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称,在享用奶茶后出现了失眠的症状,这一话题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经核实,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亟待填补的知识空白——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这一事实。
奶茶咖啡因含量揭秘:一杯奶茶≈一杯拿铁咖啡
近日,奶茶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关于其咖啡因含量的讨论持续发酵。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消费者分享了他们因饮用奶茶后失眠至凌晨的经历,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奶茶中的咖啡因。
事实上,茶叶和浓缩茶粉作为奶茶的主要成分,本身含有天然咖啡因。咖啡因,又称咖啡碱,是一种从咖啡豆、茶叶等多种植物中提取的甲基嘌呤类生物碱。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在近期的一次论坛中指出,咖啡因不仅存在于咖啡中,茶叶同样富含这一物质。由于“咖啡因”一词在西方国家的早期定义,国内消费者往往对其在茶叶中的存在缺乏了解。
那么,一杯奶茶究竟含有多少咖啡因呢?公开数据显示,某些品牌奶茶的咖啡因含量与拿铁咖啡相当,但低于美式咖啡。以某知名茶饮品牌为例,其470ml的产品标注咖啡因含量约为135mg,相当于每100ml含有27mg咖啡因。而市场上常见的335ml拿铁咖啡,其咖啡因含量约为75mg,相当于每100ml含有21mg咖啡因。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流传的“1杯奶茶约等于8罐红牛”的说法被证实为极端个例,并不符合一般事实。事实上,一罐250ml的红牛饮料其咖啡因含量仅为50mg,换算成每100ml则含有20mg咖啡因。
此次关于奶茶咖啡因含量的讨论,提醒了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饮品时需关注其成分和潜在影响。虽然奶茶的咖啡因含量与某些咖啡品种相近,但个体差异和饮用量仍需注意,以避免可能的健康风险。
适量咖啡因摄入有益身体健康,专家建议合理饮用
近年来,咖啡因在日常生活中的摄入量逐渐上升,引发了广泛关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21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指出,适量摄入咖啡因对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该报告详细分析了我国成年人的咖啡因摄入情况,并建议成年人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毫克。报告中,茶叶、茶饮料、奶茶和咖啡被列为我国成年人咖啡因摄入的主要来源。
咖啡因作为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在提高机体新陈代谢速率、解除疲劳、防止认知能力下降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咖啡因有助于治疗青光眼、降低II型糖尿病风险、提高记忆力以及改善肝功能。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团队在《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中进一步指出,健康成年人在需要提升注意力时,可一次性摄入含有60至400毫克咖啡因的天然咖啡因饮品;而若想改善因体力或脑力疲劳产生的不良情绪,建议一次性摄入约200毫克咖啡因的饮品。
专家提醒,虽然咖啡因适量摄入有益,但并非人人适用。孕产妇、患病人群等特殊个体在饮用含咖啡因饮品时需遵循医嘱。对于咖啡因不耐受的人群,如出现不适症状,可通过增加饮水促进咖啡因排泄,或选择饮用牛奶等方式进行缓解。
因此,对于广大奶茶和咖啡爱好者而言,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放心享用。同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饮用时间,并避免在晚间或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茶饮或咖啡,以免影响睡眠。
专家强调,合理摄入咖啡因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公众应充分了解咖啡因的作用与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前,有很多年轻人都比较喜欢喝奶茶,各种口味的奶茶让他们沉迷,甚至有些奶茶迷在每天晚上睡觉前也会让自己喝上一杯,不过虽说喝奶茶能够让自己过过口瘾,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睡前喝奶茶是很容易导致失眠发生的。
为什么喝奶茶会导致失眠?
由于奶茶的主要成分是牛奶和红茶,而里面所含的红茶有提神的作用,在喝完后会让大脑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另外大多数奶茶中所含的茶碱成分也是比较多的,而这种成分会让神经兴奋,让大脑细胞比较活跃,如果在睡前喝奶茶就很容易让精神充足而没办法入睡,也就容易导致失眠发生。
导致失眠的这几种坏习惯一定要改!
一、睡前玩手机
大多数人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他们在上传后总会让自己再玩一会再睡觉,却不知在睡觉前如果经常玩手机会让大脑过于兴奋,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在放下手机后出现难以入睡的现象,而且经常在睡前玩手机对眼睛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长期如此会让眼睛的视力下降,而且还容易诱发一些眼部疾病。
二、睡前进行大幅度运动
可能有些人认为在睡前进行运动有助于入睡,确实适当的运动对睡眠是有极大的帮助,但要注意尽量选择在睡前一个小时进行运动,在运动完后要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够避免身体过于兴奋,有一些人在睡前会让自己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反而会提高大脑的兴奋度,让失眠发生。
三、睡前洗澡
有些人习惯在睡前洗个热水澡,认为这样能够让自己放松并且快速入睡,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因为在洗完热水澡后身体是属于暖和的状态,这个时候大脑中的褪黑素蜂蜜就会被抑制,也就会导致睡眠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尽量不要在睡前洗澡,可以在睡前两个小时左右洗澡,这样不仅能够放松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也容易入睡。
总的来说,睡前的一些事也很容易让身体出现失眠的现象,所以要自己知道并且远离,这样才能够防止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让自己的情绪扩大以及心理负担过重,这些都是会影响到身体的睡眠,会让睡眠质量在受到影响的同时也让身体形成一个身体中,时间一长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几年网络上流传着
“ 一杯奶茶咖啡因含量等于4杯咖啡”
“一杯奶茶清醒到天亮”
等说法
那么
奶茶能不能放心喝
看看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的
《中国消费者咖啡因
认知及态度调查(2023)》
怎么说
消费者最期待
咖啡因“提神醒脑”
本次调查显示
消费者对咖啡因
最期待的作用是
提神醒脑(91.56%)
其次分别是
提高运动表现(45.47%)
提高反应速度(38.75%)及
提高认知功能(36.12%)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刘爱玲研究员认为,咖啡因可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它可以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增强神经元活性,从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警觉性、注意力等。
不过
咖啡因摄入过量
也可能导致心悸、紧张
失眠、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因此食用时要注意适量
半数消费者不知
茶中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喝咖啡并非获取咖啡因的唯一渠道。
《中国居民膳食咖啡因
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
对于我国成年消费者来说
咖啡因摄入贡献率最高的依次为
茶叶、茶饮料、奶茶和咖啡
茶叶对我国消费者
咖啡因摄入的贡献率为74.80%
远高于其他类别
而未成年人咖啡因摄入贡献率
最高的则依次为
奶茶、茶饮料、茶叶和巧克力
然而
本次消费者调查显示
52.15%的人不知道
茶中含有咖啡因
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茶和咖啡同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咖啡因饮品。不过,说起咖啡因,消费者很容易“望文生义”,只联想到咖啡。但实际上,茶和奶茶也都含有咖啡因,人们常说的“喝茶提神”,其实也是咖啡因的作用。
咖啡因天然存在于包括茶叶在内的多种植物中,比如咖啡豆、茶叶、可可豆、瓜拉纳叶、巴拉圭茶等。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咖啡豆提取物”的知晓率最高,为89.10%,但对其他含咖啡因配料的识别率都较低。
51.79%的消费者不知道“红茶浓缩粉”中含咖啡因;
63.42%的消费者不知道“巴拉圭茶提取物”中含咖啡因;
76.05%的消费者不知道“瓜拉纳提取物”中含咖啡因。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认为,我国目前仅允许咖啡因用于部分保健食品和可乐型碳酸饮料,但咖啡粉、茶粉、瓜拉纳提取物等含咖啡因配料也可以带入咖啡因。这些含咖啡因配料本身都是允许使用的,安全性也不是问题,但消费者的识别率却较低。可以考虑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规范咖啡因的使用和标识。
控制咖啡因摄入
需双管齐下
根据《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400毫克咖啡因是安全的,这大约相当于4杯(标准杯)咖啡。为方便消费者把控咖啡因摄入量,不少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澳新等,要求含有咖啡因的食品饮料明确标识咖啡因含量。
调查显示
88.41%的中国消费者
也希望知晓食品饮料中的
咖啡因含量
此外
75.66%的消费者认为
自己也应控制
咖啡因摄入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从调查数据来看,很多消费者已经具备了自我控制的意识。可以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教育,让大家学会通过标签信息合理规划咖啡因摄入,既达到提神醒脑的目的,又避免过度摄入带来健康风险。
记者/李建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