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传奇的奶茶店创业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从写字楼22层开奶茶工作室、送外卖做起,3年的时间做到门店月营业额平均21万,并开出直营店3家,加盟店2家。
但这位百万奶茶店老板面对这些成绩时,并没有欣喜,从他那句“画虎画皮难画骨”的感叹中,我们看到的是奶茶创业路上,许多行外人不能理解的烦恼。
< class="pgc-img">>不到5万元开出奶茶店
已到而立之年老顾(化名),曾是华东某茶饮品牌连锁直营店的服务员。与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有成为奶茶店老板的梦想。
2016年,他因老牌茶饮品牌“地下铁”在写字楼开奶茶店的信息获得灵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起点是在一个大型服装城的写字楼的22层。
这是一个50多平的公寓,房租一年1.6万,老顾用8000元买了一套二手奶茶店设备,改水电花了1000多元,再加上首批原料,不到5万开起了自己的奶茶店。
< class="pgc-img">>
由于在22层,他能想到快速建立知名度的方法就是外卖。开业前,雇人在大市场发了两天传单,内容很简单——买一送一、一杯起送。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简单开业宣传,效果好得让老顾措手不及。
第一天,自己又要备料、又要制作,还要送外卖,做到800元时自己完全忙不过来,只好叫弟弟来帮忙。
而在楼上全靠外卖的时间里,老顾再加后招的3个人,平均每天都是2000多元,虽然不算多,但因为劳动强度大,几乎每天是收班后回家倒头就睡,连做梦都是在送外卖。
< class="pgc-img">>
在22层做了几个月,因高层送外卖电梯这个硬伤难解决,再加之为发展考虑,老顾在楼下找好一个商铺后直接搬了下去。至此,开始了他的创业新阶段。
线上线下发力 营业额平均21万
在楼上赚的钱,基本上花在了新店上,这一个店面积不到楼上一半。老顾说,虽然面积小了,但不用再那么费尽的等电梯,而且还能兼顾线下生意,利大于弊。
如他所愿,搬下来后生意立刻爆发,由于外卖不用等电梯,配送效率也显著提高。
生意好,老顾在年底的时候又将隔壁铺面拿下来打通,他说之前面积小,又要送外卖,又要做堂食,店里拥挤得做不过来,营业额难以得到扩展。
< class="pgc-img">>店面扩大后,老顾的生意再次爆发,2017年的七夕开创了这个小店的历史,营业额首次破万。而后续,该店营业额平均保持在每月21万左右,成为该商业城中最受欢迎的奶茶店之一。
看到此,难免让人感觉成功来得太容易。靠送外卖起步,然后搬到楼下就获得口碑,扩大经营面积就达到巅峰,这其中究竟有何秘密,我们从老顾门店的产品、服务、营销、位置做了以下分析。
< class="pgc-img">>老顾门店口碑爆裂三字诀 独、应、鲜
从位置上分析,老顾的店位于一个约有十万人流量的服装城中。人群构成以服装城内的店主以及消费者构成。
在老顾前往写字楼22层开店时,该地已有CoCo、桂源铺等全国知名的茶饮连锁数家,竞争异常激烈。但老顾从一开店时就已经有了2个突破口,这就是其门店口碑爆裂三字诀的前两、诀——独、应。
< class="pgc-img">>独:
独特的产品
老顾门店最受欢迎的是泷珠奶茶,这款产品老顾表示是从以前打工的连锁处学来的,因为泷珠里面有红豆沙,与其他品牌的珍珠口感都不一样。
第二款其他竞争对手没有的是双皮奶。有红豆沙的珍珠奶茶再加双皮奶就形成了老顾门店早期的产品特色。
< class="pgc-img">>应:
适应消费需求
适应消费需求有两点,一是服务,二是产品。
因为老顾的起点在22楼,其主力客户是该服装城的店主,外卖是其唯一销售途径。开业传单上的“一杯起送”使得点单门槛降低,再加之买一送一的优惠,让消费者有了足够的动力进行尝试。
两年后,老顾将起送门槛调至20元起送后,外卖相应减少,侧面也反映了起送门槛高低对销售有较大影响。
< class="pgc-img">>
产品上的适应消费需求,我们从一个案例来讲。最初老顾并没有做烧仙草,有顾客问及该产品。如果是连锁,往往这样的需求将终止于门店,因为卖什么都由总部决定。
而老顾得知需求后,则以最快的速度推出该产品,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上,单店往往更自如一些。
< class="pgc-img">>鲜:
给消费者新鲜感
从22楼创业,到拿下底层20多平方的商铺,再到打通铺面增加操作面积。老顾在创业的路上虽然精打细算,但在关于门店升级这个问题上却从不吝啬。
据他透露,前一年赚钱很少,真正赚钱是从打通店面,营业额成倍增长的情况下。自己每一次折腾主要是为了把店开好,能够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但从局外人来看,老顾的每次投资,都给消费者新的感受,也正好迎合了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情绪。
< class="pgc-img">>除了这三字诀外,用他的话说,成功还与自己“diao丝创业”这个话题有关,因为自己的每一步成长,消费者都看得见,相互之间也有了感情。
目前他两个微信号的人数加起来近一万人,与这些老顾客的点单、交流几乎都在这里面。
这种感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成为了其品牌文化的一部分。若是一开始老顾就在底层开店,不重视外卖,或许就没有这将近1万的粉丝量,也没有后续每月21万的营业额。
< class="pgc-img">>
在大部分人看来老顾已然成功,但90后的他也想有更大的事业。当从开店往品牌方向发展时,这位年营业额超百万的奶茶店老板有了烦恼。
百万营业额奶茶店老板的烦恼
如何从1到10
老顾在发展品牌的路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品牌名撞车。因自己的品牌名与某燕窝的名字相似,老顾最终只能放弃使用多年的店名,重新注册了一个新的品牌名,还好关键字还能使用。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真正让老顾犯愁的是店面拓展的问题。
< class="pgc-img">>
在开第一家店之间,来询问加盟的超百人。但因为没有经验,担心加盟店开不好,老顾一直没有打开这个缺口。
直到看见不少询问他的人,开了山寨品牌的店失败告终,老顾才有所醒悟,自己至少不会像山寨品牌一样原物料以次充好,开业后对其不闻不问。这是老顾放开加盟的第一个原因。
而老顾开放加盟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开直营店速度太慢,甚至存在崩盘的风险。
他说,自己开一家店时,最高一年营业额200多万。但第二家直营店效果明显没有首店好,营业额一年才90万。第三家店去年年底开业,生意一般。
< class="pgc-img">>
再有,店面需要翻新,自己去年年底对首店重现装修花了20万,开新店又花了30万,赚的钱就这样不断的投资,实际自己剩下的并不多。这样的发展速度实在太慢,所以也才下定决心开放加盟。
但从效果来看,加盟的两个店中第一家店因合伙人意见不合,导致转让。而第二家店刚开业,还无法判断未来。
老顾说自己现在很迷茫,这种迷茫在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开一个店可以照搬一些成功品牌的产品、操作模式,但要进行复制时,由于存在环境、房租、人员等多方面的变量,这就迫使每个门店都要随机应变。
这就需要有强大的市场分析与策略制定能力。
< class="pgc-img">>由于在创业前对这些能力并未进行训练,在发展中到时,让老顾有些措手不及,于是有了“画虎画皮难画骨”的感慨。
而这种感慨的根源并不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遗憾,而是无法给到员工与加盟商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产生的内疚。
开店容易守店难,更难的是将成功长久保持并放大复制。我们祝愿那个从22层创业,靠送外卖起步,将单店年营业额做到200万的老顾早日寻找到从1到10的成功路径。
因为,我们需要更多“付出自有回报”的正能量,为正在茶饮创业路上风霜雪雨、摸爬滚打的你加油助威!
><>是一个传奇的奶茶店创业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从写字楼22层开奶茶工作室、送外卖做起,3年的时间做到门店月营业额平均21万,并开出直营店3家,加盟店2家。
但这位百万奶茶店老板面对这些成绩时,并没有欣喜,从他那句“画虎画皮难画骨”的感叹中,我们看到的是奶茶创业路上,许多行外人不能理解的烦恼。
< class="pgc-img">>不到5万元开出奶茶店
已到而立之年老顾(化名),曾是华东某茶饮品牌连锁直营店的服务员。与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有成为奶茶店老板的梦想。
2016年,他因老牌茶饮品牌“地下铁”在写字楼开奶茶店的信息获得灵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起点是在一个大型服装城的写字楼的22层。
这是一个50多平的公寓,房租一年1.6万,老顾用8000元买了一套二手奶茶店设备,改水电花了1000多元,再加上首批原料,不到5万开起了自己的奶茶店。
< class="pgc-img">>
由于在22层,他能想到快速建立知名度的方法就是外卖。开业前,雇人在大市场发了两天传单,内容很简单——买一送一、一杯起送。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简单开业宣传,效果好得让老顾措手不及。
第一天,自己又要备料、又要制作,还要送外卖,做到800元时自己完全忙不过来,只好叫弟弟来帮忙。
而在楼上全靠外卖的时间里,老顾再加后招的3个人,平均每天都是2000多元,虽然不算多,但因为劳动强度大,几乎每天是收班后回家倒头就睡,连做梦都是在送外卖。
< class="pgc-img">>
在22层做了几个月,因高层送外卖电梯这个硬伤难解决,再加之为发展考虑,老顾在楼下找好一个商铺后直接搬了下去。至此,开始了他的创业新阶段。
线上线下发力 营业额平均21万
在楼上赚的钱,基本上花在了新店上,这一个店面积不到楼上一半。老顾说,虽然面积小了,但不用再那么费尽的等电梯,而且还能兼顾线下生意,利大于弊。
如他所愿,搬下来后生意立刻爆发,由于外卖不用等电梯,配送效率也显著提高。
生意好,老顾在年底的时候又将隔壁铺面拿下来打通,他说之前面积小,又要送外卖,又要做堂食,店里拥挤得做不过来,营业额难以得到扩展。
< class="pgc-img">>店面扩大后,老顾的生意再次爆发,2017年的七夕开创了这个小店的历史,营业额首次破万。而后续,该店营业额平均保持在每月21万左右,成为该商业城中最受欢迎的奶茶店之一。
看到此,难免让人感觉成功来得太容易。靠送外卖起步,然后搬到楼下就获得口碑,扩大经营面积就达到巅峰,这其中究竟有何秘密,我们从老顾门店的产品、服务、营销、位置做了以下分析。
< class="pgc-img">>老顾门店口碑爆裂三字诀 独、应、鲜
从位置上分析,老顾的店位于一个约有十万人流量的服装城中。人群构成以服装城内的店主以及消费者构成。
在老顾前往写字楼22层开店时,该地已有CoCo、桂源铺等全国知名的茶饮连锁数家,竞争异常激烈。但老顾从一开店时就已经有了2个突破口,这就是其门店口碑爆裂三字诀的前两、诀——独、应。
< class="pgc-img">>独:
独特的产品
老顾门店最受欢迎的是泷珠奶茶,这款产品老顾表示是从以前打工的连锁处学来的,因为泷珠里面有红豆沙,与其他品牌的珍珠口感都不一样。
第二款其他竞争对手没有的是双皮奶。有红豆沙的珍珠奶茶再加双皮奶就形成了老顾门店早期的产品特色。
< class="pgc-img">>应:
适应消费需求
适应消费需求有两点,一是服务,二是产品。
因为老顾的起点在22楼,其主力客户是该服装城的店主,外卖是其唯一销售途径。开业传单上的“一杯起送”使得点单门槛降低,再加之买一送一的优惠,让消费者有了足够的动力进行尝试。
两年后,老顾将起送门槛调至20元起送后,外卖相应减少,侧面也反映了起送门槛高低对销售有较大影响。
< class="pgc-img">>
产品上的适应消费需求,我们从一个案例来讲。最初老顾并没有做烧仙草,有顾客问及该产品。如果是连锁,往往这样的需求将终止于门店,因为卖什么都由总部决定。
而老顾得知需求后,则以最快的速度推出该产品,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上,单店往往更自如一些。
< class="pgc-img">>鲜:
给消费者新鲜感
从22楼创业,到拿下底层20多平方的商铺,再到打通铺面增加操作面积。老顾在创业的路上虽然精打细算,但在关于门店升级这个问题上却从不吝啬。
据他透露,前一年赚钱很少,真正赚钱是从打通店面,营业额成倍增长的情况下。自己每一次折腾主要是为了把店开好,能够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但从局外人来看,老顾的每次投资,都给消费者新的感受,也正好迎合了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情绪。
< class="pgc-img">>除了这三字诀外,用他的话说,成功还与自己“diao丝创业”这个话题有关,因为自己的每一步成长,消费者都看得见,相互之间也有了感情。
目前他两个微信号的人数加起来近一万人,与这些老顾客的点单、交流几乎都在这里面。
这种感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成为了其品牌文化的一部分。若是一开始老顾就在底层开店,不重视外卖,或许就没有这将近1万的粉丝量,也没有后续每月21万的营业额。
< class="pgc-img">>
在大部分人看来老顾已然成功,但90后的他也想有更大的事业。当从开店往品牌方向发展时,这位年营业额超百万的奶茶店老板有了烦恼。
百万营业额奶茶店老板的烦恼
如何从1到10
老顾在发展品牌的路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品牌名撞车。因自己的品牌名与某燕窝的名字相似,老顾最终只能放弃使用多年的店名,重新注册了一个新的品牌名,还好关键字还能使用。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真正让老顾犯愁的是店面拓展的问题。
< class="pgc-img">>
在开第一家店之间,来询问加盟的超百人。但因为没有经验,担心加盟店开不好,老顾一直没有打开这个缺口。
直到看见不少询问他的人,开了山寨品牌的店失败告终,老顾才有所醒悟,自己至少不会像山寨品牌一样原物料以次充好,开业后对其不闻不问。这是老顾放开加盟的第一个原因。
而老顾开放加盟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开直营店速度太慢,甚至存在崩盘的风险。
他说,自己开一家店时,最高一年营业额200多万。但第二家直营店效果明显没有首店好,营业额一年才90万。第三家店去年年底开业,生意一般。
< class="pgc-img">>
再有,店面需要翻新,自己去年年底对首店重现装修花了20万,开新店又花了30万,赚的钱就这样不断的投资,实际自己剩下的并不多。这样的发展速度实在太慢,所以也才下定决心开放加盟。
但从效果来看,加盟的两个店中第一家店因合伙人意见不合,导致转让。而第二家店刚开业,还无法判断未来。
老顾说自己现在很迷茫,这种迷茫在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开一个店可以照搬一些成功品牌的产品、操作模式,但要进行复制时,由于存在环境、房租、人员等多方面的变量,这就迫使每个门店都要随机应变。
这就需要有强大的市场分析与策略制定能力。
< class="pgc-img">>由于在创业前对这些能力并未进行训练,在发展中到时,让老顾有些措手不及,于是有了“画虎画皮难画骨”的感慨。
而这种感慨的根源并不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遗憾,而是无法给到员工与加盟商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产生的内疚。
开店容易守店难,更难的是将成功长久保持并放大复制。我们祝愿那个从22层创业,靠送外卖起步,将单店年营业额做到200万的老顾早日寻找到从1到10的成功路径。
因为,我们需要更多“付出自有回报”的正能量,为正在茶饮创业路上风霜雪雨、摸爬滚打的你加油助威!
>红过后,网红茶饮似乎开始迎来关门潮。
开业不到15个月,网红茶饮品牌鹿角巷在深圳的首家门店就匆匆关门了。这是一个近年来号称媲美喜茶、奈雪の茶的新式茶饮品牌,该店开业初期,店门口一张“预计等候时间5个小时”的指示牌霸气十足。当时,从鹿角巷门口蜿蜒而出的队伍长度是同一条街上喜茶队伍的两倍,甚为壮观。
是什么“杀死”了这家网红奶茶店?鹿角巷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该店由于房租上涨,城市合伙人内部进行门店调整,将会在深圳其他地方再选址开店。而投资界(ID:pedaily2012)记者实地走访获悉,该店每个月租金高达25万元。
显然,房租只是“凶手”之一。近年来,新茶饮品牌迎来大爆发,涌现出喜茶、奈雪の茶、答案茶、台盖、丧茶等一大批新式茶饮,靠着一股潮流席卷庞大的消费群体,如今随着热度退去,那些疯狂开出来的茶饮店又开始匆匆关门了。
月租25万,排队5小时
这家奶茶店关门了,曾比喜茶还火
7月2日,网红奶茶鹿角巷正式搬离深圳海岸城,一个寸土寸金的商圈。
海岸城是深圳南山区的地标之一,作为深圳唯一具有海滨风情特色的购物中心,这里毗邻软件园基地,距离腾讯深圳大学也不远,堪称年轻人潮流聚集圣地,无疑是一个观察网红茶饮市场风云起伏的绝佳窗口。
2018年4月底,鹿角巷入驻海岸城,这是正版鹿角巷在深圳开出的第一家店,主打概念是形象店。
开业初期有多火爆?当时店门口一张“预计等候时间5个小时”的指示牌霸气十足,曾在网络引发热议,甚至取代同一条街上喜茶的霸主地位。当时,从鹿角巷门口蜿蜒而出的队伍长度是同一条街上喜茶队伍的两倍,甚为壮观。
然而,仅过了一年光景,鹿角巷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投资界(ID:pedaily2012)记者实地走访店址,发现以往店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复存在,“鹿角巷THE ALLEY”的店名已经拆除,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丝痕迹,从前的点单台已经变成了咨询处,“旺铺出租”,红底黄字,异常醒目,只有外墙上那只麋鹿清晰可见,仿若这场网红沉浮历程的见证人。
深圳首家鹿角巷海岸城店关门,目前已经开始新一轮招租
另外,店内的设备都已经一并搬出。海岸城租金并不便宜,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鹿角巷以每月25万的租金租下该店铺。
目前,该店铺正在对外招租,敲定的月租金为24万,具体价格还可以再商谈,租约一般为三年。
是什么“杀死”了这家网红奶茶店?听到鹿角巷海岸城店关门的消息,有网友直呼:这是顶不住了吧!直指鹿角巷随着生意变淡,扛不住高昂的租金。对此,鹿角巷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表示,该店由于房租上涨,城市合伙人内部进行门店调整,将会在深圳其他地方再选址开店。
一个网红茶饮品牌的浮沉录
鹿角巷的崛起,堪称近年来新式茶饮火爆的缩影。
2013年,鹿角巷奶茶在台湾正式诞生。成立初期,创始人邱茂庭敲定的名字是《哈利·波特》中的地名“斜角巷”,寓意所有新奇有趣的东西都能在这个巷子中找到。后来考虑到品牌会局限于电影场景,才改成了现在的“鹿角巷”。
身为创业者,处女座的邱茂庭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完美的追求。他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对丑的东西完全忍不了。公司发布的海报,改十几次一点都不稀奇;鹿角巷店铺里的红砖墙、“鹿头”装饰、绿植,都是邱茂庭引以为傲的设计。
2014年底,黑糖系列产品的出现成就了网红鹿角巷。在邱茂庭的构想中,希望将鹿角巷做到和喜茶、奈雪的茶并列——大家提到‘一茶一包’会想到奈雪,提到奶盖茶,会想到喜茶,提到黑糖饮品,就会想起鹿角巷。
后来,鹿角巷火了,至少表面上。一篇宣传稿这样写着:50多个国家有它的身影;全世界霸屏的鹿角巷来了;台湾网友推荐来台必喝的三大黑糖奶之一;在上海,有人走1万步去吃鹿丸;在香港,有人为它排队4小时;在深圳,有人出价100我没卖……
火得也快,褪得也快。初期的火爆过后,生意逐渐趋于平淡。期间,鹿角巷为了继续吸引客流,曾经重新装修店铺,不过并没有收获预想中的效果。
其实,深圳鹿角巷海岸城店关门,并非是个例。据报道,2019年6月,鹿角巷位于杭州萧山万象汇负一层的门店也悄然关门。杭州萧山万象汇店是鹿角巷在杭州开设的第四家门店,2018年年末开店营业,距歇业不过半年光景。
两个月内连续两家门店关门,背后除了高额的租金,还有一个更大的隐忧浮现:鹿角巷的网红光环开始暗淡,销售业绩无法覆盖高额的成本。这场网红厮杀战事,鹿角巷可能提前迎来中场。
“鹿角巷的饮品太甜了。”投资界(ID:pedaily2012)在深圳海岸城随机采访正在购买饮品的消费者,“鹿角巷的口味不太适合我,跟朋友打过一次卡后,就没怎么买过了。”
退场潮:
网红茶饮不红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鹿角巷海岸城店的经历,算是网红茶饮现状的真实写照。
据一位负责某知名奶茶品牌加盟的招商人员透露,奶茶市场变化大,一个品牌的生命力大约只有五年,前三年用于回本,后两年才开始赚钱。“如果你的加盟店开了五年后,就可以考虑加盟另外一个品牌了”。
茶饮,是一个规模千亿的大市场。2016年被誉为网红茶饮元年,区别于粉末冲制的初代奶茶,主打奶盖茶和鲜果茶的新茶饮市场蓬勃发展。资本玩家也迅速锁定新战场,相继入局,涌现出一批网红新茶饮,包括但不限于喜茶、奈雪の茶、鹿角巷、答案茶、台盖、丧茶。
网红茶饮市场焕然生机的同时,也有很多新茶饮品牌有如昙花一现,靠着一股潮流席卷庞大的消费群体,然而却没能撑过网红的最短生命期。
2018年3月,答案茶一夜之间爆红网络,抖音视频“他爱我吗”、“那个人知道我有多爱他吗”超4亿点击量。随后的两个月内,热度不断攀升的答案茶,实现了加盟店0到249家的迅猛增长。占卜茶、抽奖茶、艳遇茶定向狙击16-26岁的年轻女性,成为网红茶饮的一匹黑马。
但时隔一年,答案茶已经更名为“1314”茶,市场上已经难觅踪迹。早在2018年9月,就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动态,直言答案茶线下店关停。
投资界(ID:pedaily2012)分别在饿了么、美团外卖上搜索1314茶,饿了么直接显示无搜索结果,而美团外卖上仅有的两家店中,有一家店显示“休息中”。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厮杀中留存下来的头部选手,日子也并不好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网红店门口排队的人少了,动辄几百人的“长龙”不见了。当“网红”的头衔红利期过去,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饮品口感和服务质量本身。与此同时,网红茶饮同质化、新品创新迟缓等问题都使得整个市场呈现出疲态,消费者的热情也逐渐消退。
结语
大众时常调侃:“网红不是已经过气,就是正在过气的路上狂奔。”其实,所谓大热必死,背后蕴含的是世界运行的哲理,即衰落与新生交替更迭,周而复始是市场的常态。
正如一家网红茶饮店倒下,还有千千万万茶饮店正在开业。一位负责海岸城招租的工作人员透露,自从鹿角巷深圳海岸城店关店后,前来咨询招租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也想租下来开饮品店,“这两天也有老板过来问,想开一家饮品店,卖奶茶。”
“又来一个不怕死的。”这位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道。
本文源自投资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