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市的“满天星”鸡蛋仔
小编一直都很喜欢桂源铺的原味鸡蛋仔,但最近去到他们家店,发现上了一款鸡蛋仔,名字还挺别致,叫桂家香蜜脆脆。
▽ 桂家香蜜脆脆
< class="pgc-img">>鸡蛋仔还是我们熟悉的鸡蛋仔,上面散落着好多的果仁,在小编眼里,整个鸡蛋仔就跟“满天星”似的!
< class="pgc-img">>平日里吃鸡蛋仔,特别喜欢守在柜台前,看着店员一步步制作,闻着新鲜出炉的鸡蛋仔的香气,觉得很幸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样一顿操作之后,鸡蛋仔才算正式出道,还没接到手上,浓浓的鸡蛋仔香味扑鼻而来,香飘几里的威力再次出现。
< class="pgc-img">>细碎的果仁,被蜂蜜粘粘在鸡蛋仔上,咬下一口,鸡蛋仔的香、蜂蜜的甜、果仁的清新.....各种滋味在口中交汇,忍不住口水分泌!
< class="pgc-img">>鸡蛋仔外壳酥脆,咬开时看到分成两层,上层中空,下层是软绵的夹心,香气四溢、咸香可口,让你闻香而来,尝一口就会爱上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
港式鸳鸯中的“白月光”
说到香港茶餐厅的特色饮品,“鸳鸯”肯定是名列前茅的,这种由七分港式奶茶和三分咖啡混和而成的香港饮料,味道特别,颇受老一辈香港市民的欢迎。
▽ 白月光鸳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为什么这杯鸳鸯会被叫做“白月光”,就是因为它除了奶茶和咖啡之外,还特别添加了黑白淡奶,因此在外观上会比普通鸳鸯的颜色白亮不少,口感上也上了一些苦涩,更多了几分丝滑香醇~
< class="pgc-img">>一份桂家香蜜脆脆,一杯白月光鸳鸯,确认过眼神,这就是下午茶的标配。
< class="pgc-img">>3
延禧宫“养生圣品”
天气冷了,不要喝冷饮了,对身体不好,还是喝点热的,90后也要开始努力养生了!
▽ 延禧宫银蔗水
< class="pgc-img">>延禧宫银蔗水,名字很中国风,里面的内容也都是咱平时一直吃的“养生圣品”,有枸杞、红枣、马蹄......
< class="pgc-img">>这杯养生特饮,到手的时候温度正好,清冷的秋冬,把它捧在手心里,很暖!
< class="pgc-img">>4
铜锣湾深巷里的经典味道
据说这杯鸳鸯可不一般,它来自铜锣湾的一个深巷中,但却有很多很多人慕名前去品尝,可谓是“咖啡香不怕巷子深”呐!
▽ 铜锣湾鸳鸯
< class="pgc-img">>相较于前面的白元光鸳鸯,这一杯的口味会更重一些,浓烈茶味和咖啡味,让人瞬间精神百倍!
< class="pgc-img">>5
用“拉茶”的手法做咖啡
这一杯咖啡可以说是TVB港星都爱的美味,用拉茶的技术来处理咖啡,让咖啡和空气充分接触,提升了茶的丝滑度,同时也带走一些涩味。
▽ TVB咖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编上面给大家介绍的这几款,
都是桂源铺的冬季新品,
新鲜热乎,刚刚上新。
桂源铺还专门召开了冬季新品发布会,
邀请各家媒体到场,一同品鉴新品。
桂源铺冬季新品发布会
10月28日,桂源铺冬季新品发布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无比热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本季秋冬新品都很有各自的特色,但又都将港式经典的传承和创新体现的淋漓尽致,能够在萧瑟的寒风天,给大家带来别具一格的暖心体验。
< class="pgc-img">>同时,发布会现场还透露了一款即将上市的新品,啤酒瓶装的丝袜奶茶,纯正的港式味道,口感很醇厚,独特的拉环设计,开启更加方便,这造型必须给满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一杯香滑的鸳鸯,
一份酥脆的鸡蛋仔,
一天就可以这么简单幸福!
< class="pgc-img">>桂源铺港式奶茶
冬季新品-温暖上市
全国各门店有售
上市时间:
上海-10月22日
全国-10月29日
><>< class="pgc-img">>丨职业餐饮网 焦逸梦
现在许多网红餐厅一炮而红,却大多数只是一阵风,速生速死。
而在上海有一个奶茶品牌,7年前靠着微博红利成为当时最火的网红品牌之一。
第一家店只有6平,月营收竟最高达50万!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茶饮市场,它却稳扎稳打、站稳了脚跟,7年开出200家直营店,去年营收3个亿!
它就是桂源铺。
一个网红店如何延长生命周期,成长为连锁品牌?职业餐饮网采访到了桂源铺的创始人郑志禹。
开店连亏4个月,
创新做樽装奶茶,靠微博走红!
创业初期,开第一家店时,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2011年,桂源铺的第一家店,开在桂林米粉旁边,只有6平米,卖奶茶,只做外带,门店环境也没有任何调性。
而这家店,不仅没有做到盈亏平衡,还连续亏损了4个月,每天的流水只有几十块,最惨的一天只卖了27块。
创新做樽装冰镇丝袜奶茶
痛定思痛,就在这时,桂源铺作了一个创新,把冰奶茶放在了玻璃瓶里,类似于冰镇啤酒的形式,这款产品叫做樽装冰镇丝袜奶茶。
< class="pgc-img">>(樽装冰镇丝袜奶茶,2012年特别火)
赶上微博红利期,一炮而红
而2012年,微博刚刚兴起,广告还很少,桂源铺花了2000多块,将这个樽装产品在微博上曝光了3天。
广告效果立竿见影,桂源铺马上就变成了网红店,门口开始排长队。
< class="pgc-img">>(2012年的排队现象)
而因为线下门口排队的盛况,上海的电视台也都慕名而来,又进行了一轮传播。
短短几天,桂源铺就得到了两轮传播,一下子从连续亏损4个月的小店,变成了网红奶茶店,顾客想喝一杯桂源铺,得提前10天预约;6平米的小店,月营收能做到50万!
靠这个创新,桂源铺活下去了,而且活得很好。
< class="pgc-img">>大胆差异化定位,做港式奶茶
开第5家、第6家店时,就不能仅停留在活下去的层面了,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想清楚品牌的定位。
在2011年的奶茶市场,奶茶几乎等同于珍珠奶茶,台式奶茶是主流,品类还未细分且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而桂源铺另辟蹊径,做港式奶茶。
< class="pgc-img">>1、原材料上:告别奶精,7年不做珍珠奶茶
相比于台式奶茶,用奶精、珍珠等作为原材料,港式奶茶用的原材料是斯里兰卡茶叶和淡奶,原料更健康,成本也更高。
用真材实料是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当时的奶茶界,有句话是“得珍珠奶茶者,得天下”,也就是说,珍珠奶茶是刚需,你把它做好了,店铺生意就差不到哪儿去。
但那时珍珠奶茶正是奶精时代的产物,固然可以带来生意,但符合桂源铺的定位和调性吗?不符合。于是,桂源铺坚持7年,不卖珍珠奶茶。
< class="pgc-img">>2、产品上:打造奶茶爆品+小吃爆品
港式奶茶往上追溯是港式茶餐厅,港式餐厅的产品一般由饮品和甜品组成。
而港式奶茶的品类只有7种,其中还包括3款如可乐一样的一饮品,又想提高品类的丰富性和客单价,怎么办呢?
于是,桂源铺在丝袜奶茶、冻柠茶的基础上,推出了小吃爆品——鸡蛋仔。
因为,菠萝包、三明治等港式小吃,需要请大师傅现场制作,而同样作为港式小吃的鸡蛋仔,成本低、无油烟、又容易标准化,作为港式奶茶店的辅助小吃,最为合适。
< class="pgc-img">>桂源铺的人均消费在20元左右,一杯奶茶的价格在15-25元之间,鸡蛋仔的价格在15-20元之间。
3、客群上:香港文化风靡,找到了自己的港式奶茶顾客群
而在TVB等香港影视文化的影响下,桂源铺找到了自己的港式奶茶客群。
桂源铺作为初创品牌,没有知名度和资源,避开了台式奶茶这个红海,找到了港式奶茶这一蓝海,有了自己的特色,因此,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时间。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桂源铺选择是台式奶茶,就很难有今天的规模和地位了。
< class="pgc-img">>4、紧跟趋势,升级黑糖奶茶
但,随着品牌规模的扩大,桂源铺的产品线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港式奶茶,而是根据流行趋势和顾客需求,结合自己的品牌价值打造新产品。
就像今年黑糖奶茶非常火,桂源铺也跟进了,但也结合香港特色,升级了黑糖奶茶的原材料,比如,用阿华田代替奶精,用布丁代替珍珠,既迎合了市场需求,也保留了品牌的核心价值。
托管式直营模式,3年营收翻12倍
定位想清楚以后,就要思考品牌的商业模式了,比如,你要扩张,到底靠直营还是加盟。
和大多数品牌一样,开几家直营店就放加盟,从而扩大规模,桂源铺也是如此。
但放了加盟店后,桂源铺发现门店营收不升反降。
抛去了网红的外衣,品牌该如何立足?加盟店成了拖油瓶,该如何改变现状?
这些问题,都摆在了桂源铺面前,为此,桂源铺团队通过对特许经营模式和餐饮业的深入思考,以及通过世界各地的考察和调研,推出了直营和加盟之间的托管式直营模式。
1、加盟商亏钱补贴10%”,“收买”人心
所有的模式,要想生效,得先有人。
什么意思呢?就是桂源铺的加盟商也流失过,没有加盟商,再好的模式也是空中楼阁。
当时,桂源铺的营收开始下滑,加盟商纷纷要出走。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还要挽回加盟商,难度可见一斑。
于是,桂源铺用了这一招,把加盟商都召了回来。
这一招,就是总部为加盟商的盈亏买单:加盟商赚钱的话,给总部营业额的10%;亏钱的话,总部给补贴10%。
既然盈亏都有总部兜底,何乐而不为呢?加盟商决定回归,试一试。
后来一试,很多加盟商觉得还是总部管理得好,于是,又纷纷回归。
甚至,曾让某竞对品牌的加盟商,纷纷翻牌,直接换成了桂源铺的招牌。
而,在一切回归正轨以后,总部和加盟商之间又达成了新协议,不管赚钱与否,将营业额的5%交给总部。
想要加盟商死心塌地跟品牌走,第一,得保障他们的利益,得舍得让利,甚至是自己亏损;第二,得具备极强的管理能力,能化解困境。
郑志禹回忆到,“在打磨整个加盟托管模式时,有段时间,桂源铺的公司帐户上每个月要净亏10万,每个月都要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但,通过对价值观和商业模式的坚持,终究都挺过来了!”
2、3年时间,门店年营收从2500万到3亿
餐饮品牌要扩张,该选择直营,还是加盟呢?几乎每个餐饮老板都纠结过这个问题。
如果自有资金雄厚,或拿到了融资,一般会选择做直营;
要么就,开放加盟,但管控一直都是个大难题;
而,桂源铺作为千千万万个普通创业公司里的一个,并没有强大的资金和资源,又想对门店进行深度管理,怎么办呢?
桂源铺将直营和加盟做了个结合,创造了加盟托管的模式。
靠这套模式,桂源铺不仅成功破局,还迎来了3年的快速增长期。
2015年,门店销售额达2500万;2016年,门店销售额达1.2亿;2017年,门店销售额达3亿;预计2018年,门店销售额将达4亿;
那么,这套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
桂源铺在全国共有360家,自己直接管理的店有200多家。
第一,这直接管理的200家店,相当于桂源铺的直营店,加盟商只用出资金、资源,看看报表或监督,其它从督导到训练到设计,包括员工培训,全都由总部来做;员工也是自己的,总共有800个一线员工。第二,剩下的160家店,因为分布较远,管理半径有限,交由代理商管理,具体又分为代理直营店和代理托管店。
这样的模式,既解决了资金和资源的问题,又让门店可控,极大地助力了门店的发展。
< class="pgc-img">>3、麦当劳式的管理逻辑,名创优品式的投资逻辑
国内餐饮品牌的加盟模式,很少有能进行强管控的,这就使得品牌的风险应对能力较低。
而桂源铺的加盟托管模式,综合了麦当劳和名创优品的模式。
郑志禹说,我们的管理逻辑是基于麦当劳,财务逻辑是基于名创优品。
第一,麦当劳采取的是卖老店的模式,它的管理是很深入的,因为系统众多,需要由总部直接控制;
所以,麦当劳会让一个店走上正轨后,再将整个店打包卖掉;
第二,名创优品的模式,更偏向于投资,但总部对每个店,都会参与投资、管理,并有绝对的控股权。
事实证明,这种融合后的模式比较成功,也正因如此,桂源铺保持了门店的扩张、以及品牌成长。
< class="pgc-img">>4、打通员工上升通道,系统培训
都说餐饮行业的员工流失率高,其实,茶饮行业的员工流失率更高。
因为茶饮行业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几平米的空间劳作,从早站到晚,工作环境较差;
而且,很多茶饮店的员工年龄偏小,多为十几岁到20出头的小姑娘,工作更不稳定;
很多奶茶店,都是个人开的,员工给一个老板打工,上升通道有限,最多做到店长,就要跳槽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员工留住,实属不易。
而桂源铺,打通了员工的上升通道,员工可以在门店工作,能力优秀者,还可到总部各个岗位去做;
对于门店现制奶茶,总部有一个较大规模的训练基地,提供系统而完整的培训。
< class="pgc-img">>小结:
一时火爆是运气,长久稳住是实力!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餐饮企业火起来很容易,在市场上稳住却很难!
红时不失分寸;走下坡路时,又能逆转局势、扭亏为盈。那些在市场上存活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品牌,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许多网红餐厅一炮而红,却大多数只是一阵风,速生速死。
而在上海有一个奶茶品牌,8年前靠着微博红利成为当时最火的网红品牌之一。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茶饮市场,它却稳扎稳打、站稳了脚跟,8年开出400家门店,营收4个亿!
它就是桂源铺。
< class="pgc-img">>创新做樽装冰奶茶,靠微博走红
2011年11月,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附近第一家桂源铺开业了,店铺只有10㎡,卖奶茶,奶茶都是现制现售,店内不提供座位,只做柜台式的服务和外带,门店环境也没有任何调性。
而这家店,不仅没有做到盈亏平衡,还连续亏损了4个月,每天的流水只有几十块,最惨的一天只卖了27块。
就在这时,桂源铺做了一个创新,把冰奶茶放在了玻璃瓶里,类似于冰镇啤酒的形式,这款产品叫做樽装冰镇丝袜奶茶。
而2012年,微博刚刚兴起,广告还很少,桂源铺花了2000多块,将这个樽装产品在微博上曝光了3天。
广告效果立竿见影,桂源铺马上就变成了网红店,门口开始排长队。
< class="pgc-img">>而因为线下门口排队的盛况,上海的电视台也都慕名而来,又进行了一轮传播。
短短几天,桂源铺就得到了两轮传播,一下子从连续亏损4个月的小店,变成了网红奶茶店,顾客想喝一杯桂源铺,得提前10天预约;10㎡的小店,月营收能做到50万!
靠这个创新,桂源铺活下去了,而且活得很好。
大胆差异化定位,做港式奶茶
2011年的奶茶市场,奶茶几乎等同于珍珠奶茶,台式奶茶是主流,品类还未细分且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而桂源铺另辟蹊径,做港式奶茶。
< class="pgc-img">>01 原材料上:告别奶精,8年不做珍珠奶茶
那时珍珠奶茶正是奶精时代的产物,当时有句话是“得珍珠奶茶者,得天下”做珍珠奶茶固然可以带来生意,但符合桂源铺的定位和调性吗?不符合。
于是,桂源铺坚持8年,不卖珍珠奶茶。
02 产品上:打造奶茶爆品+小吃爆品
桂源铺在丝袜奶茶、冻柠茶的基础上,推出了小吃爆品——鸡蛋仔。
因为,菠萝包、三明治等港式小吃,需要请大师傅现场制作,而同样作为港式小吃的鸡蛋仔,成本低、无油烟、又容易标准化,作为港式奶茶店的辅助小吃,最为合适。
< class="pgc-img">>03 紧跟趋势,升级黑糖奶茶
随着品牌规模的扩大,桂源铺的产品线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港式奶茶,而是根据流行趋势和顾客需求,结合自己的品牌价值打造新产品。
就像去年黑糖奶茶非常火,桂源铺也跟进了,但也结合香港特色,升级了黑糖奶茶的原材料,比如,用阿华田代替奶精,用布丁代替珍珠,既迎合了市场需求,也保留了品牌的核心价值。
托管式直营模式,3年营收翻12倍
2013年。桂源铺放了加盟店后,发现门店营收不升反降。
为此,桂源铺团队通过对特许经营模式和餐饮业的深入思考,以及通过世界各地的考察和调研,推出了直营和加盟之间的托管式直营模式。
01 加盟商亏钱补贴10%,“收买”人心
所有的模式,要想生效,得先有人。
什么意思呢?就是总部为加盟商的盈亏买单:加盟商赚钱的话,给总部营业额的10%;亏钱的话,总部给补贴10%。
既然盈亏都有总部兜底,何乐而不为呢?很多加盟商决定试一试。
想要加盟商死心塌地跟品牌走,第一,得保障他们的利益,得舍得让利,甚至是自己亏损;第二,得具备极强的管理能力,能化解困境。
02 3年时间,门店年营收从2500万到4亿
桂源铺将直营和加盟做了个结合,创造了加盟托管的模式。靠这套模式,桂源铺不仅成功破局,还迎来了3年的快速增长期。
2015年,门店销售额达2500万;2016年门店销售额达1.2亿;2017年门店销售额达3亿;2018年门店销售额达4亿。
那么,这套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桂源铺在全国共有400多门家,自己直接管理的店就有200多家。
- 第一,这直接管理的200家店,相当于桂源铺的直营店,加盟商只用出资金、资源,看看报表或监督,其它从督导到训练到设计,包括员工培训,全都由总部来做;员工也是自己的,总共有800多个一线员工。
- 第二,剩下的200家店,因为分布较远,管理半径有限,交由代理商管理,具体又分为代理直营店和代理托管店。
这样的模式,既解决了资金和资源的问题,又让门店可控,极大地助力了门店的发展。
桂源铺的创始人郑志禹说:“我们的管理逻辑是基于麦当劳,财务逻辑基于名创优品。”
- 第一,麦当劳采取的是卖老店的模式,它的管理是很深入的,因为系统众多,需要由总部直接控制;所以,麦当劳会让一个店走上正轨后,再将整个店打包卖掉;
- 第二,名创优品更偏向于投资,但总部对每个店,都会参与投资与管理,并有绝对的控制权。
从2014年至今,桂源铺开始不停的开店,做管理,做迭代,以上海为中心,以直营,加盟托管还有区域代理的形式扩张,严格控制开店的速度,兼顾品牌扩张和品质控制,员工发展和财务成长。
03 桂源铺的扩张计划
目前桂源铺在全国拥有400家门店,足迹遍布上海、南京、苏州等30个城市;同时推进向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等海外市场的发展计划。
2017年桂源铺门店端的营业额3亿,去年在终端销售差不多4亿,换成客单价,也就是服务顾客3000万人次左右。
郑志禹认为,中国奶茶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而是在迭代中,在诸多品牌的混战里,桂源铺看重的不是谁争第一,而是希望获得更多消费者,满足顾客的新需求。
小结
一时火爆是运气,长久稳住是实力!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餐饮企业火起来很容易,在市场上稳住却很难!
红时不失分寸;走下坡路时,又能逆转局势、扭亏为盈。那些在市场上存活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品牌,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