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周伟
选址,被认为是餐企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合理的选址对于餐厅日后能否成功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餐厅投资较大,盈利周期较长,风险较高,为了避免掉坑,下面给大家在介绍餐厅选址的35个点,点多但很干!
1、选址中县城或区域人口少于3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少于10万人的地方最好别进。1.5公里范围内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两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达到12万到15万人为好。
2、徒步5到7分钟能到达的顾客不低于3000人。即我们需要人口密度高的地点,在计算人口密度中我们要从户籍人口中减去到外地上班、打拼、上学的人口数。
这边给推荐大家一个数据查询工具: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点击里面的数据查询,再点地区数据,选主要城市年度数据,再点人口与就业查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查完这个再进入地方统计官网查更细的地方统计数据。
3、小地方不布大店,商超除外。大地方多布点,商超一样。
4、我们在选店中要选门面宽的,深度适中的店面,不要选窄门面深度深的店面,门面宽不得少于3米。
5、十字街口弧形门面店比街角比邻的四方门面店好。
6、两边店面行人可以直接横穿的街道比当中有护栏的街道好。
7、就沿街店铺来说,一楼比二楼好比负一楼好,百货商场划分经营类目分楼层的除外。
8、沿街同一建筑中,外环店铺比内环店铺好,实例:A比B.C.D好。(以下手绘图均为本人亲自所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class="pgc-img">>9、菜市场横向一排比纵向一排好,实例:A.B.C比D.E好。
< class="pgc-img">>10、主街热闹人流大,过个红绿灯的对面街道人流就相差很多了,实例:A.D比B.C好,特别是服饰行业,这就是所谓的一步差三市。
< class="pgc-img">>11、门店要设在顾客汇集的交通干道。比如客流主要来自街道的一端,那么设点就设在端头处,如果这条街两端人流汇集于中段再进行了丁字街分流,那么店址就设在中段。
12、有斜坡的地方,尽量将店面设在坡上。虽然店铺平进平出好,但如果只有斜坡地点合适的话,尽量设坡上,可防水淹,也更醒目。
13、在居民住宅区附近的门店,尽量避免开设在一些道路狭窄,停车场小或入口狭窄的地方。
14、医院,学校,办公企业区,工业区,菜市场、批发市场等地,经营配套品类产品和服务的商家设点在周边,比只看主街,副街选点的合适。
15、批发市场可双向行车的地点比单向行车的点好。因为要装卸和发货,客商进出方便。
16、餐饮店选址还要注意查看供水情况,下水管道易不易堵;是否能接三相电,如果不能接,那么在用大功率厨房电器的时候是很容易跳闸的;是否能进液化气瓶,或有无管道煤气接入,因为有些区是禁止10楼以上规模的建筑底层进液化气瓶的。这个去工商那边问下就清楚。
17、选址应避开人群收入较低的或者没有固定收入人群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的消费购买力不足以支撑店铺的运营盈利。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我们应选择以男女轻年,宝妈,中年,可支配收入较多的群体居住区作为优选店址。
18、在选到一个恰当的点时,我们再做一个位置详细图,了解周围300米内交通、道路、住宅和公共场所的位置关系,进而判断该点的位置是否理想。
具体做法就是:圆心点为欲开店的位置,划三个圆,由内向外各代表100米、200米、300米的范围,可以将300米内的道路、住宅及公共场所标注在圈内,再进行分析和判断。
19、再做个车辆和人流的动线图,车辆和人流的动线是在哪里汇集,广告效果哪一个地方比较理想,哪里停车和活动比较方便等。最后再把距离内的商圈标注清楚,就可以很清楚的判断这个点是否可以开店。
20、选址时我们要对竞争门店进行分析,在区域市场固定的情况下,同种业态门店的数量太多了,那么不管各个品牌做的怎么样,每个店或多或少都会分掉一部分消费者,就近消费和喜好消费分流消费者,各自店铺就会面临着营业额下滑,进而市场洗牌淘汰的命运。
21、这边给大家一个店铺饱和指数公式,来具体计算下该地点适不适合再开同类店铺:饱和指数=潜在顾客数量*消费者人均零售支出/同类商店营业面积总和。饱和指数越高表示该商圈内的同类店铺饱和度越低。
22、选址时我们走在马路上就要能很清楚的看到我们的门店。
23、选址的地点,在设置招牌时要尽可能的醒目吸睛,政府统一规划招牌的除外。
24、一般来说,如果你是做社区店的商家,那么你要考察下这个社区的住户有没1000户以上,因为这样才能保障最基本的购买力,如果你结合做线上,还要看线上能服务多远和多少户人家。
25、过去有句话叫“饭店门口开粥铺”,就是说大饭店旁可以再开一个小的饭店,来弥补大饭店一些经营品种的不足,进行补短经营。
比如在麦当劳附近开其他类型的餐饮,因为麦当劳已经为你选好了店址,和带来了一定的人流。再如大商超附近的补充业态,自身有专门购买的客流外,也分享了大商超带来的部分客流。
26、夏季选店时要观察店铺是否被太阳直射,要选择阴凉一边的店址。因为背阴一边的行人多。
27、选址还要考虑之后的市政规划,比如有些店家知道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这条路要进行道路施工改造或新建地铁项目,那么他们贴出来的店铺转让就是大坑了。又或者是过段时间这个地点就要拆迁改造了,就别进了。这块的政策文件可进入地方政府官方网站查询。
28、在做完初步选址后,一定要再做深入调查。比如,大部分的服装店就不适合开在居民区而要开在商业区,再比如,素菜馆要深入调查这个社区的消费者适应这种饮食吗。
29、经营专有群体商品的店铺选址,应当以这类用户多的地方为优选店址,比如婴幼儿用品店就需要选择区域母婴群体集中较多的地方开店。
30、选址要选在大家下班的路线上,也就是说上班的一侧因为大家赶路上班是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消费的,只有下班的时候大家才会有空休闲消费。
31、选址时要考察县与县,市与市,区域与区域间的租金价格波动,因为大部分的出租方会对比本地的和隔壁周边县市区的租金价格。但他们不会深入研究人口密度、总人口、购买力、商圈辐射范围等等具体因素,如果这些要素相差甚多,而租金又差不多时,就不要轻易选择这个点了,因为后期的投入产出会不对。
32、相应店铺可选择市场在长期的经营进化中自动自发形成的某类专业市场或专业街,而不要直接选开发商或做市场操盘手规划的市场和街。政府规划集体搬迁的除外。
< class="pgc-img">>33、东西走向的街道,店铺最好坐北朝南;南北走向的街道,店铺最好坐西朝东,十字路口西北拐角目测效果好。
34、百货商场,正对电梯的位置比任何一条主通道的人流量都大,再加上旁边就是主通道。所以这个位置是个黄金位。
35、如果你在开连锁店,那么不可错过的一个选址方法就是三角形选址法。
< class="pgc-img">>这种选址法适合在大地方的大商圈和多商圈选址,在一个地区开三家分店,三家分店按照三角形结构进行布局。
这样布局会形成三家店之间的密切配合,三足鼎立,遥相呼应,保卫好中间的区域市场。中间区域的消费者不管去哪家店消费,都会变成我们的顾客。能最大限度的覆盖商圈并且能相互支持。在门店的服务、货品配送、广告宣传、人员调配等各方面还能降低成本。
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联系及时删除。
><>址对于餐饮店的重要性无需多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篇文章分享给准备创业开店的小伙伴们以及投资的人们。
我曾经带着这个问题问过很多餐企老板,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
最常见的回答不外乎以下几种:车站前、主干道沿线、铺租金低廉的小街、房产中介推荐的地点、商圈附近等等,此外也不乏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标准,比如:离家近、风水好。
< class="pgc-img">>对此,我的感觉说似乎很少有人真正认真考虑过“店面选址”的问题。这种情况相当危险,为什么?因为店铺选址对“能否吸引客源”有巨大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家店的好坏。对于如此重要的店面选址问题,如果创业者和投资者事先没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和理由,就仓促决定,只能说是一种极度危险的行为。
也许有人说:“选择在客流密集的地段(如站前)开店,不必担心客源,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可是,仅凭车站前,主干道沿线客流量大等因素,就一定能保证这是“黄金选址”吗?
错!
所谓“黄金选址”,是指“店铺与地区饮食需求的契合度最佳”。选择在站前开店等因素,充其量只是决定“好地段”的一个条件。
举个例子,即使站前的客流量大、人群密集、如果店面选址与消费需求不匹配,也不一定能够吸引顾客进店,未必说“黄金选址”。
< class="pgc-img">>最常见的选址条件包括人口、户数、企业数量、客流量、竞争店铺的数量等,店面选址必须基于上述因素进行比较判断。以某连锁加盟店为例,该店的总店开发软件主要依据店铺半径数公里以内的人口、户数、企业数量、竞争店铺数量等各种因素间的平衡关系决定最终选址。比如根据“客流量大、竞争店铺的数量少”标准进行判断。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还有一些各方面的考量,例如,车流量、识别度(店铺的可见性)、红绿灯、停车位、场所属性、客源构成、地区的口味嗜好等等。所以仅凭借理论数据不能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
如果我们把前期店面选址工作全权委托中介的业务员或者不了解现场真实状况的咨询顾问来做的话,得到的推荐往往是根据“可视化”数据求证出来的所谓“黄金选址”。结果,遭遇巨大打击和失败的商家接连涌现。
其实,商家只要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判断,避开错误选址,就能找到真正的黄金店面。请各位不要忽视这个问题,因为店铺选址一旦确定,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店铺的地理位置很难更改。总之一句话,选址成败决定商家的命运。
这里再重申一遍,所谓“黄金选址”,是指店铺与消费者需求匹配的好位置。这背后存在众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只要求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决定选址,就能够减少选址带来的风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对店铺选址方面还有什么疑问或方法欢迎在评论区互动哦
><>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做生意也一样天时(开店时间节点,产品红利期),地利(选址),人和(营销和团队)缺一不可,说不清哪个最重要,但选址失败,想翻身的难度之大,绝对超过其他。
餐饮行业中,80%是既没有人脉背景又没有经济实力的小本经营者,在选址的时候时常会面临“想要的租不起,租得起的不想要”的尴尬局面。
那么,小店在选址上该注意些什么?又该如何规避种种陷阱呢?下面以包子店为例,分享一些选址心得。
开餐厅前要做的7个调研
1 不强求最好地段
繁华的商圈固然诱人,但房租高的也很吓人,如果在这上面死磕的话反而是浪费时间。
以一些繁华地段为例,这些地方每天都有无数人盯着,根本轮不到你,就算你有机会碰到,租金也会高到让你后悔遇见它。
再者,就算你得到了黄金地段的旺铺,你还得在短时间内了解:
①本区域内人群是否有在外吃早餐的习惯。
②是否超过75%的人口属于工薪阶层。
③平均年龄是否在26~32岁之间。
④10分钟内有多少顾客可以到达。
除去各种不稳定因素,最终得到一份准确的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与时间。所以说黄金旺铺玩的都是资本,如果没这资本那就别在这块浪费时间了。
2 避开主干道
大的主干道上,人流量很大,往往看起来会非常诱人,但是这样的地方绝对不适合开包子店,因为人流不会在这些地方停留。
虽然人流量大,但人流移动的速度过快,选在主干道两边的餐厅就像美国洲际公路上的无人加油站,看起来冷淡又倒胃口。
再者说,这样的地方成本很高,除非你开店纯粹是为了打广告,增加曝光率,否则肯定会让你得不偿失。
3 注意地铁口朝向
包子做的是早餐,营业时间一般是上班高峰期。想着人流量可能很大,不少老板会觉得地铁口附近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最后发现人都从另一个口走了,这个口基本上没啥人。
这样的情况很多,一些地方看似有人气,实际观察后会发现并不是那样的。
不同朝向地铁出口所对应的环境不同:比如A口对应着商业广场,B出口对应着车站,C出口对应的是居住区,D出口对应的是施工现场,哪个方向的消费者质量更高、人流量更大?
4 注意街道的阳面还是阴面
就像一座山有阴阳两面,每个街道都有一条阴阳对角线,这与整个人口流动方
向有关。举个例子,左边车道是进城方向,而右边车道则是出城方向,那么左边就是阳面右边是阴面。
看似中间只隔一条马路,门对门的地方,吸客能力往往会有天壤之别。
一条很长的巷子或者街道,刚开始人很多,往里边越走人越少,走到一定的距离时人就不想往前走了,决定返回去找一家吃饭,这个点就是人们通常会选择折返的点,前边的店和后边的店可能相差不过数十米,命运却会完全不一样。
5 不冒险
很多人看到一个地方没有早餐店,认为这是个机会,其实也有可能是陷阱。
例如我们经常在一些老居民区附近发现早餐店不多,其实是因为这里年轻人太少,而老年人大部分在家吃早餐。
6 分析消费者构成
根据大量开店营业数据显示,居民情况以及他们的收入是影响销售额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看一个地方行不行,而是要客观分析这地方的人群构成。
周边的人群都是干啥的,人们的活动轨迹怎么样,在外面吃早餐的多不多?
全面的考虑完毕后,这地方合不合适就比较清楚了。
7 适当降低标准
竞争这么激烈,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所以你要时刻准备降低你的标准。
找铺子就像找老婆,我们需要明确的知道自己能够接受哪些缺点,适当降低标准。
从来没有好铺子和坏铺子的区别,只有与产品(以及经营能力)是否匹配的店铺,一千一月的店铺和十万一月的店铺都能做生意,但匹配度越高的店铺盈利的概率也会越大。
本文来源:餐饮360诊断策划,由餐饮界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