工服长什么样?
美观舒适、高辨识度、功能性
“工服”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塑造统一的企业形象,给品牌带来正向的宣传作用,同时,工服也表明了一种职业身份,能让员工更好地进入到“工作角色”,“扮演”一名合格的职场人,努力工作,避免做出违背公司形象的事情。
不过对于现在的年轻员工来说,传统的餐饮工服设计呆板无趣,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工服产生抵触心理。
有些餐厅花了很多钱在装修上,但是员工的工服与整体风格搭配不协调,也会影响整体效果。
如何定义一款好工服的标准?
那就是员工不仅上班愿意穿,下班后也愿意穿着它出街,还会主动晒照分享。
< class="pgc-img">>1.选择底衫——美观舒适
好看的工服可以成为招聘广告,不好看的工服直接劝退年轻员工;好看的工服还能增强集体认同感和凝聚力,充满活力的员工工服,还能传递热情,感染每一位到店顾客。
根据类型划分,工服有T恤、Polo衫、马甲、卫衣、冲锋衣、西服、衬衫等样式;
根据材质划分,有纯棉、聚酯纤维、涤棉混纺、防油防水面料等;
根据季节划分,有春装、夏装、秋装、冬装或春夏装、秋冬装;
根据颜色划分,有黑白灰红这样的百搭色,也可以选品牌色等……
现在餐饮品牌越来越重视工服的设计与舒适度,让员工喜欢穿工服,而不是强制性要求员工穿着工服。
< class="pgc-img">>2.个性化定制——高辨识度
工服与品牌强关联,它是门店端展示品牌符号、价值观的输出渠道。
针对个性化需求,宋氏伟业提供两种解决方案:现货款式、企业定制,对应不同的制作流程。
定制工服流程:
有设计稿——确认面料和工艺——核算价格——打样——制作;
无设计稿——提供logo——设计效果图——确认款式和图案——打样——制作。
在体现品牌个性化元素之外,部分餐饮门店还有更加细分化的需求,比如不同工种的工服,在统一风格的基础上,又能让顾客明显看出来层级感。
去年瑞幸对工服进行升级,携手国内顶尖高定设计团队,历时5个月反复打磨,通过10多次提案和修改,设计出的工服兼具时尚感与功能性,顾客可以一眼辨别店长和咖啡师,且精准呈现出了咖啡师的专业形象。
< class="pgc-img">>3.工艺版型——满足功能性
餐饮行业的工服,耐高温,耐洗、耐穿、耐脏、吸汗性强、穿着舒适、行动不受束缚等都是基本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场景需求。
比如厨师服需具备耐洗、耐磨、耐高温的特点,服务员工服的整体设计风格与门店和谐统一,穿着舒适,吸汗透气;食品厂工服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具备人体防护功能,而工程服需要专业的防静电、阻燃功能等。
目前市场上专注餐饮工服设计的企业并不多,专注于餐饮制服的宋氏伟业,能够充分满足不同餐饮门店,及不同细分工种的服装需求,以其专业性和综合优势,成为了海底捞、和府捞面、夸父炸串、熊大爷、蜀海供应链等行业头部品牌的工服供应商。
< class="pgc-img">>基于行业痛点,成为明星企业
更懂餐饮、更大规模、更加专业
成就一款好的工服,需要满足其在美观度、舒适度、价值呈现、场景功能的特点,也就需要从材质选择、设计打版、批量生产等多个环节的配合。
在企业定制服装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痛点:
1.市场上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供应商数量有限,且定制流程极为繁琐,导致定制周期过长;
2.连锁企业都希望能找到靠谱的服装解决方案供应商,满足其对于品质稳定和成本控制等需求,但市面上的服装企业好坏掺半,难以辨别,遇到不靠谱的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3.企业经营是长周期的活动,人员不断有变动,不断会有补单的情况,这时候产品信息存档和灵活补货等售后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行业内的常见需求,宋氏伟业打通了从设计、开发、生产到销售全链路,产业链配套完善。
在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沉淀与打磨,目前宋氏伟业开发了服务员工服、厨师工服、T恤、卫衣、职业工装、食品厂工服、工程服等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 class="pgc-img">>设计和打版是个性化定制的核心环节,而公司在二十余年的行业积累中,沉淀了大量的服装专业人才,包括资深的服装设计师、企业形象策划师、及服装打版师。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市场检验,宋氏伟业积累了良好的行业口碑。
此外,还会考虑到每个工种日常穿着中的特殊需求。
比如,服务人员的围裙磨损率比较高,会配备更耐磨的面料来制作围裙;厨师日常需要在高温环境工作,会额外增加耐洗、耐磨、耐高温的需求;
此外,针对食品工厂特质服装的制作,除了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到人体防护的作用,还会结合不同车间的生产特点进行设计,兼顾舒适与合规等。
2020年公司成立,在服务了海盗船银饰、维达纸业、北京现代等知名企业后,于2007年正式定下“餐饮服装品牌化”的战略,时至今日,已分别在河南濮阳、河北沧州成立两处生产基地,年生产力可达到70万件,成为餐饮届的明星企业、优秀的服装企业、中国职业装的领导品牌,并多次入选业内评选的优质供应商。
< class="pgc-img">>从售前到售后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做到了更懂餐饮用户,用心满足餐饮客户的需求,不断优化升级流程,帮助餐饮品牌通过服装更好地传递品牌形象,实现降本增效。
“源于公司理念,因为专注才能专业,专注餐饮工服,深耕20余年才能在餐饮制服赛道里累积下专业的实力。”
夏季将至,夏季工装定制正当时,宋氏伟业也有一些专业的建议,比如在材质选择上,以轻薄透气为主,首选面料为麻料、纯棉、亚麻,当然定制化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品牌色、品牌元素都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融入服装,形成独特的品牌烙印。
结语
现在餐饮企业越来越注重品牌形象,工服作为形象窗口,时刻都在强化用户品牌感知,因此对工服的品牌呈现、颜值、品质都提出新的要求。
好的品牌形象一定源于整体印象,好的工服更是其中的加分项。选择好的供应商,每个员工都可以是品牌“代言人”。
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餐饮收入达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
餐饮行业稳步复苏之时,各企业都试图在2024年讲一些新的故事。它们或是追求极致性价比,或是推出差异化的子品牌,或是持续拓店,或是冲击资本市场,或是在海外市场寻求增长。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家餐饮企业对市场的态度都是较为乐观的,认为2024年会更好。
洗牌继续,性价比为王
在刚过去的2023年,各餐饮企业都受到了租金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近几年来商业地产价格涨幅较快,商铺的租金也水涨船高。门店租金的上涨势必会增加企业及加盟商的运营成本。此外,农副产品也易受自然条件、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这对餐饮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挑战。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1日,餐饮相关企业累计注册310.99万家,较上一年同期多了47.6万家;与此同时,全国餐饮相关企业累计注销吊销126.53万家,上年同期为59.34万家,同比增长113.23%。
当餐饮企业想把成本压力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时,消费者也不想为此买账,他们也想获得高性价比的产品。品牌专家解筱文认为,在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价值和性价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不再只关注价格,而是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务的品质、功能和性价比。这将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
进入餐饮消费持续复苏的2024年,依然会有不少餐饮企业在成本压力下被市场淘汰,更多留下来或者新进入赛道的玩家在餐饮企业如果能把“高性价比”的故事讲好,那在下半场的竞争中就已经占领了较大优势。
西贝集团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今餐饮行业的发展趋于理性,顾客的消费行为也变得更加谨慎,在选择餐厅时,会更注重菜品的品质味道、干净卫生以及性价比。消费者追求的是价格上的“降级”和品质上的“升级”。“吃好”是每个人对餐饮的最基本期待,但对“吃好”的标准会不断提高,这就需要餐饮从业者在产品、环境、服务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力求“高性价比”,做团购活动、满减活动对大众餐饮品牌来说并不难,但薄利多销的同时,如何让加盟商也可持续盈利,考验的就是品牌的供应链的实力了。也有业者认为,追求性价比固然可以,但不应该矫枉过正,譬如打价格战。
此前刘一手火锅总裁、CEO尹伊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打价格战肯定是短期(有效)的行为。“餐饮行业一直是一个微利行业,我们头上有三大挑战——高房租、高人工成本、高原材料成本,所以价格战肯定不是长久的行为。”在尹伊看来,更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回归到餐饮的本质,要能够在集采原材料方面获得更大的原产地优势,从而降低成本。“但即使有了一定的价格空间,也是不足以支撑我们去打价格战的,所以价格战确实是不能持续的一件事情。”
持续逐鹿资本市场
2024年伊始,就有餐饮企业递表港交所。
1月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高盛、瑞银。截至2023年底,古茗的门店数超过9000家,门店2023年全年GMV超过192亿元。
1月17日,徽菜品牌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小菜园在招股书中称,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持续扩大门店网络、增强供应链能力、升级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系统以提高数字化能力等。在不久前的2023年12月份,小菜园刚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加华资本。加华资本已经累计投资金额5亿元。
冲击资本市场似乎成了餐饮下半场竞争中的共同目标,但此前已有不少餐饮企业的上市之路夭折。老乡鸡、乡村基、鲜美来、阿宽食品等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
餐饮连锁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业者选择上市更多地还是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把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里程碑,因为上市之后有了资本平台,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进一步发展,当然对于创始者或者股东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财富实现的途径。”
文志宏还表示,餐饮行业资本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背后更深的原因在于证券市场的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实施,对餐饮连锁企业上市应该会越来越宽松,但是时间和程度还无法判断。
业界认为,与其他行业相比,餐饮行业门槛低、可复制性高。但餐饮赛道的食品安全的隐患比较大,供应链的打造相对会比较复杂,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通过上市审核也并不是非常容易。
不论冲击资本市场与否,扩大规模是餐饮企业的共同目标。
2023年以来,茶百道、沪上阿姨、古茗、甜啦啦等一众新茶饮品牌纷纷立下了“万店规模”的目标,而且曾经坚持直营的品牌为了扩张体量也逐渐开放加盟政策。在2024年,它们将继续往“万店规模”的目标靠近。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西式快餐品牌也在进一步地跑马圈地。肯德基在2023年底也终于成功迈过“万店”门槛。西贝集团在2024年除了稳健发展西贝莜面村国内业务、快速发展贾国龙小锅牛肉业务以外,还将全面启动西贝海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