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从1家店做成奶茶连锁品牌?
什么时候构建团队、什么时候建立体系,多数人是摸着石头过河。
创饮Talk北京站,起家于东北的茶饮品牌700cc,其创始人王冠淮分享了每个节点面临的主要痛点,和他的解决方案,你可以从中找到启发或共鸣。
< class="pgc-img">>可参考每家店的时间节点,阅读下文
>第1家店:做好产品,才能活下去
我是2011年开始从事奶茶行业的。那时候东北奶茶市场是3-5元的价位,我想做到5-12元。因此,我在定义产品的时候,第一要素是选择一个好的产品。
大家对东北的第一印象是大雪、寒冷和烈酒。因此,奶茶出品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些调整:分为夏季和冬季,夏季以茶香为主;冬季以奶味为主。
口味上,南方和北方也有差异:北方喜欢浓郁的,有滋有味的,所以我们以奶味为主;南方冬季奶茶的出品温度是在55~60度,北方是65~70度,因为东北天气寒冷,奶茶可以用来暖手,喝下去之后可以暖胃,温度要持久。
结合市场调试产品
>东北冬天大概有7~8个月的时长,人需要热量,热饮是我们最重要攻克的课题。所以,奶茶以奶为主,但也出现问题,会产生“腻”的口感。
我们就进行了一个密切调整,把热奶茶做出来之后,做几十杯,用电子秤去称,每一杯里面多加一克水、两克水、三克水、四克水、五克水等,挨个品味,通过最基础的测试找到产品的黄金点。
喝完一杯还要喝下一杯的奶茶,是最好喝的奶茶,是怎么喝都不会腻的奶茶。
所以,我们在温度、口味上做了调整,创造出符合我们当地的方式。
第3家店:做营销,打破“店不过三”魔咒
在2011年的12月24号平安夜,我们开了第一家店。开业第一天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一天是北方年轻人出来最多的一天,人流量最大的一天,这样能够保证哪条街都有人,产品销售量就会提高。
当第一家店开得成功的时候,在2012年,又连续开了两家店。第一家店成功了,不一定代表你就成功了,开店的时候会有深坑,比如第二家店不赚钱,第三家店赔钱。
这时候会产生迷茫,会反问自己是否继续开店。因为综合来说,一个赚钱,一个不赚钱,一个赔钱,等于是没有前进的。
所以我决定停止脚步,不再开店,一定要把不好的店做成盈利,把不赚钱的店变成赚钱。这时候我就开始想到如何做营销。
< class="pgc-img">做好经营才能更好扩张开店
>首先去做引流。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自己去发传单,自己去发引流卡。为什么不让服务员去,因为我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我一定要让周围的客户相信我这家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服务员为了完成任务把传单递过来。
我会去讲我的店开在哪里,我们店有什么活动,我给他做一个引流卡,卡价值一百块钱。我花了两天时间发了一千多张,真的非常有成效。我说的是一个最基础的方式,你通过引流把人吸引过来。
引流之后怎么办?复购率很低,于是第二步去办理会员卡。
我在2012年开始做卡片式的会员卡,充100送150,不断吸引我们的会员。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回购率提高了,从一周一次到一周复购四次。
用会员卡等方式锁定客源
>从引客到锁客,客流、门店越来越多。当时是室外店,北方冬天的室外温度是零下20多度,室内10度左右,服务员都没法待。我们就不再开小型店,变成开设50平~100平的店,因为天气寒冷,招不到服务员,没人愿意去做。通过2012年,我们把营销做好了,业绩整个翻倍。
但是有些坑是必须要掉的,只要掉进去之后知道如何上来、怎么改。
第12家店:做管理,和员工“谈恋爱”,把人留住
到2013年,成立了12家店,同样出现了困难。因为从3家店到12家店,还是有很多门店选址不合适,是盲目开店的。这时候不是店数开多了,是自己把自己制约住了。因为当开到12家店的时候,就发现人员不行了,管理不上去,人员流失特别严重,店长忠诚度不够。
这时,开始在我们的团队成立运营中心。有专人去选址,评估门店是否有可行性、有多少客流、男女比例,通过选址,对未来选店有一个把控。
< class="pgc-img">选址的把控和可行性分析会让选店开店更加顺利
>我们也总结了一套留员机制,无非就有两个方面:一是你怎么去跟他交流,第二你给他一个方向。
分享一下我们的留员心得,我给加盟商和我们的门店都说一定用“谈恋爱”的方式,是我们要与员工“谈恋爱”。
但不是真正谈恋爱,是用“谈恋爱”的方式去跟员工去交流,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可以想一想,你对你的员工都了解多少?他的年龄、他的生日、他的爱好、他的父母在哪里上班?如果用谈恋爱的形式,就是你要了解对方,对方也要了解你。
当你了解到对方的时候,你就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你能够给到他什么。当他了解到你的时候,他就知道给你干,你能给他带来什么,你能够给予他什么,你未来给他的竞争通道是什么。所以说,彼此之间的了解很重要。
要勤沟通,因为谈恋爱是经常性的,比如在一起吃饭看电影聚会。沟通,就是联络感情。我们经常一起团建聚会看电影吃饭,让他们找到一种感觉,愿意在这里工作。
700cc创始人王冠淮在创饮Talk北京站进行分享
>还有一个是给员工晋升机制。很多门店可能都忽略了员工,就是你来上班我给你开工资,但是大部分待三个月以上就不干了。这是最头疼的,因为他技术已经学会了,给你就干了三个月。要了解为什么3个月就干够了?
我们开始给员工设立晋升图,做成一星员工到九星员工的设计。
新加入的员工是一星员工,经过交流谈话,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理想,你没有那么大愿景,我会告诉你,九星员工能挣多少钱,七星员工能挣多少钱,干活赚钱会成为目标。
如果是想开店的员工,我们就会跟他沟通开店有风险,如果你跟我干,我会给你一个承担风险的过程,从一星员工到七星员工之后,可以考店助。
店助有三级,完成店助考店长一星二星三星。考到店长的时候,我们就给他分红。我们有三、五、十的分红机制,就是说你完成目标,到一星店长的时候就会有业绩的3%分红,如果超额完成目标,会有5%的分红;但如果你是二星级店长,你最多可以拿到店里10%的分红。
店长对于门店不忠诚,一定要转换身份给他一个股份的形式,用分红把他锁住。
要想做连锁,重要的就是人,骨干就是店长。把他们“锁住”了,才能大踏步去开店。
第26家店:做模式,让产品、选址、管理都能复制
从2013年的12家店,到2014年我们做了26家店,这时候我们开始加盟。
放加盟也有很多痛苦,比如,有些加盟商挣不到钱,有些在外面进货。刚开始,对于外进货非常头痛,因为很多人说不赚钱,就要从外面拿货,这时候我们开始把管理转变为服务。
大部分的门店督导是帮着管理门店,但我们督导只是服务。排查店里的不好因素,排查之后给他说出123如何去做。也不只是说说而已,是督导必须帮着这个店去完成业绩。
督导如果做得不到位,我们有一个巡查组,专门去下面巡店。另外,还在网上招聘神秘顾客,神秘顾客把作业交上来,审查组进行监督和处罚。
门店老板会受罚,督导也一定受罚,他们是连带责任。督导一旦被罚钱,门店老板心痛,因为他真的是帮着老板受到牵连,所以有些老板通过这些机制,不断走向正规。
分享一个案例,我们在辽阳步行街有个魏总,他是我的加盟商。他很强势,看见问题就是直来直去,但现在的年轻人是会反抗的。有一次发完工资第二天,所有员工都没来,这时候他找我们求救。
我们从总部抽人过去帮他营业,再招聘。把他的门店都招好之后,又出现问题了,他不敢管了,这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员工“欺软怕硬”,你一说他就不干。这老板说“这不行,我现在好像被这些服务员用刀架在脖子上,我一管就不干,一管就不干,就好像知道离开我们你的店就是黄。”
老板说“我也真的给钱,但是给完钱,换不来人心”。我说“你重新来,你还是按我教你的办法“谈恋爱”,但是你一定要跟员工真的用心”。
经营的本质是经营这些人,把店长、团队都打造好,才能开到更多家店。
< class="pgc-img">经营就是人的经营和团队的管理
>对于加盟商的管理,会把全套的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给到他们,用体系支撑整个品牌的发展。我们一年三个月一次老板培训,每个月都有三期店长培训。当我们把团队建设好的时候,一定是把方法给到他们。
另外,内部交流非常重要,店少的时候也一定要交流,只有培训到位了,让他跟你同频了,才能够跟你一起发展。
还有一个就是,用好的加盟商去带动不好的加盟商,用积极的人去影响那些个别不好的人。
在2014、2015年的时候,我真的是去帮加盟商发传单。老板一看我都出去了,他也跟着出去。我说你不出来不行,引流一定靠老板,而不是靠员工,你老板要不干谁给你干,你指他们引流,他们就糊弄,你一定是亲力亲为去带着他去干。
所以要树立标杆,把优秀老板的榜样故事编出来,让他去跟大家分享,当我们经营不好的时候,一定是用好的去影响不好的把它带动起来。
传帮带也是我们的文化,对员工的培养分为一教二代三要求四批评,很少做批评,教不好带不好是你老板的问题。这是一个复制的过程,产品、选址可以作为标准化复制,管理也可以标准化复制。
从0到1是最难的前期阶段,考虑的是产品;但从1到3,是为了生存,能够做得更好;从3到12家店的时候,那是一个跨越式……
每一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问题,比如之前我们一直在做产品主义,现在更关注运用用户思维,从用户角度和客户角度、员工角度出发,他们想要什么?我们能够给予什么。
现在我们有307家店,和大家都一样,每一天都会面临新的问题,共勉。
统筹|政雨 编辑|孙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 商务咨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课程咨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00万家餐馆没有迎来2022,关店潮的背后:快餐奶茶店成为重灾区
不知不觉2021年过去了,今天是2022年的第二天,有人说2022年的寓意就是:“22有大爱,2022年大家生活都会更好。”
新年的寓意很美好,但是有100万家餐馆却没有迎来2022,倒在了2021年的路上。
餐饮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超100万家餐饮店注销,2021年餐饮关店潮的背后,快餐店,奶茶店成为重灾区,其中快餐店注销数量为40万家,奶茶店35万家,火锅店10万家。
< class="pgc-img">>还差1天
2021年12月30日晚上10点,在江西赣州万象城街边开店的黄学江,将自己开业了5个月不到的奶茶店拉下了卷闸门,此时店内已经是空空如也了,能搬走的,值钱的东西全部都被黄学江借着朋友的五菱宏光拉走了。
这家投资了60万的奶茶店,掏空了黄学江的全部身家,15年深圳电子厂打工积蓄,如今全部打水漂了,为了结清员工薪资,黄学江又向朋友借了3万块。
还差1天就是2022年了,黄学江原本想要坚持到2022年,趁着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人们都回来了,兴许门店生意会很不错。
< class="pgc-img">>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是拖欠了房东一个月租金的黄学江,马上又要交租了,一个月1.5万元的租金让黄学江不堪重负,最终还是选择了关店止损。
2022年很美好,但是2021年的餐饮寒冬却真实存在,黄学江感受很深。
开业5个月来,黄学江这家奶茶店明面上看起来生意很不错,不少亲戚朋友前来门店参观后都表示很羡慕,都调侃黄学江要发财了。
< class="pgc-img">>但是真实的情况只有黄学江自己才清楚,每个月店铺租金,人工薪资,加原材料等各种费用,还要持续搞活动吸引顾客,利润低到了冰点,每天看着三四千的营业额还不错。
但其实根本就不赚钱,总部奶茶原材料价格越来越贵,真正赚的钱都拿去总部采购进货了,开了这家店后黄学江才明白,这一行就是看着很热闹,但其实真正赚钱的少之又少,只有总部才是躺着赚钱。
< class="pgc-img">>跟风开店
赖建华在广州开了一家炸串小吃店,属于快餐小吃品类,为了开这家店,赖建华和妻子拿出了全部积蓄,2021年广州炸串店很火,赖建华和妻子便想着不要再去工厂上班了,于是两个人合计了一下,在广州某商场负一楼美食街开了一个小档口,卖某姐炸串。
跟风开店的赖建华,心想着炸串是一个风口,做好了兴许今年就发财了。
门店开业后,生意确实很不错,档口面积不到30平米,开张拿一个星期,档口门前的等候队伍有近100米,每天有五六千的营收。
< class="pgc-img">>赖建华夫妻二人忙得脚不沾地,请了三个员工帮忙,这才能够应付得过来。
门店生意好,赖建华和妻子二人开始考虑到老家哪个楼盘买房,虽然很辛苦,但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直到2个月后,门店生意开始出现下滑,炸串风口逐渐消失,在某短视频上也很少看见美食网红在宣传炸串了。
生意营业额从6000多一路下降到1000多,连人工成本店租都不够,又坚持了2个月,赖建华不仅没有等来生意的复苏,反而生意还越来越差,亏损越来越大。
< class="pgc-img">>10月20日,赖建华和妻子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关闭这家开业了不到5个月的炸串店,两个人的全部积蓄60万就此打水漂了。
2021年有100万餐饮人跟赖建华,黄学江一样,选择了关店,没有等到2022年的到来。
希望在新的2022年里,我们人类能够战胜疫情,街边可以恢复往日的热闹喧嚣,人们可以只有的出门旅游,各个餐饮店能够有繁华人气。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CNMO新闻】可以说,如今奶茶已经成为一种饮食文化。作为当代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奶茶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不管是在工作日还是在休息日,喝上一杯奶茶似乎可以让人精神愉悦。近日,CNMO注意到,2022年新茶饮门店数已近50万家,其中雪王位居第一、古茗第二。
据了解,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新茶饮市场处于成熟期上半段。数据显示,2022年年底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约48.6万家,比2020年年底37.8万家增长超28%。
与此同时,报告确定了30家典型新茶饮品牌在2022年10月底的门店数。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10月底,蜜雪冰城以23295家门店数位居第一,和其他品牌相比,雪王在门店数量上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古茗,门店数为6778家,位居第二。此外,书亦烧仙草、茶百道排在第三、四位,这两家品牌的门店数也均超过6000家。
另外,报告还指出,新茶饮行业的市场格局逐渐明朗,新茶饮品牌头部效应明显。另一方面,2022年新茶饮的连锁化率已提升到55.2%。在多个城市核心商圈的抽样调查中,新茶饮的连锁化率超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