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几节我们主要围绕餐饮费发票所对应的业务招待费和职工福利费事项进行了阐述,本节将带领大家探索餐饮费发票在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两方面最大可能性: 一、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业务招待费,企业在筹办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类费用,可以在开始营业的年度,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税前扣除; 二、差旅费(员工因公出差,在公司规定标准内报销的餐饮费,可以连同出差目的地的住宿费,交通费附带详细的出差申请单一并粘贴报销),规定标准内的差旅费可以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三、会议费(企业召开会议期间发生的餐饮费费用,附带会议通知,会议签到表,会议纪要,会签单,特别事项还要提供会议照片或录像等证明其真实性的资料); 四、董事会费/工会经费(这两类餐饮费用,在上述第三条会议费的基础上对与会人员和会议召集组织有了特别的限定,根据特殊限定条件分别计入对应费用类别); 五、职工教育经费(企业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期间发生的餐饮费用,按照规定计入职工教育经费); 六、业务宣传费(企业参加销售业务洽谈,展览会期间发生的餐饮费用,按规定可计入业务宣传费); 七、影视制作成本(影视企业筹拍影视剧期间发生的餐饮类费用,据实计入影视成本中)。 特别提示:由于各类费用税前列支扣除需要不同提供不同的资料,具有不同的扣除政策,所以需要财务人员从整体上做好筹划,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
<>读:餐饮业为了招揽客户,留住回头客,会有相应的赠品福利等,这些同样需要财务人员准确入帐,本文来为大家解答餐饮业的赠品怎么做账,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餐饮业的赠品怎么做账?
1、对同种商品买一赠一。此类销售行为目前通常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将其中一件商品按售价作正常商品销售处理,而另一件则以成本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确定赠品全部赠出。此类赠品多属低值物品,如手帕、玻璃杯等,随商品的售出而赠送,其赠品数量确定,送完即止。这种销售方式应将赠品的赠出视为一种“营业费用”,在销售商品时借记“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class="pgc-img">>餐饮企业赠券、赠菜、抹零的会计处理
据审核人员(夜审或日审)报来的日收入报表,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现金(实际收到的现金)
借:应收账款(签单消费金额)
借:营业费用-现金折扣(抹零金额)
借:营业费用-餐券折扣(收回的原发出餐券)
借:营业费用-赠菜折扣(赠菜的正常销售价格)
贷:营业收入-饮食收入(菜品收入)
贷:营业收入-商品收入(酒水收入)
贷:营业收入-其他收入(茶水、口布等收入)
><>读:餐饮企业送出的赠券怎么做财务问题?餐饮行业喜欢做一些优惠促销活动来吸引新老顾客,因为处理这方面的财务问题也是常有的。根据问题,我们可以分为需要处理的问题包括会计发面和税务方面......
餐饮企业送出的赠券怎么做财务问题?
答:会计方面,企业发送代金券时尚未形成现实的义务,暂不需要做会计处理。实际收回代金券并按扣除后金额结算时,直接视为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商业折扣。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应该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收入。
税务方面,企业收回代金券并按扣除后金额结算的,属于税法规定的折扣销售。
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规定,“单位和个人在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时,如果将价款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以折扣后的价款为营业额;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营业额中减除。”
因此,目前实践中如果企业使用的是定额发票,那么直接按折扣后撕票给客户,如果是填开式发票,最好将全部价款和折扣开在同一张发票上,这样便于反应业务全貌,避免税务机关检查时认为成本与收入不匹配。
财务管理方面,因为企业是按折扣后金额核算营业收入,可能导致营业成本与收入不匹配,所以我们建议企业对此类情况设置备查登记簿,记录代金券的发放和收回情况。当然最好能明晰到每一台的消费金额和折让金额,也包括对特殊客户的免单和打折情况的记录,以方便内部管理和成本分析、控制、监督。
< class="pgc-img">>餐饮业发放赠券怎么做账?
借:现金(实际收到的现金)
借:应收账款(签单消费金额)
借:营业费用-现金折扣(抹零金额)
借:营业费用-餐券折扣(收回的原发出餐券)
借:营业费用-赠菜折扣(赠菜的正常销售价格)
贷:营业收入-饮食收入(菜品收入)
贷:营业收入-商品收入(酒水收入)
贷:营业收入-其他收入(茶水、口布等收入)
根据介绍以后,餐饮企业送出的赠券怎么做财务问题?餐饮行业是会计当中四大行业之一,平时需要处理的问题肯定也有不少的。所以以后在做实操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在线向我们咨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