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使用预制菜要明示吗?记者走访多家餐饮企业,市监总局回应了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家层面首次明确预制菜范围,但有关预制菜的争议依然在继续。近日,绿茶餐厅、老娘舅、老鸭集等门店,被媒体曝光存在使用了预制菜

家层面首次明确预制菜范围,但有关预制菜的争议依然在继续。

近日,绿茶餐厅、老娘舅、老鸭集等门店,被媒体曝光存在使用了预制菜,但不向消费者明示的情况。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杭州的多家涉事门店,绿茶餐厅表示已下架门店预制菜菜品,老娘舅回应只有部分菜品使用预制菜,老鸭集则没有回应。

餐饮企业是否有使用预制菜,如果使用预制菜是否会向消费者明示?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广州酒家菜品都是新鲜现炒的,没有使用预制菜;广州市莲香楼有限公司负责人称,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所以没有做出相应明示;绿茶广州多家门店称,公司总部针对近日出台的预制菜相关的条例已经开展研究工作,如果未来使用预制菜,将会对顾客明示,并在菜单上注明。

绿茶餐厅、老娘舅、老鸭集

使用了预制菜但称菜单不会明示

新规出台,餐饮企业会否向消费者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呢?据浙江卫视报道,3月21日,记者跟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杭州“老娘舅”餐厅后厨。老娘舅、绿茶餐厅、老鸭集餐厅的三家西湖广场门店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菜单上不会明示预制菜,餐厅不会主动告诉顾客使用的是不是预制菜。

图源浙江卫视

上述被点名的均为知名餐饮企业。老娘舅为中式快餐品牌,今年2月22日在新三板挂牌,截至2023年上半年,老娘舅拥有门店402家,2023年上半年,老娘舅营收8.00亿元,净利润4503.66万元;绿茶餐厅主打中式融合菜,2021-2022年,其三次赴港上市但却以失败告终,截至2021年,绿茶共有门店236家,2021年,绿茶营收22.93亿元,净利润1.14亿元;老鸭集则为外婆家2020年推出的新品牌,主打杭州老鸭煲,窄门餐眼显示,截至今年3月2日,老鸭集共有24家门店,集中分布在浙江省。

3月22日,绿茶餐厅西湖广场店工作人员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已经下架了预制菜产品,如何向消费者明示预制菜方面,工作人员称会跟公司反馈,后续会有改进;3月23日,老娘舅西湖广场店工作人员向南都湾财社记者称,门店只有部分菜品是预制菜;同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多次致电老鸭集西湖广场店,电话未能拨通。

广州多家餐饮企业否认使用预制菜

绿茶广州门店称如果使用预制菜会标注

广州的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情况如何?如果菜品有使用预制菜,会在菜单上标注吗?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了绿茶餐饮在广州的多家门店。绿茶乐峰广场门店店长表示,所在门店不存在直接加热就上菜的菜品,但是有些菜品所需要用到的酱料或者配料会提前准备。绿茶餐饮五月花广场门店负责人表示,所在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对于媒体曝光绿茶浙江门店佛跳墙这一道菜品,后厨使用了预制菜,该负责人称自己所在的门店没有这道菜品,“区域不同可能存在菜品不同的情况。”

如果使用预制菜,是否会向顾客明示?绿茶餐饮多个门店负责人表示,公司总部针对近日出台的预制菜相关的条例已经开展了研究工作,如果未来使用预制菜,将会对顾客明示,并在菜单上注明,并且根据门店自身情况进行改进。

另外,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称,广州酒家菜品都是新鲜现炒的,没有使用预制菜;广州市莲香楼有限公司负责人称,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所以没有做出相应明示。截至发稿前,蔡澜港式点心、广州老字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未给予答复。

市场监管总局期待

餐饮商家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餐饮企业如果使用预制菜,是否必须要向消费者明示?

3月21日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据“市说新语”官方公众号,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期待餐饮商家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六部门“通知”发布后

预制菜概念股开盘活跃

二级市场上,预制菜概念股开盘活跃,但高开低走。据Wind数据,截至3月22日收盘,A股预制菜概念板块整体跌1.57%,其中,国联水产涨2.84%,味知香、大湖股份、千味央厨和紫燕食品等多股跟涨,而双汇发展、全聚德、广州酒家、五芳斋、新希望等多股下跌,绝味食品收盘跌4.66%,跌幅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猪肉概念股收盘跌2.5%,但天邦食品开盘即涨停,截至当天收盘涨5.81%,温氏股份、龙大美食等多股下跌。

观察

预制菜产业发展挑战包括

群众忧虑预制菜添加防腐剂等

回顾2023年,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争议。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

在国家大力扶持预制菜产业的背景下,也有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性存在担忧。去年9月,南都曾报道,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家长明确提出反对预制菜进校园,有的家长会在中午给孩子送饭,称“一顿预制菜都不想让孩子吃”,也有家长疑惑,预制菜究竟是什么?

在预制菜进校园风波后,同年11月,马云被传进军预制菜领域,尽管马云前助理陈伟辟谣,但消息传出当天,A股预制菜概念板块迎来大涨,足以证明预制菜产业在资本市场备受关注。

正因如此,3月21日六部分发布《通知》。其中,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负责人指出,预制菜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群众忧虑预制菜添加防腐剂、标准不统一等。

如何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安心?该负责人称,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同时,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商家需如实回答

消费者关于商品的询问

上海兰迪(广州)律师事务所电商法律部负责人李晓怡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餐厅是否应当主动披露其使用的是否是预制菜的问题,与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相关。

李晓怡表示,现有法律关于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的规定主要是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实施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知情权的条款是概括性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可以要求经营者提供与服务内容有关的情况。根据此条,可以看出,法条没有细致到规定商家是否一定必须披露所使用的是否是预制菜,但是,该规定要求商家必须如实回答消费者关于商品或服务内容的相关询问。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明确询问商家使用制作的菜品是否是预制菜,商家需要给出真实、明确的回复,否则就会涉嫌侵害的知情权、选择权,甚至虚假宣传。

李晓怡称,近期公布但于2024年7月1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也明确,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更多的关于餐饮行业是否需要披露具体的服务情况,则要看回现行的行业标准或者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如果关心该问题,可以在消费前提前询问商家,主动了解菜品情况,再做选择。”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目前,这并不是强制要求的规定,部分餐饮企业也对如何告知等方式疑惑,接下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对这一块做出具体的阐述,“我认为《通知》有其进步之处,但我认为还远不足以现在就做强制要求。现在处于一个过渡期、摸索期,大家需要有共识后才能在法律层面对企业有进一步的要求”。

预制菜定义仍需进一步科普教育

预制菜标准体系应进一步完善

《通知》提到“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程钢表示,该定义是广东首先提出的,将预制菜定义的重点聚焦在“菜”字上,预制菜是一道菜肴也是一道美食。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通知》除了对预制菜有了明确定义外,还通过举例的方式将主食类食品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剔除出预制菜范围,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等都不属于预制菜。

程钢对此表示,《通知》中更多强调“什么不是预制菜”的内容。按照标准,鼓励商家明示的其实是SC工厂生产的包装类预制菜,而餐饮企业央厨加工的实际上叫做前置处理,“SC工厂和中央厨房是两个不同类型的生产单位,前者可以简单理解为食品加工企业,可以面向C端,有零售渠道,走流通的,但是后者属于内部流通,没有外部渠道,也就是说,中央厨房只能流通到餐饮企业的下属门店。中央厨房有两个较大的分支,社会餐饮以及团体配餐”。

但是,若中央厨房使用的是预制菜,这该如何界定?若餐饮企业使用了预制菜,又进行了二次加工,还算不算预制菜?又或者是预制菜只是起到了一个辅料的角色,相应的菜品该如何归类?对于上述种种问题,程钢表示,《通知》出台非常及时,但也需要继续优化预制菜体系的定义,接下来应有进一步的明确。

“在行业中,连锁餐饮门店的配给其实采用的是内流通的形式,实际上这是长期存在的,是餐饮企业保障食品安全、生产工艺标准稳定性的常态化的运营模式。”程钢表示,在他看来,其实很多餐饮企业采用的不是预制菜,但是,关于预制菜定义的科普并没有很好普及,商家也对此没有明确概念

程钢表示,《通知》的出台对预制菜行业的长远发展绝对是利好的,因为会排除一些滥竽充数或不属于预制菜范畴的企业。他认为,针对C端的这类包装类食品在餐饮环节应用时,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制定更为科学精准的标准体系,划清预制菜肴与现场烹饪的合理界限。

程钢强调发展预制菜行业的初心,是为了解决农产品时空半径的延展问题,延长其生命周期,扩大它的销售半径,甚至助力乡村振兴。“之前家长担心的,是预制菜安不安全的问题,但我们强调,预制菜是按照食品工业对于生产类企业的食品安全规范要求生产的,标准是高于餐饮业的,因此我认为预制菜产品是更安全的。比如3·15晚会的梅菜扣肉事件,实际上错的是部分厂家,我们不能因此否定预制菜行业。”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邱康正

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江苏南京“LL西餐”背后公司——南京肴之外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将“金箔”等作为原料使用在菜品上,因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被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记者了解到,南京肴之外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由演员雷佳音和贾乃亮姐姐所在的公司共同持股,雷佳音和贾乃亮都曾为该店宣传。根据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今年2月15日,该局根据投诉线索,对南京肴之外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L西餐厅”)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餐厅厨房加工操作台上摆放着1瓶已启用的“装饰银箔”,未发现“金箔”,执法人员对已启用的“装饰银箔”采取扣押行政强制措施,随后对LL西餐厅存在涉嫌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3月8日案件调查终结。经查,LL西餐厅2021年1月1日正式营业,“金箔”“装饰银箔”由餐厅前甜品顾问在其开业前带到餐厅厨房,该餐厅无相关的采购验收记录。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LL西餐厅将“金箔”作为原料使用在“菠萝香菜慕斯”菜品中,“菠萝香菜慕斯”菜品作为该餐厅在“抖音”App上推出的“超值68元下午茶双人套餐”中的菜品之一,不单独销售。LL西餐厅累计销售上述“超值68元下茶双人套餐”67份,套餐单价为68元/份,违法经营额为4556元。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对LL西餐厅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装饰银箔”1瓶、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4556元、并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肴之外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28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贾乃亮姐姐贾姗担任股东的公司“江苏泽同商贸有限公司”以及演员雷佳音共同持股,其中雷佳音持股15%。

据媒体此前报道,2021年1月1日,由演员雷佳音和贾乃亮领头创立的新品牌“Lighting Life”(即LL西餐),在南京水游城举办了首家线下生活空间店的开业典礼。报道称,雷佳音、贾乃亮对于LL生活空间的打造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们并不是纯粹的去做一个餐厅。而是打造一种生活的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沉浸其中,去体验美食,去畅谈生活,去感受气氛。我们希望每一个来到生活空间的朋友,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有一种幸福的饱腹感”。5月27日,记者尝试拨打LL西餐门店电话以及南京肴之外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公开电话,均无人接听。据大众点评网站资料显示,目前该餐厅已暂停营业。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银箔粉既不是食品生产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事实上,金和银作为重金属元素,若不慎摄入会造成机体中毒,例如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影响组织细胞功能,进而影响人体健康。金银中毒往往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皮肤瘙痒,更严重者将导致呼吸困难、脏器损伤等,若不及时就医,将危及生命。今年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①切勿听信不法商家对金银箔粉食品的虚假夸大宣传;②不采购、食用以添加金银箔粉食品添加剂为噱头的食品;③如果发现违法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的情况,请及时拨打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来源 | 钱江晚报

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

近日,某酒店厨师在菜品中添加庆大霉素的新闻报道刷屏网络。据悉,原因是为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提前给顾客止泻。

我们看到,舆论对该事件的关注和讨论还在不断发酵,相关话题一度在热搜榜上“霸榜”。

查阅报道发现,这是发生在2023年的一则食品安全事件,案件信息被透露,实则是通过一场南通某酒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政公益诉讼案办理效果听证会。

一起去年发生的、而且已经被相关部门调查处理的食品安全事件,一经报道,为何立即引发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首先,正规酒店的厨师竟然在菜品中投放庆大霉素。乍听这则信息,网友的心情是愤怒的。这无异于变相投毒,事件本身的恶劣程度令人震惊。

要知道,硫酸庆大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处方药,也是导致不少孩子耳聋的“罪魁祸首”,而《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显然,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和讨论已超越了职业道德范畴,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同时,在愤怒之余,网友深感“不寒而栗”,尽管目前该案件已经宣判,相关责任人已得到相应惩罚,但很多人仍表示“细思极恐”,“总担心不是个例”。

毕竟,像这类厨师在菜肴里掺止泻药等非法行为,本身有很高的隐蔽性,很难为外人所察觉和发现。网友不免联想,这到底是个人的偶然为之,还是行业内本身就隐藏着的“潜规则”?

根据已经公布的判决书信息,我们看到,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4日期间,该酒店厨师长沙某、厨师付某在烧制的鸡汁烩花胶、鸡汁烩蹄筋等“头菜”里,按照十桌一盒(相当于每桌一支)的标准添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累计售出添加该药品的烩菜达1639份,销售金额78672元。

而且,本案的硫酸庆大霉素全部来自某连锁大药房的同一家门店,酒店杂工张某每次购买量一般为100盒,最少的也有10盒,都没有提供处方。药店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行为,违反了国家关于药品分类管理规定。

多方配合,长时间作案,看到这些细节,对于网友的联想和担心,我们几乎可以理解,甚至也有类似“不是个例”的担忧,而这也正是推动讨论不断升级的最重要原因。

那么,对类似事件的关切,如何让网友从“担心”变为“安心”?

首先,我们应该感谢那个打举报电话的酒店员工。他的这份勇敢,让我们在这起恶劣事件中还能看到人性之善,看到普通人的良知。作为内部“吹哨人”,这位举报者应当得到嘉奖。

这也启示我们,相关举报制度和保护措施应当进一步细化和加强,对于类似隐蔽的食品添加非法行为,在食药安全监管的同时,内部人员相互监督,勇敢站出来揭露,至为关键。

同时,我们看到目前该案件已经宣判,两名被告人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及一年六个月,宣告缓刑,并处罚金共计16万元。而且,市场监管部门还对涉案酒店罚款118万余元,吊销其《食品经营许可证》,对相关人员作出终身或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行政处罚。对于向该酒店非法销售处方药的涉事药店,也正面临行政公益诉讼等处罚。

所以,对类似唯利是图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全链条罚,要从重罚,让相关涉事者为失信且违法的恶劣行径付出沉重的代价,让法律的红线在社会上形成震慑,让全链条的食药安全监管体系真正全覆盖,让从业者对食药安全的红线有敬畏、知行止。

如此,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不寒而栗”和“细思极恐”才能变为“安心”和“放心”。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